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銀行南新支行內的「圖書館之友」。
走進位於中山市岐關西路交通銀行南新支行,記者看到,等待辦理銀行業務的市民不再只能依賴刷手機打發時間,他們還可從「圖書館之友」中邂逅一本心儀的圖書,讓書香滋養靈魂。該「圖書角」是中山紀念圖書館與交通銀行中山分行聯合創建的中山市首家銀行公益性圖書館,自今年6月24日投入使用以來,受到了市民的大力點讚。目前,多家銀行都在積極申報「圖書館之友」項目,踐行金融社會責任,為廣大市民提供寧靜雅致的閱讀學習空間。
市審計局是2019年「書香機關」,也是全市第一個參與「圖書館之友」全民閱讀服務的機關單位。負責對接該項目的審計局工作人員郭小姐表示,「圖書館之友」的建成進一步豐富了該局幹部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形成了「好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風尚。「通過積極參與『圖書館之友』活動,全體幹部職工掀起了全民閱讀的新熱潮,營造了積極健康、奮發向上的學習氛圍,有利於全面提高審計隊伍的綜合素質,為中山審計事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除了企業和機關單位,在中山28家中小學校,孩子們也可能遇見「圖書館之友」。該項目已將觸角延伸至中山農村,在阜沙、黃圃、三鄉、板芙、古鎮、小欖、南朗等鎮區建立閱讀點,為鄉村中小學、黨群中心送去不少於1000冊圖書,如協助南朗左步書屋建設,為其增加館藏圖書3000冊,與全市圖書館聯網,實現圖書通借通還。這些舉措有力推動鄉村群眾開展全民閱讀,讀好書、多讀書,用文化促進鄉村文明振興。
據中山紀念圖書館信息與技術部副主任張鐵柱介紹,「圖書館之友」是中山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一項最新創舉。自2020年6月9日啟動,截至於2020年7月23日,我市共53家企事業單位項目提交了申請,其中,黨政機關共17家、事業單位(含學校26家)共28家、銀行共2家、企業共2家、學習型組織3家。目前,所需135551冊圖書的配送已全部完成。
據介紹,「圖書館之友」項目是我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一個新亮點。近年來,我市一直積極推進「以中山紀念圖書館為總館、各鎮區圖書館為分館,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圖書館(室)、街區自助圖書館、流動圖書館(車)為服務點」的三級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引導各行業圖書館(室)、共享閱讀空間組成圖書服務聯盟。目前,我市已建成1個市級館,24個鎮(區)分館,271個行政村(社區)圖書室和32個街區自助圖書館,在全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內,實行一卡通、通借通還、數字資源共享。2020年上半年,全市鎮(區)分館及街區自助圖書館文獻借閱冊數為115萬冊次。
為拓展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有效提高館藏文獻的借閱率,中山紀念圖書館與黨政群團單位、學校和酒店等企事業單位、學習型組織建立友好的共享借閱關係,將相關單位、學習型組織確定為「圖書館之友」,由中山紀念圖書館根據各單位、組織的實際需求把圖書批量借給黨政群團單位、學校和酒店等企事業單位、學習型組織,讓書香飄進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對於「圖書館之友」的具體運作流程,張鐵柱向記者做了以下詳細介紹。他特別提示,因為個別「圖書館之友」設在共建單位內,並非對所有公眾開放,建議從「圖書館之友」或圖書館借出的書籍最好到圖書館歸還,以方便更多人可以閱讀。圖書館會根據共建單位的申請,及時補充「圖書館之友」所空缺的書籍。
◎問題1:成為「圖書館之友」需要哪些條件?
●回答:共建單位需要一定面積的圖書展示和閱覽場地,設有相對獨立、開放、整潔、優雅的閱讀環境,設有專人負責保管中山紀念圖書館圖書,同時可以利用圖書館的轉借系統進行圖書管理,實行免費借閱服務。
◎問題2:誰可以在「圖書館之友」借書?
●回答:持有中山市圖書館總分館讀者證的人員均能在「圖書館之友」轉借圖書。 「圖書館之友」項目由所在單位設有專人負責圖書的保管和日常運營管理,並為該單位員工提供免押金借書證辦理,通過微信移動平臺實現圖書轉借服務。同時讀者們也可以在支付寶「借閱寶」生活號上或微信「粵省事」小程序上免費辦理讀者證,快速辦理,無需排隊等待。
◎問題3:有哪些書可以借?
●回答:該服務點所入藏圖書包括政治、黨建、經濟、文學、旅遊、休閒等類型,注重實用性和普及性,適合基層群眾閱讀。圖書館內也同時開設了融入音頻的有聲特色閱讀方式,為廣大市民提供優質的閱讀服務。具體需要配置哪些書籍可由共建單位來挑選,也可以由共建單位提出所需的圖書類型,由圖書館負責配置。
◎問題4:在「圖書館之友」借的書籍如何歸還?
●回答:通過圖書轉借功能,凡持有中山市公共圖書館讀者證的市民均能在「圖書館之友」之間、公共圖書館服務網點之間實現圖書接力互借,並在「圖書館之友」或中山市圖書館總分館系統內歸還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