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銀行發文嚴控信用卡資金用途 違規交易將被降額、止付、鎖卡等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每經記者 胡琳 實習編輯 段煉

  繼商業銀行嚴控經營貸款防範資金違規流向樓市後,信用卡涉房交易也成為銀行重點管控的領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多家銀行近期發布公告,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除持卡人本人日常消費使用外,不能用於生產經營、固定資產投資、股權投資、套現等非消費領域。

  有部分銀行稱,持卡人若開展超出信用卡正常資金用途之外的交易,該行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降額、止付、凍結、鎖卡等管控措施。

  銀行加強信用卡規範使用

  近期,各大銀行對信用卡資金用於房地產類商戶的交易的管控措施密集出臺。

  8月11日,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的公告》稱,為營造良好的信用卡使用環境,根據《中國銀監會關於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監發(2012)60號)以及《中國光大銀行信用卡領用合約》規定,特對信用卡資金用途進一步明確:個人信用卡僅限持卡人本人日常消費使用,信用卡資金不能用於生產經營、固定資產投資、股權投資、套現等非消費領域,包括購房、投資、理財、股票、其他權益性投資及其他禁止性領域等。

  該信用卡中心表示,如持有該行信用卡開展超出信用卡正常資金用途之外的交易,可能導致交易失敗,該行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降額、止付、凍結、鎖卡等管控措施。

  7月29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的公告》稱,為營造良好的信用卡使用環境,根據國家相關法規和監管要求以及《中信銀行信用卡(個人卡)領用合約》,特對信用卡資金用途進一步明確:個人信用卡透支應當用於消費領域,不得用於生產經營、投資等非消費領域,包括購房、證券投資、理財、其他權益性投資及其他禁止性領域等。

  此前,7月10日,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也發布了《關於加強信用卡規範使用的公告》。

  該行信用卡中心指出,持卡人不得以任何套現、欺詐、惡意刷單等違法或虛假消費套取銀行信貸資金、積分、權益、獎品或增值服務;持卡人不得以任何舞弊手段、非法工具惡意獲取權益或優惠;信用卡透支應用於消費領域,不得用於證券市場、生產經營及房地產開發、投資等非消費領域。

  對於持卡人信用卡交易出現監管規定的或該行認定的風險特徵時,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稱,該行有權中止或終止信用卡的全部或部分功能,包括但不限於調整授信額度、鎖定帳戶、緊急止付、對商戶交易限額、套現治理等風險管理措施;該行擁有要求持卡人提供消費交易發票、消費籤帳單等交易憑證的權利,以識別相關交易風險。

  實際上,近年來,各大銀行一直嚴格打擊信用卡個人刷卡資金未按指定用途使用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行為。

  早在2019年,平安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的《關於加強對房產類商戶交易管控的公告》指出:「為落實房地產調控相關政策,依據相關規定,我行對房地產類商戶設定限制,當您持有我行信用卡在此類商戶透支消費時,有可能導致交易失敗。」

  監管近期關注信用卡問題

  近年來,信用卡業務發展較快,已成為銀行零售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居民消費、方便居民生活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用戶在使用信用卡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日益突顯。

  6月29日,中國銀保監會消保局發布《關於合理使用信用卡的消費提示》(以下簡稱《提示》)提醒消費者,應正確認識信用卡功能,合理使用信用卡,樹立科學消費觀念,理性消費、適度透支。

  《提示》指出,信用卡的主要作用是滿足金融消費者日常、高頻、小額的消費需求,方便消費者生活。但有些消費者過度依賴信用卡透支消費,背負了超出其償還能力的大額信用卡貸款,甚至陷入「以貸還貸」「以卡養卡」的境況,導致資金緊張、還款壓力倍增等問題。還有消費者將信用卡借款違規用於房地產、證券、基金、理財等非消費領域,放大資金槓桿,易導致個人或家庭財務不可持續,並會承擔相應後果,也致使金融機構風險累積。消費者應當正確認識信用卡功能,理性透支消費,不要「以卡養卡」「以貸還貸」,更不要「短借長用」,合理髮揮信用卡等消費類貸款工具的消費支持作用。

  同時,6月24日,中國銀保監會在《關於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信用卡業務虛增客戶償債能力或違反「剛性扣減」規定,突破總授信額度上限管控;預借現金業務額度設置過高,不符合審慎管理要求,資金用途管控不力,違規流向非消費領域。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中關村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部分信用卡個人刷卡資金未按指定用途使用,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放大了居民槓桿,積聚了金融風險。因此,監管部門重申相關政策要求,採取措施堵住政策漏洞,商業銀行限制信用卡資金流入樓市是必要的。

  董希淼認為,商業銀行還需要合理核定信用卡額度,儘量減少多頭授信,嚴控過度授信,從源頭上降低客戶特別是年輕客戶過度透支的可能。

  董希淼還建議修改相關制度辦法:「將虛構貸款用途、挪用信貸資金的行為納入徵信系統,提高借款人違規成本,從源頭上遏制個人消費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他還表示:「還應加強對消費金融公司、大型科技公司、網際網路平臺的資金流向管控,因為個人通過這些公司借錢進入樓市的比例可能更高。」

(責任編輯:蔡情)

相關焦點

  • 多家銀行出新規,信用卡用途被「限制」,違規將被降額或止付
    所謂的信用卡就是現在我們常聽到的超前消費,也就是花一些不屬於自己的錢,等到有錢了,再把欠的錢換上。當然錢不能長久的欠下去,銀行對還錢日期作出了規定,不同銀行對還款日期的規定也是不同的,但不變的是每個月都要把欠的錢還上。信用卡的用途很廣,可以供我們吃飯、買衣服等等。
  • 多家銀行禁止信用卡違規交易
    近年來,信用卡用戶「薅羊毛」太狠,有的銀行就急了,導致信用卡積分等權益縮水。 近日,多家股份制銀行信用卡中心又發公告,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
  • 信用卡最嚴風控來臨!多家銀行緊急提醒:不得虛假交易套現
    信用卡資金不能用於生產經營、固定資產投資、股權投資、套現、償還債務等非消費領域,包括購房、證券投資、理財、其他權益性投資及其他禁止性領域等。若信用卡資金用於非消費領域或存在非真實性交易,則可能導致交易失敗,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降額、止付、凍結、提前結清、扣回/要求返還權益和增值服務等一項或多項風險管理措施。
  • 華夏銀行信用卡在非消費領域交易失敗 且可能被降額、止付、凍結
    近日,華夏銀行信用卡中心官方網站9月9日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用途的公告,公告顯示 為營造良好的信用卡使用環境,根據國家相關法規和監管要求以及《華夏信用卡(個人卡)領用合約》、《華夏信用卡易達金領用合約》規定,華夏銀行對信用卡資金用途進一步明確。
  • 多家銀行發布新規:持卡人或將面臨被降額、止付!
    但有些消費者過度依賴信用卡透支消費,背負了超出其償還能力的大額信用卡貸款,甚至陷入「以貸還貸」「以卡養卡」的境況,導致資金緊張、還款壓力倍增等問題。還有消費者將信用卡借款違規用於房地產、證券、基金、理財等非消費領域,放大資金槓桿,易導致個人或家庭財務不可持續,並會承擔相應後果,也致使金融機構風險累積。
  • 中信、光大、平安等多家銀行發布信用卡禁令!這四大行為將被封卡
    今年不僅對於個體工商戶來說是艱難的一年,對於信用卡「羊毛黨」來說也是噩耗一個接著一個,近日,多家銀行又發布公告,將嚴查信用卡套現、養卡等行為,同時還對積分政策進行調整,壓縮了很多卡種的航空裡程兌換比例。
  • 浦發銀行信用卡風控:授信額度進行重新評估或對的信用卡採取止付
    特殊時期,部分信用卡持卡人面臨資金周轉不靈,信用卡成為續命來源,而突如其來的信用卡風控,讓持卡人不知所措。今天就來說說浦發銀行信用卡的風控提示。據悉在特殊時期,浦發銀行信用卡制定並推出了包括延期還款、多項息費豁、消費借貸優惠12項金融服務措施,但還是有浦發銀行信用卡持卡人不良用卡導致降額止付。浦發信用卡的風險管理與其它銀行相比,其特色在於浦發信用卡明顯更注重網際網路大數據的應用,浦發信用卡中心形成一個多維度立體的風險評估和預警體系,包括基於網際網路大數據分析、涉及客戶的消費行為分析、履約能力分析和社交行為分析等多個維度。
  • 信用卡迎來「降額潮」?多家銀行警示:這樣做不僅降額還會被凍結
    此前就有卡民稱,自己剛還完信用卡,卡的額度就從3.8萬元降到了7500元。而且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就已經有超過百位卡民反映自己的信用卡被降額,並且沒有徵兆。而面對黑貓平臺上的這些投訴,多家銀行都表示,出現降額的情況,大概率僅與持卡人自身用卡不當有關,例如和房地產等商戶進行頻繁刷信用卡交易,產生了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的嫌疑,最終導致自己的信用卡額度被降,由此證明,信用卡有關「房」的交易已經收到了限制。
  • 光大、中信等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禁令」,劍指信用卡資金用於購房...
    信用卡套現、「擼卡」一族日前再遭「重擊」。光大、中信等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布「禁令」,劍指信用卡資金用於購房、投資、理財、股票等禁止性領域。  業內人士表示,針對信用卡客戶違規行為,銀行將採取降額、鎖卡等管控措施。
  • 多家銀行明確資金用途 為信用卡「劃出紅線」
    最近一段時間,多家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出提醒,嚴禁信用卡資金用於炒股、理財、買房等用途。除了重申資金用途、劃定紅線外,多家銀行還調整信用卡相關權益。11月2日,郵儲銀行發文強調,信用卡透支資金應當用於消費領域,不得套現,不可用於生產經營、投資等非消費領域(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除外)。調查顯示,近幾個月來,包括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接連發文重申信用卡資金用途。
  • 注意:多家銀行明確資金用途,為信用卡「劃出紅線」
    來源:支付曝光臺App支付曝光臺(ZFBGT.COM)訊:最近一段時間,多家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出提醒,嚴禁信用卡資金用於炒股、理財、買房等用途。除了重申資金用途、劃定紅線外,多家銀行還調整信用卡相關權益。
  • 信用卡被降額? 你可能出現了違規操作
    銀行查詢遊女士近一年流水,有21筆8千元以上交易,其中萬元整數交易10筆,另有6筆交易對手是遊女士本人帳戶,具有明顯自刷自用的套現特徵。根據人民銀行《銀行卡業務管理辦法》和上述銀行《信用卡領用合約》等相關規定,對該卡進行降額,並明確該卡不能恢復原有額度。 根據信用卡領用協議相關規定,信用卡不得用於套現。如果是套現被發現,卡片將會被降額或凍結,套現個人有可能涉嫌信用卡詐騙罪。
  • 多家銀行嚴查信用卡資金流向!招行美運人民幣卡來了!上車嗎?
    該卡友反饋自己收到建行降額簡訊,信息上明確寫著信用卡資金流向問題被降額,這個平時很少看到,事實證明,確實銀行為了應對監管開始加大力度去查信用卡資金流向問題了!
  • 信用卡套現亂象調查:暗藏高額手續費和徵信風險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銀保監會和多家銀行出手規範信用卡業務的管理,強調信用卡使用規範。信用卡套現背後藏風險在信用卡業務上,多家銀行近期除了頻頻發公告規範持卡人資金用途,還紛紛規範調整信用卡相關業務。這些調整引發了大家對於信用卡的關注。
  • 廣發信用卡大面積風控,工行信用卡卻暫停降額
    撰文|張浩東 出品|支付百科 受疫情影響,此前多家銀行曾宣布,符合條件的用戶,信用卡可以延期還款並免收違約金,在政策上給予最大程度的支持。事實上,這隻針對特定人群,在爆發的信用卡逾期面前,已有銀行出手開始加強風控。
  • 2020年最新風控最嚴、降額最多銀行信用卡前六排名,你中招了嗎?
    來源:金投網我們玩卡的,經常說哪家銀行風控嚴,哪家銀行風控松。小編今天就來將風控銀行做個排名。風控這事,我們自然經驗不足,所以特意諮詢了專業的中介人士。這份名單,都是他們的血淚史啊!第一名:交通銀行交通銀行,是國內信用卡行業的元老,延續了滙豐銀行的風控,出了名的提額困難戶和風控大戶。交行的風控,是業內公認最嚴格的,實至名歸的風控No.1。有人曾經半夜用手機刷了一筆,馬上就來了電話核實,嚇的不輕。
  • 銀行新規:信用卡消費用途「被限制」,違規將被限額,已有人中招
    首付一般都是房屋總價值的30%左右,少則十幾萬,多則上百萬,並不是一般工薪階層能承受的範圍。所以,很多人便動起了「歪心思」,通過銀行卡湊錢買房。不過,這種方法容易加大資金槓桿,同時也加重了購房者的還款負擔。不過,通過信用卡買房的方法,以後可能得停一停了。
  • 信用卡降額調控進行中 以卡養卡一族逾期率再升高
    自從一季度信用卡逾期爆發以來,導致信用卡行業普遍面臨逾期貸款上升的重壓,各大銀行為了能夠及時止損,不斷開始調整信用卡的規則,對信用卡使用規範做出了明確的界定。 與銀行調整信用卡規則同時到來的,是銀行實施的有史以來最為嚴格的風控潮,包括農行、中行、平安、中信、廣發、華夏、興業在內的多家銀行,均開始出手整治信用卡風險交易。
  • 一批收單機構被銀行「拉黑」,信用卡交易無積分
    線下刷信用卡賺積分的限制將越來越多。繼民生銀行、廣發銀行之後,光大銀行信用卡中心近日也宣布將增加不累積積分商戶名單,19家持牌第三方支付機構被排除在累積積分商戶的大門之外。 值得關注的是,從光大銀行公布的收單機構號來看,拉卡拉、瑞銀信、國通星驛、嘉聯支付、匯付天下等19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將進入光大銀行信用卡不累積積分商戶名單中。 而光大銀行此舉並非業內首次,此前已有民生、廣發等多家銀行取消POS信用卡刷卡積分。
  • 銀行再發「新警告」,刷信用卡買「它」,不僅降額還可能被凍結
    隨著越來越多的銀行發布公告,未來的這些行為都會受到明令禁止。不僅如此,還可能面臨信用卡被降額,甚至是凍結、鎖卡的情況。所以上億卡民們,為了「守護」自己的信用卡以及額度,未來這些操作別再出現了!多家銀行已經明令禁止,不要再心存僥倖。其中和我們關係最密切的,就是關於買房。在此前,就有不少人借著自己信用卡的高額度而「為所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