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韓國國奧隊在U23亞洲杯半決賽中,以2-0淘汰了澳大利亞隊,與沙特隊勝利會師決賽——同時,兩隊也都成功地拿到東京奧運會的入場券。
要知道,這已是36年間,韓國國奧隊連續9次闖進奧運會了——這也同時創造了奧運足球史上的一大紀錄!
韓國國奧隊是從1988年漢城奧運會時,以東道主的身份首次進入奧運會——當年的韓國隊,就有了一大激勵性措施,即他們只要在亞洲或世界性的大賽上奪冠,則這些冠軍球員,就能免除韓國男子必服的兵役了!
韓國兵役期,最短也要2年,這個時間段裡,對於正值青年的球員來說,也是其運動黃金時期,其若能免除兵役,對足球選手等運動員來說非常寶貴!
所以,有人說,韓國足球隊如此厲害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非常想奪冠,好能因此免除服兵役!
那麼,像中國的球員,水平落後於韓國隊、日本隊,當然不只是一個、兩個原因,但仍有人腦洞大開:如果中國的球員,也像韓國球員這樣必須服兵役,我們也如此規定:如果中國球員能在亞洲或世界大賽上奪冠,亦可免除兵役,則中國隊的成績會不會要好於現在呢?
其實,這樣的想法,還真有一定道理的——這其實就是說:人要有動力,才會去努力和拼搏!
我們當然承認,中國足球的水平是「王二小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但有一點也不得不說,中國足球隊的一些球員在比賽中,那種全力以赴的必勝精神,現在顯得並不突出,甚至還不如20年前的中國足球運動員!
當年的中國足球,能力、水平上,在亞洲也難說是一流,但是,當年的國足球員卻是三軍用命,場場比賽中,每個國家隊球員卻都如拼命三郎一般——這也就能解釋,為何那時的國足,仍能令亞洲的對手不敢小視了!
可如今,中國球員極少有人願意出國留洋——種種藉口之下,其實不外乎就是缺乏動力!
因為,在中超,本土球員的薪水,已超過了歐洲五大聯賽的平均水平;像國足球員的年薪,多在千萬之上,加上獎金、籤字費等,甚至高達兩千多萬。
以如此低的踢球水平,仍能光速成為千萬富翁;幾年踢球下來,輕輕鬆鬆地成了億萬富翁——這加劇了動力不足問題,也就會導致拼搏精神的鬆懈與缺失。
我們只要想想裡皮多次在比賽後動怒,並將一些國腳從此打入冷宮,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當然,我們是沒有韓國這樣的必須服兵役制度——但是,如果我們也類似的制度、機制安排,讓中國的球員必須付出非常的努力之代價,才能拿到與其能力配位的高收入,則中國足球或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已開始連對陣東南亞足球小國時,也要輸、輸、輸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