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氫燃料發動機研究起步較晚,但市場前景光明

2020-12-23 大愛好

20世紀後期,我國開始跟蹤美國、德國、日本和俄羅斯等國對氫燃料發動機的研究,以高等院校為主對氫燃料發動機的燃燒規律和機理進行探索。

浙江大學對氫發動機運轉中存在的問題開展了研究,提出了燃燒改進方案,並針對氫燃料的需要開發出基於模糊控制的模型。上海交通大學也利用計算機數值模擬技術對氫氣發動機的性能進行了預測。

然而,我國在氫氣發動機研究方面起步較晚,在關鍵技術上與國外還存在較大的差異。2008 年,北京奧運會上3輛燃料電池大客車和20輛燃料電池小轎車為奧運服務。上海世博會提出「綠色出行,讓世博更清潔」,期間共使用197輛燃料電池汽車。

電動車所採用的燃料電池在功率密度,系統可靠性以及壽命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且絕大部分關鍵原材料(燃料電池所用的膜,催化劑和雙極板)都實現了國產化,對於核心技術擁有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該系列從關鍵原材料國產化、燃料電池技術、燃料電池商業化應用等多個方面集中體現了中國燃料電池技術取得的進展和突破。

氫燃料電池及電動汽車的系列開發,對於我國能源戰略、環境保護,對於拉動全國總體經濟發展意義深遠。全氟離子膜具有巨大的現實和未來市場,如果各方麵條件具備,我國將走在這個巨大的新興產業前列。

據悉,氫燃料電池的核心材料是全氟離子交換膜,佔有燃料電池一半成本。這項技術的成功,將給我國氫燃料電池和電動車行業帶來一次產品結構調整的契機。由於過去用於生產氫燃料電池的材料一直被國外壟斷,因此成本高,涉及產品的價格非常貴。

現在,生產氫燃料電池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NE能大幅度提高,是最有可能被大面積推廣的傳統燃料替代品。目前。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正加緊研發氫燃料電動車。以應對石油短缺危機和燃油汽車發展帶來的環境惡化。

據有關資料,美國能源部公布2020年燃料電池車要佔到交通車輛的1/4,若全球燃料電池車達到交通車輛保有量的10%,將會有數億萬元的銷售收入,足以形成一個規模巨大的市場。如果藉助此核心技術發展燃料電池和電動車,將成為國民經濟中不可估量的巨大新興產業。

我國將在新一輪的電動汽車工業、潔淨能源競爭中,有新的飛躍,並有望進入新一代車用發動機——燃料電池開發的前列。燃料電池必會給汽車動力帶來一場革命,燃料電池是唯一同時兼備無汙染、高效率、適用廣、無噪聲和具有連續工作和積木化的動力裝置。預期燃料電池會在國防和民用的電力、汽車、通信等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同時,燃料電池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喜歡該領域的可以多多關注哦!

相關焦點

  • 氫燃料電池「狼也來了」
    據報導,現代2021年將在中國廣州建設氫燃料電池工廠,並且其投資計劃已獲得批准。同時,近期現代還推出了一個燃料電池系統專用品牌HTWO,並計劃於2030年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市場售出70萬個氫燃料電池組。
  • 本田氫燃料電池車
    構建「生產氫、使用氫、以氫互聯」的可持續發展的美好願景。 燃料電池堆 最新一代燃料電池堆相較於上一代產品體積縮小了33%,輸出密度達3.1kW/L,為世界最高水平。
  • 氫燃料電池市場擴大:國產空壓機「春秋爭霸」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隨著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不斷擴大,圍繞燃料電池的核心零部件也在加快國產化替代的步伐,空壓機有望成為氫燃料電池系統輔件中最快實現突圍的零部件。空壓機輸出的壓力和流量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影響燃料電池發動機中的化學計量比和空氣加溼特性,進而影響燃料電池堆的電壓輸出和燃料電池發動機的功率輸出。「燃料電池空壓機不同於常規空壓機,也有別於傳統發動機的電子增壓器,它應該是一個新物種。」
  • 盤點中國氫燃料重卡
    ,國內各大車企也預見到了氫燃料重卡未來的發展前景,氫能重卡的賽道已經「百花齊放」,要憑藉實力與國際品牌一戰。3、大運氫燃料牽引車在新能源重卡市場,大運是走在前列的企業,且產品布局廣泛。大運不僅在純電動重卡市場取得了優異的銷量,還積極布局氫燃料電池領域。2019年11月,在工信部325批公告中,大運上榜了一款氫燃料牽引車。
  • 乾貨分享丨液氫為核心的氫燃料供應鏈
    我國是產氫大國,可以充分保證氫燃料電池產業所需的氫源。但我國的氫氣主要來源與煤炭工業聯繫緊密,集中在我國的三北地區,而東部沿海地區能源需求量巨大,因此存在嚴重的氫能供需錯配問題。所以,我國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核心問題不在於使用氫,而在於輸運氫。由於氫氣密度小的特性,在尚未具備大規模管道輸氫的技術背景下,將氫液化以提高儲運密度是最直接有效的輸送方法。
  • 一招搞定丨 氫燃料汽車「卡脖子」難題有解了!
    佳華利道首席科學家黃寶泉在同期召開的「2019遼寧氫能產業發展高峰會」上介紹:「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必須從全產業鏈角度考慮,不僅要包括儲氫技術,還要包括加氫技術和加氫站建設。低壓合金儲氫和低壓加氫技術已經在這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孔輝坦言:「氫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廣闊,低壓合金儲氫技術來得正是時候。」
  • SK集團收購Plug Power股權 布局氫燃料電池 - 第一電動網
    其次,兩公司將於2022年在韓國組建一家合資企業,以向亞洲市場提供氫燃料電池、燃料站、電解槽等產品。消息傳出後,Plug Power美股盤後漲幅高達27%。資料顯示,Plug Power於 2002年上市,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從事氫燃料電池系統的設計和製造,該系統可替代電力驅動的設備和車輛中的常規電池。
  • 豐田向國內供應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行業商業化進程加速
    來源:樂晴智庫氫能在能源、交通、工業、建築等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尤其以燃料電池車為代表的交通領域是氫能初期應用的突破口與主要市場。燃料電池是一種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的化學裝置,又稱電化學發電器。它是繼水力發電、熱能發電和原子能發電之後的第四種發電技術。
  • 氫燃料汽車成「網紅產業」,但低水平擴張的風險正在浮現
    「儲氫瓶材料主要依賴進口。」 …… 近日,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在近年來的快速發展中呈現出兩副面孔:一方面,作為國家重點支持的新興產業,大量項目密集上馬,行業前景廣受認可;另一方面,核心技術還沒有突破,企業已扎堆布局,現實發展暗藏隱憂。
  • 新聞縱深|河北張家口「氫」舞飛揚
    他介紹,除了氫源本身,張家口還同步推進位儲加氫設備製造、氫燃料電池整車製造等上下遊產業配套,年產萬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項目年底投產,16個產業鏈項目已落地,全產業鏈發展格局加快形成。「我們的二期年產1萬臺燃料電池發動機項目投產後,張家口將成為我國最大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基地。」王勳表示。
  • 豐田與多家企業「下注」的氫燃料電池技術要火?
    氫作為最易獲得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燃料電池中有著較高的地位,並且氫燃料電池作為汽車的動力來源,也有著許多優點。而在近些年的研發中,氫燃料汽車的進展速度似乎並不是那麼快速。目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來源依舊是以動力電池為核心的純電動車型。
  • 國內誕生首款「氫燃料」電池車,蝴蝶車門,造型神似「瑪莎拉蒂」
    首先,氫能對於環境的汙染度極低,其次氫能改變了新能源汽車燃料加注的形式,使得這款車加一次燃料,可以有著超長的續航能力,而且並不需要類似於充電那樣等太多的時間,而且最為重要的是,氫能即便是在溫度低的地區也會展現出相當穩定的工作形態。所以基於以上幾點,氫能汽車很有可能在未來取代電能(在汽車領域裡)。我們國家的相關研究起步比較晚,直到這款車的出現,才讓我們認識到原來氫能源距離我們這樣近!
  • 雄韜股份:廈門金龍或向公司採購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
    每經AI快訊,雄韜股份(SZ 002733,最新價:20.81元)8月26日午間發布公告稱,京山公共汽車有限公司擬向廈門金龍採購8.5米級氫燃料公交車30輛,公司作為廈門金龍氫燃料發動機的唯一供應商,或因此受益。
  • 奔馳稱不該全力發展電動車,戴姆勒卻將氫燃料公司外售?
    在具體的合作中,日產主導燃料電池堆的開發,而戴姆勒負責將燃料電池堆與發動機等零部件結合起來,組成可行的燃料電池系統。按照籤約時的計劃,研發團隊最早會在2017年推出價格適中、批量生產的燃料電池汽車。但現在看來很顯然,這個目標並沒能如期實現。奔馳的燃料電池車雖多次傳出要量產的消息,但又因種種因素一直推遲。
  • 盤點國內外氫燃料電池自行車項目 它離我們有多遠?
    正如同液晶面板一開始並不是在核心的大尺寸顯示屏,而是在計算器、手錶等邊緣應用上成功實現產業化,燃料電池應用也不必局限於大功率的車用場景。據氫雲鏈了解,多家燃料電池企業已經通過小功率燃料電池的邊緣應用實現了自我造血。除了燃料電池汽車、軌道車之外,企業們不斷開發氫燃料電池在交通領域的想像力,以拓寬燃料電池的應用場景。
  • 我國擬4年建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戴姆勒終止燃料電池乘...
    ,戴姆勒(奔馳母公司)日前宣布,正式終止氫燃料電池驅動乘用車計劃。氫燃料電池方面,目前公司建成標準實驗與檢測中心1座,合作產業內研究機構3家,參與多項氫燃料電池研發項目。同時,公司已經在低載鉑量催化劑、膜電極、鋁製氫等各個領域自行投入研發,並取得階段性成果。
  • 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
    原標題: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簡版)   寵物一般是指家庭飼養的、作為伴侶動物的狗、貓、淡水觀賞魚、鳥、爬行動物等。
  • 國產高超音速發動機現身,速度可達16倍音速,突破美國技術瓶頸
    有消息稱,這項研究成果是由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高溫氣體動力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姜宗林院士領導的,研究人員稱,將發動機置於風洞測試時,該風洞可以以9倍音速模擬飛行條件。現有國產風洞只能模擬超音速環境的9倍。今後25馬赫風洞建成後,可更好地研究這種新型發動機的工作狀態,將實際效率進一步提高到理論極限。
  • 研究人員開發生物酶合成氫技術 擴大清潔氫燃料生產規模
    這項研究將有助於全球氫燃料工業變得更加環保。來自伊利諾伊大學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並表示,生物合成氫比目前的人工合成過程效率更高。這項新研究的重點是被稱為氫化酶(hydrogenases)的生物酶。
  • 續航長、氫耗低、用途廣,上汽紅巖氫燃料電池重卡了解一下!
    對此,我國民族重卡企業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紅巖」),在上個月的品牌戰略暨第六代重卡發布會上亮相了新一代氫燃料電池重卡,為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成了緩解客戶「續航焦慮」的一劑良方。要想實現長途重型商用車新能源化,就必須解決續航裡程問題,而氫燃料電池技術就是必由之路。關於這一點,目前在整個商用車行業已達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