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後期,我國開始跟蹤美國、德國、日本和俄羅斯等國對氫燃料發動機的研究,以高等院校為主對氫燃料發動機的燃燒規律和機理進行探索。
浙江大學對氫發動機運轉中存在的問題開展了研究,提出了燃燒改進方案,並針對氫燃料的需要開發出基於模糊控制的模型。上海交通大學也利用計算機數值模擬技術對氫氣發動機的性能進行了預測。
然而,我國在氫氣發動機研究方面起步較晚,在關鍵技術上與國外還存在較大的差異。2008 年,北京奧運會上3輛燃料電池大客車和20輛燃料電池小轎車為奧運服務。上海世博會提出「綠色出行,讓世博更清潔」,期間共使用197輛燃料電池汽車。
電動車所採用的燃料電池在功率密度,系統可靠性以及壽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且絕大部分關鍵原材料(燃料電池所用的膜,催化劑和雙極板)都實現了國產化,對於核心技術擁有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該系列從關鍵原材料國產化、燃料電池技術、燃料電池商業化應用等多個方面集中體現了中國燃料電池技術取得的進展和突破。
氫燃料電池及電動汽車的系列開發,對於我國能源戰略、環境保護,對於拉動全國總體經濟發展意義深遠。全氟離子膜具有巨大的現實和未來市場,如果各方麵條件具備,我國將走在這個巨大的新興產業前列。
據悉,氫燃料電池的核心材料是全氟離子交換膜,佔有燃料電池一半成本。這項技術的成功,將給我國氫燃料電池和電動車行業帶來一次產品結構調整的契機。由於過去用於生產氫燃料電池的材料一直被國外壟斷,因此成本高,涉及產品的價格非常貴。
現在,生產氫燃料電池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NE能大幅度提高,是最有可能被大面積推廣的傳統燃料替代品。目前。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正加緊研發氫燃料電動車。以應對石油短缺危機和燃油汽車發展帶來的環境惡化。
據有關資料,美國能源部公布2020年燃料電池車要佔到交通車輛的1/4,若全球燃料電池車達到交通車輛保有量的10%,將會有數億萬元的銷售收入,足以形成一個規模巨大的市場。如果藉助此核心技術發展燃料電池和電動車,將成為國民經濟中不可估量的巨大新興產業。
我國將在新一輪的電動汽車工業、潔淨能源競爭中,有新的飛躍,並有望進入新一代車用發動機——燃料電池開發的前列。燃料電池必會給汽車動力帶來一場革命,燃料電池是唯一同時兼備無汙染、高效率、適用廣、無噪聲和具有連續工作和積木化的動力裝置。預期燃料電池會在國防和民用的電力、汽車、通信等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燃料電池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喜歡該領域的可以多多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