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青春期女孩:父母重男輕女,討厭、模仿男性,不適應女性角色

2020-12-16 心理諮詢師歩積

01她喜歡她

我17歲,高二,正處於叛逆期,受父母寵愛,但有時討厭父母,便言語不善。從小,我便就覺得做男孩子更有優勢,但對男孩反感,不願靠近,因此周圍沒有男性朋友。

在高一軍訓時,我認識我閨蜜。我第一眼看見她,就覺得不同。曬得黑黑的姑娘裡,她白的引人注目,就如同一朵安靜的白蓮花矗立那邊,讓我目光無法移開。

後來,我們竟在同一班,我坐在她後面,這讓我心中竊喜。在我有意地攻勢下,我們成為好朋友。一年的時光,我們成為無話不談的閨蜜。越了解,我越發現她是一個聰明、有想法的姑娘,這讓我十分著迷,且覺得任何男生都配不上她。

我想我是喜歡上她了。

舊時社會「重男輕女」,觀念深入人心,父母傳給孩子,代代相傳。在父母影響下,女孩子便認為「男孩優於女孩」,最終導致女孩子不願接受自己的女性角色,這種表現可以稱為「男性傾慕」。

02青春期的女孩,對女性角色更加厭惡,變得男性化

「男性傾慕」會兩種表現:一是女孩子面對喜歡的男孩子時,會表現得局促不安,以致不敢正常交談;二是女孩子討厭男孩子,對男孩子反感,不願接觸男孩子。這種情況的女孩子結婚可能都會比較晚。

處於青春期的女孩,對女性角色可能更加厭惡,表現比較男性化。她們喜歡模仿男孩子行為,甚至惡劣行為,比如吸菸、喝酒、說粗話等。

這種行為目的之一便是吸引男孩子的目光。如果女孩子對男孩子的厭惡感進一步升級,可能發展為同性戀或者擁有不正常的「鼓掌」行為。從事「鼓掌」行業的女性,有些便認為自己無法得到男人關注,便自降身份,自暴自棄。

因此,讓孩子早點清楚自己是男性或女性,這很重要。

在7、8歲時,有許多孩子仍覺得在某個時刻會突然變成女性或者男性,這不可取。在孩子2歲的時候,父母就應該幫助孩子明確自己性別,這個真的很重要。

幾點建議:

注意服裝,男孩子穿男孩子衣服,女孩子穿女孩子衣服。在2歲的時候,孩子就已經開始有懵懂的性別意識。這時候,父母不能因為好玩,而將孩子打扮成異性。還有,儘量不穿開襠褲;引導孩子,告訴孩子:爸爸穿褲子,頭髮短;媽媽穿裙子,頭髮長。女孩尿尿蹲著,男孩站著。男孩去男廁所,女孩去女廁所等等。

03同性戀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同性戀可能在一直忍受孤獨的折磨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是同性戀後,怎麼辦?

李銀河:

同性戀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如果生活中有不能解釋的事情,可能只是因為有我們不知道的時事;而不知道的原因卻是我們自己不想真正知道。比如我們以前不知道同性戀,因為我們是異性戀;我們不知道農民為什麼生這麼多孩子,那是因為我們是城裡人。人類和社會學告訴我們:假如我們真的想了解,是可以了解的。

不同角度的見解,艾瑞克·弗洛姆:

陰陽兩極分化是人類活動基礎,就如大自然的大地和雨水、黑夜與白晝。同樣,在心理領域,男女是可以在愛中獲得重生,這必須是兩性完成,就像精子和卵子的結合是生兒育女的基礎。而同性戀是達不到兩極結合的,因此同性戀將一直忍受孤獨折磨,不能愛的異性戀也同樣如此。

父母應該做自己能做的是:冷靜觀察孩子行為,積極引導孩子改變,尋求專業幫助,尊重孩子性取向。

青春期的孩子會過分關注和誇大兩性關係,對所有兩性關係會很好奇,這是因為他們正處於性發展的第二高峰期。此時,他們對性大認知和取向處於探索階段,一切都沒定性。

即使他們對同性有好感,也不一定是同性戀。這時候,家長最好尋求專業幫助,了解動機,引導改變。

若孩子接受了自己是同性戀事實,並且不願意調整。家長應學會接受,並尊重孩子的性取向。家長要認識到:性取向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有幸福的一生。

正如李銀河老師所說,同性戀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只要這種態度不危害社會,為何不可。

與此同時,父母也應該格外注重青少年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他們對兩性關係好奇,在證明自己成熟的過程中,可能會誤入歧途。舉個極端例子:母女吵架,女孩跑出門外,與隨便遇見的男性發生「鼓掌」行為,女孩不怕母親知道,因為她的目的就是讓母親焦慮不安。

而如何與青春的神獸相處?可以參考文章:

青春期的神獸,我該如何與你相處?

相關焦點

  • 在男孩0-6歲、6-14歲、14歲-成年階段,父母角色轉換千萬要跟上!
    研究發現,15歲以後男孩因為各種原因(如意外、暴力、自殺等)早死的可能性是女孩的三倍。但如果男孩子培養得當,他們可以成為非常棒的愛人、父親和工作夥伴,展現男性的美好一面:能幹、會照顧人和穩重。,他開始模仿超人、蝙蝠俠等這類的男性英雄的動作,喜歡揮槍舞棒,製造一大堆的噪聲(和麻煩),更重要的是他開始很粘父親,如果父親缺位,那麼他會黏身邊的其他成年男性,向他學習,模仿他。
  • 被重男輕女的女孩,活著就是個奇蹟
    承認自己不被愛,是成長的第一步。01前幾天微博熱搜的一個話題,讓我忍不住端出了我珍藏多年的義大利炮。廣東茂名高州雲潭鎮,一名17歲少女(小閒),今年的中考成績優異。讓人感到憤怒的,是她的母親說:「你搞這麼多事,你爆料別人有錢賺的…」身為母親,孩子明明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她卻想讓年僅17歲的小閒早早嫁為人婦。並且以這樣惡毒的言語來揣測和刺激孩子。
  • 《17.3》:父母還對青春期孩子羞於談性?這部影片適合性教育
    可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到了性教育的關鍵時期,家長卻越來越羞於開口,很多家長是真不知道該如何和孩子談性。最近,發現日本拍的一部性教育片叫《17.3 about a sex》,豆瓣得分高達9.2分,自開播以來就熱度不減。這部片子從亞洲人的角度,講述了3名17歲的高中少女的性啟蒙、性體驗經歷。
  • 不尊重女孩是青春期男孩的「特權」?
    有些人直接給邊程貼上了「不尊重女性」、 「厭女」的標籤;有些人認為他是情商低,沒有禮貌;也有一些人認為邊程只是典型的青春期的男孩兒的樣子,愛開女生玩笑很正常。事後邊程發了微博向任敏道歉,從性別和年齡的角度承認了錯誤:「作為男生對女孩子說出如此不尊重的話是萬萬不應該的」,「年齡不是我逃避錯誤的藉口」。
  • 當男孩進入青春期時,父母應該注意這些時刻
    我認為所有父母都知道,女孩的教育與男孩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隨著孩子的長大,這種差距變得更加明顯。對青春期男孩的教育要困難一些,因為他們變得叛逆。今天這篇文章就是幫助家裡有男孩子家長的。男孩子進入青春期,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變化。
  • 重男輕女的父母,只會養出委曲求全的女兒,和無理取鬧的兒子
    這難道不就是我們大家口中的「扶弟魔」嗎?一次酒駕,揭開了重男輕女家庭中的暗殤,那就是重男輕女的父母,只會養出委曲求全的女兒,還有無理取鬧的弟弟,這都是重男輕女重下來的惡果。在這種不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早已被「重男輕女」的觀念所洗腦,認為男性就是家裡的頂梁柱,頂梁柱出了事情,天都要塌下來。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什麼這位姐姐寧願犧牲自己也要保全自己的弟弟了。
  • 有「三觀正」叫gai,當眾批判父母重男輕女,「你愛她愛得少」
    父母不應該因為孩子的性別,而區別對待兩個孩子。 重男輕女一直是個熱議話題,但是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很多父母即使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也不會在人前說出來。
  • 「重男輕女」的英語怎麼說?願每一個女孩都是現實版賈曉玲,而不是樊勝美!
    (防槓說明:說它極具中國特色並不代表其他國家就不存在這個現象。)打開微博搜索「重男輕女」,熱門的詞條大概有這些👇前段時間,屢上熱搜的「現實版樊勝美」的故事有多令人寒心,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了。24歲女孩被江水捲走去世後,其父母向女孩生前所在公司討要35萬為自己的兒子、女孩的弟弟買房。
  • 那些生在重男輕女家庭的女孩都怎麼樣了?
    案件還原:苗建偉,祖籍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任集鄉任南村,37歲的他和妻子已經育有三女。 2019年10月29日早晨7點左右,苗建偉將三個女兒送上校車。8時點左右,苗建偉和妻子因家庭瑣事發生爭吵,憤怒的苗建偉用力掐住妻子脖子,導致其窒息身亡。
  • 女孩自帶兩套染色體身高性徵停在8歲 應在青春期前期治療
    更為關鍵的是,兩套染色體中代表女性的那一套,還缺少了一條x染色體。於是,雌雄難辨的小南身高、女性性徵都被定格在了8歲,再難長高長大。將來,她得用不到1.3米的身高去適應這個大大的世界。但孩子16歲才來就醫,太遲了。16歲的小唐,一直被家人當成女孩來養育著。這也不意外,從第一性徵來看,她是一個女生無疑。孩子擁有呈現幼女型的乳房和外陰。可在同齡女生早早進入青春期,開始出現例假時,她的例假卻遲遲沒有出現。到了16歲,第二性徵依然不明顯,而且進入青春期後應該飛速長高的身高、體格,小唐也早早地停滯了。至今外貿體徵也就是個8歲左右的孩子。
  • 2歲混血男孩做童模反串成女孩,二寶媽媽擔心孩子性別意識混淆
    這時候家長會發現,孩子開始有意識地模仿自己同性別父母的特徵。比如說女孩子開始喜歡玩洋娃娃,想要穿媽媽的高跟鞋;而男孩子會特別喜歡玩車和機器人。正是通過這樣的觀察和模仿,寶寶的性別意識從模糊逐漸向清晰發展。
  • 17歲女生體重標準 17歲女生體重標準體重
    4歲寶寶標準身高體重表兒童的身體發育是我們父母很關心的事情,而孩子在一天天的長大,他們的身高和體重也是有很大變化的,如果孩子的年齡在長大,但是身高和體重卻不長,這個時候我們的父母就很擔心了,擔心孩子的身體出現這樣的現象是異常的狀況發生了,那麼四歲的女寶寶身高和體重標準到底是多少呢?發育標準:一、身高身高生長突增的出現是男女孩進入青春期的信號。
  • 青春期女孩如何控制性慾?青春期少女怎樣控制自己的性慾?
    ,有可能會自慰或者發生性行為,這些對女生的身心發育都會有影響,那麼青春期女孩如何控制性慾?青春期少女的 生殖管道發育尚不成熟,外陰及陰道均很嬌嫩,陰道較短且陰道表面組織薄弱。如有性生活,可能造成處女膜的嚴重撕裂及陰道裂傷而發生大出血。2、意外妊娠人流危害大少女往往沒有避孕意識,很容易意外懷孕,一旦懷孕,不管家長還是女孩都會選擇人流, 這會給女孩不管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是一個負擔。如果手術不當或恢復不好的話,就有可能月經不規則或永久不再生育,造成終身遺憾。
  • 養育女孩,父母可以怎麼做?
    上一節我們講到了《女孩成長的5個階段和父母最擔心的問題》,那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在養育女孩的過程中,父母可以怎麼做呢?一、養育女孩,媽媽應該怎麼做?3、爸爸讓女兒學會與男性相處對女孩來說,爸爸是她從「男性星球」來的私人使者,他會教她對男性應該有怎樣的期待。女孩可以在爸爸身上練習開玩笑、爭執以及探究一些深入的話題,而這些技巧可以在未來幫助她與男孩子建立友誼。她會更加自信,不會輕易被操縱。
  • 6歲女孩餐桌扔筷子擊中外婆,父母不要將家庭矛盾對年幼孩子說
    在視頻開頭,一個6歲的小女孩講述,當年因為外婆的「重男輕女」思想,自己差點沒辦法出生。講述過程中,孩子的眼神中充滿了怨氣。後來通過女孩媽媽的講述才知道,原來當年媽媽在懷孕92天的時候,就知道了自己懷的是一個女孩。然而當媽媽把這個消息告訴外婆的時候,外婆的反應卻非常強烈,她要求女兒必須把這個孩子做掉,絕對不能留。
  • 《愛的釐米》最討厭的不是重男輕女的他,而是控制欲超強的她
    劇中的關雨晴,她在一個有著嚴重「重男輕女」封建思想的家庭中長大。 在各位觀眾眼裡,關爸重男輕女的態度雖然有些讓人討厭,但是與徐清風的媽媽相比卻好很多,徐清風的媽媽就是典型的控制欲超強的家長,而在很多年輕人眼中與其被父母忽視,也不願意在被父母掌控中生活
  • 17歲男孩和13歲女孩戀愛,在農村辦婚禮視頻曝光,網友:犯罪
    男主角17周歲,未滿18歲,女主角13周歲,未滿14歲。 據我了解,這些地方人的觀念比較特別 非常的重男輕女 一定要生一個男孩,因為父母去世,只有男孩子才能幫捧香爐盆才,如果沒有男孩子,這一家人會被人看不起。
  • 青春期男孩看色情圖片,父母正確引導是關鍵
    看著她這條信息,已經陪女兒走過青春期的我淡定了很多,安靜地回道:「怎麼回事?」「他經常拿著手機不讓我看,或者是躲在房間裡不出來。我覺得有問題,有一天看到了他的手機,才發現手機裡的那些圖片真是不堪入目啊!我真是覺得羞愧難當,也不知道是不是同學發給他的,你說這是什麼事啊,唉。」朋友再次嘆了口氣說道。
  • 「不自愛的女孩才會17歲發生性行為」
    一談到這種事女性就要被流言千刀萬剮,好像永遠被動的那方,「個人意願」永遠不在考慮範圍內。17歲做愛怎麼了?你覺得17太早可以等到20歲再做愛,但不能因為你想20歲再做愛,就痛罵17歲做愛的女孩都是婊子吧。尊重別人的選擇很難嗎?這是我自己的人生,用不著你來指導。
  • 17歲女孩被父母逼婚:從來命運由自己掌握,抗爭才有自己的天
    近日,有媒體報導,廣東省高州市雲潭鎮有一位17歲的少女依依(化名),為了抵抗父母的包辦婚姻,在婚禮的前一天,跑到當地鎮婦聯,表達了自己不願接受這門婚姻的意願。在鎮婦聯和派出所的幹預下,依依獲得了人身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