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美國:窮人潦倒,富人狂歡。美國發明新詞「K型復甦」

2020-12-26 諮詢師天生

如今,美國已經成為世界疫情的重災區,面對疫情衝擊,讓美國內部出現涇渭分明的奇怪景象:富裕的美國人們讓加州房價大漲供不應求,華盛頓特區整容醫生訂單火熱,而勞工階級、小微企業主、黑人和墨西哥裔等少數族裔在疫情帶來的死亡和失業中苦苦煎熬,年輕人因為付不起租金卻不得不逃離大城市求生存。

下圖為美聯儲發布的最新數據,全面考察了2020年上半年的美國財富水平,顯示不同種族、年齡和階級之間貧富懸殊。

其中,前1%的富人淨資產總額達34.2萬億美元,而最貧困的50%(約有1.65億人)——總共只有2.08萬億美元,佔全國家庭財富總額的1.9%。與此同時,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顯示,美國最富裕的50個人身家接近2萬億美元,較2020年初增加3390億美元。

美聯儲估計,美國最富有的10%家庭持有全國財富的69%,即77.3萬億美元,高於上世紀80年代末的60.9%。這主要是因為最富有人群的財富激增。今年6月,最富有的1%的人擁有美國30.5%的財富,高於1989年末的23.7%。而最貧困50%美國人擁有的財富比例則從3.6%降至了1.9%。

面對"窮人失業、富人的錢包卻越來越鼓"的現象,美國經濟學家提出了"K型復甦"理論,認為這是美國的走勢,同時說明了"財富可以帶來幸福,但財富並不等於幸福"這一觀點。

美國是個資本主義國家,資本的本性就是榨取勞動創造的剩餘價值,貧富差距的產生是必然結果。資本家的目的就是賺取剩餘價值,在分配上勞動者永遠處於受剝削的地位,雖然在一定條件下資產階級為調和矛盾也會在分配領域做出有限的讓步,但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分配領域不平等的關係。不僅如此,國家的貧富差距與經濟、文化、政府措施等等因素都息息相關。顯然,貧富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以改善的。相反,在一些影響力大的問題下,貧富差距還會愈演愈烈。例如,此次疫情爆發,不僅給美國經濟帶來巨大傷害,同時貧富差距懸殊之大駭人聽聞。

圖中可以看出,將經濟分成三個節點。第一個節點便是新冠疫情之前經濟狀況,國家經濟穩定且貧富差距沒有體現出來,到了第二個經濟衰退的節點,全體經濟呈現急劇下滑狀況。當兩條階級代表曲線出現兩極分化,呈現"K"型時便是到了第三個節點的經濟復甦時期。這就引發出了"K型復甦"這個新名詞,同時也說明了經濟復甦將拉大貧富差距的現象時必然趨勢。

所謂"K型復甦",即在疫情的經濟影響下,"富人"群體能夠迅速從中恢復過來,即K的上升趨勢,而另一個群體則會陷入長期的經濟困境,即K的下降趨勢。

這種下降趨勢的集中體現便是如今美國居民中窮人的大量失業引發的"失業潮"。

據了解,失業潮主要影響到的是低收入者聚集的相關行業,例如餐飲業、製造業和服務業等等,而只需要在家辦公的高收入人群無需面臨這種生存問題。時至今日,美國失業問題仍未得以緩解,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嚴重超過負荷,據相關經濟學家分析,要等勞動力市場恢復可能要到2023年。窮人失業,沒有經濟來源,只能依靠救濟金艱難度日,這個情形下卻迎來了富人賺錢的契機。他們財富劇增的主要原因便是股價上漲,富人階層他們懂得如何利用股市等金融工具在股市順風的情況下攬收大量財富,而窮人便沒有這種投資理財的能力,只能接受"被收割"的慘澹現實。K型復甦理論認為,疫情將擴大美國貧富差距,這一理論也有了事實作為證據,證明其一定的合理性。

同時,引發了一個思考:貧富差距到達極點時,國家財富並不會因此受損,將富人階級獲取財富的可能性最大化,國家經濟也會呈現一定的上升趨勢,這樣的話,人民的幸福便會成為國家財富的犧牲。那麼,國家發展是為了人民的幸福,還是為了創造越來越多的財富?財富可以給人們帶來幸福,但財富就等於幸福嗎?兩者間顯然不是等號關係,K型圖也說明了這點。

如今的美國如臨大敵、身負重任,美國疫情的治理對於世界疫情的治理來說十分重要,美國政府需要積極的調整態度用有效的措施治理這次疫情以及引發的種種經濟危機和政治弊端。

相關焦點

  • 看看疫情下的美國,窮人和富人差別有多大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感染者上至政要名流,下至平頭百姓。一些人由此認為,病毒面前,人人平等。不過美國媒體卻評論稱,事實卻並不如此,疫情正在加劇美國社會的不平等現象,讓美國的社會問題顯得尤其觸目驚心。疫情正在逼死美國窮人?
  • 疫情之下劫貧濟富!美國富人錢包越來越鼓,窮人卻深陷食物短缺
    貧富差距懸殊一直是美國社會的一個熱議話題,而在新冠疫情這個特殊時期,更值得關注。疫情期間,從美國底層傳來不少壞消息。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疫情下的普通美國人越來越缺錢了,這是明擺的事實,那號稱福利最好的美國,又是否能保證那些失業的窮人吃飽肚子呢?
  • 疫情擊碎美國經濟增長夢 「K型」復甦或加劇社會分化
    新華社華盛頓12月24日電題:疫情擊碎美國經濟增長夢 「K型」復甦或加劇社會分化新華社記者許緣 高攀2020年即將結束。回首這一年,在新冠疫情衝擊下,美國經濟深陷衰退泥潭。未來,經濟復甦之路艱難坎坷。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經濟復甦或呈「K型」曲線,財富分化和社會割裂加劇。疫情阻斷了美國經濟持續擴張勢頭。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下滑5%,第二季度更大幅萎縮31.4%,是有記錄以來最大季度降幅。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認定,美國經濟自2月起正式步入衰退,結束逾10年的經濟擴張。
  • 為什麼美國窮人越來越胖,富人越來越瘦?
    基本上,美國窮人肥胖的元兇就是吃吃吃了。而美國的富人,在吃方面是非常注意的。a.範主在環球影城辛普森主題餐廳買到的漢堡有臉那麼大,熱狗有小臂那麼長,你們感受下……那種中國人吃一頓能撐得一天不想吃東西的分量,美國人隨隨便便三兩下就吃完了。所以他們每天攝取的熱量想不爆表都難。
  • 疫情使美國財富流向富人腰包?專家:美國無真正民主,逐利而已
    分析人士認為,社會收入和財富差距的問題一直都存在於美國,當下日益嚴重的疫情使這種不平等現象更加凸顯出來。有媒體指出,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美國國內現在的貧富差距已經達到了歷史最高點。美國聯邦儲蓄委員會主席曾指出,跟富人相比,美國的窮人在這次因為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中遭受到了更大的衝擊。
  • 海外網深一度:疫情之下,美國富人的錢包卻越來越鼓
    資料圖:Getty受疫情影響,很多美國人日子過得捉襟見肘。但有媒體發現,一些富人的錢包卻越來越鼓。「劫貧濟富」根據Worldometer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9月16日6時30分左右,美國新冠肺炎病例累計確診超678萬例,累計死亡超20萬例。美國依舊是世界上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危機中,美國不少大型科技企業在疫情衝擊下不僅「倖存」,甚至業績比以前更好。
  • 疫情之下人人平等?看看美國,的疫情下,窮人與富人的差別!
    感染者也不分高低貴賤,上至首相,下至平民!所以有在網絡上有傳言稱:病毒面前,人人平等!不過據美國媒體的報導,現實卻不是如此,疫情加劇了美國社會的不平等現象!根據紐約市衛生局發布的統計數據來看,感染人數最多的地方,往往是一個城市最貧困最擁擠,外來移民最多,房租最便宜的地方!這些人多數被分布在皇后區、布魯克林區、布朗克斯區,還有石坦頓島!
  • 泰國最著名的「狂歡城」,夜晚富人在肆意揮霍,窮人卻在辛苦勞作
    如今旅行團的項目活動已經遍及了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而這就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體現,因為經濟發展下的物質生活的提高,所以推動了國人出門走走的心思,推動了國人了解不同文化風俗的動力,所以旅行團在如今點亮了一個又一個的地區,將一批批的國人送到國內不同地區,也送到不同國家去旅遊。
  • 富人大腹便便,窮人形銷骨立?在美國恰恰相反…
    有人甚至把醫生與律師、保險並列,統稱為「美國三大黑幫」——這雖然是開玩笑,但也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對美國醫療費用的不可承受之重。而牙齒的治療費用尤其昂貴,動不動就是幾千大刀,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負擔得起。因此,在美國,根據牙齒的健康和美觀程度,很容易判斷出你所處的階層,也會影響將來的職業發展。對有錢人來說,即使天生牙齒不好,後天也會想方設法地彌補起來。
  • 在美國「窮人吃肉」,富人卻吃素,真實答案卻讓人大跌眼鏡!
    導語: 在美國窮人吃肉,富人卻吃素,真實答案卻讓人大跌眼鏡! 美國式飲食文化是不講究精細,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華,比較大眾化。一日三餐都比較隨便,有可能都把時間放在工作上了。美國人日常生活接觸到最多的食品如漢堡包、炸雞、比薩、醬汁麵條、塔可卷餅、三明治、熱狗、炸薯條,這些全都是早期從西歐各國傳入的舶來品,小編有一個留學美國的朋友卻告訴了我一個有趣的事實,原來美國人中,每天吃大魚大肉的多半是窮人,而富人卻吃素,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個是在美國的街頭,常常看到的情景就是,美國人匆匆忙忙的啃著漢堡,喝著可樂,或者是喝著一杯咖啡。
  • 外媒:美國窮人正感受疫情下的不平等
    參考消息網4月26日報導 據埃菲社4月24日報導稱,在美國,窮人社區正在以一種極為不平等的方式經歷著這場新冠病毒大流行。相關內容編譯如下:有人說,病毒面前人人平等。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來自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美國城市的數據表明,一個人掌握的資源越少,那麼被新冠病毒感染和死亡的風險就越高。卡洛斯·塔皮亞生活在紐約布朗克斯區。
  • 美國疫情故事:窮人撐不過3個月,富人財富仍在增長
    來源:一財網雖然美國總統川普稱計劃5月1日前復工復產,但當下美國可以說是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在公共衛生專家看來,現在就重啟經濟活動為時過早且操之過急。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實時數據,截至北京時間28日7時31分,美國新冠累計病例超過98.7萬例,累計死亡超過5.6萬例。
  • 颶風襲擊下的美國佛州:富人包機撤 窮人橋下躲
    海外網9月11日電 當地時間10日,颶風「厄瑪」以210公裡的猛烈風速吹襲美國佛羅裡達,並開始向北推進。雖然天災侵襲的對象不分貧富,但在這種天災引發的逃難過程中,窮人和富人的處境卻是截然不同。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先前,厄瑪肆虐古巴後減弱為3級,但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表示,厄瑪目前已重新增強為4級。美國國家氣象局表示,厄瑪的移動方向顯示它將沿佛州的墨西哥灣海岸推進,路線接近坦帕和聖彼得堡等人口中心。
  • 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卻也有「貧民窟」,窮人是怎樣生活的?
    眾所周知,當今世界上一共存在著大大小小220多個國家與地區,但能夠被稱為超級大國的卻只有美國一個,這種「一超多強」的格局已經保持了上百年時間,美國之所以能穩坐「世界第一」這把交椅,就是因為軍事、經濟、科技等多個領域一直領先於其他所有國家,尤其是經濟,美國雖然人口不多,但其市場卻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 美國胖子多 只因窮人多?
    而現在,肥胖是窮人的標誌,意味著愛吃速食品、啤酒、土豆;而富人大多吃有機食物、喝紅酒,吃螺旋藻,有錢投資在健身上。在美國胖很容易,瘦卻是一件昂貴的事情。胖子多 窮人惹的禍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統計數據,2013年美國有4530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佔美國人口的14.5%。
  • 富人飯碗不可動搖?美國混亂愈演愈烈的背後,是矛盾的難以調和
    同年12月,金就"窮人運動"主題做了一場"極度的社會不公可能導致國家滅亡"(A kind of social insanity which could lead to national ruin) 的演講。1968年2月,"窮人運動"正式開始,集會人群開始湧入美國首都華盛頓進行抗議。
  • 怎樣區分美國窮人和富人?馬未都:看他們的體型就知道了,非常準
    我想一眼就可以看出,但是在現代要區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特別是美國這種發達國家,他們有很多低調的富人,那麼怎樣區分美國窮人和富人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來盤點一下世界五大藏家之一馬未都的分辨方式,非常準確。在一次節目中馬未都說到中國和美國的飲食和烹飪是不一樣的。中國呢是民以食為天,講究做菜的美味、色澤樣樣俱全,不太講究營養的流不流失,即使是一種很普通的菜式,但中國廚師也會把它做的非常美味。
  • 黑人=窮人:美國黑人問題為何難解決
    平心而論,美國的建國歷史並不若他曾經宣傳的那樣光輝,美國的自由平等是建立在白人新教徒之上,而非為異族準備,美國國父們設想的山巔之城,最好由白人和新教徒組成,直到60年代,美國一直實行移民配額,對移民的種族成分進行要求。無論是古代中國,羅馬帝國,還是當時的西班牙、英國,都未對異族進行如此系統性的,從上到下的歧視。
  • 窮人家的孩子真的不適合學藝術嗎?窮人才做選擇,富人都要
    今天上網衝浪的時候看到一個話題說窮人的孩子不適合學藝術。這都2020年了怎麼還有人說這種話?誠然,學習藝術確實要比其它的科目花費更高,但它所收穫的未必比其他科目低啊!而且在美國,電子遊戲音效師、樂團指揮及影視音樂總監都薪資不菲,與之類比在我們國家這類工作的薪資,也屬於十分可觀。而且,小編覺比起有錢人,窮人的孩子更適合學藝術!1.因為生活環境的願意,他們很早就懂得和體會到生存的不易,提早抓住了「不易″這一生活的本質。
  • 疫情之下美國經濟極度不平衡:富人越富,窮人越窮
    隨著全美範圍內新型冠狀病毒病例數量的增加,個體的經濟狀況也越來越分化,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失業,但是另一邊富人的財富積累卻越來越多。 這邊是4000萬美國租房族將流落街頭,那邊是美國的億萬富翁們,在疫情期間淨資產增加了近萬億美元,最富有的那50個人的財富總和甚至超過了全美國一半人口的財富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