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良公司優質精選品種如 華冠青梗菜、華京、金夏時、夏賞味、華櫻、華榮青梗菜 等等,適合周年高效栽培,外型及口感極佳。青梗菜又叫「小棠菜」,「上海青」,株型一般比小白菜略小一些,菜幫短而寬,菜葉部分較多,菜幫部分更加肥美。青梗菜烹飪時,基本與小白菜一致,一般不用改刀切碎,只要去掉最外層的一兩片,可清炒;或者剩下的整個兒一燙即熟,一般用來做雞湯、排骨湯的起鍋前加入也可;也可以做某些油膩炒菜的圍邊,非常可口美觀。
青梗菜性平味甘,清熱除火、生津止渴、化痰止咳、利尿消腫、通便、活血祛瘀、安神除煩、抑癌抗瘤。
青梗菜營養分析:
1、每100g鮮菜含水分93-95g、碳水化合物2.3-3.2g、蛋白質1.4-2.5g、維生素C30-40mg、纖維素0.6-1.4g,及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
2、含鈣量高,是防治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的理想蔬菜。小兒缺鈣,骨軟、發禿,可用小白菜煮湯加鹽或糖令其飲服,經常食用頗有益;
3、含維生素B1、維生素B6、泛酸等,具有緩解精神緊張的功能。考試前多吃小白菜,有助於保持平靜;
4、為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最豐富的蔬菜之一,為保證身體的生理需要提供物質條件,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能力;
5、含有大量胡蘿蔔素比豆類、番茄、瓜類都多,並且還有豐富的維生素C。進入人體後,可促進皮膚細胞代謝,防止皮膚粗糙及色素沉著,使皮膚亮潔,延緩衰老。
低風險高效益種植青梗菜技術
隨著全球環境的變化,各地區極端性天氣增加,給各地區的農業生產帶來了更多的損失和困難。農民如何規避風險,如何科學的安排種植結構?在這裡,向農民推薦一種低風險、高效益的種植方案,一年多茬口種植青梗菜或在大茬口間隙種植青梗菜。
青梗菜又稱小白菜,青菜,北方稱油菜。青梗菜是我國各省市地區普遍栽種的一種大眾化蔬菜,其種類繁多,生育期短,適應性廣,不受地域限制,栽培技術簡易,並且食用方法多樣,同時,它還具有防癌、利尿、通便、清熱止咳等藥用價值,是廣大消費者餐桌上是很受歡迎的綠葉蔬菜。
種植青梗菜是提高收益的聰明選擇。青梗菜的種植技術簡單,種植設施要求不高,各地區的消費量大,四季均可種植。青梗菜生長周期短,周轉快,特別是夏秋之間遇到自然災害造成市場缺菜的情況下,只要及時播種,就能在18—20天時間供應市場。青梗菜適應性強,播種期不限定,並且有耐寒和耐熱的品種,能做到周年供應。青梗菜對土質、地勢要求不嚴,無論高地或低地,旱地或溼地,只要措施跟上,都能獲得好收成。青梗菜的植株較矮,開展度不大,生長期較短,它可與植株較高、生長期較長的蔬菜間套,以增加複種指數,提高土地利用率。不像農民種植果菜類,半年時間一茬,天有不測風雲,種植風險高。同時,上市集中,對市場的價格依賴度高,銷售風險大。青梗菜,能給農民帶來較快生產現金流,種植風險、銷售風險都很低。
青梗菜的品種較多,廣良公司的青梗菜品種,外觀漂亮、品質優秀,商品菜上市價格較高,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
青梗菜的種植茬口安排,青梗菜種植,只要茬口安排合理,並採用一定的設施栽培,全年可以種植7—8茬,最高可以種植11茬。以一年種植八茬為例,茬口安排如下:
第一茬:1月中旬播種,3月中旬上市,畝產量1500—1750公斤。
第二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5月上中旬上市,畝產量1250—1500公斤。
第三茬:5月中旬播種,6月中旬上市,畝產量1000—1250公斤。
第四茬至第六茬:6月下旬至9月底每隔18—20天播種1茬,每茬畝產量為1000—1250公斤。
第七茬:10月上旬播種,10月底上市,畝產量1250公斤。
第八茬:11月初播種,12月底至次年1月上旬上市,畝產量1250—1500公斤。
青梗菜由於根系較淺,生長速度較快,因此,對水肥要求量較高,種植過程中,幼苗期應勤澆水保持土壤溼潤,青梗菜根系淺,吸收能力較弱,生長期間應不斷供給肥水,要輕澆、勤澆,保持土壤溼潤。依據「三涼」(天涼、地涼、水涼)來確定澆水時間,一般選在清晨和傍晚,清晨越早越好,傍晚在17:00以後澆,澆水時要小心輕澆,以免衝倒幼苗。青梗菜需肥量大,除施用基肥外,應及時補施追肥,多次追施氮肥,是促進青梗菜生長、保證豐產的重要措施。若氮肥不足,植株生長緩慢,葉片少,基部葉易枯黃脫落。施肥可結合間苗、澆水進行,第1次間苗後,每畝用10—15kg複合肥對水澆施;定苗後,每畝用10—15kg複合肥對水澆施,每次澆施完畢,都要用清水清洗葉面,澆肥多在傍晚進行,中後期視長勢再施1—2次肥料。
青梗菜植株長到一定大小可隨時採收。雞毛菜(2—3片葉)、小棵菜(4—5片葉)、大棵菜(6—10片葉),採收最好選擇在涼爽的清早或傍晚進行,收穫後要及時遮蓋,防止失水萎蔫,影響品質。
原文連結附:青梗菜關鍵栽培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