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安,所以青春。 因為茫然,所以青春。 因為彷徨,所以青春。 因為孤獨,所以青春。 因為忐忑,所以青春。因為痛,所以青春。因為青春,所以無限可能。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是韓國知名教授金蘭都創作的青春文學作品。它是一本寫給獨自站在人生路口的無數年輕人的心靈指南,一部改變亞洲千萬年輕人的療愈經典,一位導師父親寫給迷茫孩子的疼痛共鳴。
漫漫人生路,一直在迷路。在一個講究拼爹的時代,要拼什麼才能拼出未來。
本書如實地展現了當下年輕人的困苦和不安,並告訴年輕朋友們要如何做才能從這種困苦不安中尋找到為未來打拼的正能量。
作者在剛剛步入青年時就接連遭受失去親人的打擊,他在11個月內接連主持了其父親、爺爺、奶奶的葬禮,這對於一個剛剛20出頭的人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但是,卻是最好的洗禮,如今遭受的各種痛苦、打擊,甚至折磨,都是為了打造一個更加強大的未來的自己。
書中幾個經典比喻:
1.人生時鐘
時鐘,假設人的平均壽命是80歲,把這80歲相當於1天的24小時,那麼1歲就相當於18分鐘,20歲就是早上6點,假如大學畢業是24歲,那就是7點12分,這正好是出發的時刻。
現在奮鬥,為時不晚,在凌晨積蓄了能量,天亮後就可以去拼搏去尋找夢想,未來是最重要的,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它。
2.人生拼圖
人生比喻成拼圖,我們的每一天就是一塊拼圖,但是這塊拼圖只有你全部拼完時才能看到自己拼就的是怎樣的一幅畫面。
3.人生指南針、鏡子
比時間更重要的是指南針,相比你人生跑得有多快,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找到了正確的方向,比指南針更重要的是鏡子,要時刻通過照鏡子才能看到自己正在拼湊的是怎樣的一幅畫面。
4.最新款手機
最新款的手機來比喻如今的年輕者們,我們有很多與眾不同的功能,但是不能因為自己沒有時間,或者擔心把手機弄壞而不去學習那些功能,白白可惜了那麼多珍貴的功能。
因為痛所以叫青春,其實可以說成,因為擁有一個可以輝煌的年齡基礎,所以才可能成功,而成功的時刻,總需要一個華美的具有代表性的詞語去形容,他們選了青春,而痛則是一個人好好利用年齡基礎的過程中而終取得成功的必經之路,所以因為痛,那才叫青春,前半句,給我們指明了成功的方向,後半句給了我們一個不懈奮鬥的信念,
青春,不只是一個人不打傘走入如泣如訴的雨中!不只是不喚醒的早晨執著於那個千年不變的夢幻!讓我們與青春同行,追尋陽光,帶著心頭的憧憬去詮釋那無悔的青春。
我們沒有理由放棄,沒有理由虛度青春的美好時光,我們可以適當迷茫,因為你20幾歲就是迷茫的不安的,但不要忘記,迷茫過後,我們應當回到自己奮鬥的路上,開始新的徵程!
請不要心急,時間還來得及。
奇蹟是一點點積累而成的。
著名作家畢淑敏說:「人到中年的金蘭都先生和二十多歲的人息息相通,比年輕人更了解青春,深曉其中的苦惱和選擇之痛……如果你正年輕,請務必好好讀讀這本書。舉重若輕的智慧會引導你順利平安穿越豆蔻青澀,並卓有成效地開啟今後的幸福之門。如果你已走過青年時期,也請讀讀這本書。因為從本質上講,只要生命存在一天,你就依然年輕。」
---
西塞羅說:「受惠的人,必須把那恩惠常藏心底,但是施恩的人則不可記住它。」
願在長路漫漫的人生中,讀書成為你對抗歲月流逝的最好方式。
願每一本書都是一道燭光,即便微小如豆,也能在漆黑的夜裡,給你力所能及的光亮。
唯有讀書,既讓你及時審視內心,又讓你抬頭看到詩與遠方。
只想在有限的生命裡,做自己喜歡的事,寫自己喜歡的話語,快樂地活著,去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
讀的書越多,越發現自己懂得了解的越少。看別人的一生很快,過好自己的一生又很難;從別人身上發現缺陷很容易,自己卻又很容易固步自封,因循守舊。還好,人生那麼長,慢慢成長吧!
配圖源於網絡,感謝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