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苦難是很好的教堂

2021-02-23 佛緣

佛緣Buddha2013

【新 朋 友】點擊標題下面「佛緣」即可免費關注。

【老 朋 友】點擊右上角即可分享你喜歡的內容。

【精彩分享】點擊底部」閱讀原文「精彩與您分享。

佛緣(微信號:Buddha2013 )

【傳遞正能量分享人生智慧】心中有佛即與佛有緣,願以此功德,普及與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也可點擊標題下面藍字直接關注

苦難是很好的教堂

  菩薩入此門者,

  若見一切淨好佛土,

  不以為喜、不貪不高;

  若見一切不淨佛土,

  不以為憂、不礙不沒。

  充實生命

  靜思小語

  ⊙每個人都希望充實自己的人生,但什麼是充實的人生?就是善於應用生命的體力及功能。

  ⊙當一位旁觀者看到工作者的勞苦,常會因此退怯而不敢參與;事實上,旁人是體會不到那分「身累心不累」的滿足感與成就惑的。

  靜思小故事

  我的身體若是無恙,精神還好之時,除了會務之外,會多用一些腦力來看書、寫寫改改文章。若身體酸痛得無法集中精神時,我就選擇做些不必耗損太多精神的工作,如此反而能減輕病痛之苦。人若是無所事事,只想著:痛啊!苦啊,那麼時間只是平白地過去,痛苦反而更加嚴重。通常若是病痛到無法端坐的地步,我就會強忍著到工作房看看大家,鼓舞大家「工作即修道」的意志:這樣,人雖在病中,也能發揮一點正面的作用。

  心地黑暗時

  靜思小語

  ⊙心地黑暗時,會使我們看不清將來的路何去何從,而使自己陷入惶恐、憂懼之中。

  ⊙若能借外面的形態來反照、警惕自己,則世間的一切都是我們最好的教育。

  靜思小故事·之一

  我一向不求自己平安無病。因為能承受折磨,才能深刻體會到人生的苦處是什麼。

  身體如果有病,也不要在心裡上再加重病痛。因為心理與生理的雙重病症,會使自己苦上加苦,那的確是非常痛苦,

  放開心胸歡喜接受現實的考驗,把所有的病苦、困難、煩惱都當作人生的「再充電」——這是我的體驗。

  靜思小故事·之二

  佛心是人人本具的。如果一個人的凡心不能升華,很快的,他的心會摻入惡的念頭,那麼,地獄就立刻現形了。「餓鬼、畜生」也是一樣:墮入餓鬼道的是貪念太重的人,墮入畜生道的則是不懂人倫禮節的人。

  一個人只要起心動念,種種境界就會使他團團轉了。我們應該修到靜時是「靜而修」,動時是「動而練」,不論何時都有一顆慈悲喜舍的心。

  人事的艱難與磨練

  靜思小語

  ⊙用最老實的心胸來接受現實的環境,就能過踏實幸福的人生。

  ⊙想解開社會人間的「心結」,必須自己先經歷這些煩惱、憂慮,才能真正體會其中的來龍去脈,而後再將親身體驗的心得告訴大家。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從失敗中站立起來。

  ⊙如果一直將「不成功的事業」拿來衡量將來要做的事業,這樣我們永遠不敢做事。

  靜思小故事·之一

  在花蓮,地震是很平常的現象。就如同坐在火車上,車子搖一下、晃一下,搖搖晃晃地從豐原、新竹來到花蓮,這跟坐在屋裡搖晃差不多,搖久了便覺得很平常。

  在一種環境中處久了,自然可以磨練出處於那種環境的自在與堅強。

  因此,若想修行做菩薩,必須禁得起磨練。對很多人生形態,只要看習慣就不以為怪了:對很多危險惡濁的事情,只要看久也沒有什麼了。

  靜思小故事·之二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無法離開人與事,人與人之間相處,難免會有人事上的煩惱。遇到這些煩惱就必須忍,好好地照顧自己的心,千萬不要讓心起了瞋恨:不但要護心,而且也要護口,不能口出惡言罵人。

  有人問我:「師父啊,我已盡了全心全力在做事,為什麼他們都不能諒解,還時常罵我呢?」

  我說:「其實,碰到這些情況你要很高興才對。因為人事的艱

  難,彼此互相的琢磨,就是對我們的一種考驗。就像一把劍一樣,需要磨刀石來磨,劍才會鋒利:璞玉也是要經過粗石琢磨,才會綻現耀眼的光芒。」

  無常的警惕

  靜思小語

  ⊙一位修養到家、看透人生真理的聖者,他的物質欲望必然淡薄,才能從淡泊寧靜中長養真實的智慧。

  ⊙我們的心所以會渙散,無法和境界連在一起,乃因雜亂心重的緣故。要將雜亂的心收攝回來,就要「系緣修心」。

  ⊙世間的禍亂,大抵起於自亂亂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常自我警惕、反省。一旦發覺自己對人有所不滿,便要趕緊收攝心念,以寬宏大量之心善待他人。

  ⊙若能省下追求食、衣、住、行等欲望的時間與心力,就可以定靜下來,追求人生正路。

  靜思小故事·之一

  花蓮的大魯閣、長春祠,天然峽谷景色壯觀,懸崖峭壁奇絕美麗,不僅是臺灣的風景名勝,更是世界聞名的觀光勝地。然而有一次卻發生山崩(民國七十六年七月六日),造成長春祠的廟宇全被山上的落石擊毀掩埋,有三名遊客不幸被壓死,受傷的人也不少。這樣突然的災變,真是世間無常啊!

  靜思小故事·之二

  許多考古學家研究世間物質景觀後發現:一切的大自然現象,曾是倒山為海、移海為山。幾千年前的海底,說不定正是現在你我所居住的山丘或是陸地。地質天天在變,時時都在移動,山海也無不在變動中:科學愈是發達,愈可體會出佛陀所說的世間無常,生滅變異的真理。

  靜思小故事·之三

  最近的天氣非常炎熱,我們在花蓮覺得無比悶熱:而根據氣象臺的報告,臺北的溫度比全省各地都還高,已達三十七度,非常酷熱。

  這幾天電視新聞也報導,義大利由於熱浪侵襲,其氣溫高達四十幾度,熱死的人已逾二千多人。而巴黎地區由於天乾物燥,到處發生火災,山林一片火海,都市裡更是火災連綿,慘不忍睹!加拿大地區近日同時產生七股強烈龍捲風,屋舍田園瞬間被破壞無遺,損失慘重,傷亡人數更不在少數。中國大陸也發生洪澇,一片水鄉澤國,見不著陸地,死傷者不計其數。

  人生無常,不只是人的生命脆弱,宇宙之間的山河大地也無時無地不隱藏著危機。我們生活在安全舒適的環境裡,卻常常不知愛惜這平安自由的生活,真是可惜。

  靜思小故事·之四

  當我翻閱介紹世界風物的書籍時,看到那些過去曾經雄偉莊嚴、聞名世界的建築物,如今都成了一堆廢墟,心中有一種感慨——世間有哪一樣東西能夠永遠存在?

  靜思小故事·之五

  報載新竹遊泳池因毒氣外洩,導致幾十人中毒。

  他們原本快快樂樂去遊泳,卻招此苦果。世間「樂極生悲」的事件總是不斷在上演,可見「樂」也要能忍啊,因為樂也是苦。

  靜思小故事·之六

  儘管每一個人都誇讚慈濟醫院的衛生良好,每天早晨都有清潔公司的人員來幫忙打掃:但是若進去病房看看,就會了解病人的情況。

  有時候我進入病房時,會聞到一股難聞、嗯心的氣味,但我立刻就會想到:要將心比心,假如我是這個患者的眷屬或是患者本人時,對這種惡臭難聞的氣味能起厭煩之心嗎?何況醫生、護士們及工作人員還得親手照料這些病患的身體呢!

  我們若常常自認身體非常乾淨,那就錯了,有朝一日,我們的身體也一樣會敗壞:何不善加利用今日健康的身體,能付出生命的功能時就儘量多付出,讓生命更有意義與價值!

  靜思小故事·之七

  加拿大的龍捲風,在短短幾秒鐘之內,摧毀了整座小鎮,也奪走了許多人命。在電視新聞的畫面上,又看到孟加拉國發生大水災,不知造成多少人命傷亡,這些都是天災。而我們國內竟有一些人為了逞一時之快而飆車,喪失寶貴的生命,這是人禍。

  最近醫院鬧血荒,一直呼籲大家儘快來捐血。因為醫院的急診處一日之中大約有十幾人來接受急救,許多人開刀動手術,急需輸血。

  靜思小故事·之八

  在人往生後,燒紙屋給亡者居住的用意固然很好,但是亡者能受用嗎?

  陰間若是真有房子可住,那麼在陽間的人,是否應該查查陰間的都市計劃,看看這間房子會不會造成違章建築?否則貿然燒了一間紙屋,若無處安置,怎麼辦呢?該不會要讓亡者打在身上到處流浪吧?

  其實,神識一脫離軀殼,任何物質都不需要了——「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啊!

轉載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

佛緣ID: buddha2013 (←長按複製搜索)

您看此文用了 · 秒,

點擊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只需一秒喲~

掃面下面二維碼,一鍵關注佛緣

一燈之明,傳萬燈然;萬燈之明,明不可喻。

如果您喜歡,請把【佛緣】

傳播給更多人,讓自己的小愛變成世間大愛。

給生活多點精彩多點奇蹟。

傳遞正能量分享人生智慧

相關焦點

  • 苦難是很好的教堂
    苦難是很好的教堂  菩薩入此門者,  若見一切淨好佛土
  • 3D列印建築模型-加爾各答佛教教堂
    今天為您介紹的是——3D列印加爾各答佛教教堂模型。案例背景:客戶是印度加爾各答的一家佛教教堂,教堂信奉的是至尊人格首神——Krishna。教堂預計在2023年建成。客戶需要提前製作出教堂的原型,作為回禮送給捐贈的人。
  • 聖嬰大教堂,香火鼎盛堪比名寺
    聖嬰大教堂,菲律賓最古老的教堂,位於宿霧市麥哲倫十字架後,因收藏著這個國家最古老的聖嬰像而聞名於世。一年一度的聖嬰節即將來臨,教堂前的廣場上彩旗飛揚,遊人如織。廣場上方的神像雕塑精美,造型逼真,惟妙惟肖。
  • 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絕對是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教堂系列設計中的巔峰之作, 其他兩座教堂遠離塵囂,位於風景宜人的山中,而光之教堂建造在城郊的住宅區,是一座老教堂的擴建工程,遠遠比不上另外兩座教堂得天獨厚的環境,但正是在這些諸多約束下,安藤忠雄創造出了另外兩座教堂難以企及的藝術效果。
  • 敦煌壁畫中的佛教故事
    佛教為了宣揚其教理,往往用一些淺顯的故事來講解很多深奧的道理;同時,為了強化釋迦牟尼這一崇拜對象在信徒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就十分重視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宣傳。所以佛教寺院和石窟中,雕刻或繪製的有關釋迦牟尼傳記的故事(簡稱佛傳故事)隨處可見。
  • 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傳奇故事
    這可能是令語文老師最尷尬的一個故事,閱讀理解題的錯誤答案竟然可以挽救一座帝國。 儘管數萬人死於這場尼卡暴動,但是幾乎被大火夷為廢墟的老城區也讓查士丁尼得以放飛自我追逐夢想。大難不死的皇帝到底有什麼隱秘的夢想?答案銘刻在聖索非亞大教堂的穹頂之上。
  • 聖心大教堂:全球四大全石結構哥德式教堂之一,顏值爆表的美
    ▲哥德式建築劍指蒼天,崇高的美教堂也逛過不少,萬萬沒想到廣州還有這樣一座世界聞名的大教堂!這座教堂從籌建到落成,從損毀到重建,前前後後跨越了整整一部中國近現代史。選在祖國七十周年之際,逛這樣一座擁有150多年歷史的教堂,意義非凡!
  • 永不終結的大教堂時代
    她是巴黎第一座哥德式風格基督教教堂,位於整個巴黎城的中心,矗立在塞納河畔,是古老巴黎的精神與文化象徵,也是整個世界的藝術瑰寶。巴黎聖母院的原址歷史非常的悠久,曾經是在這裡建造過幾個規模不大的神廟和教堂,但到了12世紀路易七世時期,原有的羅馬式教堂的規模已經更不上繁華的巴黎,所以在1160年被選任為巴黎主教的莫裡斯·德·蘇利(Maurice de Sully)決定在這個地方建造一座宏偉的教堂,一修就將近兩百年。
  • 佛教:菩薩殺生犯戒,為何還能受到尊敬?這個故事,給你答案
    01開篇語老話常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相信許多學佛的人,內心都會有個很大的疑問,為何佛教常常勸大家少造殺業其實,這便是許多人學習佛法容易弄錯思想誤區,佛教常常會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勸導世人向善的同時,也絕對不會對禍害生靈者視若無睹的。今天便為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相信大家看完之後,便會明白菩薩殺生犯戒,為何還受到尊敬。
  • 這裡是世界第四大教堂,外觀宏偉,一起來欣賞藝術之美
    我們已經走到了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在西方教堂裡面,聖母百花大教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確切的說是世界第四大教堂。聖母百花大教堂在建築風格上面屬於哥德式建築,但是和德國科隆大教堂這種典型的瘦高尖式的哥德式建築風格還是有一點點區別的。我們對比一下,是不是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
  • 出國後,寄身教堂的空巢老人|百家故事
    出了居民區,風景更加荒蕪,車窗緊閉,風從四面八方漏進來,就在我擔心這輛機器是否會散架時,一座教堂在前方出現。老胡慢慢悠悠把車停好,拉開車門,手指著教堂門口,「李漁兄弟,歡迎來到我們這個充滿愛的大家庭。」老胡的表情十分嚴肅,他信教我是知道的。在我住進他那所老房子之後,隔三差五,他就要向我傳教,我都婉言謝絕了。這次他直接說「吃飯」。在貧困時,這就不好拒絕了。
  • 簡筆恐怖故事之西開教堂詭異教父靈異事件
    歡迎收聽簡筆恐怖故事,為您講述中國真實靈異事件。陸陸續續的在我國各地建立了許多的教堂,不管是信教還是不信教的人,都認為教堂是世界上最神聖的地方之一。可是天津有一座很漂亮但是很詭異的教堂。天津西開教堂,這附近靈異事件頻頻發生,可以說是一座鬼教堂。現如今都市男女辦婚禮,很多人喜歡選擇教堂裡,那裡聖潔莊重,十分美好。
  • 約克大教堂五姐妹窗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來過約克大教堂的朋友,都知道教堂中有一個叫五姐妹窗的彩繪玻璃窗。
  • 教堂也有「八卦」?莊嚴的建築背後那些你未聽過的故事!
    它還有更多有意思的教堂值得你們挖掘。所以,今天我就要從「八卦」的角度給你們介紹幾個~啥叫八卦?就是他們背後有故事。魯昂大教堂——被莫奈帶火的教堂魯昂的聖母大教堂,是你無論看過多少教堂也不能錯過的地方,堂外牆細緻精美的雕刻,讓教堂一眼看去像是蕾絲做的一樣,精緻到讓你忍不住讚嘆。
  • 佛教因果故事;惡口兩舌的果報
    佛教因果故事惡口兩舌的果報
  • 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比佛教都悠久?是什麼力量讓佛教在印度消失
    佛教認為眾生來自光音天,主張靈魂平等,不需要婆羅門的指引,可以自我修行,得到解脫,達到涅槃。這一理論是在現實生活不可能平等的奴隸社會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壓迫種姓的願望,因而得到了人們的支持,使佛教能夠廣泛傳播。
  • 伊朗經典影片《小鞋子》人生苦難重重,唯有愛和信仰可以突破重圍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苦難是揪心的,卻又是淡淡的。伊朗電影《小鞋子》,講述了家境貧寒的男孩Ali幫妹妹Zahra去修鞋匠那裡取修補好的鞋子時,不慎將鞋子弄丟,為了不被父母責罰,他央求妹妹Zahra暫時保密,說兩人可以替換著穿他的鞋子上學,並答應一定會幫她買雙新鞋子。
  • 真實原創故事:一個「克夫」女人的苦難人生
    與此同時,那個跟奶奶有關的、遙遠而真實的故事,也就回到了我的腦海中。我十二歲那年的夏天,多數時候天氣炎熱,大地仿佛被一口燜鍋罩著,一絲風也沒有。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電風扇還是奢侈品,不是我們這種普通農家能擁有的。就連電,都是來一天停三天的節奏,故我們的日常照明多半是煤油燈或蠟燭。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在晚上到屋外乖涼或睡覺。
  • 中國佛教歷史故事連載:第四集:這個事情,我們竟然誤會這麼多年
    這裡就不細講了,人類的自相殘殺的故事不分時代、民族、文化,都很擅長於熱衷。二十九歲那年,本應該繼承父親王位的他,卻毅然決然地離開深愛的父親、妻子和兒子,離家出走,去尋找生死的奧秘。現在我們覺得這是一件很奇葩的事情,但是在當時的印度,卻不是很奇怪。
  • 沙門與鬼 | 佛教有聲故事
    從前有位沙門外出他國,到了夜晚獨自在深山中靜坐思惟、用功修行,有一鬼化作無頭人,來到沙門前,沙門看到這鬼只有身體卻沒有頭,沉靜的開口說:「沒有頭,少了眼根攀緣色塵;沒有耳朵,就不會聽到是非;沒有鼻子,就不會對氣味起分別;少了嘴巴,就不會受到食物的誘惑;這樣子少了許多煩惱,真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