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研究|張大千:青綠山水畫關鍵在著色,而著色關鍵在於用水!

2020-12-12 美術研究

中國山水畫的歷史源遠流長,而青綠山水畫的形成與興盛是早期山水畫發展的標誌。描繪山川形象遠在西周時就已出現了,當時帝王的冕服上有山形的裝飾,玉器上刻有山川雲氣紋。到戰國時對山川的描繪在楚建築中已有所見①。隨著東晉玄學自然觀向山水審美觀的轉化,一些畫家開始注重山水的描寫,這與此時山水詩的大量出現是相吻合的。顧愷之的《廬山圖》、戴逵的《吳中溪山邑居圖》、戴勃的《九州名山圖》等在史料中都有所記載。

南北朝時宗炳、王微對山水畫的畫理畫法開始了較深入的研究。但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獨立完整的山水畫作品則是出自隋代,這就是展子虔的《遊春圖》。而這張作品恰恰是青綠山水畫。這與早期的人物畫多為重彩敷色是一脈相通的。無怪我國古代以「丹青」作為繪畫的代稱。黃賓虹先生也曾說:「蓋畫法先有丹青,後有水墨,故謂丹青先於水墨。」②此語是深中肯綮的。在對山水的描寫上,青山綠水是對自然景物的直接反映和如實描繪,固然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對繪畫工具及材料的認識和使用也是重要的原因。

首先初期的繪畫是在帛絹上,雖然東漢蔡倫已發明了造紙術,但以後很長時間,造紙技術才逐漸完善。而繪畫所用的宣紙據史籍《新唐書》、《唐六典》、《唐國史補》記載,在唐代被列為「貢品」,地方官年年用以獻奉朝廷。由此推測宣紙還沒能在繪畫領域普遍使用。所以早期繪畫作品都是畫在帛絹上的。而在絹上丹青更為適宜。唐以前是以重彩礦物顏料為主,以後因植物顏料隨織染業的發達才逐漸用於繪畫。再則早期墨的生產工藝還非常簡單,墨尚需用研石來研磨,墨質也較粗。那時人們還沒有認識墨的特殊性能,只是把它當成顏色中的一種黑色罷了。

隋代青綠山水的代表人物展子虔被史學家稱為唐以前最傑出的畫家之一。據元代湯垕評述:「描法甚細,隨以色暈開。」③證明他已掌握了熟練的技巧。《宣和畫譜》中論述其寫江山「遠近之勢尤工,故咫尺有千裡之趣」,說明在畫面的處理上表現了高超的技藝。從故宮博物院現存的展子虔的《遊春圖》看,在繪畫技巧上,他創造性地運用了青綠勾填的方法,生動的描寫了春日陽光和煦、山野清新、水波漣漪的美麗景色。山間踏春的遊人直接用粉點染精細生動。無怪乎被稱之為「唐畫之祖」④。

黃賓虹先生有過這樣的論述:「大凡唐代畫法,每多清妍秀潤,時斤斤於規矩,而意趣生動。蓋唐人風氣淳厚,猶為近古。其筆雖如匠人之刻木鳶,玉工之雕樹葉,數年而成。於畫法謹嚴之中,尤能以氣見勝,此為獨造。」⑤而李思訓、李昭道的青綠山水畫最具代表性。《舊唐書》上記述:「思訓尤善丹青,迄今繪事者推李將軍山水。」《歷代名畫記》中也稱他「早已藝稱於當時,一家五人並善丹青,世鹹重之,書畫稱一時之妙。」

李思訓的《江帆樓閣圖》(傳)畫面意境開闊,長松秀嶺,岸徑曲折,碧殿朱廊,叢林掩映,風帆點綴於江天之間詩意頗為濃厚。畫筆雖工,氣勢雄壯,可稱唐代山水畫傑作。《唐朝名畫錄》謂之為「國朝山水第一。」其子李昭道直接繼承了李思訓的畫法。其《明皇幸蜀圖》(傳)也是這一時期優秀的青綠山水作品。張彥遠說他:「變父之勢,妙又過之。」⑥二李把展子虔的青綠山水推向了一個高潮,形成了盛唐最有影響的山水畫派。

北宋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是青綠山水畫史上的重要作品。這也是我們所能見到的早期最大的一幅青綠山水捲軸畫。畫中重巒起伏,綿延千裡,水波浩渺,雄渾壯闊,漁村野舍,水榭亭橋,人物舟船布置極為豐富。山石以濃淡墨勾出,且多見側鋒,並加以皴法,後施以青綠,在表現技法上有獨到之處和新的突破,形成了與展子虔至李思訓父子一派青綠畫風不同的風格。

南宋時期以趙伯駒、趙伯驌兄弟倆的作品最具代表性。趙伯駒擅長畫樓臺仙閣,青綠間勾勒金色,富有裝飾性。從技法上看,用筆精細而不瑣碎,用色瑰麗而不火燥,畫中滲以水墨皴法,既有青綠山水的明麗,也有文人畫的氣韻。趙伯驌的畫風與其兄相近,從年齡上看也大致相仿,可以推測當時他們一定是通力合作,一起研究,互為發展的。明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說:「李昭道一派,為趙伯駒、伯驌,精工之極,又有士氣。後人仿之者,得其工不能得其雅。」象董其昌這樣一向標榜文人畫而貶低青綠山水的人,在二趙畫前也備加讚賞,可見其藝術魅力。在宋代宮廷繪畫流傳下來的大量冊頁作品中,有不少作品雖然未能留下作者的姓名,但從中我們仍可看到許多風格不同的精彩的青綠山水作品。

元初趙孟工整一類作品繼承了青綠山水一派的畫法,直取唐人遺意,頗見功力。王原祁說;「趙松雪畫為元季之冠,尤長青綠山水,然妙處不在工,而在逸。」⑦這裡所說的「逸」與文人畫追求的藝術風格是一致的。但此時的青綠山水畫在以「元四家」為首的水墨山水畫洶湧的大潮中被淡化了。

明代文徵明、仇英多作青綠山水,且各有風格。文徵明雖用重色,但勾法簡潔,宣染自然,輕鬆中透著水墨畫的感覺。其簡靜的風格成為一種新的典型特色。這也許是與元代以來畫家多用宣紙作畫有關,因文徵明的青綠之作多畫於紙上。仇英的作品用色古厚精練濃鬱與文徵明典雅之風形成鮮明對比。無論是大幅、小幅作品結構都非常嚴謹,畫法細密,設色講究法度,工整中見氣勢。同時代年長於仇英二十多歲的文徵明當時已名重四海,卻非常推崇仇英。仇英去世時文徵明曾慨嘆道:「見仇畫方是真畫,使吾曹有愧色。」⑧仇英成為唐以後青綠山水畫派集大成的名家。

清代袁江、袁耀叔侄倆的青綠山水畫,著重界畫功力,青綠填彩渾樸不夠,畫面顯得單薄。與同出身於畫工的仇英則是無法相比了。清代書壇名家傅山、海派代表人物任渭長,都曾作過一些青綠山水。在畫面處理上,傅山把文徵明典雅的青綠畫風推向更輕鬆、更明快,而任渭長則吸收了仇英嚴謹工整的畫法,以巧妙的構思創作出了《十萬圖冊》這樣的作品。

青綠山水畫至清以後開始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與明代後期山水畫家董其昌等人提出「畫分南北宗」的理論有很大關係。他們把青綠一派稱為「北宗」。唐宋以來,山水畫的發展已形成兩大類,但把佛教上禪宗的分宗直接套在繪畫流派上畢竟有些牽強,但也可看為是一家之言。關鍵一點,則在於其中的「崇南貶北」之說。董其昌認為「南宗」是有書卷氣,有神韻,有天趣的文人畫,意如佛教中的頓悟而成;而「北宗」一派只是一味追求功力,板細而無生機,無意趣,意如佛教中北宗的漸修,認為學此一派畫家易入「邪道」。

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還有這樣一段評述:「畫之道,所謂宇宙在乎手者,眼前無非生機,故其人往往多壽。至如刻畫細謹,為物役者,乃能損壽,蓋無生機也。黃子久、沈石田、文徵明皆大耋」,而「仇英短命」,原因是「非以畫為寄,以畫為樂者也。」人之生死怎麼能以畫法的不同而定呢?何況他文中提及的文徵明一生也多畫青綠山水。仇英的早逝與其生活經歷有關。據林家治《仇英窮苦的一生》文中所述:仇英「一生至死都沒有脫離過漆工生活,臨死仍是一位蘇州桃花塢的漆工。」

繁重的勞動,社會的壓力,拼命的作畫,這大概就是他中年即逝的一個重要原因吧。董其昌的妄加評論是沒有道理的。然而「崇南貶北」的論說強有力地阻礙了青綠山水畫的發展,其理論基礎是與當時文人士大夫的審美理想有關的。其次是青綠山水畫的製作除有紮實的基本功,還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一件作品往往需要幾天、幾十天、數月,甚至歷經數年才能完成,且又要平心靜氣,一以貫之。可見作畫之易,不象有些人認為只要有耐心,能細緻即可。在《唐朝名畫錄》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李思訓與吳道子曾同在大同殿作壁畫,「李訓思數月之功,吳道子一日之跡,皆極其妙。」

雖然上述記載,據史學家們考證,兩位畫家在大同殿作畫的年代記錄有誤,但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畫青綠山水所需的精力和時間都遠遠大於寫意一類畫法。再則是青綠山水畫所需的顏色,在製作上比較複雜,與之比較水墨畫所需的材料要簡單得多。水墨畫即使是上顏色也多是以花青、赭石、藤黃為主。這類顏色可預先調膠製好,用時極為方便。而青綠山水中的主色石青、石綠等石色,只能研製成粉狀,在臨上色前才可以加膠使用,如在膠中浸之過久,顏色即發灰而無光澤。金色、銀色之使用亦如此。

因這些重彩顏色是青綠山水畫的關鍵,重彩顏色的製作與應用,也就大大限制了青綠山水畫本身的發展。還有是古代有關青綠山水畫法的論述很少。在清代王翬的《清暉畫跋》、王昱的《東莊論畫》、唐岱的《繪事發微》、方薰的《山靜居論畫》等畫論中,談到了青綠山水的畫法也只是隻言片語,未見其詳。明清以後專攻青綠一派的畫家,多出自民間畫工,而民間畫工傳習繪畫的方法則是「口傳心授」,加之沒有再出現富有才華的畫家,在藝術修養上遠遠抵不上「讀萬卷書」的文人畫士,所畫之作也多甜俗之氣,格調愈下。這也是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

雖然上述記載,據史學家們考證,兩位畫家在大同殿作畫的年代記錄有誤,但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畫青綠山水所需的精力和時間都遠遠大於寫意一類畫法。再則是青綠山水畫所需的顏色,在製作上比較複雜,與之比較水墨畫所需的材料要簡單得多。水墨畫即使是上顏色也多是以花青、赭石、藤黃為主。這類顏色可預先調膠製好,用時極為方便。而青綠山水中的主色石青、石綠等石色,只能研製成粉狀,在臨上色前才可以加膠使用,如在膠中浸之過久,顏色即發灰而無光澤。

金色、銀色之使用亦如此。因這些重彩顏色是青綠山水畫的關鍵,重彩顏色的製作與應用,也就大大限制了青綠山水畫本身的發展。還有是古代有關青綠山水畫法的論述很少。在清代王翬的《清暉畫跋》、王昱的《東莊論畫》、唐岱的《繪事發微》、方薰的《山靜居論畫》等畫論中,談到了青綠山水的畫法也只是隻言片語,未見其詳。明清以後專攻青綠一派的畫家,多出自民間畫工,而民間畫工傳習繪畫的方法則是「口傳心授」,加之沒有再出現富有才華的畫家,在藝術修養上遠遠抵不上「讀萬卷書」的文人畫士,所畫之作也多甜俗之氣,格調愈下。這也是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歷代流傳下來的青綠山水作品看,在畫面藝術處理上是多樣的。一、金碧嚴整一類,以滿構圖為主,造型嚴謹,並極富裝飾性,畫面富麗堂煌,在石色的基礎上往往敷以金色,是唐宋金碧青綠山水的典型畫法。二、清巧空靈一類,布局緊湊,畫面留有空白作虛的處理,而所畫景物只佔畫面一角或一部分,描繪細緻入微,如點睛之筆處理不好,畫面易顯得空洞無物,處理得當,則意境開闊,引人入勝。三、輕鬆雅致一類,用筆輕鬆流暢,用色單純高雅,不追求色彩的富麗堂煌,只求青綠色的微妙變化,上色與重彩類比較為清淡,使畫面感到典雅而莊重。這種畫法是隨著元明以後宣紙的大量運用而產生的。青綠山水畫發展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了,它的技法也在不斷發展和豐富。

我真正開始研究青綠山水畫是近四五年的事,但對傳統山水畫的了解是十多年前在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學習時開始的,當時我們那個班是遵循葉淺予先生的教學方針辦的,主要是從中國傳統繪畫入手,山水、花鳥、人物畫並舉。雖然四年的學習對傳統繪畫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在山水畫方面接觸的多是水墨一類的畫法,但工筆花鳥和人物畫的學習,又為我今天研究和創作青綠山水畫創造了條件。然而也遇到了許多困難,諸如前面所談到的,青綠山水中有許多仰視的高峰,可這些名作的原件很難見到,加之有關這方面的論述也很少。

所以只好對著印刷品認真揣摩,並對古人畫論中有關青綠山水的隻言片語,抓住關鍵深入研究。如古人講「體要嚴重,氣要輕清,得力全在渲暈。」⑨「蓋淡妝濃抹之間,全在心得渾化。」⑩「青綠之色本厚,若過用之,則掩墨光以損筆致」,「用色與用墨同,要自淡漸濃,一色之中,更變一色,方得用色之妙。」(11)青綠山水畫關鍵在於著色,而著色關鍵則在於用水,這就是張大千先生所說的「水法」(12)。在繪畫實踐中,我還多從側面去研究。比如借鑑工筆花卉的技巧對青綠山水畫的創作受益頗多,如雲和石的畫法,我就是運用了宋人冊頁裡花和葉的分染方法加以創造的。再如青綠山水畫多無皴,我就借鑑水墨山水畫的皴法,打破了古人不主張多用皴的觀點,一遍皴墨,一遍染色反覆為之,只要水分和色度把握好,就可使畫面更加厚重,更加豐富。

一張青綠山水畫的成功,除傳統繪畫中所強調的氣韻、意境、構圖、筆墨外,便是取決於青綠重彩敷色的最後效果如何,所要達到的應是濃而能清雅,明而能古厚、薄而能深沉。中國畫顏料中的石色顏料的使用,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方可熟中出巧。這個「巧」就是畫面用色的恰到好處。

古人在青綠山水畫方面,留下了豐富的技法,還需要我們努力去學習和繼承。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於創新,前人的經驗以及他們總結的技法,不是僵化不變的。而藝術表現上的不斷出新,才是藝術的生命所在,青綠山水畫的發展亦是如此。文/許俊

注釋:

①《楚辭·天問》中有「楚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圖天地山川」。

②⑤《黃賓虹畫語錄》

③④無湯垕《畫鑑》。

⑥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⑦俞劍華《中國繪畫史》。

⑧《文徵明年表》,《朵雲》第三集。

⑨清王翬《清暉畫跋》。

⑩清王昱《東莊論畫》。

(11)清唐岱《繪事發微》。

(12)《畫工·畫家·教授──記著名人物畫家劉凌滄》,《朵雲》第三集。

相關焦點

  • 跟著許俊學習青綠山水畫
    學習青綠山水畫技法,包括構圖章法、用筆用墨、設色敷彩和畫面整體處理等諸多方面,但其關鍵還是在於著色。對於設色敷彩這一點來說,古今一些名家雖然論述各有主見,且並不完全相同(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因為藝術貴在出新,貴在獨創),但有一點是一致的,就是對青綠重彩的敷色,都強調濃而能清雅,明而能古厚,薄而能深沉,這就是一張青綠山水畫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 傳統烙畫的兩種上色,淡彩著色法和重彩著色法,你更喜歡哪一種
    烙畫著色,也可淡淡上色,也可以上色深點,基本分為淡彩著色法和重彩著色法兩種。淡彩著色法就是在木板烙畫上施以淡淡的顏色,一般以中國畫顏料中的植物質顏料為好,這種顏料質細透明,無覆蓋力。用水粉顏料也可以,顏色不要太豔麗。
  • 工筆畫著色的基本理論和技法
    美術就是通過形狀,色彩、空間三個造型手段來完成的,著色是其中一個手段一為什麼說著色要隨類呢?這裡說明了中國畫的一大特點,西洋畫必須根據光的關係,除畫出色彩不同的變化外,還要畫出環境關係的影響色,例如一件白襯衣上受到外光的反射,呈現黃、綠、儲色,就都要畫到,認為這樣才有襯衣的真實感,所以強調的不是物象本身的顏色而是光色的作用。謝赫所提出的"隨類賦彩"是根據物體的固有色彩的類別去描繪就時以了。
  • 弄懂了蘋果著色原理,你的蘋果才會更有「賣相」!
    蘋果的「賣相」除了果個大小、果型外,果子的著色程度也是很重要、很關鍵的一個指標。為了促進果實著色,果農們也想了很多招。比如:施鉀肥、噴施葉面肥較常規,另外很有效的方法還有套袋、鋪反光膜等。「花青苷」是有花青素和多糖組成。花青苷的糖主要有五種: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花青苷」主要有三種:花青素—3—半乳糖苷(量最大),花青素—3—阿拉伯糖苷和花青素—7阿拉伯糖苷。 花青苷的形成需要花青素、糖和光受體。其中光受體的主要成分是光敏色素,它對花青苷的形成起重要的調控作用。光因素影響光敏色素含量,進而影響花青苷合成和速度和含量。
  • 營養著色與催紅劑著色有什麼區別?果實著色效果分析!
    對於果實上色,很多人考慮解決果實上色問題,但是對於使用不同上色產品後的後果沒有考慮那麼多,今天玖怡灃老師與大家說說不同著色產品對於果實上色後的影響問題:鈦磷鉀果甜紅使用後效果對比對於果實著色產品,從營養方面說一般分為營養型著色肥與非營養型催紅劑,為什麼這麼叫呢,一種是通過營養調節植物的各種機能實現果實提前著色增甜的效果,一種是通過激素或調節劑的形式促進果實對花青苷的非自然形成
  • 著色好,價格好!這個配方一次性搞定著色問題!
    葉綠素含量高,果皮顏色為青色,類胡蘿蔔素含量高,果皮顏色為黃色,花青苷含量高,果皮顏色為紅色,這三種物質含量的比例不同,形成各種不同顏色的果實。多糖主要有五種: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其中光受體的主要成分是光敏素,它對花青苷的形成起重要的調控作用。1、溫度控制溫度是保證作物著色良好的重要因素,而且有利於促進果實成熟。
  • 人們為什麼喜歡青綠山水畫?
    > 文/朱浩雲 插圖/趙春秋青綠山水 大家知道,青綠是大自然的本色,也是古代人們思想中應有的色彩。前者多鉤廓,皴筆少,著色濃重;後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施青綠,在古代繪畫藝術上佔有重要地位,這種畫以青綠顏色為主,用筆工整,細筆重彩,色彩濃烈,富有生氣。在勾線內用石青石綠著色。色彩濃烈的叫大青綠山水,彩色淺淡些的叫小青綠山水。若加泥金勾勒山稜樹廓,叫「金碧山水」(實際多泥金一色)。這類作品高貴華麗,視覺效果好,且延年耐久,自古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
  • 水彩畫著色技法及陰影的表現技法
    1.局部著色技法所謂局部著色技法,顧名思義就是只對畫面的一部分進行簡單上色,而非塗滿整個畫面的技法,筆者個人很喜歡在繪製水彩風景畫時使用這種技法。正如上圖一樣,僅在樹木素描圖的關鍵部分塗上了草綠色,充分利用了畫紙留白加以表現。
  • 世名科技(300522.SZ):「納米顏料製備及原液著色溼法紡絲關鍵技術...
    格隆匯 12 月 14日丨世名科技(300522.SZ)公布,公司於近日收到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的《關於2020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公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實施的「納米顏料製備及原液著色溼法紡絲關鍵技術項目」獲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吡唑醚菌酯會影響柑橘著色嗎?三唑類殺菌劑對著色影響大嗎?
    柑橘著色好,受消費者喜愛,果商收購時給的價格,也會比著色普通的要高些。到了著色期,會想著如何讓果實著色好,用藥也會特別的注意,會考慮藥劑會不會影響果實著色。吡唑醚菌酯是比較常用防治真菌類病害的藥劑,著色期噴了是否會影響著色還存在爭議,有認為有利著色,有認為會延緩著色。吡唑醚菌酯會影響著色嗎?兩個版本第一個:吡唑醚菌酯能夠增加葉綠素的含量,促進植物對氮的吸收,會導致果實著色延緩。第二個:吡唑醚菌酯使果樹葉片增綠,促進光合產物的合成,提高果實品質。
  • 巨匠張大千:畫山水畫,能夠提升一個人的思想
    巨匠張大千:畫山水畫,能夠提升一個人的思想文/文涓中國近代歷史中,有許多非常優秀的山水畫家。不過要說在這流派中有誰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麼應該要數張大千了。他在山水畫流派中所取得的成就,那是遠遠多於其他山水畫家。張大千曾經說過:畫山水畫,能夠提升一個人的思想,培養一個人的情操!可見,他對山水畫的理解是多麼的深刻,也正是因為這樣張大千才能夠成為一位山水畫的宗師人物!
  • 四招讓秋茬番茄(西紅柿)著色均勻!
    最近,菜農們定植較早的秋茬番茄的第一穗果即將進入著色期,每到這個時候很多菜農就開始頭疼,番茄著色不良的情況時有發生,那麼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幫助番茄果實著色均勻呢
  • 用它果實果個大、著色好、甜度高、賣價高
    果實的「賣相」除了果個大小、果型外,果子的著色程度也是很重要、很關鍵的一個指標。為了促進果實著色,果農們也想了很多招。
  • 啞光黑的著色技巧介紹
    在鋁合金製品的加工環節,為了噴塗顏色的處理,需要進行著色,著色的方法有很多,化學著色、電解著色和自然著色。
  • 鋁粉著色方法
    有關鋁粉的著色研究,國外從三十年代就已經開始[1],並取得一些成功的經驗。近年來國內也有文獻報導[2],可採用陽極氧化法製備粒度為320目的彩色鋁粉,但尚處於試驗階段。  陽極氧化在鋁粉粒子表面形成氧化鋁膜的過程中,影響成膜的因素較多,同時不同的著色液導致不同的著色效果,因此應該考慮電解液濃度、反應時間、溫度、著色液等因素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1)硫酸電解液的濃度對氧化膜的生成具有明顯的影響。硫酸濃度過低,電解液的導電性不強,氧化鋁的成膜速度慢,硫酸濃度過高,生成的氧化膜又溶解,最佳的實驗條件:硫酸電解液的濃度應為5—10%。
  • 橡膠製品的著色方法
    ,使橡膠製品著色。2.混料著色是目前橡膠著色的主要方法,分溶液法和混煉法兩種。其中混煉法又有乾粉著色、色漿著色、粒料著色及母煉膠著色等幾種方法。溶液法著色該法是將橡膠用其良溶劑溶解成一定濃度的溶液,然後將著色劑及除硫黃外的橡膠配合劑加入到溶液中攪拌混合均勻,在一定的溫度下乾燥除去溶劑,最後在煉膠機上加人硫黃。
  • 葡萄著色(1)-歐甘生物著色方法
    葡萄著色基本上都是使用激素產品,但是使用激素產品著色的葡萄有很多副作用,著色不均勻,還可能可能造成葡萄容易落果,裂果,口感差,保質期短等等
  • 完美的著色套裝什麼樣
    擁有一款合適的著色套裝,對每一個熱愛繪畫的孩子來說,不僅能夠節省時間,還能提高繪畫效率和水平。對每一個家長來說,也能夠省心省力。繪兒樂(Crayola)靈感藝術著色套裝就是這樣的一款產品。最後,也是最為關鍵的,美國繪兒樂的所有產品,都具有AP(Approved Product)標籤。AP認定藝術材料通過了毒物學專家的檢測,證明產品成分中不包含足夠量對人體(包括兒童)造成傷害或有毒作用的原料,不會對人體造成急性或慢性的傷害。
  • 又到柑橘著色增甜時!一年辛勞,千萬別輸在關鍵時刻!
    ①合理施肥:重視有機肥的施用,按需供肥,柑橘進入風味形成期後應控氮、增磷鉀、增中微量元素,幫助果實著色上糖。②科學控水:在果實膨大後期至成熟期適當保持柑橘園土壤乾燥,以降低對氮素的吸收,還能使果實汁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含糖量有所提高,有利於增進果實品質。
  • 春天給花朵著色,文明給人世著色
    春天給花朵著色,文明給人世著色。 「禮」尚有遮掩,「樂」則是赤裸裸的。 別幹擾,讓該來的自動呈現,如雲破日開。 一花亦真,是靈氣吹動的真。 無一絲一毫的勉強,即是真。 不知道生命以何種方式實現,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