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詳解二戰德國將帥級軍銜!德國元帥果然是最帥的

2021-01-13 小李子說法

軍銜是軍人身份和等級的象徵,它代表國家授予軍人的榮譽和賦予的職責,對於軍銜的製作來說,二戰期間的德國軍銜可以說是非常精美的,希特勒也曾說過只有讓軍人穿上英俊、帥氣的軍裝,人們才更願意參軍,而軍銜作為軍裝上必不可少的部分,德國人自然對其非常重視。

二戰德國軍銜自士兵至元帥共有8等22級,其中最受人們關注的就要數德國的元帥和將官級軍銜了,今天就專門為大家整理了二戰期間德國的將帥級軍銜,僅供大家欣賞。

二戰德國軍銜體系

我們首先看元帥級,二戰德國軍銜中最高等級是帝國元帥,此軍銜只授予赫爾曼·戈林一人,他是德國納粹黨的重要頭目,擔任德國總理兼內政部長,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犯。戈林早在1935年就被授予空軍元帥軍銜,但是後來因為有很多將軍被授予元帥軍銜,為了顯示戈林的特殊地位,1940年希特勒又授予他帝國元帥的軍銜,地位高於其他元帥。

戈林的帝國元帥軍銜

帝國元帥的軍銜不同於其他元帥,由於戈林是空軍將領,因此,他的帝國元帥軍銜上保留了象徵空軍的鷹,下面是象徵著納粹黨的「卍」字,以及代表著元帥權力的兩柄交叉權杖。整個軍銜軍銜底板都是由三股金線編制,顯得異常尊貴。

德國將帥軍銜

帝國元帥之下才是元帥軍銜,二戰期間德國除戈林外,還先後共授予了26位元帥,其中海軍元帥2名,陸軍元帥19 名,空軍元帥5名。這其中就包括我們熟知的納粹名將「沙漠之狐」隆美爾,以及「帝國之鷹」曼施坦因。

德國陸軍元帥軍銜

德國是崇尚皇權的國家,他們有著悠久的皇權歷史,而權杖就是身份、地位和權力的象徵,因此二戰德國軍銜製作時,將權杖作為元帥的標識,綴在了元帥軍銜上。德國不同軍種的元帥軍銜大致是相同的,可以通過軍銜底板的顏色來區分,例如鮮紅色代表陸軍,深藍色為海軍,白色為空軍。

德國陸軍元帥軍銜及領章

元帥之下是大將軍銜,德國納粹的大將軍銜的底板是用三股金線編製成的底板,上綴三顆金燦燦的將星,很多人因此誤認為是「上將」軍銜。德國著名的「閃電戰之父」古德裡安就被希特勒授予大將軍銜,雖然古德裡安軍事才能和隆美爾、曼施坦因齊名,但是他在很多意見上和希特勒相悖,最終才沒能躋身元帥之列。

古德裡安大將

德國上將軍銜在底板上和大將一樣,都是用三股金線編製成的,在上面綴上兩顆將星。而中將則只有一顆將星,少將軍銜則只有三股金線編製成的底板,上面沒有綴將星。

古德裡安的大將軍銜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德國閃電戰之父古德裡安為什麼始終沒有晉升元帥軍銜?
    二戰時期德軍名將輩出,古德裡安絕對是最耀眼的一位,他被稱為裝甲兵之父和閃電戰之父,和曼施坦因、隆美爾並稱為德軍三大名將。大名鼎鼎的德國閃電戰就是他首創的,他對坦克的運行在現代軍事史上,有劃時代的意義。但是如此戰功顯赫的傑出將領,卻始終沒有晉升元帥軍銜。
  • 二戰德國空軍的軍銜辨識
    德國空軍的軍銜體系大體分為士兵、軍士、尉官、校官、將官和元帥,但相比陸軍增加了一級最高軍銜——帝國元帥,專屬於空軍總司令戈林,共計7等25級。對於技術軍官、行政軍官及其他專業人員,德國空軍也採用特殊軍銜標誌加以區別。德國空軍的領章為縱長橫窄的平行四邊形,以適應多為開襟設計的軍服領口,這一點與配合立領軍裝的陸軍領章有所差別。
  • 二戰時期,希特勒掌管德國所有軍隊,為何其軍銜只是一個下士?
    此時,德國已經宣布投降了,希特勒被迫退伍。到退伍的時候,他的軍銜是下士。那麼為何希特勒在當權之後,沒有去提升自己的軍銜,當個元帥啥的?事實上,正常的一個國家,國家元首都不需要軍銜的,如果授銜,那就和軍閥統治沒什麼區別了。
  • 他擔任德國元首12年,為崛起不惜發動二戰,為何到死還是下士軍銜
    文/紀布話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希特勒擔任納粹德國的元首,權力至高無上,在整個二戰中,所犯罪行更是罄竹難書。就是這樣的一個擁兵數百萬,戰爭裝甲無數的魔頭,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其軍銜是什麼等級。其實,他雖身為元首,手握絕對的軍權,但其並不是一個「元帥」,而是一個「下士」。
  • 二戰德國軍服有多帥?最帥的德國軍服背後,是一家世界頂級奢侈品公司
    在普通老百姓眼中,他們是最帥的,不是說軍裝襯託了他們,而是他們襯託了軍裝,他們挺拔的身姿和堅毅的神情讓軍裝更加出彩。那麼從客觀角度來講,世界上有那麼國家,每個國家最少有一種軍裝,那這麼多的軍裝樣式,究竟哪一種更受大眾青睞呢?
  • 德國元帥哪家強?二戰這麼多德國陸軍元帥,到底誰最牛最能打?
    深度摘要:戰爭同樣也是舞臺,是各路將領大顯身手的年代,自然名將輩出,僅納粹德國就有二十多位元帥,在這些元帥中,到底誰最牛最能打?戰爭同樣也是舞臺,是各路將領大顯身手的年代,自然名將輩出,僅納粹德國就有二十多位元帥,在這些元帥中,到底誰最牛最能打?
  • 德軍二戰時的軍銜劃分:黨衛軍沒有軍銜,上校軍銜的人最常見
    二戰時期的德軍分為兩個系統,一個是國防軍,一個是黨衛軍,一開始黨衛軍只是德國負責執行治安勤務,後來和另外一支希特勒的重要力量衝鋒隊合併以後,隨著黨衛軍的建制越來越完善,在戰爭時期也往往能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
  • 越南的最高軍銜是什麼?為什麼不設元帥軍銜?原因確實難以啟齒!
    1940年,二次世界大戰打得異常的水深火熱,亞洲戰場的日本與我國持續膠著,歐洲戰爭的德國軍團則一路高歌,佔領了法國,此刻戰敗的法國無法再顧及越南的殖民地,導致被小日本乘虛入侵給佔領了。自從越南統治權落到日本人手中後,僅過四年時間,就有兩百萬人民被活活餓死,之後越南民眾爆發遊行抵抗,衍生出自己的遊擊隊伍並且快速崛起。
  • 二戰:德國進攻波蘭前,波蘭元帥為何敢叫囂三天滅亡德國?
    ,戰爭一開始就出現了一邊倒的局面,這不僅出乎英法兩國的意料,更是狠狠地打了蘇聯元帥的臉。原來在德國進攻波蘭之前,波蘭元帥曾經在一次會議上狂妄的叫囂,波蘭完全有能力三天滅亡德國,聯想到開戰後波蘭竟然派遣出在一一次世界大戰中功勳卓著的騎兵師對抗德國坦克部隊的悲慘場景,讓我們不禁對這位波蘭元帥的狂妄嗤之以鼻,那麼這位元帥的狂妄是否有所根據,是單純地認為德國的軍事實力遠不如波蘭還是藉此狂妄之語向英法兩國獻媚,以表堅持維護以英法為主的歐洲秩序,抗擊法西斯的決心呢?
  • 二戰時,德國二號人物戈林本來獲得高度信任,為何被開除黨籍
    赫爾曼·威廉·戈林是納粹德國最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二戰期間,希特勒將戈林晉升為了特別設置的「國家元帥」軍銜。這一軍銜超越了德國歷史上最高階的元帥軍銜,戈林也由此成為了軍銜最高的德國人。除了軍銜最高之外,戈林還曾擔任過德國空軍總司令、「蓋世太保」首長、「四年計劃」負責人、國會議長、經濟部長等跨及黨政軍三部門的諸多重要職務。他是納粹德國當之無愧的二號人物。然而,隨著德軍在各線遭到潰敗,戈林開始失去希特勒的信任。在二戰最後兩年中,戈林幾乎被排除在了所有重要會議之外。
  • 二戰德國戰敗投降,德國元帥滿臉不耐煩,朱可夫:來籤你的投降書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伴隨著希特勒自殺的那一聲槍響,一切都煙消雲散,曾經想統治全世界的美夢瞬間破滅,全部都歸於了結束,德國最終以戰敗告終。·同年5月,參與戰爭的幾個國家協議在德國柏林的郊外籤署了投降協定,這一儀式是由當時的蘇聯元帥朱可夫主持進行。
  • 隆美爾元帥:二戰時期德軍名將,與古德裡安和曼施坦因齊名
    隆美爾,無疑是二戰時期,德國國防軍中晉升最快的軍官,從戰爭初期第7裝甲師師長,軍中職務火箭般上升,先後被任命為非洲軍軍長、非洲裝甲集團軍司令、非洲集團軍群司令、B集團軍群司令等。
  • 德國戰敗投降,德國元帥被朱可夫元帥命令過來籤字,感覺到了恥辱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伴隨著希特勒自殺的那一聲槍響,一切都煙消雲散,曾經想統治全世界的美夢瞬間破滅,全部都歸於了結束,德國最終以戰敗告終。·同年5月,參與戰爭的幾個國家協議在德國柏林的郊外籤署了投降協定,這一儀式是由當時的蘇聯元帥朱可夫主持進行。
  • 二戰納粹德國27位元帥,既是戰爭大師也是罪惡戰犯,結局如何?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共有27名元帥,其中帝國元帥1 名,陸軍元帥19 名,空軍元帥5 名,海軍元帥2 名。 費多爾·馮·博克納粹德國陸軍元帥其先後擔任第3集團軍司令、東線德軍總司令、B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因盟軍飛機的襲擊傷重不治。
  • 二戰時期德國軍裝照:張張帥氣逼人,最後一件竟是元帥禮服
    二戰時期,為了激勵本國將士,希特勒專門找了當時的知名設計品牌BOSS設計德國軍服,也因此,德國軍裝成為了二戰時期最為帥氣的軍裝,圖中為穿著軍裝的德國女兵。
  • 二戰最窩囊德國元帥:能力平平,甚至被人恥笑為「應聲蟲」!
    如果說起二戰時期的德國將軍,相信很多人都認為他們都是指揮能力和戰術思想屬於一流的將軍,他們確實也給盟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讓納粹德國苟延殘喘到了1945年。但是德軍中卻有這麼一個例外,他雖然高居元帥,但戰功平平,能力一般,這人就是凱特爾元帥。
  • 法國名將福煦:史上唯一擁有三個國家元帥軍銜的人
    元帥是一個國家最高級別的軍銜,最先出現於法國,繼而被世界各國效仿。美國沒有元帥軍銜,他們的五星上將相當於元帥。一般來說,一位將領能夠獲得本國授予的元帥軍銜,已經是至高無上的榮譽了。畢竟,在任何一個國家,獲得元帥軍銜的人都不會太多。
  • 同樣是二戰傘兵,美國最帥,德國最強,日本的是在開玩笑?
    在二戰的時候,傘兵絕對都是最可怕的存在,憑藉著他們的突襲,往往都能打的敵人措手不及,所以就是這樣的背景下,傘兵也是成為了很多國家非常重要的核心力量,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二戰時期的美國德國和日本的傘兵吧。
  • 「二戰」德國閃擊歐洲,邱吉爾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列顛空戰失利
    臭名昭著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有人在二戰後採訪德國軍人,德國軍人認為二戰是德國和蘇聯一起挑起的,德國攻佔了中歐和西歐,蘇聯侵略了北歐,只是後來希特勒拉開了蘇德戰場之後,史達林才從法西斯的恥辱柱上被除名,德國工人黨「納粹」
  • 二戰時期,莫德爾元帥為何被稱之為防禦大師和「救火隊長」?
    二戰時期,德軍當中有不少名將,這當中最為知名當屬曼斯坦因、古德裡安、隆美爾二戰時期德國三大名將,三人為德國橫掃歐洲立下無數戰功,他們的威名閃耀世界。莫德爾名聲雖不入德軍三大名將,可他也算是個能力將軍,二戰末期,阿登攻勢中他憑藉自己出色指揮能力成功阻擊盟軍西線攻勢,差一點扭轉敗局,這一戰本就不是正義之戰,失敗是必然之舉,不久後,德國全面潰敗,莫德爾元帥失望異常選擇在杜伊斯堡附近森林中自殺。莫德爾出生在一個普魯士家庭,進入軍校完全依靠自己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