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情緒管理?從給每一個情緒命名開始

2021-02-26 你好安祺

中午和女兒一起吃飯的時候,我問對我臉色很不好的女兒說:「好像你對我比較frustrated. 要是我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對的,你可以告訴我。」她沒有多說,但是我明顯看出來她平靜了很多。我前幾天看到《穿越力》(Empathy) 一書作者說到,當他的小孩鬧情緒的時候,他就幫助把小孩的情緒表述出來,他說的結果和我的體驗完全一樣:小孩每次惡劣的情緒都能因為有準確表達和溝通,而舒緩下來。這種情感的準確表達,有助於促進人與人的相互了解,繼而改善關係。

即便大人,也不是都能夠準確表達自己和他人情緒的。我們中國人總的來說,情感表達比較委婉,比較含蓄。在美國,我感覺人們對於感情的表達更為直接一些,表達方式也很細膩。其中一個原因,是心理諮詢行業的發達,將一些心理學上關於內心世界的詞彙,變成了人人皆知的說法,比如我最近在翻譯的一本小說《恰似天堂》(約翰.契弗著)中,作者也提到:「弗洛伊德的詞彙已經家喻戶曉。服務員在供應卡車司機的餐廳不小心把你的啤酒灑了,她也會說:『哎呀。這是弗洛伊德式滑出。』如果你問她這話什麼意思,她會說:「你怎麼啦?昨天出生的?弗洛伊德式就是滑的意思。懂不?」這些來自心理學的描述人心理狀態的詞彙豐富,會直接影響我們的世界觀,比如我們能看到一些人有問題不承認,在美國很多普通人都知道in denial, defensive mode這些說法,但中國人往往只用「這人好不講理」一句帶過,沒法深入地了解對方處境是什麼。

書面語中,中文和英文的情感詞彙都很豐富,比如表達憤怒,英文詞彙有:angry, mad, indignant, antagonized, aggravated, irate, livid, incensed, inflamed, exasperated, outraged, furious。而中文也有大怒、盛怒、雷霆大怒、怒髮衝冠等諸種表達。作為翻譯,每一種表達,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對應。

但大家對於這些詞彙的使用的頻率大不相同。比如英文中就常聽到feel impatient, frustrated, bitter, hesitant, leery, uneasy, anxious, appalled, offended這樣的表達。在日常生活當中,中文的情感詞彙相對單一, 有時候對情感的界定缺乏嚴格區分,被「喜怒哀樂」幾個大類弄得面目模糊,缺乏必要的嚴謹。正面的感情,比如愛,大家也是不像美國人那樣「I love you」張口就來。

而負面的感情,則更容易混淆。不表達和表達不準確的結果,容易被誤讀,繼而引發關係的緊張和矛盾衝突。比如一個人的乏味(bored), 可能會被另外一個人誤讀為輕蔑(contemptuous)。一個人感到有些煩(annoyed), 另外一個人可能誤讀成敵意(hostile)、挖苦(sarcastic)、惡毒(vicious),繼而引發矛盾。

如果僅僅將這些情緒大而化之地表述為「溝通問題」,可能大家還只是試圖在同樣的情緒之下,用別的方式把事情重新表述一遍,根本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如果準確地描述自己的情緒,準確地解讀對方的情緒,則會改變溝通的「大環境」,使得溝通成為小問題。

我們有必要豐富我們的情感詞彙。但好多習慣,成年人難以更改過來,小孩更有可塑性。小孩有情緒,無法表達出來,結果就變成無理哭鬧,這種習慣如果從小不改,長大之後也就只會胡攪蠻纏。範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 有一個嬰幼兒社會和情感教育中心(Center on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Foundations for Early Education), 建議家長蓄意地訓練兒童準確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們要家長「給每個情緒一個名字」(giving feelings names), 比如說:「我今天很悲哀,因為爸爸要出差了。」

情緒的負能量不能只求圍堵和打壓,而應識別和應對。要跟小孩討論自己的情緒,讓小孩子能夠識別:「昨天你看到沒有,浴缸下水道不通,媽媽很惱火,你還記得媽媽惱火什麼表情嗎?要不給媽媽學學看?」但是也要跟小孩說說不良情緒的解決辦法:「我惱火的時候,深呼吸,然後數到三,然後想想用什麼方法能更好地解決這種問題。」該中心還建議,要用小孩能夠聽懂的語言介紹情緒,比如brave, cheerful, confused, curious, disappointed, embarrassed, excited, fantastic, friendly, ignored, generous, impatient, important, interested, jealous, lonely, confused, angry, bored, surprised, proud, frustrated, silly, uncomfortable, worried, stubborn, shy, satisfied, safe, relieved, peaceful, overwhelmed, loving, tense, calm等。

小孩準確表達情緒或者識別情緒的時候要及時表揚,並利用閱讀的機會,教小孩識別人類豐富而複雜的內心世界,不要有著他們成為只懂得幾種情緒的「大老粗」。小孩情緒正中間不要試圖這麼做,而要等其平靜的時候來命名、討論這種情緒,以及適當的解決方法

更為重要的是,小孩要知道如何應對自己或他人的情緒,要能夠用積極的方式應對情緒。康奈爾大學教授、兒童情緒專家Kenneth Barish博士稱這種做法為 「情緒自律」(emotional regulation) ,這種自律包括憤怒的管理(anger management), 也包括幫助小孩舒緩壓力和緊張,應對失望和挫折。「當我們接受並尊重孩子的情緒時,我們不僅能夠幫助他們感覺更好一些,我們也能讓他們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更有成效!」

「情商」的說法現在廣為流傳,但是很多家長只顧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小孩諸如吃苦耐勞這類品質,忘了情感的表達和溝通,往往是最重要的一步。人生很多問題,一旦能說得出口,就可能不再是問題,或者說可以由此變得容易解決。或許我們可以給每一個情緒一個名字,一條出路,從而結束那些彆扭和委屈,冷戰和熱戰。

(文章摘自網絡)

作者介紹

南橋 本名方柏林,曾在蕪湖、南京、雪城三地求學,現在美國高校從事課程設計工作,業餘從事文學翻譯,曾在《南方都市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日報》、《東方早報》、金融時報中文網、財新網、東西網等擔任撰稿人或專欄作者。

著有《知識不是力量》、《及格主義》、《呀,美利堅》等書,譯有《轉吧,這偉大的世界》(美國圖書獎獲獎作品)、《地之國》、《布魯克林有棵樹》(亞馬遜書店「20世紀最佳青少年讀物」)、《河灣》(諾貝爾文學獎V.S.奈保爾作品)等作品。

赫拉客廳 說

印象中我們小時候的生活環境似乎是:如果有小朋友哭,聽到最多的是「哭什麼哭,沒出息」。而當你笑的時候,大人往往又莫名來一句「笑什麼笑,這次考試考那麼差!」極少能遇到什麼成年人,願意蹲下來同我們平等對話(奇怪的是,我們也沒有長殘哈!)。

父輩們的想法也很簡單,小孩子不能縱容,否則要無法無天了。適當的打擊,才能顯示出大人的尊威,才能磨礪出乖巧有作為的孩子。所以,幼年時,我們的情緒都屬於被打壓的那一塊。聽得最多的是那句「小孩子懂什麼!」

所以,我們到現在都不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啊。你正細心體會自己此刻是什麼心情嗎?愉悅的、喜悅的、苦惱的、壓抑的、不知所措、百感交集……?

版權聲明:原創力量有限,本微信號會選取一些認同的文章進行轉載。轉載時會儘量挑選有明確出處並且未標明禁止轉載的文章,如果原作者有異議,請聯繫我們進行處理。若其他人轉載,請同樣註明原作者及出處。尊重勞動成果,請從你我做起。謝謝!

相關焦點

  • 情緒溫度計:讓孩子的情緒不發燒!
    幼兒是一個有多種需要,特別是表達自己情緒需要的個體,老師和家長應重視孩子的情緒宣洩,通過各種活動有意識地來幫助幼兒懂得如何對待和處理自己的各種情緒,引導他們以積極的、和諧的方式來表達情感,學會與他人友善相處,從而獲得更多的自信
  • 解析繪本《野獸國》:當孩子遇見情緒野獸,該如何做好情緒管理
    關於孩子的情緒問題,父母總是有操不完的心,孩子的情緒管理問題也是父母需要做到的一門功課,並且也是一項必需的任務。最近接觸到一本關於孩子情緒管理的兒童繪本,叫做《野獸國》,它很好的描繪了孩子的情緒波動過程。《野獸國》的作者是"繪本界的畢卡索"——莫裡斯·桑達克的作品。
  • 控制自己的情緒比拿下一座城池更偉大,5種方法教孩子情緒管理
    孩子的情緒總是不穩定的,不管是哄不好的哇哇大哭還是不合時宜的咯咯大笑都是家長頭疼的問題,而想讓孩子的情緒穩定,家長們必做的則是「情緒管理教育」拿破崙說:「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教孩子做好情緒管理,不僅讓家長能省不少心,也會讓孩子更接近成功
  • 情緒管理遊戲
    教小朋友認識豐富的表情,用他們自己的手給小朋友剪頭髮,還有會介紹小朋友如何管理情緒的方法。跟我們來做遊戲吧!給娃娃剪頭髮Paper plate haircuts1. 通過這個活動小朋友可以熟悉剪刀的用法。練習精細動作。2.
  • 壹拾壹:教會孩子認識時間和情緒,明白時間和情緒管理非常重要
    對於孩子的時間管理,學習管理,情緒管理,很多父母都是茫然的、手足無措的,孩子更是這樣,今天學完了,就不知道明天做什麼。如果孩子沒有時間管理和情緒管理的能力,會有哪些影響呢?,而是對時間和情緒管理的掌握,不僅僅影響孩子當下的學習生活,還將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 孩子的情緒認知與管理,4個小遊戲輕鬆完成
    一個人能夠管理得住自己的負面情緒,努力的關鍵並不在於控制情緒,不讓其爆發,而在於一開始的時候,就能夠覺察到這個情緒
  • 孩子經常亂發脾氣?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讓孩子掌控情緒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場災難,家長們要了解。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時常會面臨孩子亂發脾氣的現象。很多時候只是稍稍說了孩子幾句,沒想到孩子就開始發脾氣,甚至還會亂扔東西來表達憤怒。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些喜歡發脾氣,有些情緒化的孩子背後,往往有著一對情緒不太穩定的父母。
  • 情緒管理繪本《生氣王子》:孩子的壞情緒裡,藏著父母的影子
    尤其是很多父母可能並不了解情緒是如何產生的,他們說的最多的就是:我沒法控制我的情緒,都是他讓我生氣的!我也想控制自己的情緒,可是我控制不了啊!那麼到底是孩子太皮,還是父母情緒太差呢?為了更好的讓父母理解自己的情緒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我用過很多方法,也給媽媽們推薦過很多情緒管理的書,我覺得既可以對父母有效,又對孩子非常有效的是賴馬的《生氣王子》。
  • 西班牙原版引進,4大主題+30多種情緒管理策略,教會孩子做情緒的小主人!
    4大主題+30多種情緒管理策略小遊戲實驗+21天情緒管理表揭開孩子情緒的奧秘教孩子做自己情緒的小主人👇👇並且,在美國心理學界裡有這樣一個共識:孩子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是健康心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懂得高效管理自己的情緒,會給日後的生活工作帶來很多優勢。由此可見,情緒管理對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該如何正確地給孩子進行情緒指導呢?
  • 好好愛那個發脾氣的孩子,幫孩子學會管理情緒的5本書
    孩子養成的這種情緒管理方式,會讓他的一生都受益無窮。包括他將來的家人、朋友、同事,都會受益。今天魚爸給孩子們分享幾本情緒管理的書籍。我們要相信閱讀的神奇力量,可以潛移默化地幫助孩子排解自己生氣的負面情緒。6本非常經典的情緒管理繪本,趕緊收藏吧,其中有部分書籍在魚爸的微店可以團到,也是一個小驚喜吧!
  • 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試試這3點,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教練
    而是直接的說「我很害怕」,這就是正確的表達情緒,也合理的控制了情緒。在生活中,當孩子不聽話時,我們會「拉長臉」或者不理他,或者吼叫,這都是通過情緒表達出來我們感覺,並不是真正的控制情緒。1、低齡孩子採用溫柔而堅定的引導方式這裡指3歲以下1歲以上的幼兒。從1歲開始,小朋友就慢慢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不會再那麼的順著父母的意願行動,這個時候,一定要給孩子制定一定的規則,當孩子違反規則時。
  • 搞定壞脾氣,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孩子從2歲開始,會迎來「小叛逆期」,他們的自我意識會越來越強,小情緒也會越來越多。想要搞清孩子紛繁複雜的情緒世界,讓他們學會控制脾氣,或許這些繪本可以幫到你。《我的情緒小怪獸》這本書,就是抓住了這個階段孩子的認知特點,將抽象的「情緒」化作了會變色的「小怪獸」,通過顏色來表達「情緒」,告訴孩子什麼是快樂、憂傷、憤怒……讓孩子理解情緒狀態。
  • 如何管理情緒?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與人相處
    關於憤怒,我們都希望能夠控制自己的這種情緒,許多人都想找到合適的方法控制這種情緒,也可以稱之為憤怒管理。憤怒和其他情緒管理控制和管理有什麼不同?控制和管理各能夠產生什麼影響?控制和管理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們試圖控制某事物,我們就是在排斥它,並且希望能夠抑制住它。然而,管理某物則意味著,我們允許它存在,並試圖重新規劃它的使用或表達方式。我要講的是管理情緒,而不是控制情緒。所謂的「消極」情緒,是我們對與我們計劃不符的事物做出的反應。
  • 情緒是身體的內部信號,如何管理情緒?
    情緒是身體的內部信號,如何管理情緒?,給我們自己及他人傳遞信息,在認識了情緒之後,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情緒的功能。比如危險逼近的時候,恐懼情緒躍然而起,心跳加速,促使我們儘快躲避危險;比如要做的事情沒有做時,焦慮情緒隨之而來,身體會感到一定的壓力,促使我們做出有效的行動。有些情緒激發的行為反應是積極的,但有些是有破壞性的,比如因孩子沒有寫作業打罵孩子。
  • 【繪本賞析】 國際大獎繪本《我的情緒小怪獸》,讓孩子輕鬆認識和管理情緒!
    孩子是否具備掌握情緒的能力,這就是所謂的「高情商」,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的家長需要幫助我們的孩子在幼年時期,學會認知各種情緒,並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孩子在2-7歲的階段,還沒有抽象的思維能力,他們對事物的認知是靠感知來獲得的。我們今天要分享的《我的情緒小怪獸》這本書,正是抓住了這個階段孩子的認知特點。巧妙地運用了恰當的繪本語言。
  • 兒童情緒管理的方法
    管理情緒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能夠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壓制情緒。第二是要善於克制自己的情緒,要善於把握表達情緒的分寸。  覺察情緒、表達情緒,以至於利用情緒被認為是情緒管理的要素。情緒是指感覺及伴隨感覺而來的想法、生理狀態以及心理狀態,同時它也蘊藏著表現某些行為的傾向。幼小的兒童已經是個情緒的個體,能表現出恐懼、憤怒、歡愉、驚訝等情緒,三至六歲的兒童對情緒已大致了解。
  • 幼兒情緒管理啟蒙需要它《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
    《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是一套專門幫助孩子正當釋放壞情緒、培養健康心態的情緒管理繪本,孩子在故事中隨著主人公經歷著每一種情緒體驗的產生和變化,提高情緒認知和管理能力。很多兒童心理學家都指出,️ ~️ 歲是孩子性情培養的關鍵時期,人一生中80%~90%的性格特徵、志向理想、生活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成型的。
  • 如何管理情緒? 理管理情緒的有效方式與你分享
    如何管理情緒? 理管理情緒的有效方式與你分享時間:2020-12-17 16: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管理情緒?理管理情緒的有效方式與你分享 如何管理情緒 關於如何管理情緒,具體詳情如下: 1、首先,我們應該儘量做好自我的調整,讓自己的心態變得更加的平和,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 2、其次,對於情緒的失控,往往是因為一些特殊的事情引起的,所以,盡   原標題:如何管理情緒?
  • 英文原版兒童童書情緒管理繪本毛毛兔 When I'm Feeling 8冊,教會孩子控制情緒
    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家長能從孩子的角度,幫助他們充分認識、體驗、接納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 世界兒童情緒管理大師特蕾西?把繪本帶入日常生活情境中,鞏固這種認知在孩子對這套繪本比較熟悉之後,家長可以經常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機會教孩子進一步認識情緒,可以先從書本裡的內容開始。比如,我們答應帶孩子去遊樂場的時候,孩子會對他說「你現在很開心吧!開心的時候,是怎麼樣的啊」;當他在幼兒園被欺負時,家長會告訴他「你現在的這種感覺就是生氣,也許還有點傷心」。
  • 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0-6歲的孩子還不能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即便他們已經能聽懂並接受某些道理,但也不要要求6歲之前的孩子能理性地對待情緒問題。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對孩子一生影響深遠,這是一個漫長且反覆的成長過程。如果要想讓孩子擁有正面情緒,家長的有意識培養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