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有一個很出名的用語「擺渡人」。這個詞從小說和網劇中衍生出來,被更多的人所知道。但擺渡人最開始的意思,只是指那些在河流、湖泊上往來的船家們。
他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水面上,與湖光山色作伴,將河岸上的人們引渡到對岸去。他們承接了連接兩個地方的任務,也有了與眾不同的特殊含義。
擺渡人,是幫助者,是連接者。人活一生,或多或少都會遇見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困境,與其苦苦等待他人的救助,不如站起來,拿起自己的船槳,破開風浪,做自己的「擺渡人」。
人到35歲時,正是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從青年到中年,從而立到不惑,這個時候,要學會做自己的「擺渡人」。
渡人先渡己
俗話說得好:「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要渡他人的苦難和悲傷,就要先渡自己的困難,完成自己的圓滿。而渡自己,就要先從自己的本心開始,學會用平常的心態接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讓自己度過困難和痛苦,才能去幫助別人。畢竟自己沒有經歷過的話,也無從去寬慰別人,說一些大道理,這會讓別人覺得,你說的都是一些空話。
人和人之間的喜怒哀樂無法共通,也無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但至少我們對類似的經歷都有一定的共情能力,如果自己有經歷過這些事情的經驗和勇氣,在面對他人時,也會更有說服力。
不僅是對於他人,因為自己經歷過更多的事,心理承受力也會比其他人要強。有一顆強大的心,才能度過人生今後的風浪。
35歲是一道坎,學著做自己的「擺渡人」,從有一顆強大的心,從渡己開始。
擺渡人,是一往無前的勇氣
如果有坐過烏篷船的經歷,就會對擺渡人的工作有一定的認識。擺渡人一旦撐杆離岸,面對的就是遙遠的彼岸,和變幻莫測的水流風向。
就算是常來常往的船家,也會有心裡沒底的時候。人生下來就是腳踏實地的,在觸不到底的寬闊湖面上時,難免會覺得孤獨、寂寞,以及會感受到面對虛無觸底的恐懼。
其實人生也是如此,我們在上學時候,是循著一條有跡可循的路行走。不需要擔心前行的方向,只需要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就行了,總會看見道路的。
但當我們離開學校,進入社會,開始工作之後。我們就像水面上的一艘艘小舟,千帆沉寂,隨波逐流。不知道自己要去往何方,面對如此寬廣寂寥的海面,我們開始恐懼,開始迷茫,手裡的船槳也不知去向。
我們失去了勇氣。
擺渡人需要的,正是這樣一往無前的勇氣。擺渡人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去的地方,也有前進的目標和果敢,就算中途遇到了風浪,也會有勇氣繼續走下去。畢竟「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就是需要這樣的「乘風破浪會有時」。
人到35歲,處在人生的交叉口。更應該拿出擺渡人的勇氣,在人生的湖面上破開風浪,一往無前。
成就強大的自己,才能在人生的沉浮中靠岸
在人生旅途的拼搏中,我們會無法避免會遇到各種困難。人生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說,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靜海,而是波浪洶湧、暗潮湧動的風浪。
許多人都想要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但事實的不順利,理想和現實的差距,都會讓人失去動力和衝勁。
我們會有許多同行之人,他們會幫助我們一些事情,與我們並行一段路。但並不代表他們能代替我們承擔責任,也不會什麼時候都幫我們做完。
能夠做到這些的,只有一個強大的自己。擺渡人通常是一個人行動,不依靠誰的幫助,獨自在水面上沉浮,最終到達另一個對岸。中途的路上或許有疾風,有驟雨,但擺渡人憑藉自己的力量去克服這些困難。
擺渡人,無疑是獨立而強大的。
成就一個強大的自己,凡事用自己的力量,不輕易依靠別人的能力,只要自己做到用盡全力,就算結果沒有那麼完美,也不算失敗。擁有一個強大的人格,才能在人生的沉浮中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