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35歲,要學會做自己的「擺渡人」

2020-12-15 李家講故事

網絡上有一個很出名的用語「擺渡人」。這個詞從小說和網劇中衍生出來,被更多的人所知道。但擺渡人最開始的意思,只是指那些在河流、湖泊上往來的船家們。

他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水面上,與湖光山色作伴,將河岸上的人們引渡到對岸去。他們承接了連接兩個地方的任務,也有了與眾不同的特殊含義。

擺渡人,是幫助者,是連接者。人活一生,或多或少都會遇見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困境,與其苦苦等待他人的救助,不如站起來,拿起自己的船槳,破開風浪,做自己的「擺渡人」。

人到35歲時,正是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從青年到中年,從而立到不惑,這個時候,要學會做自己的「擺渡人」。

渡人先渡己

俗話說得好:「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要渡他人的苦難和悲傷,就要先渡自己的困難,完成自己的圓滿。而渡自己,就要先從自己的本心開始,學會用平常的心態接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讓自己度過困難和痛苦,才能去幫助別人。畢竟自己沒有經歷過的話,也無從去寬慰別人,說一些大道理,這會讓別人覺得,你說的都是一些空話。

人和人之間的喜怒哀樂無法共通,也無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但至少我們對類似的經歷都有一定的共情能力,如果自己有經歷過這些事情的經驗和勇氣,在面對他人時,也會更有說服力。

不僅是對於他人,因為自己經歷過更多的事,心理承受力也會比其他人要強。有一顆強大的心,才能度過人生今後的風浪。

35歲是一道坎,學著做自己的「擺渡人」,從有一顆強大的心,從渡己開始。

擺渡人,是一往無前的勇氣

如果有坐過烏篷船的經歷,就會對擺渡人的工作有一定的認識。擺渡人一旦撐杆離岸,面對的就是遙遠的彼岸,和變幻莫測的水流風向。

就算是常來常往的船家,也會有心裡沒底的時候。人生下來就是腳踏實地的,在觸不到底的寬闊湖面上時,難免會覺得孤獨、寂寞,以及會感受到面對虛無觸底的恐懼。

其實人生也是如此,我們在上學時候,是循著一條有跡可循的路行走。不需要擔心前行的方向,只需要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就行了,總會看見道路的。

但當我們離開學校,進入社會,開始工作之後。我們就像水面上的一艘艘小舟,千帆沉寂,隨波逐流。不知道自己要去往何方,面對如此寬廣寂寥的海面,我們開始恐懼,開始迷茫,手裡的船槳也不知去向。

我們失去了勇氣。

擺渡人需要的,正是這樣一往無前的勇氣。擺渡人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也有前進的目標和果敢,就算中途遇到了風浪,也會有勇氣繼續走下去。畢竟「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就是需要這樣的「乘風破浪會有時」。

人到35歲,處在人生的交叉口。更應該拿出擺渡人的勇氣,在人生的湖面上破開風浪,一往無前。

成就強大的自己,才能在人生的沉浮中靠岸

在人生旅途的拼搏中,我們會無法避免會遇到各種困難。人生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說,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靜海,而是波浪洶湧、暗潮湧動的風浪。

許多人都想要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但事實的不順利,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都會讓人失去動力和衝勁。

我們會有許多同行之人,他們會幫助我們一些事情,與我們並行一段路。但並不代表他們能代替我們承擔責任,也不會什麼時候都幫我們做完。

能夠做到這些的,只有一個強大的自己。擺渡人通常是一個人行動,不依靠誰的幫助,獨自在水面上沉浮,最終到達另一個對岸。中途的路上或許有疾風,有驟雨,但擺渡人憑藉自己的力量去克服這些困難。

擺渡人,無疑是獨立而強大的。

成就一個強大的自己,凡事用自己的力量,不輕易依靠別人的能力,只要自己做到用盡全力,就算結果沒有那麼完美,也不算失敗。擁有一個強大的人格,才能在人生的沉浮中靠岸。

相關焦點

  • 哲思| 真正的成熟,是做自己的「擺渡人」
    來源 | 人民論壇網(rmltwz)轉載請註明來源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誰都無法泅渡誰,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的擺渡人。學會自我治癒,自我承擔,在孤獨中成長,在沉默裡堅強,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必修課。微博上有個熱點話題:人成熟的標誌之一,是失去傾訴欲。
  • 一輩子很長,要做自己的靈魂擺渡人
    通過讀書,我們能夠知道自己的世界是怎樣造就的,我們能夠發現自己是怎樣與這個世界產生關聯的。那麼,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應該怎麼做?《擺渡人2:重返荒原》這本書就告訴了我們這個答案。在《擺渡人》第一部中,女孩迪倫坐上火車去見未曾謀面的父親。
  • 每個人都要做自己的「擺渡人」
    《擺渡人》裡寫道:「每個人都要穿過他們自己的荒原。」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人和你感同身受,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看起來都和別人有關,但所有的感受,只有你自己知道。人生一路走來,冷暖自知,苦澀、甜蜜,都要自己「咽」下去。
  • 《擺渡人》:生而為人,願你學會自渡
    這使我想起了《擺渡人》中的一句話「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我:「自渡」。單親女孩迪倫,15 歲的世界一片狼藉: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裡經常受到同學的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學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
  • 因為《擺渡人》,我差點成為自己最討厭的人
    所以,我回家就寫了一文《擺渡人》:2016我心中的年度最佳,當時發文後,沒多久就出現吐槽了,很多人問我,靠,你收多少錢?你做這樣的廣告有意思嗎?後來,因為身邊有部分看過此片的朋友,也轉了我的文,據說他們都跌了很多粉,我除了道歉,也沒有別的了。(文章後有貼圖,一會看)其實,我考慮過要不要說真話。
  • 我們才是自己的「擺渡人」
    人生就是一條河,深淺都要過,長短都要走,起起落落,沉沉浮浮,走久了,才會發現,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所有的救贖都是自我的救贖,我們靈魂的擺渡人,其實就是「我自己」。01每個人,都有自己必須要跨越的河流,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擺渡人。
  • 靈魂擺渡人
    擺渡人是城市裡的超級英雄,擺渡就是把人從痛苦中解救出來。用快樂和溫暖,抵抗這個世界的悲傷。彼岸煙波流轉,可有人尋我。對岸繁華三千,可有人渡我。世界那麼大,讓我遇見你。時間那麼長,從未再見你。你說我是你的擺渡人,讓你學會面對愛和恨!我必須要保證你的安全,在這個荒原上,你是我的重中之重。我熬夜成癮,卻換不來你一句晚安。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為別人拼命過?人生要是無憾,那該多無趣。無論我做過什麼,遇到什麼,迷路了,悲傷了,困惑了,痛苦了,其實一切問題都不必糾纏在答案上。
  • 《擺渡人》:人生如渡河,遇到中年危機,如何做好自己的擺渡人?
    最終,經歷無數的痛苦、掙扎,迪倫成功的找到了崔斯坦,並帶著他重返了人間,打破了看似不可逆的"現實",尋求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正是因為他們的愛和勇敢,才讓糟糕和痛苦逆轉成了幸福和甜蜜。所以,沒有什麼不可能,永遠不要說我做不到。
  • 《擺渡人》:虛構的崔斯坦,成長的迪倫,靈魂的擺渡人,唯有自己
    在我童年時,家鄉村莊旁有條河叫七裡河,河上遊有個中年的漢子,守著他的一條五六米長的木船,渡人過河。 每每有人要過河,遠遠地招呼一聲,戴著草帽的船夫朗聲地應一句「來啦」,便撐著長篙從對岸划過來。與人方便,送人至彼岸,這就是擺渡人。
  • 《擺渡人》最讓人感動的片段,是小玉為了馬力喝酒?
    擺渡人酒吧是陳末和管春一起開的,陳末做為金牌擺渡人,一直是酒吧的招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陳末、管春和小玉,他們都分別有自己的故事,何木子死在自己最好的年華,但是活著的陳末,卻總也無法忘卻。陳末說,何木子和世間所有美好的東西一樣,你很喜歡,卻不能擁有。他可以擺渡所有人,但是卻一直無法擺渡自己。
  • 《擺渡人》回顧 | 真正的擺渡人,永遠是你自己
    她成功地重生,成功地把崔斯坦帶進了自己的世界。太多太多的雞湯文,喋喋不休地告訴我們,要融入身邊的圈子。合不合群甚至成了優秀的一個重要標準。其實,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優秀的人,大多都不合群。越卓越的人,越不合群。因為,一個人越優秀,思想、理念、行為,越不容易被普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
  • 《擺渡人》:真正的擺渡人,永遠是內心強大的自己
    《擺渡人》:真正的擺渡人,永遠是內心強大的自己「每一個強大的人,都曾咬著牙度過一段沒人幫忙、沒人支持、沒人噓寒問暖的日子。過去了,這就是你的成人禮,過不去求饒了,這就是你的無底洞。」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有這樣的一個階段,你覺得自己幹什麼,什麼不行,做什麼,什麼不成,自己就是一廢物,一垃圾,覺得自己在這世界上生存沒有任何意義,一死了之也不過如此。這樣黑暗至極的時刻每個人都有,基本上多數的人都咬著牙的熬過來了,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怎樣度過這個階段,所以身邊就會出現一些擺渡人。
  • 《擺渡人》:梁朝偉告訴我們,在這幾種感情要及時止損
    《擺渡人》這部電影裡梁朝偉就是那個讓愛情中陷入迷途的人走出困境,從人性的角度出發來擺渡在感情中落水的人,擺渡失戀的人走出失意的感情漩渦的電影。這部電影通過幾個人的感情經歷告訴我們,在感情中遇到這幾種人還是要及時止損,學會去尋找屬於自己的愛情。
  • 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答案就在《擺渡人》
    閱讀《擺渡人》,或許你會有自己的答案。《擺渡人》是英國著名女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的著作,她也憑藉此書一舉獲得五項世界文學大獎,版權銷售33個國家。它不僅是一個關於愛與選擇的故事,更是一個15歲小女孩的成長與救贖之路。《擺渡人》是一本靈魂治癒型的小說,講述了15歲的迪倫在一團糟的氛圍中,滿懷期待去見素未謀面的爸爸,然而,火車發生了事故。
  • 《擺渡人》:愛能擺渡一切,可誰才是你的擺渡人?
    01《擺渡人》是一部講述人類死亡之後,由擺渡人帶領穿過荒原,到達天堂或者地獄,全看當事人自己的造化。迪倫在那扇門之後,知道了真相,想盡一切辦法出去,想和崔斯坦在一起,哪怕會有危險,哪怕想到曾經在荒原發生的一切可怕的事情,她都義無反顧的返回荒原,一定要尋找到崔斯坦,那個她愛的男人。迪倫明知道重返荒原一定危險重重,以前有崔斯坦的保護都過的膽戰心驚,自己一個人一定更加困難,說不定小命不保,準確來說是靈魂不保。
  • 公司都在招35歲以下的人,35歲以上的人去哪裡了?
    我們公司200人左右,平均年齡23歲,很多公司都在招35歲以下的員工,那35歲以上的人去哪裡了?35歲+的職場人大多走了兩條路:一是被裁或者被淘汰了,沒班可上;二是當高管了,決定身邊35歲的員工是否能接著上班。很多夾在中間不溫不火的中齡員工,要麼無欲無求,不要漲薪,不想升職,不敢辭職,陷入「認命」的舒適圈。
  • 人民戰疫 致敬英雄 快遞小哥汪勇:從「生命擺渡人」到「愛心擺渡人」
    人民戰疫 致敬英雄 快遞小哥汪勇:從「生命擺渡人」到「愛心擺渡人」 2020-09
  • 讀《擺渡人》,每個人的人生之海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擺渡人
    《擺渡人》的作者是克萊爾·麥克福爾,他懷著對「人死後會發生什麼」的好奇展開了創作,再加上希臘神話冥府渡船人故事構成了《擺渡人》。從少年人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溫情,通過男女主人公的所見所感,道出所有人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終極幸福的嚮往。
  • M【熱映】《擺渡人》誰知道擺渡是什麼意思~
    由王家衛監製,張嘉佳導演,梁朝偉、金城武等主演,阿里影業、澤東電影、橫店影視等聯合出品的賀歲愛情喜劇電影《擺渡人》,將於12月23日在全國上映。電影《擺渡人》改編自張嘉佳同名小說,當年該小說在微博上的轉發量累計超過150萬次。擺渡就是把人從痛苦中解救出來,用快樂和溫暖來抵抗這個世界的悲傷。
  • 《擺渡人》:人生如渡河,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擺渡者
    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生活的並不開心,母親的不理解,同學的戲弄,以及唯一好友還轉學離開,都將迪倫一次又一次的逼近絕望的懸崖。她討厭自己所生活的一切,於是決定去探望身處另一個城市的父親。可是不幸再一次降臨在她的身上,火車出現事故,她成了火車上唯一沒有生還的乘客,並且遇到了自己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