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豐子愷先生的散文《手指》,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

2020-12-22 小學語文學習

同學們,我們先來猜一個簡單又有趣的謎語:

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幹活不說話。

你們猜對了麼?答案就是手。我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每隻手上又都有五根手指,這五根手指我們時時看到,常常用到,卻很少有人去仔細觀察它們。豐子愷先生就仔細研究過它們,並且把它們想像成具有不同姿態、不同性格的人,還向我們闡明了一個人生哲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篇趣味盎然的文章。

了解文學常識,突破生字障礙

豐子愷 (1898—1975)我國漫畫家、作家、翻譯家、音樂和美術教育家。浙江桐鄉人。早年師從李叔同學習音樂和繪畫。1921年去日本學習繪畫和音樂,回國後從事美術和音樂教學。豐子愷的文學創作以散文為主,善於選取熟悉的生活題材,用質樸的文字表達自己的感受。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子愷近代散文集》等,另外還著有畫集《子愷漫畫》《繪畫魯迅小說》等。

◆需注意的字音:「癢」「倉」「憎」等是後鼻音的字;「薄」是多音字,有「báo」「bó」「bò」三個讀音,在「薄弱」一詞中讀「bó」。

◆需注意的字形:「搔」的右上部是「叉」,不要寫成「又」;「倉」的下部是「」,不要寫成「巳」。

◆形近字示例:紐(紐扣)——扭(扭動)——鈕(電鈕)憎(憎恨)——贈(贈送)——增(增加)

理解重點詞語。

[姿態]①姿勢;樣兒。②態度;氣度。[屏障]像屏風那樣遮擋著的東西。

[穢物]骯髒的東西。[窈窕](女子)文靜而美好;(妝飾、儀容)美好。

[堂皇]形容氣勢宏大。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氣勢。

[養尊處優]指生活在優裕的環境中。文中形容中指處在眾手指簇擁呵護下的優裕環境。

[扶襯]扶助,襯託。

[附庸]泛指依附於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時只能依附其他幾根手指。

相關焦點

  • 豐子愷的細碎和雋永
    早在上世紀40年代,鬱達夫就認為豐子愷亦是一名出色的散文家,他說:「人家只曉得他的漫畫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玄幽妙,靈達處反遠出於他的畫筆之上。」豐子愷散文恬淡率真、意味雋永,愛寫「沒有什麼實用的、不深奧的、瑣屑的、輕微的事物」,所以「對萬物有豐富的愛」,所以「真率」。1946年,萬葉書店出版了豐子愷的散文集《率真集》,近期華景時代文化傳媒修訂再版了這本《率真集》。
  • 「人間慈父」漫畫家豐子愷,為7個兒女做的哪4件事,最讓人感動?
    看豐子愷和兒女們的人生故事,學習怎樣為人父母。7歲入私塾讀書,教書先生是他的父親。父親36歲中了舉人,一時轟動鄉裡,可惜因是最後一科,不能參加會試沒有官做,只能在家開私塾。中舉後鬱郁不得志,加上肺病纏身,對待學生很是嚴厲,自己的兒子莫能例外。
  • 豐子愷:這些都不是真的我
    「偽豐子愷語錄」成為微信朋友圈裡的「爆款」,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方面是因為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我們想要從豐子愷先生身上學到智慧,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恰恰說明了我們並沒有了解真正的豐子愷。巴金說「我腦子裡有一個『豐先生』的形象:一個與人無爭、無所不愛、一顆純潔無垢的孩子的心」。鬱達夫點評豐子愷的散文說道: 「人家只曉得他的漫畫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
  • 「中國近代漫畫的鼻祖」豐子愷,先生也是個愛國憤青
    是的,那個不辭辛勞救了一隻雞的老人就是豐子愷。一個「不要臉」的畫家一天早上,豐子愷閒來無事,翻看起上海的「新聞報」,不料,看到一篇文章赫然寫著《豐子愷畫畫不要臉》,把豐子愷氣的夠嗆,等到讀完,豐子愷卻笑了,原來妥妥的一個「標題黨」。
  • 豐子愷散文:自然的音樂
    豐子愷散文:自然的音樂 2021-01-06 1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名人訪憶】豐子愷與豐一吟
    鬱達夫曾對子愷散文評價甚高,說道「人家只曉得他的漫畫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靈達處反遠出他的畫筆之上」。在漫畫與文學創作外,子愷還是一位音樂教育家。在他讀師範學校時,其國畫與音樂課老師正是學問淵博的藝術教育家李叔同先生,由於李叔同上音樂課比其它課更為嚴肅,使子愷深受影響。以後,他畢業後當了七八年音樂教師。
  • 豐子愷:長大後再也無心吃個螃蟹,就兩碗米飯
    其中文學小說第一名是美國新晉作家塔拉·韋斯特弗的處女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第二名是劉慈欣的《三體》,第三的豐子愷先生的《萬般滋味,都是生活》。豐子愷先生被譽為「中國漫畫鼻祖」「現代中國最藝術的藝術家」,是20世紀中國藝壇上不可缺席的重量級人物。
  • 簡約不簡單的豐子愷漫畫
    從「五四」時期到四十年代,豐子愷先後執教於上海專科師範、浙江上虞春暉中學、上海立達學園、廣西宜山浙江大學、四川重慶國立藝專等校,長期從事美術、音樂方面的教學工作,業有大量的繪畫創作與散文作品行世,成為著名的畫家和散文家。
  • 部編人教版五年級下語文自主學習過關自查(22.《手指》)
    《手指》一、本文主題本文是豐子愷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生動地刻畫了五個鮮明的手指形象,令讀者聯想到生活中類似的人,進而懂得「團結才有力量」的道理。手指本是尋常之物,作者卻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和擬人化的手法,把它們寫得靈動鮮活,富有生趣。二、重點字詞養尊處優:養:指生活。指生活在有人伺候、條件優裕的環境中。
  • 豐子愷漫畫|如同一片片落英,含蓄著人間的情味
    ——記「漫畫人間——豐子愷的藝術世界」焦俞萍  「藝術的描寫,不必詳細,只要得到事物的精神即可……(豐子愷)用寥寥的幾筆寫出人物的個性。此外,展覽集合了中國美術館、浙江博物館與豐子愷家族及個人藏家收藏的豐子愷150餘件(套)作品、手稿、實物,展示豐子愷作為畫家、散文家、藝術理論家、音樂教育家、裝幀設計家和翻譯家六個身份,力求全面還原豐子愷多樣的藝術人生。
  • 曦和鑑藏-豐子愷《幾人相憶在江樓》畫心 設色紙本
    近景豐子愷(1898—1975)現代畫家、文學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翻譯家,浙江桐鄉人。早年曾從弘一法師學習繪畫、音樂。五四運動後,即進行漫畫創作。1921年去日本。回國後先後在上海、浙江、重慶等地從事音樂和美術教學。
  • 手繪思維導圖,圖解課文,五年級下冊《手指》
    很平凡無趣的手指,在豐子愷先生的筆下,變得幽默生動,讓我們看看他是怎麼寫的吧。這篇散文開門見山地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接著就以風趣幽默的語言,具體描寫五根手指,各有哪些長處和短處。
  • 名家散文豐子愷:《漸》
    本周看的書是豐子愷的散文集《活著本來單純》,在寫書評之前先給大家推薦他的一篇散文。
  • 散文《白鵝》作者/豐子愷,朗讀/曾可以
    散文《白鵝》 作者:豐子愷 朗讀:曾可以 賞析:《白鵝》是著名漫畫大師、散文家豐子愷的作品。文章描繪了一隻高傲的白鵝,表達了作者對白鵝的喜愛、欣賞之情。
  • 豐子愷《漸》:隱蔽時間與事物變遷的「詭計」
    ☝點擊上方藍字即可關注   聲音的眼睛 | 第861-5期圖文整理:聲音的眼睛(ID:shengyindeyanjing)豐子愷的散文隨筆雋永疏朗,自然率真,箇中蘊涵他對萬物豐富的愛。他於32歲開始出版《緣緣堂隨筆》,此後數十年,相繼出版了"再筆"、"隨筆集"、"集外遺文"等等。
  • 語文微課堂:統編語文(五下)《22 手指》
    重點知識教材分析:這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開門見山指出每個人都有十根手指,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附庸】泛指依附於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文中是指無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時就只能依附於其他幾根手指。【養尊處優】指生活在優裕的環境中。文中形容中指處在眾手指簇擁呵護下的優裕環境。【姿態】姿勢;樣兒。【窈窕】形容女子心靈儀表兼美的樣子。
  • 民國第一貓奴豐子愷:一生寫貓、畫貓,還讓貓咪爬到自己頭上
    豐子愷一生與貓有緣,雖然他自言並不是喜歡貓,只是喜歡畫貓而已,但我們粗略的統計了一下,在他一生寫過與動物有關的散文中,寫貓是最多的。他養貓、畫貓、寫貓外,還收穫了不少讀者送給他的貓,但他也曾因畫貓、寫貓在文革中遭到批鬥。豐子愷養的第一隻貓叫「白象」,因為這隻貓咪渾身雪白,看起來「偉大如象」,故因此而得名。
  • 爺爺說:最喜歡豐子愷的處世格言,簡單的幾句話,都說到心坎上了
    文/芨芨草在一次喝茶時,看到爺爺正在看一本關於豐子愷的書,話題自然就從這位大師延伸開來。「豐子愷是中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漫畫家、作家、書法家和翻譯家,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這些我都很熟悉,但爺爺卻從豐子愷的做人做事看出了端倪。
  • 「中國近代漫畫的鼻祖」豐子愷:萬般滋味,皆是生活
    1898年,豐子愷出生於浙江崇德縣石門灣,作為家裡最小也是唯一的男孩,他從父母和姐妹那裡得到了很多愛,豐子愷作品中無意識的溫暖與他童年的溫暖和幸福聯繫在一起。豐子愷六歲時,他的繪畫天賦就開始顯現出來。後來,他開始主動給同學們畫像,沒過多久,鄰居們就經常請他去給已故親人畫像。
  • 世間最美的春天,在豐子愷的畫裡
    我想很多人聽過這句話,有人還把它當做過籤名檔,這句話就是出自豐子愷先生的《無寵不驚過一生》。豐子愷,畫家、散文家,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師從弘一法師,學貫中西。美學大師朱光潛贊他的畫:有詩意,有諧趣,有悲天憫人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