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進博會技術裝備展區,智能機械臂吸引不少觀眾。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楊樹攝
四川交易團綜合形象展示區,來自儀隴縣的非遺傳承人正在展示剪紙技藝。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楊樹攝
再赴進博會,四川省茶馬古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詹聰日夜兼程,在5日趕到了上海,「6日正式對採購商開放,我一定要第一時間到達。」
去年進博會上,詹聰花1000多元買回去的糕點,給他帶來了產品創新靈感和300萬元的銷售額。「今年我想來看看有沒有好的包裝設備,合適的話直接採購回去。」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覽面積比去年擴大近3萬平方米,且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參展方式,讓全球企業有了更多交流機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數據顯示,今年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的參展回頭率高達70%,還新增50家首次參展。
越來越多的目光,正通過這個平臺尋找新機遇。
聚焦第三屆進博會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澤文 發自上海
新風向
握著訂單的他們都在找賣家
今年中秋節期間,詹聰公司開發的新產品「筠連綠茶餅」賣得特別好。「300多萬元的銷售額,完全沒想到。」
這個產品的靈感,源自上一屆的進博會採購。去年,他買了1000多元的「洋糕點」回去。其中一份連包裝文字都看不懂的堅果糕點,引起了他的注意。「堅果的脆和糕點的糯融合在一起,口感很舒服。」雖然他並不知道糕點的具體配方,但這個口感激發了他的靈感——將月餅的原料和堅果也放入自己的綠茶餅中,效果會怎麼樣?
經過反覆研發,「筠連綠茶餅」誕生。作為當地的「土月餅」,銷售額超300萬元。
嘗到了甜頭,詹聰今年打算規模化生產。「現在最需要解決的就是包裝設備。」因人工生產,每個綠茶餅的包裝成本在4元左右,他想通過自動化設備的引入,將成本降低一半。「進博會上的企業都很有實力,看能不能把這個問題解決。」
寶佳林(成都)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家菱雖然是第一次參加進博會,但目標卻不小——懷揣3億元訂單的她,想在進博會上找到合適的賣家。
她從事國際貿易代理採購,採購產品為牛羊肉,服務對象主要為四川、重慶、廣西等地的食品精深加工企業。「四川食品行業發展非常好,客戶裡的佔比最高。」她說。
目前公司一年的採購額在10億元左右。「單量大了,我們就有更多選擇權。」林家菱此行的目的十分明確:選一個物美價廉的賣家,長期合作。「阿根廷肉類品質不錯,是我關注的重點。」
新賽道
「不務正業」的他們正在搶市場
4號館技術裝備展區的微軟展場裡,參觀者最多的是一項新產品——「智慧零售」服務系統;旁邊的戴爾展區,「無邊界」教育的宣傳視頻一遍遍滾動播放。
展館的另一側,高通主推自己的人工智慧業務,西門子則向與會嘉賓重點介紹其「智慧交通」項目。
他們似乎都在幹與自己主業不相關的事。
「這恰恰是他們『在務正業』的表現。」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張延川說。他認為,隨著全國新基建的推進,各類新興業態正在不斷發生變化。「從市場上看,中國在這些領域就是一片大海,如何在大海中找到自己的立足點,這是他們當下最需解決的問題。」他說。
對此,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表示:「今年進博會更具特殊意義,在中國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我們願意與中國合作夥伴協同並進,在5G應用上為科技企業賦能,推動更多領域數位化轉型。」
「戴爾教育板塊的發展水平離不開教育資源和5G技術,四川在這兩個領域都有優勢,我們很期待和四川的合作。」戴爾市場部相關負責人李煒說。
張延川也認為,新興領域對大家來說都處於同一起跑線。「各個地方和企業,要抓緊機遇。市場佔領得越早,越容易走得更遠。」
新期待
共同攜手創造更多四川機遇
進博會上最受關注的是各大公司的全球首發產品。
比如迪卡儂展臺,一款可充氣的皮划艇就吸引了大量觀眾。這個皮划艇摺疊之後,只有背包大小,方便攜帶出行。
本屆進博會上,豐田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米其林輪胎智能自修複方案、沃爾沃電動輪式挖掘機等產品,都將進行全球首發。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進博會期間全球首發的產品達數百項,為歷屆之最。
「符合市場需求的新品,更容易成為銷售爆款。我這次來進博會最大的期待,就是能找到一個大賣的爆款。」四川家福來事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樊勇說。
紅旗連鎖進口商品業務採購經理蔡添的期待,則是找到更多優質的進口日用品。他介紹,紅旗連鎖當前進口商品比重不到10%。「但每年在以15%速度增長,今後的需求會很大。」今年他到進博會,主要關注食品展區和消費品展區。「我們公司三屆都參加了,期待今年能夠打開更多『門路』,讓我們的商品更豐富。」
進博會進入3.0時代,期待者越來越多。以四川為例,4000多人組成的採購商隊伍,涉及製造、批發、農林牧漁、零售等多個領域。「我們將依託進博會國際採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四大功能,強化會前、會中貿易促進和平臺搭建,期待能為全球企業創建更多的四川機遇。」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