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化妝品,相信每個愛美的女生都能如數家珍地說出很多有關化妝品的小秘訣,但你的經驗真的有用嗎?在本期《天天315》節目中,我們邀請專家來跟大家好好說說有關化妝品在使用、購買、監管等方面的知識,希望能給每位消費者帶來一些幫助。
嘉賓介紹:
雲南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化妝品註冊管理處(中藥民族藥監督管理處)二級調研員於茵、一級主任科員周芳
雲南省藥品評價中心(雲南省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化妝品監測部部長殷園園
《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中化妝品定義:是指以塗擦、噴灑或者其他類似的方法,散布於人體表面任何部位(皮膚、毛髮、指甲、口唇等),以達到清潔、消除不良氣味、護膚、美容和修飾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我國現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將化妝品分為特殊用途化妝品和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兩類進行管理。
特殊用途化妝品主要包括育發、染髮、燙髮、脫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曬的化妝品。為了達到上述功效,特殊用途化妝品需要添加某些功效成分,安全風險相對較高。因此,特殊用途化妝品需要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註冊、取得特殊用途化妝品批准文號後方可上市銷售。
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需要在省級以上藥品監管部門備案、取得備案號後方可上市銷售。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需在實行全國統一備案管理、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號後方可上市銷售。
化妝品和醫療美容的區別:
化妝品是供大眾消費者日常使用的、塗抹到人體表面的起到改善、防護、美化和修飾作用的產品,產品作用效果較為溫和,適合消費者日常使用。而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和再塑。需要由經過培訓的、有資質的人員在特定的場所(一般為醫院、診所)對患者實施治療或輔助治療,和日常使用的化妝品有本質不同,消費者一定要注意區別。
每個商品上面都有標籤,那麼化妝品標籤包含哪些基本內容?消費者怎麼看這些標籤呢?
化妝品的標籤是粘貼或印在化妝品銷售包裝上的文字、數字、符號、圖案和置於包裝盒內的說明書;起著向消費者傳達產品信息的作用,是製造商對產品質量的承諾。化妝品標籤內容的完整和準確是保障消費者知情選擇和安全使用的必備條件,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有些不法製造商往往為了追求利益,在標籤內容上用虛假、誇大宣傳的方式誤導消費者。
《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第十二條規定:化妝品標籤上應當註明產品名稱、廠名,並註明生產企業許可證編號;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應當註明生產日期和有效使用期限。特殊用途的化妝品,還應當註明批准文號。對可能引起不良反應的化妝品,說明書上應當註明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化妝品標籤、小包裝或者說明書上不得注有適應症,不得宣傳療效,不得使用醫療術語。
進口化妝品要有中文標籤,原產國、進口商或經銷商名稱和地址、備案號等等。
特殊用途化妝品必須經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獲得批准文號;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由國家或省(市)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實行備案管理並取得備案號。
這些批准文號、備案號就是化妝品的身份證明,批准文號需標註在產品的包裝標籤上,備案編號雖然沒有要求標註在產品的包裝標籤上,但是可以根據相關信息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上進行查詢。
化妝品是消費者用來修飾容顏的一個重要手段,而化妝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與古代純天然的化妝品相比,現在的化妝品都是化學工業品,如果沒有經過慎重選擇,不小心用了劣質化妝品,就會造成皮膚不良反應。
為什麼皮膚會對化妝品產生不良反應?
皮膚對化妝品產生不良反應的常見原因包括:
一是化妝品產品配方可能含有酒精、防腐劑、香精或芳香類植物提取物等刺激皮膚的成分。
二是人體皮膚可能對配方中某種成分或成分組合過敏,有些人的皮膚會對化妝品更加敏感或不耐受。
三是使用了不適合自身皮膚特性的產品,例如油性皮膚使用了過於滋潤的產品。
四是某些促滲物質或促滲技術的使用(比如加入表面活性劑、有機酸、丁香、薄荷等透皮吸收促進劑,或者使用超聲波導入、離子導入和雷射微孔技術等幹擾皮膚角質屏障),使化妝品成分過度進入皮膚深層而加大了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
常見的化妝品不良反應有哪些?如何避免發生化妝品不良反應?
常見的化妝品不良反應有:
化妝品接觸性皮炎、化妝品痤瘡、化妝品毛髮損害、化妝品(指甲)甲損害、化妝品光感性皮炎、化妝品皮膚色素異常、化妝品接觸性蕁麻疹、化妝品唇炎等。
要避免發生化妝品不良反應,在這裡給大家幾點建議:
1.首先建議消費者根據自身皮膚類型,有針對性選擇適當的化妝品,合理、適度使用化妝品。
2.使用新的化妝品之前可以做一下簡易的皮膚過敏試驗,可以把化妝品塗在耳後或手腕處,觀察24-48小時,確保無過敏反應後方可使用。
3.在美容美髮機構使用化妝品的時候,要查看一下產品是否有正規的生產廠家等信息,建議大家避免使用美容美髮機構自行配置的產品。
4.部分違法產品為使效果明顯,存在超量或違禁添加禁限用物質的情形。對於消費者而言,應當警惕見效較快的產品,謹慎使用此類產品。
在使用化妝品後,出現化妝品不良反應怎麼辦?
使用化妝品過程中出現皮膚瘙癢、皮疹、紅腫等任何安全問題時,應該第一時間停用可疑的化妝品,並立即清理掉皮膚上的殘留物,避免對皮膚的進一步刺激。
輕者可以用正確的冷敷方式,緩解皮膚紅腫,重者要及時到皮膚科治療。建議就診時帶上可疑的化妝品及外包裝,以便做皮膚斑貼試驗等輔助檢查,同時配合醫生上報化妝品不良反應報告。
安全用妝小貼士:
當您使用化妝品發生不良反應可以通過化妝品品牌方、國家級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評價基地、省級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醫院、所在地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醫院或者化妝品監督管理部門上報化妝品不良反應信息。
省級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哨點醫院共有34家,覆蓋全省16個州市,比如昆明市有9家,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雲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雲南省第三人民醫院、雲南省中醫醫院、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昆明市延安醫院、昆明市中醫醫院。
如您懷疑使用的化妝品存在質量問題,可撥打投訴舉報電話12315及時反應情況。您的關注與上報,能使更多人免受傷害!
來源:雲廣記者 曹禹夢
編輯:李青芸 鄭惠
責任編輯:阮愛麗
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