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養魚小匠!
相信對於養魚的朋友來說,迷你鸚鵡魚應該並不陌生,雖然它出現在水族市場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年,但因為它的皮實、可愛以及超強的繁殖能力,早已打敗大部分對手,成為當之無愧的網紅小型觀賞魚,而且時至今日仍經久不衰。

迷你鸚鵡魚不是原生魚,它是由中國寶島臺灣的養魚愛好者通過其它品種改良繁育出來的一個新品種,屬於短鯛類;常見的有寶藍和白金兩種體色;成魚體長一般可達5至6釐米;雄魚個體較母魚略大、體色豔麗、魚鰭較長、頭部微鼓,而母魚則反之;喜歡弱酸性水質,但中性或弱鹼性水質也照樣能生存繁殖;水溫方面,23至30度它都能適應,但新魚入缸時建議調至28度以上,這樣有利於避免環境突然改變帶來的各種疾病。

飼養迷你鸚鵡魚一般需要在魚缸裡進行適當造景,主要目的一來是提高觀賞效果,二來是能讓它們更快適應環境,再一個就是由於它們的領地意識較強,通過這些障礙物可以規避、減少它們的打鬥現象。造景方面,在魚缸底部簡單鋪點底砂或陶粒,種植一點水草,再視飼養數量放置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繁殖陶罐就可以了。
迷你鸚鵡魚雖然繁殖能力很強,但是如果雌雄數量搭配不當或者沒有一個讓它們感到安全的魚缸環境,魚兒也會出現難以配對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本人在實際飼養過程中就曾經遇到過,下面就跟大家講講我遇到的問題及具體的解決方案供大家參考。

我的八條迷你鸚鵡魚買的時候只有2公分大,一直飼養在帶隔離板並放置有兩個陶罐的混養缸裡。養了差不多3個月後,雖已辨認出是3公5母而且也已達到繁殖魚齡,但卻遲遲不見它們配對的跡象,即使當中有一對配對了也是遲遲不願在陶罐裡產卵,這可把我給急的。後來,經過仔細觀察和思考後,我判斷它們應該是對繁殖產子沒有安全感,害怕魚卵或孵化出來的小魚會被其它大魚吃掉所以才遲遲沒有配對產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先是把其中的一公一母撈到另一個魚缸裡,本以為在那個只有它們兩條魚的雙魚房裡它們會很快配對產子,但幾天時間過去了它們還是經常互相攻擊不願配對。於是,我便嘗試性的再撈了兩條母魚過去,果不其然,可能是先入為主的關係吧,先進缸的一公一母開始聯合起來攻擊其它母魚並經常出雙入對,最後繁殖產子。至此,我幫它們人工搭配配對的方法才終於宣告成功。

好了,以上就是我解決迷你鸚鵡魚配對難的個人實踐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是養魚小匠!喜歡的話敬請關注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