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少海穴:心痛、肘臂攣痛、瘰癧

2021-02-12 國醫文化傳授

少海穴在哪兒呢?

少海位於肘前區,橫平肘橫紋,肱骨內上髁前緣

快速取穴:

屈肘90°,肘橫紋內側端凹陷處即是少海穴

何為少海穴呢?

少即幼小,指手少陰經,海即海洋,少海是手少陰心經五輸穴的合穴,五行屬水,此穴為本經合穴,本穴物質中,它不光有地部匯合的經水(有極泉穴和青靈穴向下的經水),它還有自少衝穴等穴上行匯合於此的水溼雲氣,為心經水、氣二物的共同匯合之處,故為心經合穴,故為少海穴。

幫助記憶:

少海穴為合穴,我們看著是V字的低點,有來自極泉穴青靈穴下行的氣血,有來自少衝的上行氣血,如洶湧澎湃的水流,注入海洋。因此,我們叫做,少海穴。

少海穴可以治療什麼病症呢?

少海穴主治功效:

1.少海是心經的合穴,心主血脈,主神志,故可養心安神、通絡止痛,治療心神病。

2.少海有行氣和血之功。其所治症為表裡虛實寒熱以及七情志意等病,如癲狂、吐涎、項強、臂痛、齒痛、目眩、頭風、氣逆、瘰癧等等,即「海」之含意也。

【主治病症】

少海穴主治心痛,臂麻酸痛,手顫,健忘,暴喑,肘臂伸屈不利,瘰癧,腋脅痛,脅痛,胸膜炎,肋間神經痛,肘臂攣痛,麻木,四肢不舉,前臂麻木及肘關節周圍軟組織疾患,下肢痿痺,頸項強痛,落枕,腋下腫痛,肘攣,臂麻,頭痛,目眩,精神病,癲狂善笑,癇證,齒齲痛,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眩暈,三叉神經痛,尺神經炎,肺結核,心絞痛,淋巴結炎,疔瘡等。

少海穴主治心痛、臂麻酸痛、手顫、健忘、暴喑、肘臂伸屈不利、瘰癧、腋脅痛。

少海主治心痛,手顫,肘攣,臂麻,瘰癧等。

少海主要用於心神及手少陰心經疾患:如頭痛、目眩、健忘、心痛、精神病、脅痛、胸膜炎、肋間神經痛、項強、臂麻、肘攣、手顫、腋下腫痛、瘰癧等。

少海穴主治心痛,癲狂善笑,癇證,健忘;頭痛,目眩,齒齲痛,暴喑;肘臂攣痛、麻木,手顫,四肢不舉;頸項強痛,腋脅痛,瘰癧。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頭痛,眩暈,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尺神經炎;

呼吸系統疾病:肺結核,胸膜炎;

運動系統疾病:落枕,前臂麻木及肘關節周圍軟組織疾患,下肢痿痺;

其它:心絞痛,淋巴結炎,疔瘡。

【刺法】

一般直刺0.5~1.O寸,局部有酸脹感,或有麻電感向前臂放。

直刺0.3~0.5寸。

直刺0.5~1.0寸,局部酸脹,有麻電感向前臂放散.

 

【灸法】

可灸。

不宜直接灸。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溫針灸3~5壯。

【配伍】

少海配後溪,有舒筋通絡活血的作用,主治手顫,肘臂疼痛。

少海配陰市、後溪、扶突治心疼手顫。

少海配合谷、內庭,有清瀉陽明熱邪的作用,主治牙痛,牙齦腫痛。

少海配天井,有活血散瘀的作用,主治瘰癧。

少海配兌端、本神,治吐沫。

少海配手三裡,治兩臂頑麻。

少海配後溪,治手顫。

少海配間使、少府、陽輔、丘墟、足臨泣、申脈,治腋癰。

少海配行間、三陰交,治月經過多。

少海配天井,治瘰癧。

少海配巨骨、阿是穴治療頸淋巴結核。

針刺少海配外陵穴,可緩解結腸痙攣,對痙攣性結腸炎有效。

針刺少海配神門,可使注射腎上腺素動物減慢的心率迅速恢復至正常水平。

【特效按摩】

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按壓少海穴,每次1~3分鐘,可調理前臂麻木、肘關節周圍軟組織疾病。

相關焦點

  • 【穴位百科】少海穴:心痛、肘臂攣痛、瘰癧
    【主治病症】少海穴主治心痛,臂麻酸痛,手顫,健忘,暴喑,肘臂伸屈不利,瘰癧,腋脅痛,脅痛,胸膜炎,肋間神經痛,肘臂攣痛,麻木,四肢不舉,前臂麻木及肘關節周圍軟組織疾患,下肢痿痺,頸項強痛,落枕,腋下腫痛,肘攣,臂麻,頭痛,目眩,精神病,癲狂善笑,癇證,齒齲痛,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眩暈
  • 神灸堂 每日一穴 手五裡
    🧚🏻🧚🏻🧚🏻🧚🏻🧚🏻🧚🏻🧚🏻🧚🏻🧚🏻🧚🏻🧚🏻🧚🏻🧚🏻🧚🏻     手五裡,經穴名。出自《針灸甲乙經》。別名大禁、五裡、臂五裡、尺之五裡、手之五裡。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臂部,肘橫紋上3寸,曲池與肩髁連線上。在肱骨橈側,為肱橈肌起點,外側為肱三頭肌前緣,稍深為橈側副動脈,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內側為橈神經。
  • 手臂部穴位——小海穴
    一說小海穴在「天井外旁五分」《針灸集成》。取穴方法小海穴位於人體的肘內側,當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凹陷處,小腸經合穴。屈肘抬臂,與肘窩橫紋平齊之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凹陷中取穴。用手指彈敲該部時或可有觸電麻感直達小指。
  • 手五裡:肘臂攣痛、瘰癧
    手五裡穴為經穴名(ShǒuwǔLǐ)。出《針灸甲乙經》。《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原名五裡,《聖濟總錄》名臂五裡,《針灸資生經》又作手五裡。屬手陽明大腸經。手即上肢,五喻中數,裡乃居也,手五裡穴距天府五寸,正居大脈之中央,故名手五裡。
  • 穴位圖(一)激活自用
    【歸經】:手陽明大腸經穴【類別】:合穴  肘髎穴【定位】:在臂外側,屈肘,曲池上方1寸,當肱骨邊緣處【針刺方法】:直棗0.5-1.0寸。【主治】:肘臂部酸痛,麻木,攣急。極泉穴[定位]在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主治]心痛,咽幹煩渴,脅肋疼痛,瘰癧,肩臂疼痛。[配伍]配肩髃、曲池治肩臂痛。
  • 人體十二經 合穴
    曲池,①經穴名。出《靈樞.本輸》。主治頭痛,瘰癧,肘、臂、肩、項、背部疼痛,瘡腫,蕁麻疹,皮膚搔癢症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標準定位】在上臂外側,屈肘時,肘尖直上1寸凹陷處。  【取法】以手插腰,於肘尖(尺骨鷹嘴)後上方1寸凹陷處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肱三頭肌。皮膚由橈神經發出的臂後神經分布。肘後皮膚較厚,移動性很大。
  • 每周一穴【手五裡】
    手即上肢,五喻中數,裡乃居也,手五裡穴距天府五寸,正居大脈之中央,故名手五裡。【腧穴釋義】手五裡。手,指穴位所在的部位為手部。五裡,穴內氣血物質所覆蓋的範圍。該穴名意指穴內物質覆蓋的較大範圍場,且比手三裡穴覆蓋的範圍要大。
  • 手少陰心徑及穴位主治病症
    主治疾病:1 心痛、心悸、胸悶。2 腋臭、脅肋疼痛。3 肘臂疼痛、上肢不遂、瘰癧。精確取穴:在臂內側,極泉穴與少海穴的連線上,肘橫紋上3寸,肱二頭肌的內側溝中。主治疾病:1 頭痛、脅痛、肩臂疼痛。2 目視不明。
  • 每日一穴位|曲池穴
    簡便定位屈肘成直角,當肘彎橫紋盡頭處;屈肘,於尺澤與肱骨曲池定位 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取穴。 解剖定位當橈側腕長伸肌起始部,肱橈肌的橈側;有橈返動脈的分支;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內側深層為橈神經本幹。 功能主治因腧穴部位多有神經分布,故不宜自行針灸。
  • (每日一穴)靈道穴:心痛,心悸,肘臂攣痛,手指麻木.
    《手少陰心經穴》《靈道穴》 Lín gdào靈道穴歸屬手少陰心經,有緩解治療失音、腕臂痛等作用,靈道穴的位置: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腕橫紋上1.5寸,詳見本文圖解靈道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手少陰心經穴指手少陰心經所有的腧穴,即所有經穴。分布在腋下,上肢掌側面的尺側緣和小指的橈側端。起於極泉,止於少衝。左右各9穴,分別為極泉、青靈、少海、靈道、通裡、陰郄、神門、少府、少衝。
  • 【每日一穴】青靈穴:頭痛振寒、目黃、腋下腫痛、肩臂不舉等
    【圖解青靈穴位的位置】   【青靈穴的位置】位於臂內側,當極泉穴與少海穴的連線上,肘橫紋上3寸,肱二頭肌的內側溝中
  • 每日一穴:懸鐘
    懸即懸掛,鍾即鍾鈴,此穴當外踝上,正是古時小兒懸掛腳鈴部位,故名懸鐘。懸鐘穴主治頭項、胸脅及本經脈所過部位的疾患:如偏頭痛,頸項強,鼻衄,瘰癧,腋腫,脅肋疼痛,四肢關節酸痛,半身不遂,筋骨攣痛,腳氣,跟骨痛,渾身瘡癩,項強,胸脅脹痛,下肢痿痺,咽喉腫痛,痔疾,頸項強痛,便秘,現代又用懸鐘穴治療落枕,頸淋巴結結核,腋窩淋巴結腫大,肋間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小兒舞蹈病,血管性頭痛,踝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炎,胸腹脹滿,頸項強急,落枕,腰腿疼痛,下肢癱瘓,中風後遺症,脊髓炎,腰扭傷
  • 每日一穴:外關
    外關穴主要用於頭面、耳目及本經脈所過的疾患:如感冒,頭痛,發熱,耳鳴,耳聾,目痛,咽腫,口眼喎斜,瘰癧,胸脅痛,手顫指麻,肘臂屈伸不利,熱病,目赤腫痛,肩背痛,肘臂手指疼痛,手顫,頰痛,脅肋痛,上肢痺痛,偏頭痛,鼻衄,牙痛,急驚風,失眠,咳嗽,腹痛,便秘,腸癰,霍亂,上肢疼痛,五指痛,不能握物,落枕,現代又用外關穴治療感冒,三叉神經痛,腮腺炎,高血壓,小兒麻痺後遺症,偏癱,耳鳴耳聾,鼻衄牙痛,上肢關節炎
  • 每日一學:手五裡
    別名:五裡《黃帝內經靈樞·本輸》手五裡在臂外側,當曲池與肩髃連線上,曲池上3寸處。取法:屈肘,在曲池與肩的連線上,曲池上3寸處取穴。手五裡穴下為皮膚、皮上組織、肱肌。有橈側副動、靜脈。分布著前臂背側皮神經,深層為橈神經。
  • 極泉穴,摸上去搏動感非常明顯,但針要避開它,治心痛
    昨天脾經到大包穴就講完了,今天我們來講心經的穴位,我沒有每一個穴位都講,講的大部分是常用的穴位。今天講的是極泉穴,屬於手少陰心經的,在在腋窩頂點,動脈搏動處。極泉穴的主治有心痛,瘰癧,脅肋疼痛,肘臂冷痛等。心經的肯定可以治心痛,至於瘰癧,你觀察一下會發現,肩部這一帶的穴位好像是可以治療它,比如我們之前講的手陽明大腸經上的臂穴,就可以治療瘰癧。穴位深層有動脈,解剖要注意。
  • 【穴位百科】肩貞穴:肩臂疼痛、瘰癧、耳鳴
    【取穴位置】在肩關節後下方,臂內收時,腋後紋頭上1寸。【功能主治】肩臂疼痛,瘰癧,耳鳴。肩貞穴出自《素問氣穴論》,隸屬於手太陽小腸經,肩,肩部也,貞,古指貞卜問卦之意。本穴物質為小海穴蒸散上行的天部之氣,上行到本穴後,此氣冷縮而量少勢弱。氣血物質的火熱之性對天部層次氣血的影響作用不確定,如需問卜一般,故名肩貞。
  • 手少陽三焦經~循行23個穴位,首穴為關衝,末穴為絲竹空
    精確取穴:在腕背橫紋中,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精確取穴:在前臂背側,陽池穴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精確取穴:在臂外側,屈肘時,肘尖直上1寸凹陷處。主治疾病:1 偏頭痛、耳鳴、耳聾。2 肘臂痛、胸脅痛。3 癲癇、精神恍惚。4瘰癧、癭氣、癮疹。
  • 手少陰心經穴位圖
    【解剖】 在胸大肌的外下緣,深層為喙肱肌;外側為腋動脈;布有尺神經,正中神經,前臂內側皮神經及臂內側皮神經。    【主治】 心痛,咽幹煩渴,脅肋疼痛,瘰癧,肩臂疼痛。    【配伍】 配肩髃、曲池治肩臂痛。    【刺灸法】 避開腋動脈,直刺或斜刺0.3~0.5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