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 子 筆 記|P e a C H S a Y S
情 趣 世 界 復 興 計 劃
我們的徵途是——「復興情趣世界」,集合全宇宙最獨立又最柔軟,最朋克又最詩意,最覺醒又最精怪的人類。
如果說人世間第一大哲學問題是:「我是誰?」那麼另一大問題肯定會排進前三:「除了性,男人還在想什麼?」
前幾天桃子編輯部的一位姐妹在給男票選生日禮物的時候,發現了一本奇書。本書的名字就很野:《What Every Man Thinks about Apart from Sex(男人除了性還在想什麼)》,於是妹子一鍵下單,把這本書送給了男票。
妹子的男票收到書後先是愣了三秒鐘,捧禮物的手微微顫抖,然後翻開書,發現——
這本196頁的書中一個字都沒有,一片空白。
男人除了性還在想什麼
Everything, is NOTHING
這本無字圖書回答了書名發出的疑問,作者認為,男人除了性什麼都不想。
《What Every Man Thinks about Apart from Sex(男人除了性還在想什麼)》,首次出版於2011年2月份,但到了近十年後的現在,仍舊成為「空白圖書」屆的一個傳奇。
- 《What Every Man Thinks about Apart from Sex(男人除了性還在想什麼)》 -
在亞馬遜購物網的「英國和愛爾蘭幽默與諷刺圖書榜單」中,它排第577名;「男性性別研究榜單」中,它排名第939.國內的平臺上,這本書同樣擁有不錯的評價,豆瓣評分9.3,遠超部分世界名著。
據說,這本書最火的時候,英國的大學生人手一冊,也許正是因為整本書除封面外一個字兒都沒有,它可以被作為一本很拉風的筆記本使用。
196頁的書是空白的,但讀者閱讀後的感想卻很豐富。他們的書評構成了《男人除了性還在想什麼》的第二種打開方式。桃子就帶大家去亞馬遜的評論區看看:
給五顆星的讀者有充分的理由:
這是我讀過的最好、最簡潔的一本書之一。我覺得這本書打破了我個人的評判標準,最重要的是我什麼都明白了。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這本書是用空白詩句寫成的。雖然情節很淺顯,但沒有人物那麼淺顯。作者只關注了一個問題,但不得不佩服作者能夠創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觀點。(桃子:這真的不是在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嗎)而給一星的讀者同樣很有道理:
在我期待它是一本笑話集的時候,卻發現它是本空白的書。其實200頁什麼都沒有。作為一本電子書,我認為這很失敗,沒有人會明白這個笑話,人們只會認為這本書的電子文件被破壞了。而作為平裝書,它的價格也太貴了,完全不值一提。
《男人除了性還在想什麼》的作者叫西莫夫(Simove),一名男性,畢業於牛津大學心理學專業。
2011年,西莫夫39歲,他說:「經過多年的努力,我終於意識到,男人除了性之外什麼都沒有。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我意識到需要向世界通報我的發現。」
於是這本書就這麼問世了,伴隨著爭議、嘲諷…還有人說「這是女性主義者對男性的可怕性別歧視」。
關於這本書,還有這麼一個傳聞:當亞馬遜購物網發現書是空白之後,他們下架了這本空白書,但由於實在是太多人想買了,最終,又不得不把它重新上架出售。
為了錢?
還不是為了性
那麼,男人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想性嗎?
古早問答社區百度知道的兄dei這麼回答:男人當然不止想性咯,還想錢、地位,只要有了很多錢,幹啥都行啊。然後這位想像力豐富的兄dei就被diss了:你說的這些還不是為了性。
《男人除了性還在想什麼》的亞馬遜評論區,一位名為Michael Gallagher的「名人堂評論人」寫了個用情至深的長評,摘取如下:
先生們,我希望你們能為自己的愛人買這本書,你們以後會感謝我的。作為一個男人,我曾經多次嘗試向女人解釋男人的真實感受。有人會說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唉,我一直沒有成功地、更好地向另一半闡述男人心中到底在想什麼,尤其是我心中到底在想什麼。這種闡述總是不可避免地會開始一場新的爭論。如果我能夠用女人可以理解的方式來表達我的真實感受就好了! 我多年來一直在尋找一種 「自救指南」來幫助我和她。直到我找到這本書。這本書應該被提名為普利茲新聞獎,甚至可能是諾貝爾和平獎,因為它說出了多年來我試圖說的話。最後,這本書讓女性將有可能理解男性的觀點。
與《男人除了性還在想什麼》相對,在西莫夫(Simove)出版這本奇書的第二年,另一本名為《女人除了錢還在想什麼》的「槓精文學」橫空出世。它也取得了不錯的評價,《男人》亞馬遜評分3.9/5,《女人》評分則達到了4.1/5,79%的讀者打出了滿星評價。
「清晰(雙關語)、簡潔。非常直白。我真的找不到詞語來形容這本書。」「這本書是我送朋友的禮物,我只得到了一個白眼的回應。」
《女人除了錢還在想什麼》有了更明顯的針對性,畢竟書封的右上角寫著幾個大字:「醜陋的真相(The ugly truth)。」
從這兩本書的暢銷中,我們不難發現,「男人好色,女人貪財」幾乎是種人人都認可的形容。那麼這種看似「約定俗成」的共識,到底有道理嗎?
男人好色,女人貪財的背後
是兩性擇偶偏好的差異
根據進化心理學,兩性擇偶存在從生理角度就開始的差異,而該理論認為,「男人好色,女人貪財」甚至可能是有道理的。
進化心理學認為,男性之所以會「好色」或「來者不拒」是因為男性的首要任務就是繁衍自己的基因。因此選擇的配偶越多、次數越頻繁,越能夠提高繁衍後代的機率。但按照這個理論,男性似乎天然地想要佔有更多女性,而不是和一個人保持長期的專一關係。
不過現實生活中可不是這樣的,男性同樣會有長期伴侶的需求,原因大概有三個:
一是在遠古時代,男性要找到配偶可不是容易的事兒,他們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因此,長期配偶的「成本」就會比短期配偶低不少。二是選擇長期配偶可以確定對方懷的是自己的後代,能夠提高基因繁衍的準確性。三是長期配偶能夠增加後代生存的可能性,降低後代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生存風險。
不過,這樣的觀點認為男性在選擇長期配偶的心理機制與女性存在很大差異,對他們來說,找到生殖力強的女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很多人看來,「男人除了性什麼也不想」。
而對另一邊的女性來說,繁衍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兒。懷孕、生育、哺乳、撫養孩子,無論是在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這些步驟都需要冒著極大的風險。因此對女性而言,找到一個「靠譜」的分擔者就成了頭等大事。
已有的或潛在的經濟實力、年齡、可靠承諾…這些構成了女性擇偶時的基本要求。
男女雙方對於性的不同態度,都是經過了長時間演化後形成的。進化心理學給我們提供了一種看待性別差異導致認知差異的角度,但它也僅是一種視角而已,不必太過深究。
男人好色?女人貪財?
我看未必。
人們總是樂於給兩性冠上完全相對的刻板印象,比如說了男人理性,就必須給女人戴上感性的帽子。但其實性別儘管是人生來很重要的部分,卻也並不能完全左右一個人的性格與品行。
桃子一直覺得,儘管生理的欲望是第一生產力,但當人類進化到現在的程度,不也就是為了和這樣的「欲望」抗衡嘛。
[2]https://www.quora.com/Do-men-really-think-about-sex-most-of-the-time-Why[3]https://www.ibtimes.com/blank-sex-book-becomes-bestseller-tops-harry-potter-da-vinci-code-275575[4]https://www.xinli001.com/info/100440671P e a C H S a Y S
撰文 奶啤
出品 桃子筆記
— 你可能錯過的近期推文 —
— 桃子的店「桃桃優選」,有範兒的姑娘都逛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