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新生兒護理
現在很多女性為了避免順產的十二級疼痛,紛紛轉戰「剖腹產」戰場,希望可以少遭罪。
剖腹產比順產的疼痛感要低,這種想法真的對嗎?
聽聽過來人給你講講剖腹產的那些事,可能跟你想像的不太一樣!
網友a:按壓子宮的疼,我當時對醫生護士說,別按了別按了,我寧願大出血!剖宮產後,不僅要忍受腹部切口的疼,還要忍受按壓宮底的痛!那滋味真的很酸爽,這輩子都不想第二回了。
網友b:我就是剖腹產,麻藥來的快去的快,肚子剛劃開,我的麻藥勁就過了,痛的死去活來,最後還大出血搶救!痛苦的是還有按壓宮!痛到哭!看隔壁房順產,生完就下來晃悠了!
網友c:我剖完後,醫生讓下床走路,我痛的腿都抬不起來,感覺都不會走了,都不敢笑,一笑傷口都扯著疼。
網友d:按壓宮口的時候疼得都哭了,這輩子都不想體驗第二次了,太遭罪!
雖然在分娩過程中,剖腹產打了麻藥會相對於順產來說比較輕鬆,但剖腹產術後,才是產婦痛苦的開端。
(圖片源自網絡)
剖腹產之後,媽媽們都要經歷這6種疼痛,一點兒不比順產輕鬆。
產婦在做剖腹產手術之前,醫生會在產婦的導尿口插上導尿管,這時候的產婦會有輕微的疼痛。導尿管會在手術過了24小時之後拔出,這時候寶媽就要自行排尿了。
如果寶媽產後不能自主排尿,醫生就會給寶媽再次插上導尿管,產後插導尿管的時候會感到疼痛。
剖腹產時子宮內的物理環境遭到了破壞,產後子宮收縮無力,需要醫護人員按壓肚子,才能加快子宮收縮的過程,有利於儘快排出惡露。
(圖片源自網絡)
相信很多經歷過的媽媽都會終生難忘,甚至疼出眼淚。
手術過程中,腸道受到激惹,沒有完全恢復消化功能,所以要等排氣之後才能進食。排氣就代表腸道正常功能恢復,只是有些偏弱而已。
排氣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媽媽好幾天都不排氣,不能正常進食,就不能早開奶,對媽媽來說是非常難以忍受的。
一般情況下剖腹產手術後的第二天會拔掉導尿管,最好在4個小時內排出小便。這個時候產婦要多喝水,下床適當走路,防止器官出現粘連的情況。
(圖片源自網絡)
作為肚子上有著十公分多刀口的人來講,下床走路的確是一個很大的考驗。首先從床上挪到地上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身體的移動勢必導致刀口的痛;而長時的臥床也會導致產婦頭暈腳軟。所以產婦下床走路的時候,身邊離不開一個小心攙扶的人。
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後宮縮痛這道痛是避免不了的。剖腹產的媽媽產後第二天,大多都開始明顯地感覺到了子宮收縮帶來的疼痛,這種感覺和痛經差不多,但強度和痛感比一般的痛經要厲害和痛多了。
但是產後宮縮也有它的好處,可以幫助子宮止血,並且將子宮內部殘餘的血塊排出,以促進子宮的恢復。
剖腹產傷口大約需要兩周才能癒合,在癒合之前,坐起來、站起來,都會有被拉扯的感覺,很痛,媽媽們都儘量縮減變換姿勢的頻次。
傷口癒合之後就感覺活動更加自如,有時候會忘記還有個傷口的存在。傷口恢復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以後的生活質量。
(圖片源自網絡)
如果傷口增生、有腫塊等,不僅外表不美觀,到下雨陰天的時候也會感到特別癢痛,但是又抓不透,一定要注意做好傷口的護理工作。
所以,剖腹產是產中舒服、產後痛,而且痛的時間和程度都大過順產,術後的每個疼痛都是讓人不堪回首的經歷。
無論順產還是剖腹產都難逃一痛,因為怕痛而盲目追求剖腹產也並不輕鬆。所以建議準媽媽們還是在醫生的建議下採取最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無論對寶寶還是自己都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