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6日電 當紅的韓國綜藝Running Man剛剛完成一次節目特輯。製作單位在網站上,向全球粉絲募集新的節目遊戲創意,結果有50多國、達2000多個深具不同國際民情特色的好點子湧來。臺灣《中國時報》16日刊文分析,「實境節目」(真人秀)雖然最初源自美國,但韓國極儘可能再賦予新意,使得如今「韓國實境風格」成為亞洲電視領域的新主流值得深思。真正比「錢」更難的,在於真正絕妙原創的好點子。
文章摘編如下:
很難想樣一個版權只在亞洲幾國播出的「韓流」節目,如何超越語言隔閡,成為跨國的老少觀眾「不見得聽懂、卻仍緊追愛看」的每周節目?於是這就不能漠視,在韓國電視界已成絕對主流的「實境製作拍攝」。
「實境節目」(真人秀)雖然最初源自美國,但韓國極儘可能再賦予新意,使得如今「韓國實境風格」成為亞洲電視領域的新主流!中國大陸每年付出高達數億元「授權費」的同名再制節目有十多個,收視表現同樣亮眼。東南亞國家模仿類似概念的山寨節目也比比皆是。影響所及連一向自詡電視專業領先的日本,也不得不增加更多實境互動的單元設計。
首先值得剖析的是,實境確實正在成為電視屏幕上的「全新視覺語法」!從娛樂綜藝出發,最近甚至有不少戲劇節目也開始採取「多鏡頭視角」的實境拍攝。由此顯現出實境的敘述魅力,已經逐漸廣被接受,尤其特別符合全球年輕世代的收視意向。
其次,實境的特殊現場感極具共鳴,意外帶來全新的「商業置入空間」!過程互動往來的「仿真實」,合理化了商品在節目角落不經意的出現。商業置入本身,甚至成為一種「支持節目製作的誠意」,讓廣告與節目之間,兩者得以順利擺脫長久以來的本質衝突。實境節目如今也正在擴大規模,一整季的製作費,可高達十多億新臺幣,逐漸成為容納更多資本「投入、置入」的平臺載體。
此外,實境節目的製作由於門坎高且難度大,素人視頻無法相提並論,形成網絡上的「特殊社群魅力」!例如「Running Man」並未嚴格控制網絡版權,因此各國都會有熱心粉絲,每周在播出後立即翻譯韓文上傳分享。節目主持人及話題,被擴散討論的狂熱程度,外界難以想像!
而實境節目也總能讓主角與來賓,個個顯得魅力十足!動輒十多位以上的攝影師要隨時移動跟拍,並且搭配企制人員分組推進。這當中還不包括安裝在車內、屋角,乃至從天空遙控航拍,高達數十部以上的裝置設定。節目前期,不僅需要極其詳盡的單元設計討論,到了後制階段,也同樣必須從海量素材中剪輯出最濃最鮮的精彩片段。一個節目的幕後人員,輕易就超過百人以上。
韓國主導的電視實境節目之所以魅力無限,所牽涉不只是「製作預算極高」!真正比「錢」更難的,還是在於真正絕妙原創的好點子!並且整合多元團隊的專業相互搭配到底。對比臺灣電視圈,至今連第一個真正的實境節目都還沒出現!臺灣電視產業無論被遠拋在後或者氣數將盡,完全不讓人意外。(王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