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講:信息時報近日推出「尋找廣州最特色的20道小食」活動,邀請市民參與。
阿六講:一張最地道嘅報紙搞下哩啲咁地道嘅活動就最恰當不過嘞,的確「有嘢到」。
講到廣州嘅小食,小弟覺得應從飲食業嘅業態上講開。
廣州食店林立,就經營品種同規模嚟分系有兩類:即酒樓同小食店。大家有冇發現,雖然貴為「食在廣州」,但從廣州酒樓經營嘅菜系嚟睇,「廣州元素」系唔多嘅,亦即系講菜式系「外來」居多,只不過系出處不如聚處。
傳統上嘅廣州酒樓經營嘅粵菜系由廣州菜、潮州菜、客家菜組成,當中嘅「廣州菜」亦系融入咗大量南(海)、番(禺)、順(德)等珠三角地區嘅風味,所以街上見到酒樓打出嘅招牌都系「潮州菜」、「客家菜」、「順德菜」、「湛江菜」,而好少見到「廣州菜」。
「食在廣州」乜嘢最地道呢?咁緊系小食啦!廣州人一向有擅長做小生意嘅傳統,喺飲食方面更系當仁不讓,所以廣州好早就有以「粥粉面」為代表嘅一大批地道小食,如:伍湛記艇仔粥、銀記拉腸、德昌鹹煎餅、歐成記雲吞麵、太平沙財記牛腩粉、林林牛雜、南信甜品等。哩啲地道小食,有啲已有近百年歷史,有啲已成為註冊商標,有啲蜚聲海外為廣州爭光。
地道小食唔單止系好食咁簡單,重因為佢夠地道,所以可以準確、客觀咁記錄本地飲食文化嘅發展,甚至可以反映當地嘅人文、風俗、氣候特點,因此,大家不妨「尋找」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