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聞
年輕時我們不懂愛情,結婚時我們不懂婚姻。
當我們步入婚姻的時候,一定是基於感情,所以我們就會認為,維繫婚姻的從始至終都會是感情。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那些經歷過的人會懂得,曾經的感情再深,也未必能維持得住婚姻。
首先,感情是一種非常感性的東西,當一個人開始一段感情,投身一段感情的時候,其實基本都是荷爾蒙作用的結果。不管是一見鍾情,還是日久生情,終究是一種感性層面的東西。
但是,婚姻是需要理性的,所以,曾經再深再真的感情,也未必能夠將婚姻進行到底。
激情總會退卻,感情總會由濃轉淡,婚姻總會進入一個平淡期、厭倦期,這時候對婚姻的考驗就開始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七年之癢。
事實上,很多婚姻出現問題,甚至最終解體,都是在感情消退以後的事情。
指望一份深厚的感情就能夠天長地久一直支撐著婚姻走下去,這是不現實的。因為,我們忽視了人性的複雜和善變,高估了感情的能力。
即使是那些發生背叛的婚姻,我們都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當初,兩個人一定是情投意合,兩情相悅的,一定也是海誓山盟,死生契闊的;但為什麼最後還是各奔東西呢,因為感情其實也是不穩定的。而進一步客觀再看,那些背叛感情的人,有為數不少的,其實對對方仍然有著感情,只是這種感情被自己忽視了、蒙蔽了。
有時候,越是那些「深情」的人,越容易背叛婚姻,因為ta的骨子裡,本來就是情慾主義,當一份感情已經平淡如水的時候,ta自然會選擇開始另一段能夠令ta心潮澎湃的感情。
ta當初如何奮不顧身愛你,現在就有可能如何狠心殘忍離開你。
所以,情感太豐富的人未必能夠有穩定的婚姻,這就像一個多情種,可以做最好的紅顏知己,但絕不能做自己的配偶。
這麼說當然不是說感情對婚姻一無是處,而是說,單純指望感情來維繫和穩定婚姻是不現實的,尤其是當婚姻進入倦怠期的時候。
其實,感情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情感體驗,愛一個人的時候可以愛的死去活來,但恨一個人的時候也可以恨得咬牙切齒,而愛恨,其實都是同一個人。
進一步而言,每個人對感情的內在理解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認為感情就是專情,有的人卻認為感情就是濫情,所以有的人心裡只能裝著一個人,而有的人心裡卻能同時裝著很多人——你沒聽有人說,婚外情也是感情嗎?
感情決定了我們喜歡誰,願意跟誰過一生,但能不能真正過一生,靠著卻未必都是感情——這就是感情之於婚姻的關係。
然而,幾乎所有人在踏入婚姻的時候,都有一個錯誤的認識,認為只要結了婚,這份感情就能得到保障,就像被鎖進了保險柜一樣,可以高枕無憂了。
然而,社會學家或婚姻專家都有一個共識:婚姻所保障的,其實不是感情!更為深刻的視角是:婚姻其實不但沒有保障感情,反而傷害了感情!因為感情本來就是一种放任和自由,而婚姻則是一種束縛和控制,二者本來就是背道而馳的,所以,才會有人認為:婚姻是迄今為止人類設計出來的最沒有人性、破綻百出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