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721天】
一件事情
值不值得努力
也是需要認真選擇的
從小到大,聽到最多的話,就是要「努力」。
只要努力,一切都可以心想事成;只要努力,別人能夠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每一個機會,每一件事情,每一項工作,都不斷地努力,不斷解決層出不窮的問題,總是竭盡全力做好一切——這似乎是每個人都在努力的方向。
卻很少認真地去審視,努力與結果是否可以完全劃上等號?
有些人嘗試過努力,最終沒有收穫,久而久之就得出「努力無效」的結論,索性放棄努力。
也有一些人,為了證明自己努力而去努力,不加篩選,不斷去做更多的事情,付出更多的努力,儘管結果不如人意,卻依然不撞南牆不回頭。
這是習得性無助的另一種「積極」的體現,不假思索地努力,其實就是不相信自己可以選擇,選擇一些值得自己努力的,放棄一些不值得努力或者是努力也沒有結果的事情。
總覺得不能拒絕任何一個人,任何一件事,讓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輾轉在這一切沒完沒了的事情上,久而久之,模糊了自己真正的追求和想法,安於這樣的庸庸碌碌。
而且一旦接受了事情,咬牙也要完成,絲毫不顧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覺得「努力」是對自己對他人最好的交代——不給自己軟弱的機會。
很多人都會害怕「拒絕他人,放棄努力」,不敢承受來自他人的失望,自己的失落,一件事情做不成,就足以打擊掉全部的信心,覺得自己是個能力不足的人。
這跟想要去嘗試很多的事情是不一樣的,前者是無意識的,後者是主動的。
在專注於某項事情之前,廣泛地去探索,嘗試,評估各種選項,之所以去探索更多的機會,是為了確保即將要做出的選擇,是正確的。
剛開始他的努力也是泛的,但他並不是為了要證明什麼而努力,而是在這過程中儘量去挖掘出選項深層的意義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
他儘量不被外物所迷惑,而是尋找內心真正所需,不斷在這樣的選擇中鍛鍊自己的抉擇能力。
「在精要主義的養成之旅中,你必須掌握的第一種且是最重要的一種能力就是做出選擇的能力,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始終要記得,如果將自己的選擇權拱手相讓,就意味著有他人為你做出決定,而且,不容拒絕,久而久之,就會喪失更多的選擇權力。
▲
關於本文
——林青瀾,生活美學家
私宅設計師,探索生活美學,空間美學,生活應是鮮活而有趣的,我喜歡具體而美好地生活著,以享受世間美好為終身情懷。
做個優雅有趣的女子,用心品味生活——
文字由青瀾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