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無用」的發明,也太有趣了吧

2021-03-01 看理想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莊子


如今做一件事,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它有沒有用,它會帶來什麼樣的回報。就是在這樣的功利主義氛圍裡,王村村式的「無聊」就好比一瓶清潔劑,叫人們重新看清了無用之用。

別小看無聊,別鄙視無用——就像我們曾在《那些沒用但美好的事情》文章裡說過,你需要花大把的時間,你得閒下來,得留時間散散步,得願意坐在窗子底下發發呆,你還需要努力開發想像力,需要有足夠的幽默感,你更需要克服物慾的障礙。

越是鑽研「無聊」或是「無用」的人,某種程度上就越是在做無用功。而往往正是因為無用,才有機會跳出「有用」的禁錮,發揮出最意想不到的用處。這是無用的悖論,也是無用學的奧妙所在。

卡爾維諾說:人類所從事的一些活動,表面上完全無利可圖,除了娛樂和解決一道難題的滿足感之外不為其他,這些活動經常會出人意料的在某個領域顯得至關重要,並產生影響深遠的結果。對於詩和藝術是如此,對於科學和技術亦然。


今天想介紹幾位人物,他們某種程度上都算是「無用學」領域的「權威人士」,其中不乏最平常的普通人,他們在無用的堅持裡得到了別人無法給予的快樂,甚至得到了比追求有用的人們更實際的回報。


其中也有不那麼平凡的人,他們在聲望背後,做出了一些在外人眼裡莫名其妙,在自己看來卻煞有介事的研究,他們並不在乎物質上的回報,卻往往因此有了一些非金錢能取代的最奇妙的發現。

希望他們的事跡,能夠讓你高速運轉的身體放鬆下來,在疲於追求「有用」的生活之外收穫到一點樂趣或者寬慰。

01.

無用發明少女:

因為自卑而發明,因為發明而感恩


日本有一位單身少女致力於無用發明,也許你已有所耳聞:藤原麻裡菜。在她20歲時,她開始搞發明,25歲時,她已經積累了200多件發明,而她的靈感來源,就是曾經內心的自卑,以及因自卑而產生的她稱之為「陰暗面」的想法。


比如她渴望擁有一個福士蒼汰一樣的男友時,她從十元店裡給自己買了一個塑料頭型模具,按照福士蒼汰的模樣上色(儘管一點都不像),裝上馬達,就可以按照她的願望完成許多男友力十足的動作,親吻、摸頭、壁咚、擁抱。

當她為自己平胸而不自信時,她發明了「越走胸越大的鞋子」,但因為是充氣原理,左右常常不太一致。隨後她把豐胸鞋升級為鼓風機配置版,但因為用力過猛,氣球一不小心就炸了。



當她也想被寵物治癒時,她發明了舔臉器,但是那種粗糙的舔臉更像是在臉上冷冷的拍打。

她還發明過加班鼓勵器,用錢不停地甩臉;

發明過優雅喝紅酒的裝置,在你每喝一口紅酒後,都會自動向你噴灑一臉的玫瑰花;

發明過一個人的家用夜店,你需要自己端著一杯酒,擠進一個僅容一人的紙箱拼裝「亭」,在廉價霓虹燈下隨歌起舞……

說白了,這其實是一個不太講話、沒有多少朋友的女孩,用最簡陋的方式,滿足自己對生活的願望。

當她把這些無用發明上傳到Youtube上時,沒想到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豐胸裝置甚至收穫了100多萬的點擊量。2016年,她獲得了「YouTubeNextUp」大獎。大概是在2017年的時候,她辭去工作,一邊打工一邊專心在家搞研究。她甚至還成功地舉辦了一次個人作品體驗展。


藤原麻裡菜回憶說:「一天我一邊吃著牛肉飯一邊想,買飯的錢,竟然是做無用發明賺來的,然後我就覺得很感動。你不覺得是奇蹟嗎?」


02.

上世紀的發明家:

絕不讓創意淪為「邪惡的資本幫兇」


川上賢司,這個日本人留在百度百科上的詞條是,發明家、日本珍道具協會創始人。喜歡稀奇古怪玩意兒的人,一定知道「珍道具」。

珍道具協會的官網上寫著這樣一段話:

行星形成。地球冷卻。生物出現了,其中一個開始玩巖石和棍棒。

那個生物製作了長矛、鏟子,把毛皮變成布。然後,他開始幻想。他製造了太陽能手電筒和帶餐巾的領帶。不完全有用,但不知何故並非完全沒用。他創造了效果並不明顯的發明.但仍然很有趣。

珍道具就這樣誕生了。

當你細想「太陽能手電筒」和「帶餐巾的領帶」時,你應該已經體會出了那種微妙的用意。


珍道具講究十大原則,其第一條原則也是珍道具的真髓所在,叫做「Not Really」,意即,從實際角度看,一個發明必須要無用,倘若這個發明非常好用,那麼,這就不是一個珍道具,而是一個應該投去專利局的發明。


生於1946年的川上賢司本人,上世紀就開始致力於這樣的無用發明,人們甚至從他的發明裡看出了一些人文關懷。


我們都知道日本職場壓力大,於是,觀察入微的川上賢司就為通勤人士研究了多款無用發明——

「到站喊我」通勤帽

頭戴式捲紙(鼻炎患者福音)

地鐵自助鞦韆座

日本人在生活方式上的講究也常常先人一步,川上賢司在這一點上同樣有別致的用心——

防掉發飲食麵罩

隨時隨地掃把組合

準確撓痒痒T恤

泡麵快速冷卻裝置

90年代初,他把這些發明總結成一本書:《101項並非無用的日本發明》(101 Unuseless Japanese Inventions)。後來甚至還受邀在BBC英國廣播公司做系列節目。


可是論初衷,他和這一代的無用發明少女很不一樣。他在大學時就熱衷於馬克思和無政府主義,在經濟繁榮時代的日本,川上賢司看不慣人們把錢耗在不必要的商品上,正是因此,他想到了以並非無用、也並非有用的珍道具來對抗消費主義。


如今已年至七旬的他,攢下了700多件發明,他至今沒有申請過一個專利,沒有用於任何商業開發,他說:我鄙視物質主義,鄙視一切都變成了商品。自由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但他個人的對抗擋不住消費主義的主動入侵,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他的眾多無用發明中,自拍杆已經成了商家的戰利品。

03.

人工智慧之父的人工智障設計


在川上賢司提出珍道具的理念之前,20世紀50年代,人工智慧先驅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就發明了一個「無用機器」,他稱之為「最愚蠢機器」(most stupid machine of all)。

無用機器基礎版與對戰版


機器的裝置很簡單,只設有一個開關,當你打開這個開關時,它就執行唯一的功能,就是盒子開啟,伸出觸手關掉開關。知乎「有哪些人工智障發明」的問題下,這個最愚蠢機器名列其中。


但這個機器的出身十分高貴。早年明斯基在貝爾實驗室的時候,他曾與他的導師、資訊理論之父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一起,在三四周時間裡做了十幾、二十來件沒用的發明,其中就包括一個「重力機器」,一旦遇到重力改變就會響起鈴聲,但是地球的重力沒有改過,這個鈴也就從來沒有響過。


最愚蠢機器也就是那一碓無用發明的其中一個,最初是明斯基提出的設想,香農很喜歡,果真給做出了一個實體,之後又多做了幾個送給實驗室的同事。但是過了些時間,這些小發明就被遺忘了。


半個世紀過去了,這個無用機器卻意外地迎合了當代人的無聊趣味,人們紛紛模仿自製並延伸出了五花八門的版本。

無用機器八個開關升級版


馬文·明斯基是虛擬實境最早的倡導者,被稱為人工智慧之父,但他有一個很聳人聽聞的觀點,他認為機器遲早會達到人類的水平,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做事,那時,機器就會鄙視人類為:「肉做的機器」。

而他早年做的這個最愚蠢機器,也許有意也許無意,都已經傳達出了人類與機器的某種長久糾纏、耐人尋味的關係。


據說那臺最愚蠢機器還有一個名字,就叫做:「別煩我盒子」(Leave-me-alone Box)。


到這裡,關於無用發明,從幫助自卑少女建立新生活,到抵抗消費主義,再到折射出的人與機器的哲學關係,似乎再也討論不出新的高度了。如果你真的這樣認為,那就太小看「無用之用」了。


最後一個無用發明的例子,正驗證了詩人賈科莫·萊奧帕爾迪的一句話:當一切都有用,我們唯有強調無用才能思考。」


04.

前衛戲劇家寺山修司的自殺學研究


日本前衛戲劇的代表人物,寺山修司,人們形容他的藝術表現手法既有西班牙的達利、畢卡索的影子,又有安迪·沃霍爾的波普藝術感,他同時還是知名導演、詩人、作家。這是他的電影《死者田園祭》中的一張劇照。

光這些頭銜加這一張圖,你已經能夠感受到這個人的非凡之處,但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位已故天才還是一個集惡趣味與冷知識於一身的大師——他研究自殺。


在我們看來,自殺應該是不值得提倡的行為,他卻在《扔掉書本上街去》一書中很認真地寫了一篇《自殺學入門》。

其中講到自己少年時就熱衷於製作自殺機器,特別是在看過查爾斯·亞當斯插在《親愛的死日》書中的一頁自殺機器圖紙之後(那是一種可自行了斷的斷頭臺,只要聞了藥物在上面睡著,頭上就會有把利斧落下),他於是發明了幾種自殺機器。

《扔掉書本上街去》,雅眾文化出版

先說說「雙雞式自殺器」吧:

我得坐在椅子上讀江戶川亂步或其他什麼人的書,預先固定好一把對準我心臟的上膛獵槍,並用繩子把扳機跟兩隻雞的腳連起來。然後我把沙袋頂在頭上,再讓兩隻雞站在沙袋上。由於沙袋是開了孔的,沙子一點一點朝外漏,兩隻雞越來越站不穩,就會本能地飛下來。這時它們腳上繫著的繩子便會拉動扳機,讓獵槍射出子彈將我打死。

另一種是「上海麗兒型浴缸自殺器」:

先在蕩漾著老電影主題歌《上海麗兒》的浴室中坐進浴缸,把剝掉外皮的留聲機電源線纏在洗浴所需水位的地方,再擰開龍頭向浴缸裡放水。然後我一絲不掛(最好戴上圓頂硬禮帽),心情愉快地邊洗邊聽《上海麗兒》。當浴缸水位一點一點上升到赤裸電源線的高度時,我就能夠在一瞬間成功地觸電身亡。

此外,他還發明過螺栓式自殺桶、脫粒機型頭頂振動自殺器、繞頸風琴自殺器、四〇式心臟破裂發動機,等等。

他非常鄭重其事地看待自殺,為這不該是一個因為悲觀或洩氣而放棄生命的行為,而應該是「一種依託於戲劇理論之上的典禮,一種自我表現,一種神聖的一次性快樂。」

所以接下來他又講解到,應當如何練習遺書寫作、如何尋找自殺動機、如何選擇自殺的場所,以及自殺許可證的必要性。

「為了達成生存自由與死亡自由同價化的目的,自殺還必須杜絕虛假仿冒,嚴格執行許可證發放規定,確保特權階級對自殺的壟斷。」


為此他詳細羅列了哪些人是沒有自殺價值的,節選如下:


最後他總結道:當我考慮自己的自殺時,感到很難將自己與別人切割開來。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獨立的「自己」,「自己」只不過是別人的一部分罷了。殺死自己,多多少少也會傷及別人,有時甚至會殺死別人。因此,現在已經到了一個自殺無法不連累別人的時代了。想到這裡,我深有感觸地對著鉛筆凝視起來。


到此,相信對於寺山修司一本正經的自殺學授課,你已經從他的無用思考裡不自覺地汲取到了對藝術、生命、自由的某種理解。


參考來源:

自殺學入門 | 理想國

《扔掉書本上街去》 | 新星出版社,雅眾文化出品

戀愛經驗為0的美少女,發明了一個調情工具,有200種功能 | 一條

沒有一個廢柴,能拒絕這位日本發明家 | 浪潮工作室

國際珍道具協會 https://www.chindogu.com/

內容編輯、撰文:陳皮

監製:貓爺

無用的實用性,就是生命、創造、愛和欲望的實用性。因為無用帶來對我們而言最有用的東西——那就是不抄捷徑、不趕時間的創造,讓我們越過社會所編造的幻影。


——精神分析學家 米格·班納薩亞和傑哈·施密特

有人可能覺得很神奇,正是今天這個時代——在這個所有書籍、所有印刷品、所有明信片都講求實用的時代——許多年輕人會真的相信「讀書無用論」、「文科無用論」,甚至「生化環材無用論」。


可是到底如何定義「有用」?又該如何理解「無用」?上文不過是解答了其中一部分。


梁文道也是一位「無用論的過來人」,他目前正在堅持的音頻節目《八分》,其宗旨與珍道具的原則多少有點相似:不保證成功,不一定有用。而他在大學主修的哲學,也被認為是一種「畢業之後找不到工作的學科」。

「這就是我的大半輩子,學了一堆註定找不到工作的東西。這是種怎麼樣的人生呢?」

如果你想知道,請關注4天後(5月17日,周五,晚8點整)的一場知乎live,梁文道將與你分享:


1. 他的人生——

從小到大,學的都是「沒用」的東西

如何才能既不「過得貧窮」,更不會「活得貧窮」?


2. 他對待欲望的姿態

「衣食足而知榮辱」,如何界定「衣食足」的標準?

如何定義和運用「有用」、「無用」?


3. 以及我們的生活該怎麼過才好?

人生不同階段的「無用」,你到了哪一級?

以「有用」兌「有限」,用「無用」向「無限」

點擊下方,觀看先導視頻


點擊文末 閱讀原文,

即可預約梁文道「無用」Live講座

相關焦點

  • 手工耿和他無用的100件發明
    不鏽鋼暗合了耿帥對許多美好品質的概括:「沉穩、不張揚、有質感,最關鍵的是不會生鏽。」於他來說,用不鏽鋼來製作無用的發明,是一種男人的浪漫。他發明過一臺鐵籠一樣的跑步機,不跑到規定時間,鐵籠的門就不能打開;還發明過一款洗頭機,洗頭之前先倒立,把整個頭淹進水桶裡,更像是一臺刑具;還有邊騎車,車上的風扇就會轉起來的「自行車風扇」,似乎完全沒考慮過騎車的時候本來就有風;以及用彈簧和不鏽鋼組裝成的,連酒杯都能彈碎的「不鏽鋼腦瓜崩」……這些發明,都是穿著背帶褲、扎著長發的他親身上陣演示
  • SBS演藝大賞笑臉口罩太鬧了!搞怪口罩大集合,無用發明超爆笑
    為了兼顧防疫,SBS給每位嘉賓特製了「笑臉口罩」,金希澈、白種元老師神貼合,李光洙喜感滿滿網笑翻!除了SBS特製的笑臉口罩,過去也有不少人研發過有趣的惡搞口罩,拉麵口罩、名片口罩,都是爆笑但無用的搞怪發明!
  • 太好玩了!95後小哥專門設計「廢物」:件件發明都讓人笑破肚皮!
    相信大家都看過無用愛迪生「手工耿」的視頻了吧?圖|手工耿作品這位曾北漂做過焊工的小哥憑藉著「耿哥出品,必屬廢品」的口號發明的「無用」作品數量不亞於愛迪生這些表面看似具有消遣性和喜劇效果的無用之物,簡直是融合了人類認知心理學、行為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理論方法的互動設計。你細細的品:兼具外形與功能的「滅霸風扇」裝置。
  • 這個日本少女的無用發明,手工耿都要給跪了
    ——是枝裕和  說起「廢柴發明家」,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手工耿,這位濃眉大眼、長發飄飄,擁有不輸於龍媽之超長稱號的男人,將「無用發明」的概念引入了中國。 保定的愛迪生,手工界的樊少皇,無用產品的發明者,廢棄材料的守護者,廢材之王,牛仔褲愛好者,中國「最慘」網紅其實在隔壁島國,無用發明至少已有30年的歷史,這些乍一看沒什麼用,仔細想想確實啥用沒有的無聊小玩意兒,統稱為珍道具
  • 這些奇葩發明是來搞笑的吧?野餐專用褲穿出去真拉風!
    日本的奇葩發明相信很多人都應該領教過吧,接下來登場的是愛知縣的一個勺子!「納尼!?!?!你們不知道這個是為了吃什麼的嗎?其他地方的縣民們說不知道是開玩笑的吧!?」一名住在愛知縣的網友崩潰發文。原來這是以日本中部為主的連鎖拉麵店「スガキヤ(Sugakiya)」所開發的餐具。
  • 拿去吧:人體十大無用器官!
    點擊上方標題下「加拿大家園」可快捷關注家園君個人微信號:cameet 歡迎勾搭!
  • 這些創意產品被《時代》雜誌評為年度「最佳發明」
    《時代》雜誌近日正式公布了 2020 年度「最佳發明」榜單,百款涵蓋「人工智慧」「消費電子」「教育」「經濟」「娛樂」「醫藥」等不同領域的發明被選中,包括次世代遊戲主機 Sony PlayStation 5 /Xbox Series S、深受女性消費者青睞的戴森直發器、在全球引發社交熱潮的任天堂遊戲《動物森友會》,以及在疫情背景下由日本 LIXIL 發明的可攜式洗手站等等
  • 「無用」的情慾綻放.
    大一時,一位教授在課堂上回復某生「文學和藝術有何用」時,淡淡回了句「無用之大用矣」。聞言我醍醐灌頂,幾乎熱淚盈眶。同時聯想到蔣勳先生說的「美學基本規則,無用的便是美」。從此這句話就成為了我個人生活哲學的核心理念。美,就是回來做自己。
  • 世界上那些「無用」的發明,防狼毛褲:鹹豬手看到後也沒有興趣吧
    隨著人類的進步,科技也在不斷的進步,越來越多提升人們生活質量的發明不斷出現在人類的視野當中,但是在眾多的發明中也存在著一些比較無用的發明,比如今天尤其點名的最後一個發明。第一個發明叫做草地拖鞋,看賣家圖,感覺應該就是在普通的人字拖上面再加上一層仿真草地吧,對於這個設計,很多網友表示很無語,難道走在這個上面不會覺得紮腳嗎?還不如穿以前做的草鞋呢?
  • 「生活太重要了,不能太過嚴肅」:最神奇的數學家John Conway
    正像詩人王爾德所寫的一樣:「生活太重要了,不能太過嚴肅。」4 月 11 日,英國數學家約翰·何頓·康威(John Horton Conway)因 COVID-19 去世,享年 82 歲。曾與康威有過交集的天才數學家陶哲軒在悼文中寫道,「康威可以說是所有數學家構成的凸包中的一個extreme point」。
  • 無用良品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沒什麼用但製作精良還很有趣的...
    無用良品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沒什麼用但製作精良還很有趣的產品時間:2020-02-10 13:1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無用良品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代指沒什麼用但製作精良還很有趣的產品 沒什麼用但製作精良還很有趣的產品。借日用品品牌無印良品打趣的說法。
  • 魔力極簡「寵物塗鴉」一個被正經插畫耽誤的靈魂畫手
    她和丈夫養了三隻毛孩,分別為 Stanley、Stuart和Kitty,幫這些毛孩拍照時常拍出失敗寵物照,畫面中的牠們不僅姿勢詭異甚至還有點幽默,Jay Cartner就以這些照片為原型做了簡單塗鴉,畫那種不需要美感、不用邏輯
  • 【粉紅色信箱系列】「邊一個發明了返工」,ok,是上帝
    >結婚生仔買樓買船 粉紅色信箱,有讀者要求「剖釋 my littleairport 的『邊一個發明了返工』」。我估計,整天人客流量大概應該不出二十人次吧。點了一杯咖啡,就在裡面看小說休息。奇怪的事發生在第二天晚上。第二天晚上,教學完畢,不知不覺,我又浮遊到這韓式咖啡店。令人驚訝的是這個——我發現,我昨天(24小時以前)喝完的咖啡、單據、託盤、餐紙等所有遺物都仍然原封不動在同一個位置上!「咖啡店這幾位穿著制服的年青人究竟是怎麼喇?」我心裡不禁詫異問。
  • 無用發明真的無用嗎?哈哈哈哈哈看完覺得好沙雕
    提到「無用發明」相信你一定不會陌生,就是那種看起來好像並沒有什麼卵用,卻又真的能夠解決某些問題,
  • 超大AirPods、9倍大紙牌、手機投影儀……「無用」小物開箱
    除非你特別細心,注意到這個產品多出了一個 AirPods 沒有的接口,同時質感不太對勁。不過只要你看到到它的實物,你就知道這一定不是 AirPods。無他,一切只是因為這個「AirPods」實在是太大了,普通人的耳朵絕對塞不下,大概只有豬八戒那樣的大耳朵才能挑戰一下。
  • 真沒想到,必勝客的周邊發明如此的有趣.
    在必勝客消費過的人一定都對這個白色小圓桌不陌生,其實它被稱為「披薩拯救者」,相信大家過去打開披薩外送盒時,都曾留意到中間那隻神秘的白色小圓桌,而它的功用則罕有人知。擺放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紙盒因為披薩的熱氣而變軟下垂,導致披薩的配料全部沾黏到紙盒上。
  • 「老破小」又怎樣?有趣的人相遇,哪兒都是最酷的婚房
    帶著對他無數的好奇,我們來到了約翰強尼和太太飛行員M滿是漫畫、玩具和故事的「無用之家」。「拱門」太火?我老媽早就玩過了!—約翰強尼家是典型的90年代「老破小」。一梯N戶,除了最靠邊的兩戶,每家朝北的窗戶都挨著過道,隱私性不好,採光也差。
  • 這些「french XX」沒一個和法國有關,第二個難以啟齒……
    ),但傲嬌的法國人又常常能在英語人眼中的法式格調(French Touch)中發現魅力,然後進行一番吐槽,大概英法作對已經成為一種刻煙吸肺的說話模式了。實際上,正因為這個病在曾經的歐洲引起混亂,歐洲大陸上的各國也用這個病的小名來彼此甩鍋——被叫做「法國病」是義大利先這樣幹的,然後連帶著英國德國都這樣叫,那法國人就乾脆叫它義大利病……
  • 日本「6秒商店」,腦洞真是太太太太太大了!
    :6 秒內讓你看懂用途,甚至瘋狂種草。 除了魔法陣手機無線充電器這款代表作,一起來看看「6秒商店」還有哪些爆款腦洞神器!如果你還是習慣邊充電邊玩手機,那這款冰棍充電器也能滿足你。「6秒商店」就連小小的喝水的杯子都不放過,隨手將其放在書桌或茶几上,分分鐘可拍科幻大片,科(nao)技(dong)改變生活啊。
  • 皮紋調色盤之先生/小姐,「算個命」吧!
    於是我的朋友又打趣問我,到底是算命準?還是皮紋檢測準呢?  說實話,不可諱言的,每次在做大腦基因皮紋檢測的「第一指令––請把手拿出來」,似乎真的很難讓人不聯想到「算命」這回事。但事實上,「算命」和「皮紋檢測」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