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了一種基於石墨烯纖維的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

2020-12-26 電子發燒友

浙江大學了一種基於石墨烯纖維的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

MEMS 發表於 2020-12-23 11:41:37

近日,《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報導了一種基於石墨烯纖維的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由浙江大學高超、許震團隊和浙大科創中心微納電子學院徐楊團隊合作完成,論文第一作者是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的方波博士和微納電子學院的Srikrishna Chanakya Bodepudi博士。該工作探索了宏觀石墨烯纖維在中紅外區域的發光和探測性能,並基於此構建了首套纖維基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該研究展示了石墨烯宏觀材料在中紅外光電子器件通訊領域的應用潛力。

中紅外光及石墨烯簡介

中紅外光(Mid-infrared, MIR)通常指代波長為2-25微米的光波,它與生物體活動的關係密切,這是因為中紅外光的區間剛好分布在生物體熱輻射波長範圍之內(在日常報導和描述中稱為遠紅外光)。先進的中紅外通訊系統在保密通訊、醫療保健、環境監測、氣象科學及太空探索等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

       光學通訊系統通常由兩個基本的功能性結構單元(即發射器和接收器)輔以其它信號處理裝置組成。在傳統的通訊系統中,發射和接收的功能通常由不同的器件分別實現。倘若能找到一種兼具發射和接收功能的材料來實現雙向通訊,就可使通訊系統大大簡化並提高效率。前人藉助於碳納米管和鈣鈦礦等材料,雙向通訊的構想已經初步在可見光及近紅外光區域中實現。然而受限於材料的性能及嚴苛的工作環境,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目前尚未能實現。

石墨烯具有原子級別的厚度和極高的電子遷移率,它可以通過載流子耦合或者灰體輻射的方式發射中紅外光,也可以通過結構設計在很寬的波譜範圍內呈現出光電響應能力。然而常規的寡層石墨烯對光子的吸收能力欠佳,難以做成中紅外器件。該工作將石墨烯組裝成弱耦合的宏觀材料,解決了石墨烯低吸收率和低發射率的問題,實現了高性能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

圖1 常見光譜的分布

柔性石墨烯纖維

該研究以氧化石墨烯薄膜為原料,通過加捻技術及後處理製備了連續的柔性石墨烯纖維。不同於以往報導的單軸取向的石墨烯纖維,這種纖維在結構及性能上有兩大改變:表面的螺旋型構型使纖維呈現出伸長率超過15%的拉伸形為,並在多次的循環拉伸測試中保持穩定的力學和電學性能;即使在高溫碳化處理後,也有相當比例的弱耦合區域存在。

圖2 柔性石墨烯纖維的結構及基本性能

石墨烯纖維的中紅外探測性能

將弱耦合的石墨烯纖維製備成雙電極的光電導結構,可以探測波長範圍在2-10微米之間的中紅外光。將中紅外光源從電極的一段向另一方向移動,可以發現所檢測到光電流信號會發生方向和強度的逐步改變,證明石墨烯纖維的中紅外探測機理是光熱電效應(photo-thermoelectric effect)。由多層石墨烯弱耦合而成的纖維吸收中紅外光子,局部溫度發生瞬時的上升。此時,在光照區域和石墨烯纖維-金屬結之間會產生一個逐漸削弱的電子溫度梯度。

       光子激發產生的熱電子在梯度場的作用下逐漸擴散到金屬電極一段,從而產生光電流信號。在此過程中,弱耦合的多層石墨烯結構有效降低了熱電子的層間散射,從而促進了熱電子在毫米級別的石墨烯宏觀結構中快速穿越,在石墨烯纖維中實現了中紅外區域的響應。為了驗證這一機理,作者對比了同樣尺寸的高取向熱解石墨(Highly oriented pyrolytic graphite, HOPG),它是一種強耦合宏觀石墨體,在同樣的實驗條件下並沒有觀測到明顯的光電流信號。

相對於寡層石墨烯材料,石墨烯纖維的電阻要低三個數量級,從而在較低電場作用下會產生較大的暗電流。然而這一問題並不能限制石墨烯纖維突出的探測能力,因為石墨烯纖維構築的光電導結構產生的光電流可以達到0.7A,遠高於寡層石墨烯。該研究發現石墨烯纖維對波長為4微米的中紅外光的探測頻率可以達到0.25兆赫茲,並且具有約0.67 A/W 的響應度。

圖3 石墨烯纖維的中紅外探測性能表徵。(a)將石墨烯纖維懸空固定在金屬電極之間,輸入暗電流探測對中紅外光的響應;(b)將中紅外光加載到石墨烯纖維的不同區域,可以收集到方向和大小都不同的光電流;(c)與不同中紅外探測器件的響應度對比。

石墨烯纖維的中紅外發射性能

發射性能測試裝置與探測性能檢測裝置相似,都是將石墨烯纖維固定在兩個電極之間。對石墨烯纖維輸入一定頻率和一定強度的電場,可使其發射波長為2-12微米的中紅外光。隨著電場的提升,光譜會發生藍移,分布範圍逐漸收窄,強度也有大幅提升。將發光的纖維即時的溫度用普朗克函數進行換算,證實了其發光原理屬於典型的灰體輻射。

        對於灰體輻射材料,其發光的光譜分布範圍及峰值由表面的溫度單一決定,溫度越高越靠近可見光區域。作者通過計算發現,當表面溫度調控在330-700 K時,灰體輻射的波長可以控制在中紅外區域。而石墨烯纖維在空氣中的耐熱溫度可以達到800 K,可以在這一區域穩定工作。比如當輸入電場為3.53 V/cm時,石墨烯纖維可以在662 K的溫度下工作超過40小時。

根據普朗克公式,灰體輻射出的能量與其本徵發射率有著緊密的聯繫。一般情況下,發射率越高,所輻射的能量越強。而發射率又和吸收率正相關。因此石墨烯纖維的發射率在較寬溫度範圍內比寡層石墨烯高兩個數量級,其輻射效率(輻射能量和輸入電場能量的比值)也有一定優勢。通過商用的銦鎵砷探測器所能觀測到的最快發射頻率為10兆赫茲,作者認為這可能和石墨烯纖維的弱耦合結構以及裝置的獨立支撐結構有關聯。弱耦合作用和自支撐結構限制了熱擴散,使電場產生的焦耳熱限制在一個多層石墨烯結構中,促進石墨烯快速高效發光。

圖4 石墨烯纖維的中紅外發射性能表徵。(a)將石墨烯纖維懸空固定在金屬電極之間,輸入變頻偏壓使其發射中紅外光;(b)在不同溫度下,石墨烯纖維的發光光譜與理論的灰體輻射曲線相符;(c)發光頻率可以達到10兆赫茲。

雙向通訊系統

基於良好的發射和探測性能,作者以兩根同樣的石墨烯纖維構建了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每根石墨烯纖維都與控制發射和接收的功能電路連接在一起,發射和接收電路的工作狀態通過繼電器實現自動切換。左右兩根石墨烯纖維以一定的工作距離平行放置,以便傳輸和接收中紅外光。

       具體地,通過數字-模擬轉換和一系列的信號處理模塊向左側的纖維輸入一定頻率的數位訊號,使其發射相同頻率的中紅外光;同時右側的纖維接收中紅外光,並產生同步的光電流,再經過信號處理和模擬-數字轉換模塊轉換成數位訊號顯示在右側的顯示屏上。這樣就實現了中紅外信號從左側到右側的傳輸。右側纖維在接收完信號之後,可以對其輸入一個回覆信號。此時,右側纖維的控制電路會自動通過繼電器切換到發射模式,左側纖維的控制電路切換到接收模式,實現回覆信號從右側到左側的順利傳遞。

該研究報導的中紅外通訊系統非常穩定,可以在兩個纖維間實現穩定的信號交流和多次對話。該系統使用了多種數字/模擬轉換和信號處理模塊將石墨烯纖維的中紅外光通訊推進到數位化模式中,初步探索了應用潛力。受限於信號處理模塊的噪聲幹擾,此系統的通訊頻率只能達到125赫茲。但是作者移除信號處理模塊之後,通訊頻率可以大幅度提升至10萬赫茲,進一步提升優化後,有望接近於商用的通訊系統頻率。

圖5 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的電路圖

在文章的最後,作者根據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的能量轉移過程及工作原理提出了一個品質因子I*,它可以在給定的相同工作環境下,初步預估中紅外響應材料在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中所能達到的期望性能。作者還比較了石墨烯纖維與其它碳質材料,發現石墨烯纖維的品質因子佔據一定優勢,其它碳質材料或因受限於較小的橫截面積和較低的響應度。

圖6 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的能量轉移過程及品質因子

相關成果以「Bidirectional mid-infrared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wo identical macroscopic graphene fibres」發表在Nat. Commun.,2020, 11:6368。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20033-2#Sec14 。該工作是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相關資助下完成的。

 

責任編輯:xj

       原文標題:浙江大學研發基於石墨烯纖維的雙向中紅外通訊系統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浙江東華纖維製造有限公司隆重推出---石墨烯纖維
    浙江東華纖維製造有限公司隆重推出---石墨烯纖維 2020-10-13 09:01:13 來源:紡織網   什麼是石墨烯?
  • 石墨烯纖維紗的性能及其應用
    用石墨烯纖維面料的獨特功效   1、體溫即可激發的遠紅外   石墨烯特有人體體溫激發遠紅外功能,促進血液微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有效放鬆肌肉緩解疲勞,用石墨烯纖維面料製作貼身衣物,親膚能改善血液微循環,緩解慢性疼痛,有效改善人體亞健康。
  • 浙江大學許震、高超團隊:以氧化石墨烯為例初繪二維大分子構象工程...
    基於兩個基本問題的深入思考,近期,浙江大學許震、高超團隊應邀在《Accounts of Materials Research》期刊上發表了題為「Co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Two-Dimensional Macromolecules: A Case Study with Graphene Oxide」
  • 石墨烯遠紅外,為何能幫助機體深層修復?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烯旺石墨烯,ID:szxiwa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我們知道,石墨烯是一種二維碳納米材料。除了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力學特性,這種材料在生物醫學和藥物傳遞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而石墨烯在生物醫療領域一直被視為引發下一次醫療革命的關鍵。
  • 石墨烯智能運動衣有望製成,將溫度傳感和涼感集成於一體!
    經石墨烯改性後,研究發現該纖維具有優異的拉伸和溫度傳感性能,可作為傳感單元,通過普通的紡織織造方式,無縫的製作出將應變、溫度傳感和涼感集成於一體的智能運動衣(圖1)。圖1. 智能運動衣是採用微流控紡絲技術和石墨烯後處理製得的彈性纖維,通過常規織造方式構建而成,兼具自感應和自冷卻的性能。這種智能服裝在人體健康監控和自適應方面存在著廣泛的應用潛力。
  • 青島大學《Carbon》:木質素在碳納米纖維上原位生長石墨烯
    本文要點: 通過使用紙漿廢料中富含地球的木質素在碳纖維上原位生長石墨烯結構而不添加任何催化劑。 通過碳化策略,碳纖維上的CaS納米粒子由LS形成,可以用作石墨烯生長的催化劑。
  • 遠紅外發熱的新款石墨烯被子,磨毛面料更保暖!
    ✔石墨烯纖維✔190T磨毛面料✔精湛絎縫工藝✔輕便保暖透氣石墨烯是一款新型納米材料,10萬片石墨烯疊加才等於一根髮絲厚度,被稱為「黑金」。在航空航天、生物醫學、能原材料領域前景廣闊,近年來,石墨烯才開始用於家紡產品中。石墨烯製備難度大,需要將石墨烯與纖維共融紡絲才得到石墨烯纖維,相當珍貴!石墨烯因其良好的導電性,電荷不容易聚集,所以具有較好的抗靜電效果,讓睡眠更加安心舒適。
  • 石墨烯遠紅外發熱膜科技成果評價會在京召開
    9月29日,由廣東康烯科技有限公司發明,由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主持的「基於石墨烯節能新材料的超寬幅遠紅外線發熱膜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科技成果評價會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召開。  評價委員會認為,由廣東康烯科技有限公司發明的該產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解決了石墨烯分散、導電油墨的配製、絲網印刷技術、覆膜複合技術以及後加工等一系列技術關鍵,研發出性能優越的石墨烯遠紅外發熱膜以及發熱磚等產品,達到了升溫快、溫度均勻、電熱轉換效率高、安全可靠、使用壽命長等目的。
  • 專利:一種十字形遠紅外PTT纖維
    專利:一種十字形遠紅外PTT纖維 2010-10-11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申請(專利)號:CN200920067639.6 申請日:2009.02.12
  • 石墨烯應用新突破 有望實現高效低副作用的無創腫瘤治療
    近日,在江蘇省石墨烯創新中心名譽主任、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譽院長、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冠平先生建議下,南京醫科大學聯合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研發出將石墨烯柔性電子器件用作腫瘤治療的新型遠紅外發生器
  • Carbontech 2020-石墨烯論壇首日精彩來襲
    ,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研究員 10 石墨烯在環保與傳感器中的應用 畢恆昌,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02 報告內容
  • 石墨烯發熱墊丨冬季取暖必備產品
    所以在選擇中一定要擦亮雙眼,不可馬虎呀。下邊我們就盤盤這款神奇的發熱墊吧!無輻射發熱墊採用的是石墨烯纖維織成的發熱片發熱,與普通發熱墊的區別就是發熱介質不同,普通電熱毯是通過把電熱絲放入絕緣較好的尼龍面料中發熱,會有一點的對人體有害的輻射,危及人體健康。
  • 新型石墨烯遠紅外發熱膜科技成果評價會在京舉辦
    光明網訊 9月29日,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主辦的「一種新型石墨烯遠紅外發熱膜的研製及應用」科技成果評價會在北京召開。  來自科技部、工信部、住建部、發改委國家節能中心等機構的專家參加了評價會。
  • 奔騰石墨烯發熱地板:一種綠色環保的採暖方式
    在新一輪產業升級和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以石墨烯為代表的新材料是未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基石和先導。奔騰石墨烯發熱地板,顛覆行業格局,引領取暖革命。奔騰石墨烯發熱地板全面提升了我國在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領域的綜合產業競爭力,以及相關新材料和工程項目的生產建設,使石墨烯的技術成果更好地造福全人類。
  • 石墨烯取暖,是實力?還是噱頭?
    讀書時代我們就已經學習過,熱傳遞其實一種物理現象,利用物體內部或物體間溫差的存在,通過熱傳導、熱輻射和熱對流三種傳遞形式之一,實現從高溫到低溫處傳遞過程。
  • 基於3D雷射誘導石墨烯的可伸縮微型超級電容器自供電可穿戴設備
    基於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可伸縮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可自供電可穿戴設備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煥宇教授科學與力學系的多蘿西·奎格(Dorothy Quiggle)職業發展教授,教授Huanyu" Larry" 程煥宇教授帶領的一組國際研究人員
  • 烯旺科技直擊石墨烯大健康領域利器,打造爆款好物!
    石墨烯作為前沿新材料的代表,因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力學特性,在材料學、微納加工、能源、健康領域和藥物傳遞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被認為是一種未來革命性的材料。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於2004年發現了石墨烯並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無創腫瘤治療新方式出現,石墨烯熱療擔當重要角色!
    在江蘇省石墨烯創新中心名譽主任、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譽院長、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冠平先生建議下,南京醫科大學聯合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研發出將石墨烯柔性電子器件用作腫瘤治療的新型遠紅外發生器,實驗證明,其可有效抑制腫瘤生長並延長荷瘤裸鼠存活時間,未來有望應用於無創治療腫瘤的聯合策略。
  • 石墨烯膜介紹「水信生物」
    珠海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關於石墨烯膜介紹:石墨烯膜的原料來源於石墨烯纖維和植物纖維,是一款可以促進導入面膜液吸收。石墨烯膜介紹[水信生物]石墨烯膜的原料來源於石墨烯纖維和植物纖維,是一款可以促進導入面膜液吸收的科技型面膜布
  • 無處不在的溫暖,華美森石墨烯發熱塗料,隱形的採暖系統
    無處不在的溫暖,華美森石墨烯發熱塗料,隱形的採暖系統 2020-12-11 16:16:13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