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大致說了表皮基底層的情況,接下來說說角質細胞,只有先搞清楚角質細胞,才能夠更好的理解角質層和皮膚屏障功能。
在基底層細胞中大約有10%是幹細胞,幹細胞不斷分化最終生成角質形成細胞,經過棘層、顆粒層,進入到角質層就變成角質細胞。
基底細胞的分裂周期約為13-19天,由基底幹細胞分裂出的分化細胞從基底層移動至顆粒層最上層,再移至角質層上部直至剝落,稱為表皮通過時間,約28-56天。所以,只需要41-75天,表皮就會更新一遍。
這是健康的表皮更新周期,當皮膚有疾病的時候,更新的周期會大大縮短或者延長。
角質細胞健康的發展涉及一系列複雜精密的酶促步驟,使脂質、天然保溼因子和 角質細胞包膜形成和成熟。
角質細胞呈現扁平狀,沒有細胞核,也可以理解為是已經凋亡的細胞。但正是這凋亡的細胞,承擔著關鍵的皮膚屏障功能。
在角質細胞的外面包裹著堅韌的角質細胞包膜,這個套膜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蛋白包膜和脂質包膜。角質細胞裡面分布著大量的天然保溼因子(NMF),NMF由絲聚合蛋白生產游離胺基酸的過程產生的,起到保溼作用。角質細胞和角質細胞之間通過橋粒連接在一起。
角質細胞結構
天然保溼因子Natural Moisturizing Factor(NMF):只存在角質細胞內,是水溶性化合物。這些化合物佔整個角質細胞乾重的20%至30% 。NMF從大氣中吸收水分,加上本身含有的水分能保證暴露在皮膚最外層的角質層的含水量。也正是因為NMF成分是水溶性的,他們很容易從與水接觸的細胞中脫離出來,而NMF周圍的脂質層則對其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NMF的丟失。
角質細胞蛋白包膜:厚10~15nm,由一些特殊的角化包膜結構蛋白交聯而成,具有生物機械特性。角化蛋白包膜含量最多的是兜甲蛋白,約佔80%,與美容保溼最相關的是絲聚合蛋白,其減少或者缺失都可以削弱配方的屏障功能,導致多種皮膚病的發生。
角質細胞脂質包膜:厚約5nm,一層超長鏈的ω-醯化羥基神經醯胺和少量的ω-羥基脂肪酸組成,主要共價結合在內皮蛋白中的穀氨酸殘基上,位於角質化包膜的外部,同時與周圍的膠質細胞間脂質呈犬齒交錯狀緊密連接。其作用是限制細胞內水及水溶性胺基酸的丟失及細胞外水的攝入,組成水通透性屏障(允許水自由跨膜)。
角質細胞脂質包膜很容易受到神經醯胺酶異構體的攻擊,從而加速降解,導致天然保溼因子(NMF)從角質細胞流失,引起皮膚乾燥。由
角質細胞脂質包膜的加速降解是特應性皮炎中一個潛在的重要特徵。特應性皮炎往往是由分泌神經醯胺酶的細菌定植和/或激活內源性神經醯胺酶活性導致的。
所以補充神經醯胺對於維持角質細胞的健康,保護皮膚屏障都有意義。
這裡面還有另一個問題,角質形成細胞充分分化成熟之後形成角質細胞,才具有上述完整的結構,有足夠的NMF和完整的角質細胞包膜,起到屏障功能。
研究發現,乾性皮膚有更多的未成熟角質細胞(這可能就是幹皮之所以幹的原因),這意味著幹皮的皮膚屏障功能弱。這跟我們日常的感受是一致的。
有什麼辦法可以促進角質細胞的成熟呢?我發現了一個關於煙醯胺的研究,該研究證實通過使用3%的煙醯胺面霜可以促進角質細胞包膜的成熟,外用煙醯胺可增強面部不同部位角質細胞包膜的疏水性和彈性。這也證實了,煙醯胺可以增強皮膚屏障功能。
其實不止是幹皮,各種膚質都可以優先選擇含有神經醯胺和煙醯胺的保溼修護產品。
參考資料:
董銀卯《皮膚表觀生理學》(化學工業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