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戴姆勒汽車宣布與寧德時代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動力電池技術方面進行深度合作,據知情人士透露,根據雙方的合作協議,寧德時代未來將為戴姆勒生產軟包電池。
德系三巨頭「站隊」軟包電池
目前,主流的封裝形式主要有三種——圓柱、方形和軟包。據悉,圓柱、方形電池的外包裝一般為硬殼或鋁殼,而軟包電池是鋁塑膜包裝的。
由於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內阻小及設計靈活等優勢,軟包電池深受歐洲車企巨頭青睞。目前,軟包電池主要被日韓廠商佔據主導地位,國內電池廠商更傾向於方形電池。
但近幾年來,隨著採用軟包動力電池的戴姆勒、大眾、通用、日產、現代汽車等車企加速中國市場布局,國內電池廠商也開始向軟包傾斜。
除卻最新的戴姆勒與寧德時代合作的消息,之前大眾投資11億歐元獲得國軒高科26.47%股份,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戴姆勒緊接著認繳9億元戰略投資孚能科技參與其科創板IPO;萬向一二三近期也被報導獲得大眾百億元動力電池訂單;億緯鋰能也收到了華晨寶馬動力電池供應商定點信。
在德系三大巨頭相繼與國內電池廠商合作之下,軟包電池正站到電池封裝形式舞臺的「C位」,相信後期軟包電池企業的機會不可小覷。
國產鋁塑膜未來可期
作為軟包電池製造的關鍵材料,鋁塑膜成本佔到電池成本的15%-20%,僅次於正極材料和隔膜,是不能忽視的頗為「燒錢」的材料。
目前,鋁塑膜市場主要被日本DNP 印刷、日本昭和電工等極少數日本企業所壟斷,國產鋁塑膜的佔比僅有20%左右。據悉,在日本廠商的技術壟斷下,鋁塑膜價格長期處於高位,平均毛利率高達60%以上,這導致國內軟包電池企業的生產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實現鋁塑膜大規模國產化迫在眉睫。
近年來,隨著生產工藝不斷提升以及產能加速釋放,我國鋁塑膜市場進口替代進程正在加速推進。
國內鋁塑膜行業的技術佼佼者——明冠鋁塑膜已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鋰電池用鋁塑膜產品乾熱複合製備技術,成功實現了鋁塑膜產品的穩定供貨,公司所生產的鋁塑膜產品,具備耐電解液和阻水性能好,同時兼顧衝深性能和裁切性能的特點,在動力電池用鋁塑膜產品領域內探索出了國產化替代的現實路徑。
事實上,在蘇州鋰盾、紫江企業、蘇達匯誠等國內企業自主創新研發的努力下,國產鋁塑膜在外觀、衝深成型、耐電解液、阻水性等綜合性能上都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在數碼電池領域已經取得了突破,也在積極導入動力電池產業鏈。
有機構預測,到2030年我國動力電池的需求量將達到459GWh,在大眾、戴姆勒、寶馬等「軟包控」的追捧下,軟包電池滲透率將大幅度提升,屆時鋁塑膜用量將超過8億平方米。龐大的市場規模,將吸引國內鋁塑膜廠商積極布局或擴建產能,加速國產替代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