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代表什麼意思?佛教中的菩提是什麼意思?

2021-02-19 南無楞嚴佛菩薩
菩提(佛教解釋)

  「菩提」一詞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等。

  菩提代表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了最後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達到了涅盤的程度。涅盤對凡夫來講是人死了,實際上就是達到了無上菩提。

  梵語bodhi,巴利語同。意譯覺、智、知、道。廣義而言,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盤之智慧。即佛、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此三種菩提中,以佛之菩提為無上究竟,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作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智、無上正真道、無上菩提。

佛之菩提

  有關佛之菩提,據大智度論卷五十三載,有五種:

  (一)發心菩提,謂十信菩薩發心求菩提,其心則為至菩提果之因。

  (二)伏心菩提,謂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階位之菩薩行諸波羅蜜,制伏煩惱,降伏其心。

  (三)明心菩提,謂登地菩薩了悟諸法實相畢竟清淨,即所謂般若波羅蜜相。

  (四)出到菩提,謂第八不動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雲地等三階位之菩薩,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亦不執著般若波羅蜜,滅除系縛之煩惱,出離三界,到薩婆若(一切智),故稱出到菩提。

  (五)無上菩提,謂等覺妙覺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覺智。

  以上合稱五種菩提。又法華經論卷下於佛之法、報、應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報佛菩提(報身菩提)與應佛菩提(應身菩提)等三種菩提。

  大乘義章卷十八區分無上菩提為方便菩提與性淨菩提兩種。此外,三菩提亦為天台宗之十種三法之一,即:

  (一)實相菩提,又作無上菩提。悟實相理之真性菩提。

  (二)實智菩提,又作清淨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

  (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眾生之作用。

  上之三者與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無別

  據往生淨土論載,遠離:(一)執著自我,(二)不欲令一切眾生得安穩,(三)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種與菩提門相違之法。稱為三遠離心或三種離菩提障。同書又列舉三清淨心:(一)不為自己求安樂(無染清淨心),(二)除眾生苦而令其安樂(安清淨心),(三)令眾生赴菩提而予其永遠之樂(樂清淨心)。是為三種隨順菩提門法之心。以上皆須依賴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門始可令遠離或生起。

  又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稱作菩提薩埵,略稱菩薩。求無上菩提之心,稱作無上菩提心、無上道意或菩提心。順趣菩提三十七種之行品,稱菩提分法。佛成道之處所,稱為菩提道場、菩提場,其道場樹稱菩提樹。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稱為增上菩提。結講念佛,廣祈眾生增進佛道,稱為菩提講。檀那所屬之寺院,稱為菩提寺、菩提所。[菩薩地持經卷三無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二、菩提心經卷一、舊華嚴經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華嚴經卷七十、維摩經卷上、大寶積經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論卷四十四、成唯識論卷一]

  (請參閱《佛學大詞典 》)

佛偈典故

  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弟子五百餘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弟子神秀大師。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弘忍漸漸的老去,於是他要在弟子中尋找一個繼承人,所以他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禪意的詩),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這時神秀很想繼承衣缽,但又怕因為出於繼承衣缽的目的而去做這個畿子,違法了佛家的無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在院牆上寫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種種邪魔。是一種入世的心態,強調修行的作用。而這種理解與禪宗大乘教派的頓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當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這個畿子的時候,都說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時候,弘忍看到了以後沒有做任何的評價。因為他知道神秀還沒有頓悟。

  而這時,當廟裡的和尚們都在談論這首畿子的時候,被廚房裡的一個火頭僧—慧能禪師聽到了。慧能當時就叫別人帶他去看這個畿子,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慧能是個文盲,他不識字。他聽別人說了這個畿子,當時就說這個人還沒有領悟到真諦啊。於是他自己又做了一個畿子,央求別人寫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後世有人說他是十世比丘轉世),他這個畿子很契合禪宗的頓悟的理念。是一種出世的態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

  弘忍看到這個畿子以後,問身邊的人是誰寫的,邊上的人說是慧能寫的,於是他叫來了慧能,當著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說:寫得亂七八糟,胡言亂語,並親自擦掉了這個畿子。然後在慧能的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這時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於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時候去了弘忍的禪房,在那裡弘忍向他講解了《金剛經》這部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並傳了衣缽給他。然後為了防止神秀的人傷害慧能,讓慧能連夜逃走。於是慧能連夜遠走南方,隱居10年之後在莆田少林寺創立了禪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這件事以後,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沒有追到。後來神秀成為梁朝的護國法師,創立了禪宗的北宗。

菩提的宗教淵源

  菩提樹似乎天生來就與佛教淵源頗深,據傳說,25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羅衛王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喬答摩·悉達多,他年青時為擺脫生老病死輪迴之苦,解救受苦受難的眾生,毅然放棄繼承王位和舒適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尋求人生的真諦。經過多年的修煉,終於有一次在菩提樹下靜坐了7天7夜,戰勝了各種邪惡誘惑,在天將拂曉,啟明星升起的時候,獲得大徹大悟,終成佛陀。所以,後來佛教一直都視菩提樹為聖樹,印度則定之為國樹。

  歲月如水,兩千多年過去了,佛祖當年「成道」的那棵菩提樹經受了無數風風雨雨,有著神話般的經歷,在佛教界被公認為「大徹大悟」的象徵。中國浙江普陀山文物展覽館內至今陳列著四片菩提樹葉,據說就是從這棵樹上採摘下來的,所以歷來被人們視為珍寶,倍加珍惜。1954年印度前總理尼赫魯來中國訪問,帶來一株從這棵樹上取下的枝條培育成的小樹苗,贈送給中國領導人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以示中印兩國人民的友誼。周總理將這棵代表友誼的菩提樹苗轉交給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園養護,植物園的領導和職工都十分重視,精心養護,使之生長茁壯,枝葉茂盛。每當國內外高僧前來時,植物園的這棵菩提樹就會被請出來,接受高僧們的頂禮朝拜。

 

相關焦點

  • 星月菩提佩戴禁忌,佩戴星月菩提有什麼講究和禁忌?
    本文來自玉雕名家官網星月菩提是文玩菩提中最為熱門的種類之一,很多朋友都喜歡購買星月菩提。可是大家同時也會產生這樣一種疑問:作為一種外觀美麗、寓意豐富的存在,星月菩提佩戴禁忌有哪些?我們在佩戴星月菩提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關於星月菩提佩戴禁忌,佛教中嘗言:菩提的佩戴是百無禁忌的。星月菩提作為菩提的一種,自然也適用於這句話。不管是出於宗教信仰還是文玩的角度,星月菩提的佩戴都沒有分人群、分顆數,或者講究什麼時候才可以戴的說法。我們日常佩戴的時候不拘時間,不管鬧市還是靜室,都尅佩戴星月菩提。
  • 佛教:心種菩提,悲慈妙用,指的是什麼意思?
    在心裡廣植淨蓮,用清淨呵護心田,有了清淨心,自然就會有一雙「慈悲手」,這慈悲之手不單用來積德行善,更是為了去做一個世間慈悲之人,隨緣說好話,隨意發善念,隨手行布施,隨時隨地心種菩提、廣修福田,才是一顆清淨心的慈悲妙用。相傳滴水禪師沒得道之前,在曹源寺院出家修行,剛剛入寺修習時,他終日被派去打雜,給寺院僧人們燒水洗澡,時間久了,漸漸不滿於師傅的安排。
  • 佛學:金剛經的菩提心,是一切正願的開始,菩提之根本
    今天我們接著第一品繼續來解讀《金剛經》第二品的內容,第二品的小標題叫「善現啟請分」,從字面來理解就是請佛陀開示法義的意思,這裡的「善現」指的是「須菩提」。在《金剛經》第一篇我們詳細地談到過須菩提,這裡再簡短的補充一下,須菩提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號稱「解空第一」,須菩提是梵語音譯,華語的意思是「善現、善吉、空生」等等。
  • 菩提的種類!有圖有真相!!!
    菩提是什麼?
  •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師父菩提祖師是什麼身份?
    孫悟空初學藝時,拜了第一個師父,其名曰菩提祖師,這個菩提祖師十分神秘,也十分強大,連佛祖和玉帝都摸不著他的跟腳,這讓西遊迷們升起了探索的欲望。有人說從菩提這兩字來看,便跟佛祖有關,為何?佛祖座下也有位號稱解空第一的弟子,其名叫須菩提。
  • 菩提項鍊的寓意是什麼
    菩提項鍊寓意斷除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製作佛珠的材料。一般有三類,菩提子類、寶石類、竹木類。菩提子,菩提子佛珠是最常見的一類佛珠。菩提子是一種草本植物,由於多用於念珠,就被成為菩提子。寶石類,比較常見的有水晶、橄欖石、孔雀石、石榴石、青金石等。
  • 「卍」在佛語中是什麼意思?很多人不知道
    介紹我們經常可以在每個佛像的胸前看到一個特殊的符號,在每個佛教寺廟裡,同樣的特殊符號會出現在牆上,這個符號是佛語中的單詞「卍」。我們都知道符號的發音和case是一樣的,這個字符象徵著吉祥如意的意思。從他的形狀,我們可以看到他是一層一層的堆積起來的,看起來像是雲朵。
  • 【居•漲姿勢】最流行的「四大菩提」是什麼樹的種子?
    菩提子的種類有很多,其中最受玩家追捧的當屬「四大菩提」,即菩提根、星月菩提、金剛菩提、鳳眼菩提。那麼,這四種菩提子究竟是什麼樹的種子呢?【菩提根】「菩提根」與佛教淵源最深:釋迦牟尼曾以貝葉棕之葉片抄寫經書,故而棕櫚科植物貝葉棕也被後人尊為佛教名樹。將貝葉棕的果實剝去外皮,清理打磨之後拋光,所得的珠子就是所謂的「菩提根」了。
  • 木質手串、菩提佛珠全圖解
    功能特點;不同的花紋,羊脂玉般的色澤,把玩後呈黃色,據講此珠可吸收人體的病氣,常持此珠對增強體質,消除疲勞有幫助。驅除病邪,長保平安。3、月亮子,為熱帶產的一種深灰色堅硬果實,每一粒上都有一淺褐色圓點,如月掛天空,本身的灰白色像清涼明潤的月光,故名月亮子。月亮代表陰柔,吉祥和平安。
  • 菩提祖師的真實身份是啥?答案就藏在孫悟空名字裡?
    (蝸牛看西遊第3999期)文/牽著蝸牛散步在之前的文章中,蝸牛曾給大家聊過,西遊中有很多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大人物,他們或許是砍柴的樵夫,或許是打魚的漁民,或許是掃地的僧人,平時看起來,頭髮亂得像雞窩,衣服皺得像鹹菜,可一旦發威,一把掃帚就能定乾坤。
  • 佛教中的三昧是什麼意思?念佛三昧又是什麼?
    三昧(佛教解釋)  三昧,佛教用語,指禪定境界。系修行者之心定於一處而不散亂之狀態。三昧是梵語(samadhi)的音譯,也譯作「三摩地」、「三摩提」。意思是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三昧,可意譯為定、等持、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等。
  • 【佛教常識】圓融是什麼意思?佛教圓融解釋!
    圓融是什麼意思?  圓是「周遍」,融是「融通、融和」。謂破除妄執,圓滿融通。一切萬法,如果以分別妄心去看待,則有種種差別相;但如果從本質上觀察,則融通無礙,無二無別。比如,煩惱即是菩提,生死即是涅槃,眾生即是佛。因此,圓融表明的是諸法實相,是大乘佛法的核心思想。《楞嚴經》云:如來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
  • 趙弎遊讀西遊,菩提祖師講道講了什麼,能夠讓孫悟空手舞足蹈0003
    文接上回,說到孫悟空靠著嘴炮成功拜師,進入菩提祖師門下,那麼孫悟空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呢?書中說孫悟空和師兄弟之間相處融洽,言語禮貌,每日如此。為什麼要說這個,其實大家生活中或許會有體會,對待一個人是不是有禮貌,很多是相互的,那麼也就是說,孫悟空其實也是「知書達理」之猴。
  • 孫悟空第一位師傅須菩提祖師,真實身份揭秘,原來是佛教禪宗大拿
    《須菩提祖師——道術後的佛教內核》1.修心細心的朋友們可能發現,孫悟空跟隨學藝的須菩提祖師更像是一位道家大佬,而後來悟空卻用他跟隨須菩提祖師學習的一身本事,跟隨唐僧成了佛。在佛教的語境中「靈臺」和「方寸」一般都被認為是形容「內心」,而「斜月三星」恰好又是「心」字,吳承恩安排猴兒來此跟隨徐菩提老祖修心之意,真的是明明白白。拜到須菩提祖師坐下,祖師給猴兒起名「悟空」,而「悟」和「空」兩字皆是佛家的追求。
  • 老菩提與仿舊菩提有什麼區別?
    作為一個文玩菩提收藏者,都想玩年份深的,這應該也是玩菩提子手串的一個高標準。但是還是有很多玩家花了錢還吃藥了,各種做舊橫天而出,我們來說說老菩提與仿舊菩提有什麼區別呢?所謂菩提子的「堵頭」,就是指菩提子的上下兩端,通過下面一個老鳳眼珠粒的兩個堵頭圖片可見,老菩提珠粒的堵頭修整工藝很原始,就是人工用刀一刀一刀地削出來,帶有明顯的不規則的鏇削刀痕;同時,從堵頭上也可以看到不規則的鑽孔。
  • 什麼是「煩惱即菩提」?(宣化上人)
    我們時常在不知不覺中,就現出煩惱,有時現之於色,有時藏之於心,有時候無明一動,什麼也不知道了;無明一作怪,就糊塗了。所以煩惱是障道的因緣,修道的絆腳石。可是話又說回來,我們也不能沒有煩惱,為什麼?因為煩惱即菩提。你若是會用,煩惱就是菩提;若是不會用,菩提就變成煩惱。譬如,菩提是「水」,煩惱是「冰」;水就是冰,冰就是水,水冰是同體,沒有兩樣。
  • 《心經》中的「般若波羅蜜」,什麼意思?真懂的人並不多
    《心經》雖然只有260個字,但卻是大乘佛法當中,最重要的一部佛教典籍,《心經》的譯本很多,但流傳最廣的,還是玄奘法師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第七、鳩摩羅什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無論是《心經》的哪一種譯本,都提到了「般若波羅蜜」幾個字,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這幾個字可以分開來解釋:「般若」我們可以理解為智慧,這裡的智慧並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智慧,因為般若的智慧,是超越一切智慧之上的,所以這兩個字並沒有直接翻譯成智慧,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把般若理解為智慧或是終極智慧,無上的智慧。
  • 星月菩提盤的是什麼?
    對於大部分玩家來說,星月菩提給人的印象就是沒有品相的珠子就不能盤!那麼這是一個誤導,一串好的定義有太多,只是人們把好的定義扎堆,分類,聚集,形成共識從而達成一致的審美,那麼在星月菩提開始之初,那些文玩「精」們,盤的是什麼?
  • 「如來」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佛不真實存在,才得授記?
    「如來」是什麼意思?《金剛經》中有這樣的論述:釋迦牟尼佛若真實存在,就不會得到授記;不真實存在,才得授記。表面上看似乎難以理解,為什麼是這樣呢?「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為什麼?所謂如來,即諸法的本義。」
  • 【每周一玩】千眼菩提:菩提子中的王者
    千眼菩提,酒椰果實的硬化胚乳,因表面有很多天然斑點,仿佛有眾多的眼睛而得名。千眼菩提堅硬無比,為實心狀,密度、硬度大, 同時可以雕刻成任意喜歡的把件,也可以斷開打磨做成手串、手鍊。千眼菩提有「菩提子中的王者」之稱,佩帶把玩有增運驅邪之巨大功效,被譽為菩提中的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