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鞭草很好看,很多人不知道馬鞭草的種植方法,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首先選擇合適的種植土地在上均勻的撒上基肥,做好田間的畦,然後在上面均勻的撒上種子,生長一段時間後進行間苗移栽,生長期間做好澆水鬆土除草、防治病蟲害的工作,在馬鞭草成熟後收割種子。做好這五點花開遍地。
1、選擇、整理種植土地
掌握馬鞭草的種植方法,首先要選擇適合馬鞭草種植的土地。種植馬鞭草前先選擇土層較厚的壤土或者沙土,然後進行翻耕,翻耕的深度大概在18~25公分左右,再做寬度在50公分左右、高度大概有15公分的畦,將畦面用耙子弄平整,兩畦間留下25~30公分堆砌成田間小壟。
2、播種
馬鞭草的播種時間一般是在三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先將畦面上的土用耙子耙細,距離畦邊大概有5公分的位置順著畦開溝,每行距離有25~30公分,溝的深度大約15~20公分,底格要踩平,再施上有機肥,複合肥作為基肥,每畝大概施用25-50公斤左右,然後在撒好的肥上撒上少量的土壤,之後將種子均勻的播撒在上面,再蓋上1~1.5公分的土壤,在土上稍微壓上一壓,然後每畝撒上大概三斤左右的種子。種子在播種的時候需要用赤黴素+酒精融合在一起,然後兌水把種子放在水裡面浸泡36個小時,到36個小時拿出來晾乾,混合細沙進行播種。
3、間苗移栽
馬鞭草種植的時候要保證它的溼度和溫度適合,這樣在10~20天左右就長出苗了,當種苗的高度達到5公分的高度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移栽了。不用刻意的留出單行,但是每行的植株的距離要保持在10公分左右,以便有利於留出空間保證正常的生長和發育。
4、澆水除草鬆土
植株通常在除草的時候就可以順帶的松下土,並適當的進行培土,當種植的土壤過於乾旱的時候就要及時的澆水,以保證馬鞭草正常生長的需要,經常性的除掉雜草可以防止草荒提高產量,要見到草就除,保證有馬鞭草的區域沒有任何雜草。在多雨的季節要注意及時排水,下雨過後及時的對馬鞭草鬆土,防止土壤表面板結影響根部呼吸。
5、病蟲防治
根據長時間的研究觀察發現,馬鞭草在生長的過程中很少有病蟲害的發生,大多數的問題主要是土壤長時間的積水導致根腐病的發生,需要我們及時的做好排水、鬆土工作,嚴重的話需要用到多菌靈對其根部每隔七到十天進行澆灌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