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劉瀚琳)12月22日,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優化營商環境專場。北京市經信局副局長崔旭龍表示,「十四五」期間,北京將進一步鼓勵中小企業加大技術創新投入,發揮全市可創基因優勢,加大對中小企業的可創支持。
據透露,2021年計劃新認定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0家,向國家申請新認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同時發現一批隱形冠軍企業,通過上市培育打造更加貼合不同層次、服務券支持等「專精特新」服務包,打造更加貼合不同層次體系中小企業特質的發展環境。
在拓展企業融資渠道方面,北京將持續強化中小資金和中小基金的支持引導作用,深化首貸中心、續貸中心、確權融資中心、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中心等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建設,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探索區域股權市場改革,在區域性股權市場設立「專精特新板」。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北京市深化了普惠金融服務對接機制,同130家金融機構合作,年撮合投融資額80億元以上,持續推動擔保降費,綜合擔保費率自2015年2.5%降至當前的1.8%。通過深化中小企業「直接融資+間接融資」雙向融資機制,中小企業融資規模持續擴大,融資成本持續降低。
截至今年10月末,全市中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48萬億,同比增長14.4%,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65%,同比下降41.2個基點;普惠小微貸款餘額4830.1億元,同比增長27.7%,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97%,同比下降126.6個基點。全市共發生股權投資1138例(佔全國20.7%),股權投資金額1402.1億元(佔全國23.2%),股權投資案例數和投資金額均位居全國第一。北京地區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達到1084家,累計融資1193.67億元(佔全國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