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入坑
上大學前,我額頭的痘痘從沒消過。高二那年,老家醫院請來了上海某家醫院皮膚科醫生(具體哪家醫院沒印象了)坐診,醫生帶來了果酸和光子技術,那是我第一次接觸醫美(做完光子後一段時間,疤掉了皮膚真的和剝了殼的雞蛋一樣,太讓我驚喜了。由於沒做好後續護理,很快皮膚狀態又回到解放前)。
十來年的十餘項醫美
我喜歡乾淨的感覺,我對乾淨的定義包含多種,其中有一點是好皮膚。
大學前,一年四季都被鬱美淨承包的我,上了大學逐漸了解了更多護膚品牌及種類,嘗試醫美也成為了手頭寬裕時的選擇。
十年間,從最基礎的小氣泡到抗衰王牌熱瑪吉,我陸續體驗過十餘項:小氣泡,光子,玻尿酸,熱瑪吉,熱拉提,肉毒素(瘦腿,瘦肩,除皺),水光針,超聲刀,果酸,極光敏感肌。
整體感覺比起護膚品而言,醫美性價比高出不少。現將做過的項目進行如下分類,
開放態度下的謹慎
我對醫美保持開放且謹慎的態度。
因為多次體驗積攢了不少心得,身邊不少人會讓我推薦醫院和項目。皮膚狀態良好,我會根據需求推薦。但狀態不佳的,比如長了很多痘痘的同事,我會提出去醫院看皮膚科的建議。雖然醫美有不少痘痘有關的項目,但弄清楚長痘痘的原因更為重要。
此外,選擇正規的醫美機構和醫生也至關重要。醫美行業水很深,高利潤吸引了大批從業者,其中不乏從14天培訓班出來的「醫生」。面部有多少神經血管,找這種醫生是想鼻子歪嘴歪還是爛臉呢?因為整容/醫美失敗而無處維權的事例不在少數。換種想法,即使得到了賠款,損壞的皮膚能變成原裝的麼?失敗後的修復很困難,而且能做修復手術的醫生少之又少,通常是花更多錢受更多的罪,還不一定能滿意。
再者,醫美儀器動輒上百萬,有些還需要取得授權使用(我做完超聲刀之後,才知道整個大陸都沒有授權,我臉還好真的太僥倖了),像熱瑪吉每個探頭都有唯一序列號,官網可以驗證。這麼一看,街邊美容院,美甲店,按摩店,推銷的時候聽聽就好了,別往心裡去。
最後,醫美項目難道不疼嗎?假的。注射類的,我基本靠掐手指暫時轉移注意力。一兩分鐘這個方法還管用,但熱瑪吉那種一次幾十分鐘的,醫生是邊給我擦眼淚邊給我做儀器。空調18度的房間硬是給我疼出一身汗。我只能心裡默念,改變是要付出代價的,畢竟是自己的選擇,疼也得受著。
悅人or悅己
當然是自我取悅。
我偶爾是個對自己挺狠的人。一個多月減肥二十斤,控制飲食和運動就是為了把自己塞進S碼;一個多月拔掉四顆智齒,頻繁打麻藥導致拔最後一顆牙時打了兩針麻藥都沒用,我媽說感覺整個醫院大樓都聽到了我的嚎叫;腰腿從小硬到大的我逼自己半個月做到一字馬。過程很是艱辛,但完成時就一個感覺,很開心,就夠了。
因為我大部分時間獨處,一個人時就會胡思亂想,情緒起伏不定,莫名給自己施壓。取悅自己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通過長期的自我取悅,至少我感到我的心態和情緒逐漸得到改善,一步步往好的方向發展。目前最令我能開心的兩件事:美食和醫美,這也是我繼續努力搬磚的動力。
祝看到這篇文章的人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