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張小泉總經理:專注剪刀400年,未來還要做家電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392歲的張小泉要上市了。2020年7月,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材料在創業板正式受理。它可能會成為「剪刀第一股」。

張小泉這次計劃募集4.5億元人民幣,其中3.54億用於的陽江刀剪智能製造中心。新製造中心年產能將達到3010萬把。考慮到2019年張小泉的年末淨資產(3.97億元)和剪刀具銷量(3200萬把),這相當於再造一個「張小泉」。

張小泉去年賣了2700萬把剪具和超過500萬刀具,營業收入達到了4.84億元,同比增長20%。

收入增長可能跟張小泉漲價有關。2019年它調高了主要產品的價格。這拉高了毛利率,因此利潤也獲得增長。2019年張小泉的利潤為7200萬元,同比增長63.6%。提價也讓張小泉的存貨周轉變慢了,但在這個指標上它依然優於競爭對手。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張小泉帳面尚存1.53億元貨幣資金。資產負債率在行業內低於其競爭對手。可以說,張小泉「不差錢」。

不差錢為何要上市?張小泉總經理夏乾良在接受CBNData(以下簡稱C站)採訪時稱,上市背後是複合因素的作用。他提到,張小泉「抱負大,要和國外品牌競爭」。另外上市資本化運作後,能吸引更多人才。

400歲的老字號其實是電商先行品牌

雖說張小泉是老字號,但是在「觸電」上相當早。張小泉開淘寶店已有10年了。它做電商甚至早於一些快消品品牌。可能是因為布局電商早,目前電商對張小泉的貢獻率達到了40%左右。這是一個還不錯的滲透率。電商業務很成熟的美妝產品和紙尿褲奶粉等母嬰產品的線上滲透率也只不過在55%左右。

和其他品牌類似,2019年張小泉開始嘗試直播。它和頭、中、腰部KOL都有合作。張小泉總經理夏乾良告訴C站,今年一次和薇婭的合作中,張小泉400多元的套刀在幾分鐘內銷售額就突破了百萬元大關。

覺得400多的張小泉很貴?這還不是它最高端的產品,張小泉的大馬士革鋼材系列一把刀能賣到1590元。和許多人的認知不同,張小泉不再僅僅是一個薄利多銷的老字號品牌了。在剪具上,它也延伸到美發剪來「高端化」。

(圖片來源:張小泉天貓旗艦店)

只賣剪刀可能難以支撐起張小泉的資本化路線。張小泉拓展品類推出了廚具、美妝工具和園藝工具等。即便延展到廚房之外,張小泉的大部分產品依然圍繞著刀片工具相關。目前剪具、刀具和這兩種產品的組合給張小泉業績貢獻佔比近84%。張小泉依然是業務或產品比較單一的公司。離真正的多元化還有一定距離。

刀片產品之後,張小泉計劃做小家電。夏乾良稱,張小泉在品類拓展上有垂直和水平兩個方向。前者是做更專業的刀具剪具,後者是品類橫向,推出「符合美好生活品質」的產品。他說:「在今年疫情和貿易摩擦的背景下,我們下一步可能會去研究一下智能小家電。」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張小泉在招股書中把蘇泊爾、哈爾斯和愛仕達列為「可比公司」(競爭對手)。

作為需求穩定的耐耗品,剪具和刀具如何年輕化?

張小泉在逐漸展現它「美好生活」的主張。它在抖音和微博上發布了不少切菜器、切蒜器等新廚具的視頻。這或許是為了吸引更年輕的消費者。

(圖片來源:豆瓣)

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張小泉最近的記憶點可能來自於美劇《漢尼拔》第三季。食人魔的漢尼拔拿著張小泉切割「食物」。這讓張小泉意外成為熱點。夏乾良告訴C站,為了配合營銷,他們當時重新啟用了劇中同款菜刀的logo。不過,即便年輕人對此津津樂道,讓他們買菜刀,可沒有那麼簡單。

「16、17歲不大可能買刀具產品,而是進入適齡消費期才會買。」 夏乾良說張小泉和其他消費品牌相比,對年輕人的定義不同。剪具和刀具主要面向的消費群體是家庭。另外張小泉是耐耗品,就算年輕人買了刀具,復購也來得慢。夏乾良說張小泉的產品能用8-10年沒問題。

這和快速消費品不同。「可口可樂可能在廣告上寫一些很引誘年輕人的話。哪怕是10歲,他也可以立刻去買一份可樂來喝。但是菜刀做不到這點。菜刀要做的事情就是告訴你,其實我們的工具在你未來的美好生活中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他說。

不管如何,張小泉是為數不多達到一定營收規模的「中華老字號」。這得益於其背後的富春控股在2014年前後解決了「上海張小泉」和「杭州張小泉」的紛爭,為張小泉的規模化和上市鋪了路。同樣是剪具老字號北京的「王麻子」破產的原因之一是太多仿冒品,沒有維護品牌(產權)意識,其形象和信譽受損。

上市之後,張小泉能否更上一層樓,再造一個張小泉?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董芷菲

編輯:鍾睿

相關焦點

  • 擁有近400年歷史的老字號「張小泉」煥發新的生機一把剪刀的重生記...
    原標題:擁有近400年歷史的老字號「張小泉」煥發新的生機一把剪刀的重生記(消費視窗·老字號 新國潮①)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通過直播平臺展示和銷售產品。  人民視覺用著張小泉剪刀、穿著飛躍帆布鞋、喝著北冰洋汽水……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使用國貨、追逐「國潮」作為一種新時尚。
  • 一年賣出2700萬把剪刀,400年老字號張小泉上市在即,技藝無人傳承
    苦心經營400年,時至今日,張小泉又為何選擇走上上市這條充滿爭議的道路呢? 根據張小泉股份招股書顯示,本次IPO募集資金的目標為45,531.71萬元,將用於張小泉陽江刀剪智能製造中心項目、企業管理信息化改造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方面。 智能製造、信息化改造,聽上去張小泉的發展還是緊隨時代潮流的,並沒有外界想像中400年老字號可能存在的故步自封、觀念落後等問題。
  • 賣了近400年剪刀,老字號張小泉輕盈轉身,「磨刀霍霍」徵戰A股
    近日,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材料在創業板正式受理。沒錯,就是擁有近400年歷史的中國刀剪品牌張小泉。若成功上市,它將成為A股市場「剪刀第一股」。在張小泉前十大股東中不乏明星股東,比如演員苗圃,復星國際,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杭實集團、均瑤集團、萬豐錦源等知名投資機構及投資人。奉「良鋼精作」為祖訓,歷400年而不衰明萬曆年間,張小泉的父親張思佳開了一家剪刀店鋪,號「張大隆」。
  • 400年老字號張小泉IPO,年銷2700萬把剪刀,收入4.8億,利潤7千萬!
    刀剪行業,自古就有南有張小泉,中有曹正興(1840年),北有王麻子(1651)的說法。「張小泉」在明崇禎元年(1628年)創立,迄今快400餘年,算是剪刀的鼻祖。400多年來,王麻子發展坎坷,而張小泉卻頑強地生存下來,已然成為國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中華老字號刀剪品牌。
  • 賣剪刀400年 張小泉豪華股東陣容加持跑步上市
    來源:斑馬消費作者:沈庹 一把剪刀賣了將近400年,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披露招股書,欲登上資本市場。2017年11月,張小泉實業(公司前身)實施第二次增資,萬豐錦源、鼎川物聯財務總監金燕、申通快遞陳德軍以及復星國際旗下的亞東北辰等參與認購。
  • 非遺中國:張小泉剪刀製作技藝
    這是中國傑出的劇作家田漢1966年走訪張小泉剪刀廠時寫下的一首讚美詩。  2006年5月20日,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元1663年(清康熙二年)為防別家冒用張大隆招牌出售剪刀,他把招牌改用自己名字「張小泉」。
  • 張小泉衝擊「剪刀第一股」 庫存積壓增長遇阻 終端零售價並不親民
    這是著名劇作家田漢在1966年走訪張小泉杭州工廠時留下的詩句,一般人很少能想像到,一個製作剪刀的企業,能夠得到文人這樣的讚美。從明朝末年到如今,張小泉的剪刀傳承至今已經歷了近400年的時光,依舊能夠每年賣出接近3千萬把。
  • 關於老字號張小泉,這次連吳曉波都看走眼了!
    零售君說在一個玻璃展櫃前,幾位80後、90後小姑娘圍著一把小小的不鏽鋼摺疊旅行剪,發出了喜悅的共鳴:「這把小剪刀我媽媽有啊!」「我媽媽也有!」零售君湊上前一看,哇,我小時候也用過這樣的小剪刀剪紙、剪布、剪肉刺……滿滿的一波回憶殺。這就是有著近400年歷史、家喻戶曉的中華老字號品牌——「張小泉」。
  • 一把剪刀的重生記
    擁有近400年歷史的老字號「張小泉」煥發新的生機  一把剪刀的重生記(消費視窗·老字號 新國潮①)  儘管特色鮮明,但在張小泉近400年的發展過程中,曾多次處於品牌之爭的漩渦裡。  「青山映碧湖,小泉滿街巷。」清朝時流傳的一句讚美,既能看到當時張小泉的「火」,也能看到張小泉的「多」。乾隆年間,張小泉剪刀送入宮中,成了御用宮剪,從此名聲大噪,仿冒之風隨之興起。
  • 392歲的張小泉要IPO了!一年賣2700萬把剪刀申通董事長陳德軍將分一...
    這家成立於20世紀初的門店,至今已過期頤之年。不知是否在一眾快消品牌中略為顯眼,路過的行人不時駐足凝視著店門口展示的一把巨型剪刀,似乎在傾聽它百年來的過往。若你帶著好奇走進店內,店員會一邊從櫃檯拿出一把泛著銀色光澤的剪刀,一邊自豪地對你說,「我們家剪刀最好用了,用幾十年都不會壞」。
  • 張小泉欲成A股「剪刀第一股」:年銷2700萬把剪具,上半年11家門店8...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國內刀剪行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南有張小泉,中有曹正興(1840年),北有王麻子(1651)」,其中的「張小泉」,明崇禎元年(1628年)創立於杭州,迄今已有近400年歷史。2006年,「張小泉」被商務部認定為第一批中華老字號。
  • 一年賣2700萬把剪刀,張小泉上市募資4.5億背後是場豪賭?
    A股「剪刀第一股」要來了,400年的老字號「名牌」亮相創業板註冊制試點名單。7月7日,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張小泉」)的上市材料獲創業板受理。儘管繼承了「中華老字號」品牌,並有演員苗圃、均瑤集團、杭實集團、復星國際等知名股東站臺,張小泉未來的發展依然面臨著諸多隱憂:利潤增長波動很大,存貨周轉率較低、關聯交易金額過大、核心技術專利過少等。
  • 老字號張小泉「重生記」:品牌實現全國統一 渠道升級效益明顯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擁有近400年歷史的老字號「張小泉」煥發新的生機一把剪刀的重生記(消費視窗·老字號 新國潮①)本報記者 王 珂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通過直播平臺展示和銷售產品儘管特色鮮明,但在張小泉近400年的發展過程中,曾多次處於品牌之爭的漩渦裡。「青山映碧湖,小泉滿街巷。」清朝時流傳的一句讚美,既能看到當時張小泉的「火」,也能看到張小泉的「多」。乾隆年間,張小泉剪刀送入宮中,成了御用宮剪,從此名聲大噪,仿冒之風隨之興起。
  • 392歲老字號「張小泉」要上市了!年產剪刀2706萬把,年營收4.8億
    來源:朱邦凌張小泉剪刀是擁有近400年歷史的老字號,在乾隆年間被列為貢品,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二等獎,新中國三次全國評比上均獲第一名。自古就有南有張小泉,中有曹正興,北有王麻子的說法。「快似風走潤如油,鋼鐵分明品種稠,裁剪江山成錦繡,杭州何止如并州」。
  • 剪刀第一股張小泉 上市前突擊分紅啥情況
    400年老字號張小泉就要登陸創業板了,若成功上市將成為A股市場「剪刀第一股」。7月7日,深交所創業板受理了剪刀老字號品牌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請,本次ipo張小泉股份擬發行不超過 3900.00 萬股,佔本次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低於 25%,募集資金45,531.71萬元,用於張小泉陽江刀剪智能製造中心項目、企業管理信息化改造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方面。
  • 萬元美發剪刀外資壟斷 張小泉「望洋興嘆」(圖)
    這句話用在美發行業再適合不過了,與專業髮型師手上「謀生」的剪刀相比,即使是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傳統名牌張小泉剪刀在價格上也只能「望洋興嘆」。  一把張小泉剪刀的價格一般在二三十元,而一般的美發剪刀價格卻是它的數十倍到數百倍。
  • 杭州第一剪刀,張小泉,他有血淚斑斑的智慧財產權史
    我媽就知道三個清朝人,乾隆皇帝、慈禧太后、張小泉。這三個人,張小泉年紀最大。張小泉是安徽黟縣人,從小跟他爸爸做鐵匠。他爸爸在安徽縣城開了一家張大隆剪刀店,憑藉著鐵錘打出了一片天地。張小泉在杭州黃金商業圈—吳山腳下,燒火打鐵,打的當然是讓他被我媽記得的剪刀,店名還是用他爸爸的張大隆剪刀店。張小泉其實沒有祖傳秘方,他終身堅持要用好鋼做刀刃,所以,他只用浙江龍泉和雲和的鋼。而且,他必須親自上場打鐵,必須一絲不苟,必須工匠精神。不出意外,張大隆剪刀店名揚西湖了。
  • 中國剪刀之王:400年歷史,手握上百項專利,一年賣出2700萬把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國內剪刀領域的龍頭企業,三年銷售額累計超過12億的剪刀界銷量王——張小泉。張小泉品牌有接近400年的悠久歷史,創立於1628年。數百年的發展,讓張小泉從一家專門生產各類刀剪以及現代生活五金用具的工業企業,不論是規模還是質量,都位居企業龍頭之位。
  • 一把剪刀的重生記(消費視窗·老字號 新國潮①)
    ——編者在眾多刀剪品牌中,有著近400年歷史的老字號杭州「張小泉」可謂家喻戶曉。改革開放初期,得益於市場化運營和品牌影響力,張小泉刀剪一度供應緊俏,公司銷售額快速邁上5000萬元的臺階。然而,進入21世紀,張小泉發展的腳步慢了下來,市場佔有率下滑、銷售業績遲滯不前。
  • 新股評級|張小泉——400年刀剪老字號
    格隆匯新股研究根據已公開數據及獨家的內部評級體系,給予【張小泉】的新股綜合評估分數為【7.4】,滿分為 10 分),如下圖:張小泉新股評級詳解:一、行業前景(10%) 6分我國規模以上刀剪行業業務收入從2012年的257.81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4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