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呼吸治療師:佑安隔離病房有強大的凝聚力

2020-12-07 新華網客戶端

【編者按】病毒無情,人有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期,萬千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奮戰在抗疫現場,為人民築起健康防線。新華網健康頻道推出《「疫」重情深——鏡頭下的抗疫現場》特別報導,聚焦疫線的醫務工作者們,講述他們抗疫背後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本期,新華網講述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袁雪,在「疫」線積極奮戰的感人故事。

2月21日一早,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袁雪來到北京佑安醫院支援。這是朝陽醫院第三批派往佑安醫院的技術骨幹。

26歲的袁雪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是呼吸危重症救治團隊的呼吸治療師。呼吸治療師的工作內容涉及呼吸支持、氣道管理、床旁肺功能監測、肺康復、早期康復以及機械通氣和呼吸治療相關儀器設備的維護與管理。在危重症救治中,呼吸治療師可以幫助團隊用最合適的機械通氣等呼吸支持手段穩定患者生命體徵,加強氣道管理輔助控制感染,為醫生治療患者的原發疾病贏得時間和機會。臨行前,袁雪說:「前線需要我,我一定竭盡所學,幫助患者。」

目前,袁雪醫生已經在隔離病房開始緊張的工作,她堅守在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重症病房。穿著防護服的袁雪說:「患者病情確實很複雜,要求呼吸支持和氣道管理的水平很高,作為呼吸治療師,我一定盡全力為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同時,她還說:「穿上防護服,操作起來確實受限,勞累程度也增加不少,但是在隔離病房看著這麼多醫護人員工作特別認真,特別敬業,感覺這裡有強大的凝聚力,我們也特別有信心一定會努力救治每一名患者。」

截至目前,在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的協調支持下,兄弟醫院20多名精兵強將匯聚佑安,大家共同努力,攜手打贏疫情阻擊戰。(文/劉慧)

相關焦點

  • 安貞魔肺團隊:危難之際顯身手援助佑安戰疫情
    ECMO就是最近因搶救危重患者而聲名遠揚的「魔肺」,是心肺器官衰竭支持的終極武器,但這項生命支持的頂級技術即使在北京也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以心肺專科為強項的大型醫院才有,佑安醫院還沒有開展這項技術,但患者已危在旦夕。
  • 致敬醫護·共抗疫情|北京佑安醫院安麗:同事們都叫她「安鐵人」
    原標題:致敬醫護·共抗疫情|北京佑安醫院安麗:同事們都叫她「安鐵人」 大年三十中午1點,正在家裡準備年夜飯的安麗,接到了醫院護理部援助新組建的隔離病房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通知,她立即將此事告訴愛人:「醫院有任務,我要馬上去!」她愛人毫不猶豫的說:「你快去吧!」沒有猶豫、沒有過多的交代,她第一個趕到醫院。由於是臨時組建的隔離病房,憑著多年的經驗,她迅速與同事一起準備好防護用品和必要的儀器設備。
  • 北京朝陽醫院醫療隊援漢記:定製歌詞溫暖出院患者
    但面對武漢疫情,他主動請纓上前線;每次大家進入隔離區前穿戴防護用品時,呼吸與危重症科主管護師秦立寧一定會親自為同伴監督。在發現武漢當地某些醫護人員防護意識薄弱時,她在繁忙之餘,會專門為這些非呼吸科的醫護人員講解消毒隔離、院感防控的相關知識。
  • 新生兒隔離病房:武漢的「毛毛」們
    這裡,是武漢最特殊的隔離病房。 新生的喜悅與病毒的陰霾交織。年紀最小的,一出生就送了過來;最大的,也不過才兩個多月。
  • 「佑安服務」感恩陪伴,北京佑安醫院舉辦第二屆造口人聯誼會
    2020年11月26日,北京佑安醫院造口門診舉辦了線上第二屆造口人聯誼會,以「感恩陪伴,互佑健康」為主題,北京佑安醫院副院長胡中傑、門急診總護士長邢秀亞、造口小組負責人安麗、普通外科中心主任醫師杜松濤、泌尿外科中心主任醫師黃真、泌尿外科護士長劉靜以及造口門診的8位造口治療師。
  • 「佑安文化」共話健康,北京佑安醫院工會職工萬米健步走
    北京佑安醫院工會在黨委的大力支持下,於11月11日至11月20日,利用午休時間,舉辦了「萬米健步走共話健康生活」活動。健步走活動作為北京佑安醫院廣大職工喜聞樂見的健身活動,在十三個分會中一直都有著很高的傳承度和參與度。
  • ...疫先鋒榜」望聞問切,佑安醫院李秀惠發揮中醫藥優勢打贏抗疫之戰
    北京佑安醫院作為我市救治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始終遵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在市衛生健康委和市醫管中心的領導下,醫院黨委靠前指揮,醫護人員初心不改、使命不忘,用愛和堅守換來了100多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復。譜寫出了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生命之歌。
  • 武漢隔離病房裡,看不見的戰役
    隔離病房裡,有人蜷縮在病床上夜不能寐;有人被噩夢和孤獨纏繞,每天以淚洗面;有人失去愛人,不想獨活;有人拔下手臂上的針管。踏入武漢的隔離病房後,醫生們逐漸意識到,敵人有兩個。一個是新冠病毒。他們通過核酸檢測結果、CT片上白色的特殊陰影看到它。另一個深埋於人們的內心,看不見形體,也沒有醫學符號,只在眼淚、咆哮抑或沉默中,偶爾顯露蹤影。
  • 疫情下的「呼吸治療師」:與大爺看夕陽走紅網絡,今年2月才被認定為...
    之後半個小時,他就坐在旁邊空床上,不說話,只是調整呼吸機的參數,很快,病人的呼吸困難緩解,也平靜下來了。「其實他越安靜休息,設備呼吸支持的效率越高。」王鵬說。 對這個能讓他「順利呼吸」的人,病人也產生了依賴。隔天,王鵬再走進病房,病人突然對他說了句「有你在我比較放心」,這讓王鵬心裡滿是溫暖。
  • 北京佑安醫院為愛滋病患者配備「個案管理師」|北京佑安醫院|管理...
    對於愛滋病患者,需要哪些支持……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走進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探訪本市首批開設的HIV暴露前後預防門診。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北門G樓,愛滋病暴露前後預防諮詢門診的病案室內,架子上整齊地碼放著數千份愛滋病患者檔案,門診的知名專家李在村主任醫師介紹說,這裡存放著北京9500多位愛滋病患者的病案資料,這些患者長期服用免費的國產抗病毒藥物,大約佔全市在治患者的54%。此外,這裡還服務約3000例來自北京及外地的自費抗病毒治療愛滋病患者。
  • 探秘醫大一院、瀋陽六院隔離病房……令人淚目!
    我堅信,在這麼多強大的支持下,我們定會戰勝病毒!接到任務時,小兒子正在高燒,但出於傳染科醫生的敏銳,她果斷把孩子奶斷了,把兩個孩子交給父母,毅然來到隔離病房報到。防護服的悶熱,雙層口罩的厚重讓她一度有些呼吸困難,但一切在見到患者之後就全都拋諸腦後了。
  • 人工智慧訓練師、呼吸治療師……這些「腦洞大開」的新興職業,你...
    近日,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就探訪安徽多地,一起走進人工智慧訓練師、呼吸治療師、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等新型職業的背後故事。身為呼吸治療師,呼吸機和 ECMO 治療機這類的儀器在他手裡都能變的服服帖帖,同事們都稱他是護士中的 " 程式設計師 "。在金銀潭醫院,萬磊負責護理的就是 ECMO 和 CRRT(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的患者。" 有沒有呼吸治療師?"" 我就是!"
  • 【隔離區直擊】植樹節 隔離病房長出「許願樹」
    圖為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二科隔離病區裡的「許願樹」。新華網發(曾理 攝)    新華網重慶3月12日電(曾理)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在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二科病房裡,一棵由患者和醫務人員一個個心願組成的「許願樹」,為醫患戰勝疫情樹立了「信心大樹」。
  • 隔離病房裡時常傳出打桌球聲響,還有歡聲笑語……
    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區的隔離病房,時常能聽到這樣循循善誘的聲音,這是來自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重症醫學科一區的護長黃春榮帶領護師李慧玲和護士周逸,她們正在耐心指導新冠肺炎患者使用呼吸功能訓練器,幫助患者恢復肺功能。
  • 武漢泰康同濟醫院:隔離病房長出許願樹
    來源:解放軍報客戶端·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曾理 高輝隔離病房長出「許願樹」曾理 解放軍報客戶端記者 高輝3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在這個春回大地、草長鶯飛的時節,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二科病房裡,一棵由患者和醫務人員一個個心願組成的「許願樹
  • 戰疫者|武漢醫生扭腳後堅持隔離病房工作,被稱「拐杖醫生」
    隔離病房外面放著一根拐杖,裡面也放著一根拐杖,饒歆拄著拐杖在病房行走,他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病房裡的「拐杖醫生」。饒歆,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一名醫生,目前主要負責隔離病房的管理工作。如果可以下三層樓梯,他覺得自己是可以進入病房工作的。在試著克服單獨下樓梯、開車等問題後,十天後,他如期來到病房工作,還帶著兩根拐杖。一根拐杖放在隔離病房內上班時使用,另一根在隔離病房外下班後用。「為了防止將病毒帶出隔離病房,房間裡所有可能汙染的物品都不可以帶出。」饒歆解釋道。一瘸一拐,饒歆拄著拐杖在病區工作。
  • 紙短情長:一封來自隔離病房的感謝信
    這是一封來自我院隔離病區的一位醫學隔離觀察患者的感謝信。這位患者在醫生護士的觀察和護理下,兩次新型肺炎病毒核酸檢測為陰性,順利解除隔離,出院回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疫情嚴峻,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她們中有近一半是90後,年紀最小的才22歲。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她們學著前輩的樣子,履行白衣天使的職責,用愛心、細心、暖心和責任心治療和護理著每一位患者。隔離病房內,醫生在第一時間解讀患者檢驗報告,及時掌握患者病情變化;護士負責完成各種治療,監測生命體徵、記錄病情變化,並患者提供熱水,飯菜和協助購買生活用品等生活所需。
  • 呼吸治療師:武漢危重症救治團隊中的重要一員
    9日,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呼吸治療師,醫療隊員夏金根在北京表示。作為一種國家新職業,很多呼吸治療師在此次疫情中奮戰在一線,起到了重要作用。5月9日,在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呼吸治療師、醫療隊員夏金根表示,呼吸治療師其實是危重症救治團隊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員,主要為呼吸功能受損的病人提供呼吸支持或者氣道管理等很重要的臨床呼吸治療工作。
  • 協和醫生堅守隔離病房,隔空鼓勵感染的妻子,「我和孩子等你康復」
    當時是18號的中午,到了下午3點,包括谷飛飛在內的首批8名支援醫生就開始接受相關培訓,當天即進入病房。隔離病房內的患者都是經過發熱門診篩查,屬於確診或高度疑似。醫生需要負責患者病史採集、選擇檢查方法,制定治療方案,甚至包括病情溝通以及心理安撫。工作量相當大。開始工作後,谷飛飛和同事們每天連軸轉,忙得連吃飯的時間也要爭分奪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