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第一周,百餘個教育品牌在淘寶開啟「學習人的硬核直播」,40多萬網課人蹲守在淘寶直播間,相當於坐滿了1萬多間教室。
與此同時,教育機構也在淘寶直播裡探索更多可能,雙11期間,新東方教育通過直播為線下門店帶來2300%的訂單增長,玩起了教育圈的新零售;成人英語和少兒英語的直播CP聯動,讓家長孩子一起學英語;越來越多的教育圈CEO也紛紛進入了直播間——羅輯思維聯合創始人脫不花下場與粉絲聊天,華博特教育總裁徐前雙11一場直播帶課200萬。
從疫情爆發以來,整個在線教育行業被啟動了快進鍵。從供給端來看,直播、AI、OMO等技術的快速進步,加上在線教育領域課程內容的大量湧入,巨頭的入局等使得整個行業的競爭異常激烈。
而從用戶認知和習慣上,疫情使得在線教育這個形式加速普及,讓市場也快速地熱起來。
疫情對於教育行業來說是一個突發事件,那麼,疫情給教育行業帶來了哪些變化?
整體來看,儘管疫情對教育業有著很大的影響,但還有兩個沒變。一個是 「需求沒變」,整個市場的基本面是不變的,尤其是在過去兩三年中,面對繼續增長的市場,教育行業的客戶服務培訓主體卻因為種種因素在變少,教育行業從業者所能獲得的市場和「蛋糕」會越來越大。另一個是「本質沒變」,教育的本質並不會因為線上、線下而發生改變,也不會因為是否有疫情而出現本質差異。
事實上,今年以來,疫情催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壯大,尤其是在線教育等行業快速擴張。這場疫情把幾乎所有的教育機構都逼上「5G衝浪」,「不在線無教育」是現在的真實寫照。
例如:疫情前,教培巨頭新東方的業務主要集中在線下。疫情期間,新東方一舉將80多個分支機構、超100萬師生搬至線上,今年2-6月份新東方的業務幾乎沒有受到影響。
不過,疫情也在倒逼教育模式革命。如果沒有好的服務,那麼平臺自身所積攢的優勢將很快失去。教育機構很難在短時間內搭建起可用、易用的技術團隊。
疫情一方面刺激了線上的需求,另一方面,因為流量激增,導致獲客成本降低,從這兩端來看,對於常規做在線業務的企業來說,實質上有很大的收穫。
從獲客端來說,疫情加快了頭部企業跟中小型創業公司之間的差距,因為從資源的調配跟佔用的能力上來看,其實是不太一樣的。觸達用戶和佔領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是不是適配自己,就會變得非常重要。
也有專家提出不同意見:疫情最大的影響並不是來自於用戶或顧客,對教育行業的本質,或者說對整個教育科技產業或者在線教育產業的本質是沒有發生任何變化的,它最大影響是來自於對公司經營的影響,因為就當所有人過去在做預算或者規劃的時候,從來沒有把黑天鵝事件的變化性和突發性考慮在內。
在線教育的滲透率和付費意願的提升,其實是一個常態,疫情只不過加速了那些更下沉市場的用戶接受度的提高。
對於在線教育企業來講更多的可能是在風險管理和日常相對穩健和健康的公司經營上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思考。
在線教育四大發展趨勢
結合前沿技術
根據艾媒諮詢相關調查顯示,有47.9%的受訪K12在線教育用戶認為,在線教育的產品去結合前沿技術,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來說,在線教育的技術層面仍舊較為淺顯。
用戶對在線教育技術應用的訴求高是不無道理的,從在線教育現在的行業狀況來看,大量用戶仍在質疑在線教育的教學成果。目前前沿技術在在線教育領域的應用仍然較淺,這是導致在線教育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畢竟在線教育的模式性質與線下教學有本質區別,就更要在技術上下功夫,來解決在線教育的教學成果問題。
目前,很多巨頭機構在在線教育領域的探索上,都在嘗試結合前沿技術,致力於研發更加實用的在線技術,來幫助在線教育從本質上更上一層樓。在未來的幾年裡,「科技研發」將會是在線教育領頭機構們的主要重點之一。
實現精準營銷
從整個教育行業各領域的發展來看,在線教育領域的發展相對來說較為緩慢。
縱觀在線教育一路以來的發展史,可以看到在線教育的明顯痛點之一,就是用戶轉化周期太慢,導致整體獲客成本過高。隨著現在在線教育機構越發增多,各機構投放廣告力度越發加大,這讓行業內的競品競爭將越來越激烈。這直接加深了在線教育的獲客難度。
正因如此,在未來,在線教育機構將會在營銷上進行思考與轉變,大趨勢就是將實現精準營銷。
由疫情所帶來的大批關注與用戶,是否是一時間的繁榮假象,我們難以定論,但是最終目標,就是將這些現有用戶轉化為長久付費用戶。在線教育機構將會在獲客上轉變方式與力度。
主要體現於對目標用戶群體要精準獲客。在線教育用戶的轉化周期一般都很慢,從其最開始決策是否購買,到實際付費購買再到最後的使用與續費是一個漫長過程。在線教育機構應精準在每一個環節,來實時跟進用戶。
對於用戶在使用全程中的高頻學習領域,機構將有相對應的跟蹤與分析,從而實現精準運營。
走向下沉市場
我國人口眾多,教育需求一直是無比巨大的。對於在線教育來講,其用戶群體不僅僅局限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其潛在用戶群體是非常龐大的。同時,在線教育行業的渠道下沉特徵十分明顯,根據在線教育視頻技術平臺保利威的數據顯示,2016年三、四線城市觀看直播總人數為20.19億次,直到2019年截至11月23日已達98.95億次。
下沉市場是在線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國家近年來一直在倡導教育普及,隨著國家的科技實力越發雄厚,教育行業內科技滲透率也逐年在升高。近年來,網際網路的普及應用率在四、五線及以下城市與農村地區都開始增多,這給在線教育行業帶來了下沉市場的渠道與希望。
越來越多的在線教育玩家開始注意到下沉市場的潛力,並開始逐步布局。探索下沉市場,尋找新用戶流量將成為在線教育領域未來發展的主路徑之一。在國家「教育扶貧」與「城鄉教育一體化」的支持與鼓勵下,在線教育的發展將更加具有社會價值,也將會吸引更多的人予以關注和支持。
線上與線下相融合
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OMO模式是整個教育行業的未來大趨勢,放在在線教育行業中也是一樣。在2020年開年的這一場疫情中,不僅僅是只有線下機構意識到線上線下融合的趨勢,在線教育機構更是看到了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優勢與亮點。
例如,在線教育獲客成本高的痛點,放在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裡將會緩解很多。舉個生活中的例子來看,像大潤發、盒馬之類的超市,除了線上超市運營外,還有大量的實體店鋪,兩種模式相輔相成,才最終達到廣泛普及的效果。
從現在的巨頭機構們的布局可以看出,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形式是正確而可取的,尤其是在這次疫情期間,這一模式的優勢更加明顯的顯現。在未來,在線教育的線下課堂或許將會成為每個在線機構的標配。為此,在線教育機構不僅僅要將注意力集中放於技術的開發和升級上,也將會開始關注和涉及線下的教學模式與方法。
註: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