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40歲、31歲……他們同患一種腫瘤,初期症狀都是便秘!

2020-12-26 騰訊網

「我們出院啦!」

日前,來自湖南永州42歲的王先生、來自安陽殷都區40歲的宋女士、來自安陽林州市31歲的郝女士共同合影,他們同病相憐,不約而同來到河南省腫瘤醫院普外科,找到副主任、主任醫師王剛成,也因此成了朋友,並相約同一天出院。

原來,他們都罹患骶前囊腫,而且分屬不同分期,格外具有代表性。骶前囊腫這個良性腫瘤治療的曲折治療經歷。

多發於中青年 格外偏愛女性

骶骨位於骨盆腔的後側,是一塊形呈倒三角的骨頭,正常人的骶前間隙就是兩層膜,骶前筋膜和直腸繫膜,直腸是貼著骶尾骨下生長的,一般寬度僅有5釐米左右,骶前囊腫就生長在這裡。

據王剛成主任介紹,絕大部分的骶前囊腫是良性腫瘤,其發病率大約為1/4萬。近年來,他獨創多項國家級、省級手術方案,開展骶前囊腫手術100多例。目前接診患者中,男女比例可達1:10,尤其多見於中青年人。

由於位置比較隱匿,骶前囊腫的生長發展又比較緩慢,所以早期一般沒有任何症狀。當囊腫體積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壓迫周圍臟器,主要表現為:

>>壓迫直腸 會造成便秘、排便困難;

>>壓迫膀胱 可能有尿失禁、排尿不暢、尿瀦留等症狀。

>>囊腫繼續長大還會產生疼痛感,尤其坐位或者站立位時疼痛加重,直教人「坐立不安」。

手術治療是首選 越早切除越放心

郝女士在體檢中做彩超發現了囊腫,當時僅有5*6釐米大小,當地醫生建議,囊腫是良性的,可以不用治療,定期觀察即可。

郝女士也曾猶豫,認為目前沒有症狀,何必挨這一刀?不如再晚幾年,等孩子大了再說。

但家人始終不放心,都勸她儘快手術。「畢竟是個腫瘤,還是切了更安心。」抱著這樣的心態,郝女士才來到河南省腫瘤醫院普外科。

王剛成主任介紹:「這是骶前囊腫治療中最常見的第一個問題——誤認為良性腫瘤沒有症狀就不治療。」

目前,骶前囊腫的治療,手術切除是首選,但一些外科醫生認為,骶前囊腫是良性病變,沒有症狀可以不治療。事實上,骶前囊腫體積越大,與直腸壁粘連面越大,將來手術時越難分離。盆腔空間很大,等有壓迫症狀時,囊腫體積已經很大,切除後復發風險高,所以還是越早切除越好。

結構複雜囊腫大 手術難度極大

一年前,湖南永州的王先生出現了不明原因的便秘,大便乾結,兩三天才有一次,在當地醫院治療,便秘也沒有明顯緩解;一個月前,王先生又出現了會陰部疼痛,之後到醫院檢查,CT顯示骶前囊腫,瘤體已達20*15釐米,像個小皮球。

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多患者確診時腫瘤已經長得很大了。

王剛成主任介紹:「這是骶前囊腫治療中最常見的第二個問題——發現晚、腫瘤大,給手術切除增加難度。」

骶前囊腫手術生長的位置比較隱蔽,周圍結構十分複雜,手術視野不容易暴露,這就像是在瓶子中取物,要從細窄的間隙完整取出碩大的囊腫,手術操作空間狹小、又不能很清楚地看到周圍組織,稍有不慎,可能會出現大出血、肛門失禁等併發症,甚至是下肢功能障礙,手術難度可想而知。

「所以,選擇一個合適的切口,讓囊腫儘可能暴露,是手術治療成敗的關鍵。」王剛成。王先生的骶前囊腫巨大,與周圍臟器、神經及血管關係密切,給手術切除帶來了不小的困難,整場手術經過4個小時,王先生的巨大囊腫被完整切除。

切不淨易復發 第一刀很關鍵

早在15年前,宋女士就因「肛瘻」「肛周膿腫」,在北京某醫院進行手術切除;

8年前,宋女士出現會陰部疼痛,有肛門下墜感,總想上廁所,被確定為骶前囊腫術後復發並感染,進行了引流排膿和消炎治療,症狀緩解;

1年前,宋女士會陰部疼痛症狀更嚴重,在當地醫院進行了清創手術;

兩周前再次出現會陰部疼痛……

回憶起這些年的就診經歷,宋女士感慨萬千。這次復發,她慕名來到河南省腫瘤醫院普外科,找到了王剛成主任。

王剛成表示,「這是骶前囊腫治療中最常見的第三個問題——切不乾淨、反反覆覆,總復發。」

他強調,雖然骶前囊腫是良性病變,但一些囊腫與直腸腸壁黏連緊密,一些外科醫生在分離時擔心破損,認為良性病變沒啥影響,就用電刀或無水酒精燒灼,殊不知這殘留的囊腫壁導致術後骶前竇道一直不能很好癒合。

還有,很多外科醫生認為骶前囊腫術後,骶前持續有膿樣分泌物流出,是因為骶前感染引起的,所以採取經常給予換藥,局部清創及做膿液細菌培養,換用抗菌藥等措施,然而效果不理想,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難以取得效果。所以第一次手術切除很關鍵。

早發現 很簡單 指診彩超很重要

骶前腫瘤發病率不高,想早期發現它也不是難事,一個常規的肛門指診、一個普通的腹盆部彩超即可。

所謂肛門指診,是醫生用一根手指伸入患者肛門觸摸,不藉助任何設備,是一種簡單方便的臨床檢查方法,江湖人稱:「一指禪」。

體檢中一般都會有這一項,但很多人會覺得尷尬,儘量逃避。

這是不對的!

在醫學上來說,「一指禪」真的很強大。男性的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女性的子宮頸腫瘤,小到直腸息肉、痔瘡,大到囊腫、直腸癌等疾病,都可以通過肛門指診來發現。

據文獻報導,67%~96%的骶前腫塊可通過直腸指檢發現。

河南省腫瘤醫院醫學影像科副主任許春苗表示,除此之外,影像學檢查對骶前囊腫的診斷至關重要,彩超檢查具有價廉、實用、陽性率高的特點,是囊腫篩查的首選;如果需要了解囊腫與周圍臟器的關係,完善術前準備,尤其是壓迫症狀明顯時,應加做CT或磁共振成像(MRI)。

編輯:王淑

聯繫記者

相關焦點

  • 慧擇公布小馬理賠數據:31~40歲為輕症高發人群
    原標題:慧擇公布小馬理賠數據:31~40歲為輕症高發人群   12月17日,慧擇
  • 40歲或患老年痴呆症,72歲才出現症狀,她的大腦有什麼秘密?|艾麗婭|...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遺傳性早發性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家庭成員,在美國生活的哥倫比亞人艾麗婭·羅莎·皮德拉希塔·德維萊加斯(Aliria Rosa Piedrahita de Villegas)體內遺傳性地攜帶了一種罕見的基因突變。原本這意味著艾麗將在40多歲時患上阿爾茨海默症,但直到72歲她才出現了最初症狀。
  • 17歲少年患便秘死亡,真正死因卻被忽略了
    便秘是大多數人都有過的經歷。便秘了,雖然會身體不適,不過很少有人會對其高度重視。最近,「17歲少年因便秘而死」的事件在網上熱傳。有人說看完分分鐘想把包包裡所有的化妝品都換成便秘特效藥「開塞露」。鄧恩(Jack Dunn)因為胃部不適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便秘導致的胃痛,遵醫囑拿了些瀉藥,回家休息,誰知一天後卻被父親發現他死在了自己的床上。看似普普通通的「便秘」一時間被推向了風口浪尖。
  • 40歲的哈利波特、31歲的丹尼爾 「他們」最近怎麼樣了
    能勾起一代人青春回憶的,除了陪著他們長大的那些流行歌手哼唱的音樂旋律、或者文學作品裡的種種美好信念,有時也可以是一個只存在於熒幕裡、被虛構的姓名。比如《哈利波特》這部作品中,在1991年7月31日迎來11歲生日的文學角色「哈利波特」,儘管已經過了19年,但依然沒有被忘記,只是這個在書裡、在劇中的主角不知不覺40歲了。
  • 40歲女性嗜睡的原因有什麼 女性嗜睡易疲勞是什麼原因
    40歲女性嗜睡的原因有什麼別人說,女人25歲以上懷孕就開始有點不好懷孕了。所以一般女性都會選擇在25歲之前懷孕。這個時候相對安全,有些女性35歲甚至40歲都沒能懷上孕,這個時候能不能懷的上孕不說,懷孕的風險其實是很大的。那麼,女人懷孕期要注意什麼呢?
  • 不便秘不腹瀉,32歲女子突然便血,一查竟是腸癌!
    後來見症狀反覆出現,血便更加頻繁,並且排便次數也從一天一次增加到一天兩三次,我才上醫院看看。」小麗回憶道。令小麗沒想到的是,在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醫生竟在胃腸鏡檢查中發現,她的直腸裡有個2釐米大小的腫塊,外形高度疑似惡性腫瘤,且腫瘤下緣距離肛門僅5釐米。
  • 19歲小夥患上大腸癌,醫生告誡:做到這四點,大腸癌繞著你走
    又因為小劉在患病初期沒有得到重視,錯過了黃金時代的治療,這讓他身邊的人至今都很難過。那麼大腸癌早期有什麼表現形式呢?讓我們繼續  腸癌早期會有四大症狀,腸道不好的人別忽視  一、貧血  貧血是結直腸癌的早期症狀,慢性失血超過了身體補償血液生產的能力。當腫瘤長到相當大時,或浸潤到腸壁肌肉組織時,可引起腸狹窄、小管腔和腸內容物梗阻。
  • 當31歲baby同框40歲高圓圓,終於明白女人氣質比長相重要
    女人的年齡完全不是影響氣質展現的原因,由內而外散發出的一種魅力能夠讓你的長相不再成為顏值的影響。尤其是女明星的同框難免會讓大家產生對比,當31歲的baby同框40歲的高圓圓,終於明白了女人的氣質比長相重要太多。
  • 太原白癜風醫院,兒童白斑初期症狀圖片
    太原白癜風醫院,兒童白斑初期症狀圖片 時間:2020-11-25 17:02 太原龍城中醫白癜風醫院 太原白癜風醫院:兒童白斑初期症狀圖片?白癜風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且白癜風患者群體低齡化趨勢不斷加劇,年齡在15歲以下的患者佔整個患者群體的28%以上,越來越多的兒童在其成長過程中遭受白癜風的侵襲。為了讓兒童更好的預防、治療白癜風,家長朋友們一定要了解兒童白癜風的早期症狀,這對於白癜風的治療能起到很大的幫助。一、皮膚白斑:兒童白癜風的發病,患者身體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出現白斑。
  • 慧擇公布最新理賠數據,重疾案件集中於21-40歲群體
    同時,基於對理賠數據的多維度洞察,發現年輕女性、少兒健康問題需引起重視,另外21-40歲的中青年群體患輕症概率最高,提示人們應當多關注自身身體狀況,通過定期的健康篩查來防範早期風險。數據顯示,在重疾理賠上,各個年齡段中,男性21-40歲佔比達55.13%,女性21-40歲佔比更是高達69.42%。
  • 趙忠祥78歲生日這天因癌去世!警示我們10大體檢項目+10大臨床症狀...
    年齡在40歲以上,有家族遺傳史、不良生活習慣,有慢性或者是腫瘤遺傳史等情況的人群都需要做防癌體檢。也就是說如果年齡大了,還是需要每年有針對性地做一下防癌體檢。下面是我國十大高發癌症的高危人群和篩查方法。
  • 42歲男子不痛不癢查出「肺癌」,醫生提醒:3種異常表示肺受傷了
    王先生今年42歲,平時比較喜歡抽菸,而且吸菸的量也是在逐年增長,想要控制,但發現自己沒有那麼強的毅力,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到現在為止,王先生已經有接近20年的煙齡了。 就在最近一段時間,王先生突然感覺到胸口疼痛,而且疼痛感越來越厲害,實在受不了了,就去醫院做了檢查檢查結果讓全家人大吃一驚。
  • 42歲袁泉和49歲俞飛鴻同框,終於明白了,什麼是「高級美」
    當42歲袁泉和49歲俞飛鴻同框時,小編終於明白了,什麼是高級美,小花們的氣質完全比不上。袁泉今年42歲,俞飛鴻49歲,倆人都是40+的當代女性,但是卻都透露出一種極致的優雅年輕感。同框照片中可以看到兩人的皮膚狀態保持的都非常好,而且都是非常白嫩的膚質,所以在穿白色和紅色裙裝時,看起來更有高貴優雅的氣質。倆位女神級人物同框本就是一件非常值得紀念的事情,更讓我們驚訝的是兩位老戲骨絲毫沒有年齡感,妥妥的凍齡女神啊,這高級感真的學不來!
  • 劉強東24歲中關村賣碟,馬化騰27歲假扮女孩陪聊,柳傳志40歲擺地攤,你有他們慘嗎?
    劉強東24歲在中關村賣碟,被女友鄙視;馬化騰27歲初創QQ,假扮女孩子陪聊;馬雲30歲搞翻譯社慘澹,靠賣襪子補貼;宗慶後42歲蹬三輪車走街串巷叫賣冰棒;你還有什麼挺不過去的事情!於是,包括柳在內的所有員工都當過「倒爺」、「板爺」,在中關村拉平板車去賣運動服裝、電子表、旱冰鞋、電冰箱。 「如果在跟IBM訂貨之前,能打去100萬美元,大概就折扣40%,那就可以大賺一把。」於是,柳傳志找人擔保後,跟銀行借了300萬。 經人介紹,柳傳志找了一家進出口公司,讓他們把這個錢換匯打過去。
  • 42歲男子眼角紅肉竟是腫瘤,隱藏眼內14年奪眶而出
    記者:李文秀 通訊員:餘瑛 程雅琴「想想都瘮人,我眼角這一大塊紅肉,竟然是眼內腫瘤的分身」27日,42歲的王先生腫瘤摘除手術術後半個月,再次來到武漢艾格眼科醫院複查,視力由0.2提高到1.0,病了14年的左眼終於變正常了。
  • 杭州31歲漂亮女模特便血兩個月,上網搜索以為是痔瘡,沒想到是癌症!
    (原標題:杭州31歲漂亮女模特便血兩個月,上網搜索以為是痔瘡,沒想到是癌症!)
  • 女星嚴重便秘,18天不排大便,肚子長出一顆腫瘤緊急開刀切除!
    事實上,在星光閃耀的背後,他們也要承受很多不為人知的壓力和心酸。很多藝人為了拍出好的作品,甚至寒冬臘月也要浸泡在冰水裡,諸如此類的事時有發生。加上常年飲食作息不規律,以至於近幾年娛樂圈成為了重疾的高發區,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消息曝出某明星患病的消息,引起人們對健康的高度重視。據臺媒2月10日報導,臺灣一名藝人日前便登上節目自曝患嚴重便秘,18天不排大便,肚子長出一顆腫瘤緊急開刀切除!
  • 21歲女生出現更年期症狀,只因……她這個壞習慣很多人都有!
    、糖尿病、骨質疏鬆、婦科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一種甚至多種合併症。最近一年,寧海縣公立醫療機構統計的更年期症候群為4776例,同比略有上升,年齡集中在45歲~55歲,其中年紀最小的僅21歲,最大為79歲。「過去一年,20~25歲就出現更年期症狀患者統計下來有8個,應該引起重視。」婁慧萍說,由於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巨大的工作、生活壓力,門診還常遇到35~40歲就絕經的女性患者。
  • 做了三次化療,32歲小夥腫瘤卻迅速增大
    國科大腫瘤醫院淋巴瘤內科主任楊海燕主任醫師介紹,目前,淋巴瘤的病因與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明確,一般認為與感染、免疫及遺傳等因素有關。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其他癌症的發病年齡,年輕人罹患淋巴瘤的機率更高些。 「不過,淋巴瘤確是為數不多的可被治癒的癌症,預後相對較好。」她介紹,以霍奇金淋巴瘤為例,它的患病群體大多數是年輕人,治癒率在80%到90%之間,即使復發之後,一半病人依舊可以治癒。
  • 沒「吃」對,11歲男孩患上了胃癌 第A09版:健康 20201212期 濟南時報
    【案例】  你能想像一個11歲的孩子竟然得了胃癌嗎?這確實是真的。據了解,近兩三年,樂樂就一直喊著胃疼,帶他去醫院檢查,醫生只當普通胃病開藥治療。此後,樂樂的胃病就像扎了根,時好時壞,樂樂的父母覺得「十人九胃」,孩子這麼小,不會有大問題的,每次就給樂樂吃點藥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