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墊BB、氣墊CC、氣墊粉底等各種名目的氣墊產品已經從亞洲風靡到歐美。
截至今年2月,氣墊產品類別的創造者,韓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旗下的氣墊產品銷量已超5000萬件。其中去年,是氣墊產品真正火起來的一年,愛茉莉太平洋氣墊類產品全球總銷量與2013年相比增長了105%,達2600萬件,也就是說,平均每隔1.2秒就有一個該公司的氣墊產品被銷出,每月預訂的氣墊粉撲也從過去的20萬個上漲到現在每月100萬個。從2008年推出的第一款氣墊產品艾諾碧(IOPE)氣墊粉凝霜到現在,愛茉莉太平洋旗下的蘭芝、雪花秀、悅詩風吟、夢妝等13個品牌已經推出了19款氣墊產品。
IOPE氣墊BB
作為其最大的海外市場,愛茉莉太平洋過去2年在中國市場推出的氣墊產品多達12種,其中7款都是在2014年推出,氣墊類產品在中國銷售額同比增長也高達140%。
歐美化妝品品牌也開始跟進這一潮流趨勢。歐萊雅集團旗下高端品牌蘭蔻今年3月推出第一款氣墊CC霜,成為目前天貓底妝產品的銷量第一名。緊跟著5月巴黎歐萊雅也推出了首款空氣氣墊霜,還邀請了國內當紅「小鮮肉」鹿晗擔任代言人,宣傳造勢之大在中國年輕人中掀起不小的話題。
蘭蔻氣墊CC
某奢侈化妝品牌經理告訴《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公司計劃明年開始推出氣墊產品,因為消費者現在普遍認為氣墊產品輕薄服帖好用,必須順應這一趨勢。
本土品牌也在趕這股「氣墊熱」,卡姿蘭是第一個推出氣墊CC的國產品牌,推出首月就賣出了30萬瓶,在天貓上曾達到最高月銷5060筆的成績。
卡姿蘭氣墊CC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正在流行的巨大市場。
第一款氣墊產品是如何出現的?
在解釋什麼是氣墊BB,氣墊CC等氣墊類產品之前,我們先來普及下各類以重疊字母命名的霜。
根據歐睿諮詢提供的定義,BB霜(BlemishBalmCream),最初指的是一種利於吸油的基礎面霜,主要用於防曬。後被各大品牌推出,成為趨向遮瑕、毛孔修飾的底妝產品。CC霜(ColorcontrolCream),最初是為修正術後肌膚不均勻所設計,因此是在BB霜的基礎上更注重膚色調整、減少色素沉澱的產品。DD霜(DisguiseDiminishCream),主打抗老護膚,為遮瑕能力更強,還提供保溼、減少細紋等功效。EE霜(ExtraExfoliationCream)以植物成分為主,更注重護膚,均衡臉色,主推孕婦也可使用。
而氣墊BB與氣墊CC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它突破了傳統的霜體概念,用特別的海綿模擬「蜂巢儲蜜原理」將BB霜和CC霜儲存在氣墊粉芯裡面,這樣一來,只用輕輕按下海綿,就有BB霜類的液體產品溢出,比過去管裝或泵式的防曬產品更為方便。
韓國愛茉莉太平洋是「氣墊」這一概念的創造者,對氣墊產品的研發是從2007年開始的。順便說下,他們也是BB霜的創造者。愛茉莉太平洋中國區相關負責人告訴《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促使他們開發氣墊產品的原因是,韓國女性一直很注重紫外線的隔離,雖然很多人知道塗防曬霜並且每隔幾個小時就需要重新塗抹這點很重要,但很多人覺得很不方便,因為修補會汙染她們現有的妝容,而市面上管裝或泵式防曬霜產品不方便攜帶。
「如何開發一種能在一天當中隨時隨地快速、方便進行修補的防曬霜,並且用一種特殊的容器,保證液態化妝品的穩定性和便攜性」成為他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你可能想像不到,氣墊這種創新技術的靈感來自於印章。某次研究人員留意到,韓國停車券上的印章不僅清晰,而且墨水保存持久,不易暈開,於是從中獲得啟發,覺得這種控制流動性的技巧也適用於化妝品。
之後他們對大約200種海綿進行了3600次試驗,包括用於生產寢具的乳膠和洗澡用海綿。最終發現聚氨酯海綿的耐用性、液體存儲性和溢出性最好。於是,向「聚氨酯海綿」內灌輸低粘度防曬霜成為了問題的解決方案,「氣墊」這個概念也由此誕生。而這種模擬蜂巢的存儲技術成為了此後愛茉莉太平洋所有氣墊產品的基礎。
2008年3月,愛茉莉太平洋旗下的IOPE品牌推出第一款氣墊產品IOPEAirCushion(艾諾碧水瀅多效氣墊粉凝霜),推出後在韓國大受歡迎,第一年銷量為38億韓元,2014年一年漲到了2000億韓元。
愛茉莉太平洋是如何引領了這股氣墊潮流的?
在歐美品牌開始紛紛推出第一款氣墊產品時候,韓國品牌的氣墊產品已經更新換代了好多次。因為向整個美妝市場不斷引進新的概念性產品,並且取得成功,韓國化妝品牌在全球正在變得越來越主流。作為韓國最大的化妝品生產商,愛茉莉太平洋已經成為歐美美妝市場強勁的競爭對手之一。根據韓國旅遊組織(KoreaTourismOrganization)2013年進行的調查顯示,在到韓國旅遊的外國遊客當中,有超過50%的人曾購買過韓國化妝品。
蘭蔻是向韓國化妝品取經的一個西方品牌。「去年我去了韓國,看到韓國市場在化妝品上的先進的理念和技術讓我很吃驚。」回來後Lisa還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對韓妝的喜愛,並在她自己的YouTube頻道裡放了一系列關於韓妝和韓系產品的視頻。在那之後,她將她的感觸付諸實踐了。「蘭蔻也做了氣墊粉底。我們是第一個用韓國化妝品理念做產品的西方品牌。」她說。蘭蔻的創意總監LisaEldridge在接受時尚博客媒體BOF的採訪裡說。
《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從愛茉莉太平洋中國公司了解到,在今年6月,Dior和愛茉莉太平洋集團也在韓國總部籤訂了協議,針對包括氣墊技術等多項技術進行合作,未來不久在歐洲會看到Dior產品採用愛茉莉太平洋的技術。
「日韓化妝品行業本來就更發達。15年前,中國女孩子走出門只用兩步:清潔加塗霜。那時日韓女生大概就要有4、5步了,爽膚水、防曬等。而且韓國品牌尤其擅長造勢,擅長迎合某些個別需求來創作,再把這種需求擴大到每個人身上。」進口護膚品連鎖有機家Organic+的創始人兼總裁陸曉明對《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說,他曾擔任歐萊雅集團中國區副總裁。
愛茉莉太平洋從2012年起正式向外宣傳推廣氣墊產品,以中國為例,愛茉莉太平洋在中國集中打造五大品牌,分別是雪花秀、蘭芝、夢妝、悅詩風吟、伊蒂之屋,通過百貨店、品牌店、化妝品專營店、天貓、樂峰等電商平臺等多種渠道在中國337個城市銷售。截至2015年1月,愛茉莉太平洋旗下的13個品牌向亞洲和北美地區10多個國家,提供了共19種氣墊類產品。他們還在2014年將氣墊產品生產線完全自動化,生產能力達到9500萬件。
氣墊產品的流行原因:方便、妝容自然、多功能
全球調查公司TNS對韓國的800位女性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有75%使用過或正在使用氣墊類產品。原因是攜帶方便,並且能夠使妝容看起來更自然。
這種所謂的裸妝效果同樣是在中國流行起來的原因,而且它一般結合了防曬、遮瑕、保溼、護膚等多重功效,讓很多消費者覺得化妝不再那麼麻煩,可以快速搞定,而且能夠快速、方便地修補。所以說它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化妝步驟。
在自拍和社交網絡流行的時代,人們比以往也更注重妝容。本土品牌韓後的總經理在推出氣墊CC產品的發布會上曾說,「在中國近3000億的美妝零售市場份額中,底妝有200億-300億的市場份額」。
《來自星星的你》中IOPE氣墊粉凝霜
市場需求當然最根本的原因,明星效應也是助推流行的一大原因。要說「氣墊」系底妝是怎麼紅起來的,直接原因則是去年那部當紅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劇中女主角千頌伊十指纖纖地捏著粉撲從氣墊海綿中蘸取底妝液體輕拓於臉頰,正是這個鏡頭俘獲了亞洲女性。至今,劇中千頌伊使用的IOPE氣墊粉凝霜依舊是韓國銷售最好的氣墊產品。
鹿晗代言歐萊雅空氣氣墊霜
之後各大品牌推出氣墊產品的同時都十分注重明星的代言宣傳。蘭蔻推出氣墊CC時邀請了超人氣偶像吳亦凡、唐嫣以及王麗坤做代言人,並聯合推出了四款明星限量「個性CC貼」博取眼球。後推出空氣氣墊霜的歐萊雅也不甘示弱,請來了人氣不相上下的鹿晗。
低價也是氣墊產品流行起來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
氣墊產品的價格並不高,哪怕是高端品牌,如蘭蔻、雪花秀的氣墊產品,也分別是420元、400元,並不算高。而大家熟悉的,面向年輕人市場的悅詩風吟、夢妝分別以188元和150元的親民價格吸引了不少人購買。
同時,區別於以往化妝品一套一套地買,氣墊產品多以「以一頂多」的形象建立了一個性價比高的形象。像本土品牌卡姿蘭推出的首款氣墊CC霜,原價只需199元,還常進行買多少減多少一類的促銷活動,或與其他熱門產品進行聯合促銷,以較低價格加大了吸引力的同時,也加強了宣傳。
技術與創新是美妝界的關鍵
當我們埋怨那些ABCD霜傻傻分不清時,卻又不得不驚訝於韓妝品牌的創新能力。根據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提供的數據,在過去8年的時間,氣墊產品至今完成了15次更新換代。據稱,愛茉莉太平洋集團使用的粉撲(溼型聚氨酯)是特別設計的,有79-80萬個氣孔,存水能力是普通合成膠乳粉撲的1.6倍。當使用這種氣囊粉撲補妝時,還可使皮膚溫度降低3度。
為了適應不同消費者,個性化產品的推出也得益於更好的技術創新。如雪花秀宣稱在原來的基礎上加入了祛斑淡紋的功效,悅詩風吟的則加入了礦物質,伊蒂之屋的主打越塗越白。
而今年蘭蔻推出的氣墊CC,對外表示也進行了技術革新,比韓妝氣墊的氣孔更多,達100萬個氣孔,還添加了柔軟劑酯油與甘油,起到4小時持續保溼的作用。
「化妝品市場注重的無非兩面,一個從生意角度——看誰創造出消費者需求。如以前大家不需要爽膚水,現在都需要了。但要重新創造新的,獲得新的消費者很難,因此不如在原來消費中獲取新的步驟,進行改良版。如防曬的需求是一直有的,改的是方式,推出氣墊防曬。這也是歐美品牌為何跟進推出的原因。二是從產品角度,那比的就是技術,哪家能提供更多女生期望得到的功能。」陸曉明說。
上述奢侈化妝品牌經理同樣表示,「研發對一個化妝品牌非常重要,每年都要有新品推出,不然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就容易被忘記。之前退出中國市場的露華濃,就很長一段時間沒什麼新品出來,迅速被市場拋棄了。」
另一大波氣墊產品已經襲來
氣墊底妝產品的流行讓品牌嘗到了甜頭,更多的彩妝產品也在擠入氣墊行列。Peripera、伊蒂之屋等都推出了氣墊腮紅,約70元,只用輕輕擠出適量腮紅,點在兩頰蘋果肌處,再輕輕推勻即可。蘭芝推出了氣墊遮瑕筆,比氣墊BB更關注遮蓋黑眼圈、斑點等瑕疵。還有HERA的氣墊眼線液,伊蒂之屋的氣墊眼線筆,氣墊染色唇彩。
氣墊腮紅
氣墊眼線筆
氣墊唇彩
不過陸曉明認為,氣墊產品不會流行太久,「韓國品牌善於造勢,這在當下這個浮躁的消費市場來說的確充滿著吸引力。但區別於歐美品牌的是,大部分亞洲品牌都很年輕,缺乏經驗與品牌文化的沉澱,沒有可以持久吸引消費者的文化,因此不斷創新這一特點是韓妝品牌的優勢,但也是其必須要做的,否則將會丟失顧客。」
不論如何,愛茉莉太平洋的確創造了一個新的市場需求,並引領了一個美妝潮流。而對於中國消費者來說,從過去出門的一步面霜,到現在的一步氣墊成為「空氣美女」,中間經歷了一個走向成熟的消費者市場。
「市場發明家」是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的系列文章,旨在發現各種突然流行起來的東西,幫你找出它們的流行脈絡和引爆消費的秘密。如果你有線索,歡迎光速分享之huina.li@qdaily.com,或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