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丨電、網、毒……非法捕魚,膽真大!

2020-12-26 央視新聞

從今年1月1日開始,長達十年的長江「禁漁令」開始實施。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扭轉長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的關鍵之舉。然而在長江的部分流域,一些人鋌而走險,用各種手段非法捕魚,包括用電捕魚,也就是所謂的電打魚;用網眼密集、連小魚都無法脫身的地籠網捕魚,甚至還有的人乾脆用農藥來捕魚蝦。這些違法行為嚴重威脅到了長江的漁業資源和禁漁成果。生態環境部調查人員近日接到舉報,稱長江最大支流漢江上存在大量違法捕魚行為,記者與調查人員立刻赴漢江進行現場調查。

不久前在漢江某些江段拍攝到的畫面中顯示,一個男子不斷用抄子從江裡撈東西。一群海鷗盤旋在船的上方。

在這個江段,過去由於挖沙採石,形成了大量深坑,成為魚類繁殖產卵的集中區域,也因此成了電魚者聚集的地方。從今年1月1日十年禁漁開始後,當地政府要求漁船必須上岸,十年內不許下河捕魚,然而最近記者發現,這裡依然有很多漁船沒有上岸,而是停靠在江邊。

6月25日凌晨4點,記者再次來到江邊,白天在這裡看到的停靠在江邊的漁船都不見了。

據知情人透露,由於最近風聲緊,這些漁船凌晨一兩點開始電魚,一直到天快亮,五點鐘之前收網。

在知情人的帶領下,記者來到江邊的一個渡口。據介紹,這裡通常是打魚者交易的地方,由於聽說近幾天流傳江面有無人機飛行,風聲一下變得特別緊,交易也變得隱蔽起來。看到陌生的車,他們都站在一邊觀望,不敢輕舉妄動。

第二天凌晨2點多,記者又接到線索,稱在漢江的某個段落夜間又有大量電魚船出沒,記者決定立刻趕往現場。

為了不讓水面上非法捕撈的船隻發現,記者只是頭車開了微弱的燈光,其他車輛關掉所有燈光秘密前行。在兩位知情人的指引下,記者把車輛停在了距離江邊很遠的地方摸黑步行。

知情人和記者徒步走了一公裡才到達江邊,江面傳來由遠及近的馬達轟鳴聲。由於光線太弱,記者利用紅外熱成像儀在江面上尋找非法捕撈的船隻。

漁船沒開燈,只是不時有幾束燈光在水面掃射。此時岸邊突然有汽車經過,看到汽車燈光,船上發電機的聲音馬上停止了,江面上的星點燈光也立刻全都熄滅了。

很快,電魚船的馬達聲又響了起來,電魚船又開始工作了。

按照刑法、漁業法和環境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像這種非法電魚如果被抓住,輕則拘留、罰款,重則判刑。可即便有如此嚴格的法律規定,漢江上的非法捕魚行為依然猖獗。知情人說,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獲利高。據介紹,現在的江魚,一般情況下都能賣到幾十塊錢一斤,貴的可以賣到一百多塊錢一斤。非法捕獲的江魚,大的名貴的直接運到外地。

小的、最差的魚也可以賣到十幾塊錢一斤。由於電魚的成本很低,偷捕者一個晚上最少可以賺一千多塊錢,多的可以賺三千多塊錢。此外,在禁漁期仍然出現瘋狂電魚行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主管部門的缺位。

知情人說,他們一直向當地有關部門舉報電魚的情況,但一直沒有回應。他向記者展示了手機上向當地執法部門反映情況的信息。這一個禮拜就舉報了近兩百次,但從來沒有得到回覆。

雖然屢次舉報失敗,但知情人還是抱著希望將這兩天夜裡所看到的情況向當地漁政部門進行了舉報。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老周也沒接到任何當地漁政部門的反饋。6月26日下午4點,記者又接到舉報說,有人大白天就在江裡電魚。由於江面太寬,記者只能用無人機進行查看。一隻電魚船發現了無人機,把工具都扔了,人躲了起來。

記者使用無人機繼續在江面上搜索,又發現一艘更大功率的電魚船,船上坐著兩人,看到無人機飛過來,都低下頭甚至把臉捂了起來。

知情人老周立刻向當地漁政部門舉報,一直等到天黑,終於來了一位負責人。

負責人:我們這邊基本上沒有電魚的,也有,但是少。

那麼這些非法的「漁獲」最終會流向哪裡呢?為了找到這些「漁獲」的去向,記者決定前往漢江附近的一家早市水產攤位進行探訪,在這裡找到了這些非法「漁獲」的蛛絲馬跡。

記者發現,僅僅這一個市場上售賣非法「漁獲」的攤位就有15家。這些攤主都是晚上電魚,白天到集市上售賣。

市場上售賣的,據說都拉到外地去了。

除了電打魚,在當地一些江段,還有使用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用地籠網捕魚的情況。

由於網眼密,很小的魚苗一旦鑽進去都無法脫身,因此這種網也被稱為「絕戶網」,這對魚類資源的繁衍是種毀滅性的打擊。

老周到水裡面,一下子拉上來十幾個地籠網,裡面有很多小魚苗。

最終這十幾個地籠網在現場被一把火燒掉。就在這時,老周又收到一條知情人的舉報。

調查期間,記者在這些地籠網中還發現了一種紅色藥丸,是專門用來毒蝦的,這種藥丸在當地的漁具店和農藥店隨處都可以買到。

在地龍網裡放藥捕魚蝦在當地是一種常見現象,而像氟氰菊酯、憋蝦靈、龍蝦一掃光之類的藥物,實質上都屬於農藥範疇。這些藥被大量拋灑到水體裡,可造成淺水區的蝦、蟹、河蚌、田螺等水生生物大面積暈厥,在一定劑量下會造成水生生物缺氧窒息,甚至死亡。

由於農藥都有殘留性,會對水生態環境造成汙染。而如果長期食用這類水生生物,對人體也會有一定的危害。當地賣魚的人正是因為知道這種危害,在售賣江魚時總是會強調,自己的魚是電打的,而不是網捕的。

記者還發現,在長江上遊赤水河段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內有使用地籠網非法捕魚的行為。禁漁令下難禁漁,這種情況不只在漢江流域,在長江流域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存在。禁漁令下禁漁難,也是現實情況,那麼大的水域,要管起來確實不容易,但監管部門認真去管總比不管強。把禁漁令落到實處,既需要漁民們管住船守規矩,在政府幫助下謀好新的營生。也需要相關部門睜大眼不放水,更需要市場銷售環節把住門不放水,需要好這一口的食客們,從長江生態永續發展的高度,稍稍委屈一下自己的嘴。魚肯定是要吃的,但不是江上的野生魚,吃起來更有特殊的意味。

相關焦點

  • 新型超聲波捕魚!比電捕魚厲害10倍,有人非法獲利20多萬
    新型超聲波捕魚!比電捕魚厲害10倍,有人非法獲利20多萬。很多人只知道電捕魚這類非法捕魚方法。打擊的也是主要打擊這種捕魚方式和行為。殊不知,還有另外一種非法捕魚方式。這類捕魚方式比傳統的非法電捕魚方式更狠,捕捉的範圍更大。這類捕魚方式不同於電捕魚的方式。它能夠將江河裡面水底的大魚捕捉到,因為它的作用範圍能夠深入到水的深部。
  • 漢江「紅色藥丸」非法捕魚 這樣的「江鮮」你敢吃嗎?
    記者夜探漢江,「紅色藥丸」非法捕魚猖狂!這樣的高價「江鮮」,你敢吃嗎?從今年1月1日開始,長達十年的長江「禁漁令」開始實施。然而在長江的部分流域,仍然有一些人鋌而走險,用各種手段非法捕魚,包括用電捕魚,也就是所謂的電打魚;用網眼密集、連小魚都無法逃脫的地籠網捕魚,甚至還有人乾脆用農藥來捕捉魚蝦。
  • 炸、毒、電、燈光,這種「誘捕魚」行為警方要嚴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紅汛 通訊員 陳偉 7月13日,平頂山市公安局通報,姚孟分局將在白龜山水庫使用燈光、抬網誘捕野生魚的4名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7月7日凌晨2時許,姚孟分局治安管理大隊長李峰帶領食藥環中隊民警和白龜山水庫漁政管理所執法人員在白龜山水庫巡邏時,發現湛河區曹北村附近水域燈光閃爍,執法人員喬裝成釣友抵近查證,並用攝錄設備拍下了非法捕魚起網、收魚的全過程。清晨5時20分違法漁船即將靠岸時,喬裝執法人員及時發出了信號。時機成熟!
  • 綿陽男子用輪胎做漁網被逮捕,警方:不能非法捕魚
    最近禁漁期雖然結束,很多人又紛紛做起了捕魚這件事咯。這不,最近綿陽就有一男子自製「漁船」網魚,不過這次就慘了,魚沒網到,還要被逮起,唉!
  • 男子使用可視錨魚設備獲刑,非法捕魚之惡必將付出代價
    可視錨魚,相信大多數釣魚人並不陌生,然而它酷似魚竿的外形卻很容易被普通民眾誤解為釣魚的裝備,殊不知這種非法捕魚的行為對魚、對人、對環境均有很大的潛在危害。本篇,筆者來談一談「可視錨魚」之惡。可悲的是很多人並不了解這種非法捕魚的危害性,法律意識淡薄,或隨從、或縱容、包庇。筆者曾經在某平臺就曾看到類似指責的視頻,換來的卻是「槓精們」所謂的「民生」以及對釣魚運動滿滿的惡意,這是從根本上混淆了釣魚與可視錨魚的概念。
  • 有人在長江捕魚非法獲利24萬元,武漢警方出手了
    (原標題:有人在長江捕魚非法獲利24萬元,武漢警方出手了)
  • 湘潭:對非法捕撈說「NO」 兩人因電打魚被處罰
    紅網時刻湘潭4月20日訊(通訊員 李丹潔)近日,湘潭市雨湖區法院對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案件進行當庭宣判,被告人趙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被告人曹某隆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並責令被告人趙某、曹某隆在電捕水域投放價值人民幣1281元的青、草、鰱、鱅魚等苗種修復湘江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
  • 一男子深夜開車到江邊,竟然是為了電捕魚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長航安慶分局積極響應農業農村部長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下發的開展長江流域打擊非法捕撈專項執法行動通知要求,主動出擊,加大夜間巡查力度,根據前期線索摸排情況,深夜蹲伏成功破獲1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名。
  • 深夜汨羅江畔「電打魚」 白塘抓獲8名非法電魚人員
    聯合執法隊伍分別在磊石垸和松柏垸抓獲非法電魚人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4日訊(通訊員 張為)「電打魚是違法的,請你配合。」他們是白塘鎮政府政法組和執法大隊、白塘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大隊、白塘鎮派出所、司法所及汨羅市漁政站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伍,現正在汨羅江開展「電打魚」等非法捕魚行為專項整治行動。儘管這名年青男子堅稱自己還未開始電魚,但整套非法捕魚工具擺在面前,由不得他半分辯解。
  • 非法捕魚也包括在信用證黑名單?太難了嗎?注意釣魚的朋友們
    據新京報的消息,湖北襄陽市計劃出臺條例,對違法捕魚人員進行失信處罰,處罰是相當大,力度空前,我們漁民應該注意,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如果我們不小心因為釣魚而獲得積分黑名單,那會很麻煩,也會給我們未來的生活帶來很多影響和不便。什麼是非法捕魚?
  • 視頻|男子迪士尼度假區內捕魚 涉嫌非法捕撈被刑拘
    近日,浦東警方在巡邏過程中抓獲一名非法捕撈對象。8月26日深夜,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圍場河內,一艘小船的突然闖入打破了寧靜。只見小船剛剛停穩,船上的人就手腳麻利地撒網捕撈。民警發現該情況後,當即拿出手電筒對捕魚人照射警告,勒令其立即停止違法行為,上岸接受警方調查。民警當場在河邊上繳獲品種齊全的捕魚工具。
  • 電捕魚被抓現行,桃源一男子被行拘!
    長江流域「十年禁漁」行動開展以來,桃源警方對非法捕撈現象勇於亮劍,嚴查嚴打各類破壞水域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亮明法制底線,社會反響良好。12月17日,桃源縣公安局茶庵鋪派出所依法行政拘留一名非法捕撈水產品男子劉某(43歲,茶庵鋪鎮人)。
  • 銷毀非法漁具、查處14人 萬盛經開區打擊非法捕撈不手軟
    警方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2日14時30分訊(記者 陳洋 通訊員 劉麗莎)日前,萬盛經開區公安分局聯合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市場監管等部門在萬盛垃圾填埋場舉行了非法漁具集中銷毀活動,30餘個非法漁具被焚燒銷毀。
  • 崇明「禁漁期」最後15天 又有12人電捕魚被抓
    9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 5月12日下午,陳家鎮派出所民警根據群眾報警,當場抓獲正在以電捕魚的方式在河道內進行非法捕撈的汪某和盧某,兩名犯罪嫌疑人對自己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兩人交代,當天他們在工地宿舍午休時突發奇想,想到工地附近的河裡搞點魚吃。盧某拿出電瓶和魚網組裝成電捕魚的簡易背包,隨後到河道內進行非法捕撈作業。盧某在河道內電魚,汪某則將撈上來的魚收集起來。
  • 《新聞聯播》《焦點訪談》改版升級
    全新的演播室、全新的節目片頭、全新的鏡面包裝,雖然整體風格與之前並無太大差異,但《新聞聯播》此次全高清制播升級,依舊亮點十足。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高質量發展改版工程的「壓軸大作」,緊隨其後的《天氣預報》《焦點訪談》等節目也相應調整了包裝鏡面、主持形態和節目形象,令觀眾耳目一新。
  • 桂林人千萬不要再用電捕魚了
    08:58:19 來源: 戀愛不乖 舉報   近日,桂林興安縣人民法院集中審理了10起因「電捕魚
  • 長期,竟敢「電打魚」?!栽了!
    6月25日,蕪湖市公安局鳩江分局二壩派出所成功破獲一起在長江蕪湖段利用「電打魚」手段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對嫌疑人管某富採取了刑事強制措施。6月25日,蕪湖市漁政監督管理局在長江段蕪湖市鳩江區二壩鎮蛟嘰行政村附近開展禁漁巡查,現場向二壩派出所移送一起涉嫌在禁漁期內採用電打魚方式捕魚的案件。接到案件後,蕪湖市公安局鳩江分局二壩派出所高度重視,立即派專人進行調查並第一時間將嫌疑人及捕魚用具帶至派出所。
  • 南陽新野縣這兩名「電打魚」的男子被判了!
    【南陽連線網】開篇提醒:如需聯繫我們、商務合作、刪除文章等,請點擊本帳號的頭像,發「私信」留言給我們!(稿源出處:平安新野)沒找到工作,為了賺「外快」,這兩位老鄉打起了歪主意,幹起「電打魚」的勾當,原想只需買上電魚工具,就有財富滾滾而來……殊不知「電打魚」行為,竟然觸犯了法律,這不,判了!
  • 焦點訪談丨關乎14億中國人的「談判」 是怎樣進行的?
    同時,對醫保基金這個大盤子來說,也需要通過談判,用好有限的資金吸納更多的好藥、新藥。2020年是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實行企業申報制後的第一次全面調整,也是連續第四年進行醫保目錄談判。和前幾次相比,這次談判的藥品更多,有162種,談判成功率更高,達到了73.46%,談判成功的119種藥品平均降價50.64%。談判究竟是怎麼進行的呢?《焦點訪談》記者進行了跟拍。
  • 四川首例新型捕魚工具可視錨魚器長江捕魚案被提起公訴
    據悉,該案是四川首例利用新型捕魚工具「可視錨魚」設備在長江水域非法捕魚公訴案件,也是今年國務院部署長江流域全面禁捕工作以來四川省人民檢察院的首例掛牌督辦案件。 檢察機關指控,2020年2月18日晚,被告人許某在瀘州市龍馬潭區高壩汙水處理廠長江水域使用可視錨魚設備非法捕撈水產品,捕獲一條約8斤重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