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六天了,很成功,大家在後臺留言時無師自通,都很隨意地:
-預算xx,來,表姐夫給推薦一款表。
-別說改名了,改了性別也愛你啊表姐夫,常規催下愛馬仕那個更哈。
-雖然性別變了大衣合輯該出還得出啊表姐夫!
……
這回真的是大意了,成為表姐夫的第一周,我措手不及,努力適應新角色,先來還一還拖更的債。
我不打算把這篇命名為「聖誕禮物」或者「新年禮物」了,畢竟在年關口兒上,大家的獎金也都指日可待了,購物的雙腿也很明顯已經擺在助跑器上了,不需要理由,單純需要花錢。
今天我就聊聊自己在愛馬仕買到過和發現的好東西,由於愛馬仕店鋪歷來是一個塞滿寶藏的龐大迷宮,而每次我去逛的時候又太過於散漫且缺乏體系,所以也歡迎買到過好玩意的誰在評論裡給補充分享,大家就把這篇當BBS用好了。
上周有人在後臺給我留言,大意是:表姐救急!想送朋友(男性)聖誕禮物,預算兩千以內求推薦好看有品的東西。然後有一點特別重要:絕絕對對不能有一絲曖昧的氣息存在,對方是我師兄,特別敬重的人!
哦?
我仿佛參透了什麼似的眼珠一轉,說實在等不及聖誕推薦的話,我建議時間短任務急你就去愛馬仕買一套咖啡杯碟吧,畢竟,無論師兄還是男朋友,誰可以拒絕包裹著咖啡色緞帶的橙色禮盒呢?況且現在什麼亂七八糟的玩意都敢幾千幾千的要價了,我的建議就是錢花在刀刃上,一步到位得了。
半天她沒理我,過了倆小時,回了:真的等不及了,我剛翹班去買好了。
這兩個是我在ins找的圖,看材質和工藝八成超2000了,但店內1000多的選擇非常豐富。
咖啡杯碟、茶杯碟、馬克杯,還有愛馬仕裝飾盤……我的確都買過不少送朋友。原因主要我為人懶散,而且平時能逛街的時間又太有限了。買這些一來覺得愛馬仕的質量和工藝有那個標準在,特別是色彩,我勸大家留意,上次去參觀絲巾和皮革工坊的時候對工匠們如何」cook」出微妙又高級的顏色印象深刻,每一種顏色都有成百上千種可能性,這個放在後面再說。
我在skp店裡看到跟這個很像的裝飾盤,上面有一匹飛奔的小馬,不到兩千
哪怕上面這些特色都不在意,餐瓷和家居類我覺得特別適合送那些你不知道對方喜歡什麼但感覺高級的朋友,自帶性別模糊屬性,誰都用得上。哪怕不喝咖啡或茶(誰?),愛馬仕的裝飾盤我也從沒聽過誰收到後轉手再送人,那些圖案和元素的選擇,既很愛馬仕,又十分含蓄像符號,擺在家裡不張揚卻提氣。
再說了,大家心裡都明戲愛馬仕意味著什麼品質吧,要不然幹嘛社會上各行各業想自我吹噓的時候都高聲齊喊「我們是xx屆愛馬仕」呢?
即便是不會自己購買此類物件兒的人,收到了也都明白這是好東西,會很珍惜的。
1000左右還有一個比較中性的選擇我覺得是香水。香水我跟好朋友都很少推薦,因為這個東西太私人化了,你先要了解香水本來的香型和特質不說,最麻煩的是它在每個人身上一通勻乎之後所產生的味道都是不可預期的,所以真的要自己去試。
大地和橘彩星光
愛馬仕的金牌男香是大地,女香是橘彩星光;如果喜歡比較中性香調的,花園系列和聞香珍藏系列男女都可以試試的。
我比較怪,私人愛是Faubourg 24,噴了以後就是來自舊世界的巴黎老太太,出門目不斜視,很冷漠,提名貴皮包,並且絕不亂管閒事。
另外具體推薦一個,今年最後兩個月愛馬仕新推了個Twilly d』Hermes,在我認為香水屆創意已經接近枯竭的今日他們這場Campaign做得精彩,瓶子的造型、上面的小蝴蝶結絲帶跟自身的絲巾符號結合得妙。我收到個twilly一家的禮盒,裡面有大中小三瓶,跟朋友一起share了,都覺得味道很喜歡。
除此之外,禮盒裡還有一把twilly絲帶以及你可以怎麼使用它的趣味說明卡,我看國外的influencer們已經紛紛在instagram上po自己的新奇玩法了。
那麼迄今為止我也就是把它們當鞋帶用,走在路上低頭扮酷,能秀腳的時候絕不用手。今天過節,也想拿出十條五組在微博上送一送,想看大家的創意欸!請朋友們現在跑步去參與一剛。
關於香水,我想說的最後一點是:哪怕我們普通人也要掌握一點基本知識,這裡我指的是去了解濃度和香型,因為比方說你在一個商務場合中,應該聞起來更乾淨清爽一點多過性感風騷;又或者秋冬的時候可以用濃厚的,但到了夏季應該換回較淡的款式,因為高溫本身就會強化香氣……等等這些。
我還特別喜歡這個旅行香水四支裝,出差隨時帶著巨方便,一定要隨身,有的時候你真的無法預期旁邊坐著什麼人
Aftershave、Cologne、Toilet Water、Perfumer這些詞彼此間的區別和排序也要多少心裡有數,我在這裡就不多說了,大家盡可以去找美容博主或者資深專業從事者的文章去拿來感覺感覺。
男士領帶的話,1500左右,我覺得就別亂買其他的了
還特別喜歡這兩款不同配色的口袋巾
一千左右還有個類別我覺得不應該錯過,畢竟也算是愛馬仕拳頭產品的入門了,就是絲巾類。女生可以買細長條的小twilly,男生在面積上就比較吃香,已經能買口袋巾了。
對不起!下次會熨一下的,這次為了推送真的來不及了
小twilly我來來回回買了五六條,遠在買愛馬仕包袋之前就開始給綁頭上綁手腕上甚至穿插在衣服間隨意掛著來做層次了。它本身也不是只能做拴在包把手這一個使用方法的,所以我覺得即便沒有愛馬仕包也沒什麼心虛不好意思的。這次去絲巾工坊看到了2018春夏粉色桃心小twilly,當場女生們都驚呼美爆了,現在都躍躍欲試等著上市了。
適時插入自己早年照片,我這個行文配圖設計,很巧妙了
噢,還有旁邊那個小領結!夏天超實用的,我覺得把它戴在簡單白tshirt外面就已經非常時髦了,但佩戴小撇步是務必要那麼鬆散隨意地戴著,正正經經就不好玩兒了。
之前看誰的書裡面寫,巴爾扎克曾在用自己化名寫的那本有關領飾的小書「The Art of Tying the Cravat」裡給男性建議:當你打好一個結之後(不管好壞),無論如何都不要試著改動它了。
這一張,是在官方ins上翻到的
意思是:打好它,或者就那麼著吧。而這個自動已經被打好的小領結,我們也可以以此類推,你就懶散地戴著它,歪不歪的也不是什麼國際大事,隨它去吧。
在一千這個檔位,我最後要說,大家可以在結束購物前到家居部門買36張雙面圖案的環保餐墊紙。這個純粹是私人興趣了,因為太愛吃飯,所以坐在餐桌旁的我總是笑得最開心的,每次發圖出去,網友點評:高低也是個influencer了表姐夫,你總不能老拿超市打摺紙墊著。OK,我買還不行嗎,網友真的很嚴格。
但很多人拿這個餐墊紙包禮物或者包書皮,我算了算,合30塊左右一張,其實能接受,我從普通禮品店裡買的還二十多呢……
也必須貢獻一個全套自己DIY的禮物了
後來發現為了好看所有餐墊紙都被我拿來包禮物送人,或者為了在搭乘交通工具時顯得洋氣而包書皮了……吃飯一如既往拿超市打折信息目錄墊著。
我媽此時再次貢獻精彩點評:你這個人,驢糞球外面光。
三千到一萬這個檔位,在愛馬仕可以選擇的空間太大了,我就挑幾樣自己反覆購買覺得無論如何大家應該試一試的來推薦。
一個是絲巾,準確說是不同材質的圍巾。140、90、45、大twilly,因為每種尺寸都有截然不同的系法和功能,再考慮到材質上的差別,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從一個對自己而言最實用的尺寸入手,然後一路進階。因為你一旦開始,真的很難收手。
我老早就在推送裡大放厥詞,形容佩戴絲巾的我仿若武松再世,但饒是這樣,也擋不住一條接一條的入。特別是那種在旅行中買來的、特別針對某個地區或者文化的款式,絕對屬於可遇不可求的,真的買下來帶回國,別人來家裡玩的時候,自己是也可以享受一下那種「售罄欣賞」的豔羨目光的。
為什麼買這麼多?
因為愛馬仕的絲巾,勝在故事性,而並非只是單純的logo堆砌。一旦他們的年度主題定下來以後,品牌設計師們會花費六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去搜索靈感、完成自己的故事。之後再花四五個月去決定顏色,往往為了某一個尺寸的顏色甚至要準備100+種方案。
後續再有製版、紡織、調色、印刷、縫製等等流程,事實上每個圖案從構想到成品這中間可能要耗費掉一年以上的時間。
工藝上的優勢值得展開來單獨成篇,今天主旨在推薦單品,我先不多聊。但大家可以近距離去觀察和感受一下:一是正常光下的色彩飽和度,再一個就是你手握它的時候不同材質帶來的不同觸感。
我覺得握多了不需要多說,大家立刻就心領神會了。咱們誰也不是沒戴過差的,系上瞬間就沒形狀,下一秒就塌掉,蝴蝶結你得用手託著心裡祈禱它在見到客戶之前不要蔫倒下來。
我覺得愛馬仕的織法讓圍巾在自由行動過程中一樣可以挺得剛剛好,而如果你願意試試Jersey材質的,會發現完美的垂墜和塌下來真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下面我發幾個圖例。
這條是去參觀愛馬仕皮革工坊當天我搭在羊絨西裝裡做層次的大Twilly,兩三年前的,名字好像是「時間的盛宴」,所以有很多錶盤和數字的變體,戴它也是覺得跟自己比較擅長的領域有呼應。如果你預算有限,我就推薦這個,因為它是一大長條的,所以可以變換成好多種不同於大方巾的造型,甚至可以在腰上繞兩圈變成一個特別完美的腰封。
上次我與兩位男士同行,在店裡認真給他們展示這個變成腰封的過程,店員在旁邊委婉(?)建議:咳咳,可能吧,您腰……還得再細點兒
……(聲音漸弱
社會上真的需要這麼多真誠的大實話嗎?
我再放兩張昨天中午吃好餃子在房間裡曬太陽時候的攝影作品。這條是我今年在三月在倫敦買的140×140的羊絨加絲大圍巾,我真心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條,因為它適用於夏天之外的所有季節,質感溫柔順滑,你根本不需要掌握佩戴方式,就隨意地垂在大衣外面已經十分好看。或者像我這張圖裡一樣,對角線折成三角形,然後尖端朝前,兩邊繞圈垂下來,保暖性更好。
另外一條也是140×140的大尺寸絲巾,上個月在巴黎買的,這個顏色組合特別適合配淺色衣物,而我選擇尺寸的時候也是儘量往長遠裡想了一想:畢竟夏天它可以變成一件防曬上衣的……當時旁邊幾位面前已經試了一座絲巾小山的女客瞥見我試這條的效果後也都動心了,紛紛跟著買,李總小範圍現場帶貨了!美滋滋。
拍個細節,考慮到絲巾在自然光下的飽和度,我覺得此處是值得補一個 #nofilter 的。
最後再帶一句新形狀的羊絨加絲菱形巾,它尺寸雖然不算大,但因為尺寸和佩戴方式的靈活,可以正好護住脖子,放在大衣裡毫不臃腫,算今年冬天最驚喜的實用吧。驚喜在於買的時候我還跟福寶店的導購學了大概三十種系法吧,打算下周拍一個步驟圖放在小號,至少先發出來三種,給大家過年用。
這是其中我最愛的一種,大家不要挑剔我的背景,在巴黎我每天只睡四個小時,真的顧不上了,先看個意思
這個檔位的第二選擇,我超大力推手套。可能大家早就看出來我是不太掩飾自己對這個配件全身心的愛。皮質、做工這些不用考慮了,不是我迷信,愛馬仕就是愛馬仕。
作為一個手套愛好者,當我排排站把這些手套都列隊在一起時,高下立現。哪怕戴著出門遠遠被別人注意的程度和誇獎的次數,愛馬仕烹飪出的顏色,都要攝人心魂領先得多。怎麼講,就是純粹的高級感吧。
再說了,大家看看這樣的圖,真的不動心嗎?
去年的,喝醉了以後丟計程車上了,超悔恨,因為這副真太漂亮了。當時發誓再也不喝了,朋友冷冷地說:算了baby,發誓不喝也是斷片兒後的一個必經步驟。
今年這張圖又說明什麼?只要手套夠大,誰都可以擁有巴掌臉。
為了避免像我一樣,有一抽屜的單只手套,我還順推手套夾子!這樣一來平時就可以這樣把手套夾在包包的側面。
當我把這個精緻小物截圖展示給酒友的時候,她反問我:你有沒有考慮過一種可能性——下次喝高的時候那不是要丟就丟一雙嗎?更虧大發了……
的確無法反駁。
最後,這個檔位已經可以上零錢包/長錢包/卡包類/皮帶這樣的小皮件了。
特別針對女士的話,雙圈皮手環、琺瑯手鐲、銀胸針/戒指這些也都能買不止一個了;送男士的話,帽子、140尺寸的羊絨夾絲大披肩、銀袖扣這些都在價格區間內;如果遇到很與時俱進的長輩,甚至可以取巧選那個眼睛形狀的造型放大鏡!我有一支欸。
上述不少我都買過,也作為過禮物打朋友那兒收到過,經久耐用,歷久彌新。至少於我來說,會真實地拿來日常用,而且知道它們質量很好,反而會在使用過程中更加珍惜。
一萬到三萬這個檔我率先要推薦表和珠寶,然後出個奇招:我推Petit h這條線的趣味單品。
首先我主張,無論是手錶還是珠寶都不應該成為愛馬仕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因為在愛馬仕的哲學裡,沒有東西是「湊合做出來拿來隨便搭著賣賣的」。這兩條線的東西,有鮮明精彩的愛馬仕風格和細節,像Cape Cod、Médor 、Arceau、Faubourg,甚至H-our,這些,我覺得都是樹立起個人風格的好選擇。
H-our很活力,雖然H形是很明擺著的品牌象徵了,但我想說這個方形是我戴過的最好戴的方形之一了。其實手錶屆有很多牌子都出了方形表,這個形狀自帶的最大弊端就是挑手,所以我們在網絡上才會讀到類似「不服帖」、「寬度把整個手腕蓋住了」這樣的評價,我覺得這個H相較其他更方正、更闊一點,適配的手腕就更廣泛了。
純黑或純白都很好,特別是白色,女生總會在不知不覺中購入一支白色腕錶的,目的是百搭。
Cape Cod就更不用多說了,當年因為Martin Margiela重新設計雙圈錶帶而在時尚圈變得炙手可熱,人手一支。雖然H-our後來也採搭了經典雙圈錶帶,但總覺得雙圈+CC,更是一種認準老字號的初代經典。
我不太喜歡提到愛馬仕的時候就統一說法式或者優雅之類的,我覺得愛馬仕是把自己不動聲色的隱藏在穿衣戴物者身後的一個品牌,它不會剝奪掉人的光彩,所以氣質也並不唯一,它隨著人的氣質而變化。
比如我就覺得我這張戴全黑Cape Cod的圖,不是什麼法式也不優雅,就是酷酷的愛打籃球的頭身比特別完美的大學男生(?)。好的,大學生的確過了,研究生好了。
明年的新表這個月也曝光了,縱然我覺得雙圈表的一大特色就是各種高級色的皮質錶帶,但還是沒擋住我特別喜歡全鋼製+米蘭編織帶這款了,能想像得出實物應該是通身蕩漾著冷色調的那種高科技未來質感。
還有Médor,其實這個系列源自於大家俗稱為「狗項圈」的皮環,在之後被覆蓋上更酷的金字塔形「巴黎飾釘」成為女孩們的手鐲。掀開其中的一個小小金字塔,錶盤就暴露出來了,由此也可以窺見趣味性在愛馬仕的創意體系裡永遠先行。
其次在一萬到三萬這個區間內,我願意掏空兜底為之買單的是petit h這個系列,通常大家也叫它小h。
左岸店美不可思議
但因為全世界只有在愛馬仕的巴黎左岸店這一家店有售,所以從購買便利程度上來講,是需要製造旅遊機會的;如果實在去不了巴黎,每年愛馬仕會挑選兩個城市做pop-up store,如果正巧到了自己的城市,也絕對不要錯過,哪怕只是去欣賞。
logo和絲帶都不太一樣,每個包裝上還有一匹小馬!可以摘下來掛手環上
petit h,可能相對來說大家沒那麼熟,它連logo都不一樣哦!用一句話概括就是:物盡其用的奇思妙想。
這個系列2010年才誕生,創意總監是愛馬仕家族成員Pascale Mussard,由一隊出自於各個產品線的能工巧匠組成,他們合力把多餘的材料放在一起,用新奇的點子再次創意,從而達到物盡其用的目的。所以,你能看到皮料、來自威尼斯宮殿的千年水磨石、瓷器把手、金屬搭扣……這些聽起來好像根本不搭嘎的材料被打破規則和界限,「不切實際」地排列在同一件產品上。
左岸店的小h區域,每樣單品都真正新奇有趣!原則上這個店……是不能拍照的,我實在沒忍住偷偷拍的…………
這些是我從官方Ins上扒來的
對不起,我又來了,這就是上次拍了三萬張照片的松美術館之行,全年配圖都靠它在撐。
我買了這個毛氈子+皮革的大tote,當時的想法是圖案和顏色全部都好喜歡,怕自己血一股腦湧上頭太衝動,現實中還經歷了二次思索,冷靜地考慮到它可以裝電腦出差,利用率應該不低才最終出手。
結果買回來,提著走在路上、去跟客戶開會以及發推送時帶到都被無數人詢問品牌和出處,抱歉哦,全世界只有這一隻呢(吹指甲~
看著那個小小的h字樣logo沒
寫這篇文章的前一天,收到了愛馬仕的一份悄悄預告明年年度主題的小禮物,竟然是小h系列的皮骰子,靠重力感應來玩兒的,所以圓形也可以停得住,十分俏皮有趣,又因為細節精緻,小而美也可以極具高級感的。
By the way,明年愛馬仕的年度主題英文是「Let’s Play」,他們中文翻譯過來叫「盡情趣玩」。
一個本來就以詼諧趣味見長的品牌,我猜這一輪要從我口袋裡捲走一大筆。
三萬以上,跟大家一樣,我首先瞄準包袋。
愛馬仕的熱門款式裡,我最喜歡Kelly,其次是Lindy和Constance. 但因為我的購買初衷很明確:就是為了日常頻繁使用的。所以自己在心裡已經定下非常具體的要求,也不打算妥協:比方說Kelly,我想著要黑色金扣box皮的,那麼這三點必須百分百符合才會出手,這個就是拼運氣了。
優雅又實用,但我確實得要黑色金扣box皮的
但我也不急,遇到其他自己喜歡的款式,負擔得起,也就買了。畢竟饒是那麼炙手可熱的Birkin/Kelly也並不是打一出生就直接熱賣的。所以如果有自己喜歡的款式,順帶又看好它未來的潛質,大可不必等。
升值不升值倒不必多想,自己真心喜歡的物件,真正有一天大紅大紫了,像我早兩年就強調過的,那種「在金城武成名前就睡了他」的心理上的優越感,歸根到底還是酸爽的。
我就比較看好Halzan,除了這個包有好幾種背法比較實用外,設計得比較俏皮,跟我的性格比較搭。我的性格是什麼?「水瓶座」,這三個字是不是可以解釋一切了?在福寶店的時候正好撞見了兩個新色之一灰綠色,拍了照發給朋友,她迅速正在輸入消息:這個太美了!鼠尾草綠對不對?
比我文雅多了她。
其實包袋這個部分不需要我特別展開細說,畢竟有大把後臺讀者擁有的愛馬仕包袋比我多得多,關於系列分布以及不同皮質的區別和保養方式葉門兒清。
我想唯一注入自己觀點的是:如果是第一次買愛馬仕的包,我建議買個大的,說大的不太準確,應該說是對於你的日常而言最好提、也會頻繁使用的。
這樣一來可以去體驗皮子在經年累月的使用中所呈現的色澤和質感;二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橫向比較,每個女孩都不止一個包包,互相換著提一提,不需要別人給你洗腦,高下立現;三呢,用得太久或者磨損了,也有機會去感受一下愛馬仕的售後服務。
因為我一直覺得,真正的划算意味著好的品質,而不是最初購買它時的花費,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把目光放得再長遠些,因為你買的並不是季拋的單品。
這個Faubourg小表,非常喜歡!在倫敦Harrods店裡第一次見,導購也戴著,精緻時髦,又兼具了復古感覺。
夏天時戴過的Slim d'Hermes沒鑽的五萬多,也是實用的大錶盤女表了
家居毯和長板!
其實在三萬往上,有很多我自己很喜歡的單品。比如超大的全羊絨家居毯、比如羊絨大衣、還有我之前根本不知道但在倫敦逛街時撞見的Faubourg小金表、甚至還有滑板……
再往上一路走是不是能達到上不封頂我也摸不清,畢竟愛馬仕還有摺疊旅行家具……考慮到大家已經向上翻動了幾十屏,估計不少人還要出去吃大餐,我的酒友也連續發了12條語音信息了,今天就先就此打住。
那天跟朋友聊天提到愛馬仕,我說你知道嗎我曾在網際網路上看到過有人介紹愛馬仕的全豬鬃毛刷使用經驗:「我拿來給家裡金毛犬梳毛,去除死毛特別好用」,然後下頭有人瞠目結舌:這都要用愛馬仕的?
朋友回我:那個豬鬃毛刷是從馬具部門買的,我也有一支哈哈哈,給小馬用的東西真是好用啊。我驚訝,這些在我們想像之外的店鋪角落竟然真的有人光顧?我們滿眼都盯著Birkin/Kelly、盯著大大H logo的腰帶和涼鞋、盯著那些可以明確展示出愛馬仕那張標籤的設計。不是說它們不好,而是在這之外,或許愛馬仕還藏著一個更大的世界等待發現?
不覺得這樣真的有點可惜嗎?
很多人講「這都要用愛馬仕」時的驚訝態度,我猜這來自於他們對愛馬仕產品價格的過高預估。但隨著消費升級的口號喊得一山比一山響,當我們步入「輕奢」店鋪卻承受著奢侈的價格,同時那些穿一次就跳線、還沒顧得上洗一水領子就塌了、穿上下一秒就起球的體驗越來越頻繁時,我們會不會偶爾突然醒過悶來:或許去買最好的東西,這的確是在省錢?
我眼中的愛馬仕更偏近於一個形容詞,它所代表的,並不是那些利茲卡爾頓喝下午茶時必定人手一隻的爆款,而是舊世界的手工藝和手工藝人們,是那些怎麼也用不壞,或者哪些細節磨損得太厲害你送回店鋪再被巧手縫縫補補又歷久彌新之物。
在那些真正的工匠眼中,這樣對待物品的人,他們才是懂得品質之道的人。
說實在的,真正的日常生活中沒人會打著「發現傳統,尊重手工藝」這個旗號去買東西的,我們不是在做慈善,沒那麼高尚。買東西的出發點十分單純:儘量買實用的、符合自己人設以及對「美」定義的高品質衣物。如果你僅僅是需要給自己加持個大logo,外面有大把的牌子可以選的,你完全不需要走進愛馬仕店鋪,一樣可以引人矚目,像只蜻蜓。
但那是時尚,不是風格。時尚總是瞬息萬變時不時去推翻自己的,它只在當下那一刻才有意義;但風格不一樣,風格需要取捨,需要在經年累月的實戰中找手感。這也是為什麼到頭來很多人追求的反而是歲月帶來的使用痕跡,覺得那有「一種富貴世家」的感覺。
2017年的最後一周了,咱們大家一起回頭望望今年的消費記錄,有哪些錢花得不值,哪些的確該花,也都在心裡過一過,給來年提個醒兒。
否則到最後花了一籮筐冤枉錢卻沒有買到一件值得展開來談一談的單品,這你也甭怨社會教壞你,全賴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