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過總結相關研究,旨在指導牧場執行正確的哺乳期犢牛乾草飼餵管理,提高犢牛生長速率,促進瘤胃發育,為牧場的未來打下堅實基礎。
減少斷奶前犢牛的非營養性口部行為
斷奶前犢牛期的飼養方式會直接影響犢牛的採食行為和不正常的採食行為的形成。非營養性的口部行為,包括吮吸圈舍和犢牛間相互吮吸,這些行為都認為是對犢牛的健康有害的(Babu et al., 2004),在不用乳頭飼餵犢牛的情況下,這些行為有增加的趨勢(Hammell et al., 2000)。所以整個斷奶前的犢牛期管理會影響日後犢牛長大後的採食行為(de Passille, 2001)。
犢牛一出生就和母牛分開飼養,並且用小桶飼餵牛奶,這樣的飼養方式減少了犢牛吮吸的自然行為(de Passille, 2001),所以犢牛會互相吮吸和吮吸圈舍。了解犢牛的吮吸行為可以幫助我們設計飼餵和管理系統,表達犢牛的自然行為,從而減少異常行為的發生,提高生產性能。吸吮橡膠乳頭還可以刺激與消化有關的激素的分泌,減少群養犢牛的互相吮吸行為,降低單圈舍飼養犢牛的非營養行為。
乾草同樣也影響非營養性口部行為。提供乾草可以降低非營養性的吮吸並且影響瘤胃的發育。群飼的犢牛,如果添加更多的水和乾草可以有效減少犢牛間相互的吸吮(Bokkers and Koene, 2011)。提供乾草可以提高飼料消化率和促進犢牛生長,促進瘤胃微生物環境的建立。
促進斷奶前犢牛固體飼料的採食
如果同時添加乾草和使用橡膠乳頭可以降低犢牛在斷奶前的非營養口部行為。固體飼料可以減少非營養性口腔行為,在犢牛三周齡時精料和乾草的採食量增加並且反芻的時間增加,這時非營養的口部行為減少。科學家們研究發現,斷奶前犢牛飼餵乾草可以促進顆粒料的採食(Phillips, 2004)。
Castells(2012)研究發現,斷奶前犢牛飼餵乾草可以提高犢牛固體飼料的採食量,並且對乾物質、有機物、粗蛋白和中性洗滌纖維的消化率沒有影響;隨著乾草的添加,還降低了非營養性口部行為的發生,刺激犢牛的反芻。
開食料在犢牛瘤胃中發酵的終產物為丁酸和丙酸,其中丁酸是刺激瘤胃絨毛快速生長的揮發性脂肪酸。如果在犢牛斷奶前只飼餵顆粒料而不飼餵乾草,則會降低瘤胃pH值(Beharka et al., 1998),減少瘤胃的蠕動(Clarke and Reid, 1974),還會引起瘤胃絨毛過密,從而降低了瘤胃壁吸收營養物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乾草可以刺激瘤胃的肌肉層,促進反芻,維持瘤胃壁的健康和完整性。
但是對於單圈舍飼養的幼年犢牛,飼餵乾草可能降低開食料的採食量,影響瘤胃絨毛的發育,降低體增重和乾物質消化率。在出生後的3-4周齡,犢牛瘤胃中纖維分解菌的活性還沒有完全獲得,所以在犢牛3周齡之前乾草在瘤胃中不能被很好的消化。專家建議(Thomas and Hinks,1982; Davis and Drackley, 1998),犢牛顆粒料中混合5%-10%的切短的乾草。與苜蓿相比,在2周齡到斷奶期自由採食燕麥草,犢牛的顆粒料採食量和犢牛的生長發育情況都有較優的表現。(Castells, 2012)。
斷奶前犢牛飼餵一定量的乾草,可以顯著降低犢牛非營養性的口部行為(犢牛間相互吮吸,吮吸圈舍),同時提高犢牛顆粒料的採食量,促進瘤胃的發育,提高瘤胃功能。在兩周齡開始給犢牛飼餵切短燕麥草,犢牛的顆粒料採食量和犢牛的生長發育情況都有較優的表現。
美編丨宣琳
責編丨馬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