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鳳凰網奇點商業
鳳凰網奇點商業訊據21財經,有新聞稱來自日本的家居生活品牌無印良品(MUJI)「中國區利潤8年來首降」,並多次被曝質量問題。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MUJI中國總部)表示,「我司從未公布過中國大陸市場具體銷售額數值,且根據現已公布的官方IR信息,報導中所提及的數據存在多處事實性錯誤。」
以下為無印良品的回覆:
關於報導中所提到的「連續11次降價『討好』中國消費者」:
「價格的重新審視」並不是針對於某一個或某一類商品,一味地進行降價。2018年春夏季,我們對襪子、廚房用品等約350種商品實施了價格的重新審視,而在2018年秋冬季,又對服裝、文具等為主的500種商品進行了價格調整。2019年也以生活雜貨為主,對170種商品進行了價格的重新審視。
關於報導中所提到的「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首次出現下跌」、「淨利潤則同比大跌31%」:
我司從未公布過中國大陸市場具體銷售額數值,且根據現已公布的官方IR信息,報導中所提及的數據存在多處事實性錯誤。
「從2016年起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可比銷售增幅在持續下降」、「並且從 2016 年起無印良品的中國店單店營業利益增速也開始下降,2017 年第三季度的增速一度為負」等內容,缺乏數據支撐,純屬杜撰。
報導中所提到的「近日,良品計劃公布的2020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5月31日的3個月內,良品計劃銷售額同比增長5%至1123億日元(約合71億元),淨利潤則同比大跌31%至65億日元(約合4億元)」,更是存在明顯的錯誤。
我司僅在去年2019年7月公布的《2020年2月期 第1季度結算快報》中公布過「第1季度合併累計期間2019年3月1日~2019年5月31日,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當期淨利潤 65億94百萬日元(前年同期比減少 30.9%)」的數據,而此數據為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劃的當期淨利潤數據,並非MUJI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淨利潤。
關於報導中所提到的「每每被揪出品質問題,無印良品官方的態度都很強勢,絲毫沒有致歉的誠意」:
有關於產地標註問題,我司此前已經進行過了聲明,相關進口食品包裝上用日文標註的「東京」為公司註冊地而並非產地,我司進口及銷售的進口食品均有「原產地證明書」,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並在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
有關於任何商品品質問題,我司積極配合整改,在官方線上渠道致歉,並為消費者提供退貨、退款,並不存在「態度強勢、毫無誠意」的現象。
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查詢到的數據,2019年7月10日,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發布了「2020年2月期第1季度結算快報〔日本標準〕」,報告期為「2019年3月1日~2019年5月31日」,其中出現了淨利潤下滑的數據:
「日本經濟在本第 1 季度合併累計期間內,2019 年 1-3 月期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 0.6%(折合成年率為 2.2%),實現了兩季度持續增長。設備投資有所改善的同時,個人消費與前期相比卻呈現負增長,國內需求增長緩慢,推動力不足。
由於美國貿易政策致使貿易摩擦日益激烈,以及英國退出歐盟等不穩定的國際局勢,世界經濟的前景不明確。
本第 1 季度合併累計期間內本公司集團的經營成績如下。
主營業務收入 1,123億28百萬日元(前年同期比增加 5.5%)
銷售額 1,121億24百萬日元(前年同期比增加 5.5%)
營業利潤 103億54百萬日元(前年同期比減少 22.3%)
經常利潤 96億3百萬日元(前年同期比減少 28.6%)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當期淨利潤 65億94百萬日元(前年同期比減少 30.9%)
其中出現涉及中國業績的內容描述為:東亞事業的本第1季度合併累計期間的營業收入為308億21百萬日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7%),事業部門利潤為33億42百萬日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4.0%)。
本第1季度合併累計期末的東亞事業店鋪數為379間(較上季度末相比,店鋪數增加4間)。在中國大陸,由於1月在杭州開設了旗艦店等原因,銷售額有所增加。在中國臺灣,實施過促銷的「減輕肩部負擔雙肩包」的銷量保持良好態勢;而在韓國,以生活雜貨為中心,銷售額增長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