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連接創造新動能——2020年斯坦福中國社會創新峰會雲端舉行

2020-12-23 果殼網

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以威脅人類生存的力度挑戰著全球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秩序,迫使所有人反思曾以為理所當然的價值評價體系、社會發展模式,重新考慮社會問題的解決方式。面對未來,我們究竟應該如何重新出發?

11月18日至20日,「2020年斯坦福中國社會創新峰會」在線上舉行。峰會以「新連接創造新動能」為主題,來自中國、美國的近80位重磅嘉賓聚焦後疫情時代社會創新,圍繞「共益經濟(利益相關者經濟)、人本科技和新型領導力」三大路徑進行了深入地分享與探討。

本次峰會由斯坦福慈善與社會創新中心、北大斯坦福中心、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共同呈現,通過14場重要議題論壇和工作坊,為來自全球超過2100位學者、商界領袖和創變先鋒等各界人士構建了一個互相分享新知與方法,互相汲取信心與力量的場域。

斯坦福慈善與社會創新中心執行主任Carla Eckhardt表示,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連接變得更加脆弱,尤其是在面臨日益增加的挑戰面前,但是我們相信找到一條通向未來的可持續之路是可能的——通過我們共享的價值驅動,實現我們共通的人性,「我們期待著峰會能夠給大家新的靈感,帶來新的可能性,探索新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有效的變革」。

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聯合創始人兼CEO、《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中文刊出版人兼主編沈東曙表示,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事件,讓我們看到工業化時代建立的社會認知體系和制度需要大幅度地修正,「我們需要新的動能來推動這樣的變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建設包容性發展的社會,在推動2030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中更加有所作為」。

「共益經濟」正當其時

新冠疫情的挑戰,讓人們更加渴望美好世界。如何讓擁有資源優勢、創新精神和影響力的商業機構成為推動社會向好的主要力量?「共益經濟」正當其時。

共益經濟又稱「利益相關者經濟」,是相對於所有者經濟而言,強調經濟體不僅僅要對股東負責,還應該對其他利益相關者,包括客戶、員工、社區、合作夥伴,環境以及其他相關方負責。

FSG聯合創始人、常務董事,哈佛商學院高級講師Mark Kramer認為,繞著創造共享價值的理念重組公司,將賦予公司更大的目標,增加員工的動力和自豪感,在企業和政府之間建立更健康的關係,這將是全球公司競爭優勢的下一個前沿。

南非的人壽和健康保險公司Discovery就通過設計激勵機制,鼓勵客戶採用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實現了客戶預期壽命延長10年和公司人壽保險計劃獲得更高收益的雙贏,成為南非最成功的保險公司。

「市場驅動的解決方案可以是解決社會問題的強有力的方法。我們認為,企業作為企業而不是慈善捐助者,是解決社會緊迫問題的最強大力量。」 Mark Kramer強調。

如何實現共享價值的目標,Mark Kramer表示,第一個層面是圍繞滿足新的需求,設計新的產品、進入一個未被開發的市場而進行的創新;第二個層面,是聚焦於重新定義價值鏈中的生產力,兼顧供應商和員工福利的同時提高生產力和盈利能力,同時讓他們生活得更好。第三個層面是改善當地的營商環境,真正為企業所在的社群帶來福祉。

具體到中國,合一集團主席、天人文化聯合創始人古永鏘建議,首先,要繼續倡導共益經濟的理念,擴大影響力;第二,介紹更多全球和本土的成功經驗和方法給企業家和企業的管理者;第三,基於中國企業和行業的特點,進行共益影響力評估工具的定製化研究和開發;第四,從個人品牌、投資者、社區、城市等多個角度推動共益經濟形態的構建和落地。

實際上,在中國已經有不少企業在實踐共益經濟的理念,目前僅已經獲得共益企業認證的就達到了24家。據武漢當代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長艾路明介紹,一些網際網路企業、新興經濟類型企業在創立時就有非常清晰的關於社會發展的目標,希望通過產業發展解決社會問題的痛點,「這樣一批新興企業,其實在今天已經越來越多地存在,越來越多地興起了。」

在從理念、方法和制度等層面探討讓共益經濟形態成為可能的同時,與會嘉賓還從商業和科技精英個人使命、影響力投資的推動、共益城市與可持續社區的建立、新經濟時代品牌發展路徑等多個角度對共益經濟的發展進行了分享和討論。

「人本科技」方興未艾

科技的發展改變著社會的形態,讓人們之間的距離變得既貼近又遙遠。那麼,科技創新在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諸多問題方面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史丹福大學音樂與聲樂計算機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戈認為,很多時候,我們的所作所為都能歸結為一個問題——我們想怎樣與技術共存,我們想和自己的設計共同生活在怎樣的世界?因此,明天的人類不僅應是專家,還應是科技藝術家、遵循倫理道德的發明家以及系統設計師,應該能夠將他們的設計作品與作品所服務的世界相契合。

科技的發展和社會觀念的進步不僅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為教育創新帶來了新的機會。不論是科技產品的開發,還是科技人才的培養,都應該遵循以人為本的價值觀,以實現提升人的幸福感和社會福祉為目標。

國內已經湧現出一批創新型教育機構,例如致力於培養內心豐盈的個體積極行動公民的探月學院、「在做成全式的教育」的一土教育、專注於創新思維的混沌大學等。

受益於技術和教育的發展,新時代的創業者和公司開始把為社會創造價值嵌入到產品和服務當中,使公共利益、社會價值與商業資本相輔相成,成為新商業變革的引領者。例如,水滴公司用網際網路科技助推廣大人民群眾有保可依,保障億萬家庭;理想汽車打造了中國新一代的新能源汽車;藍城兄弟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為LGBT人群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的公司……

這些企業的快速發展得益於順應科技賦能人類的趨勢,擁抱新商業變革。「當消費者的價值觀在移動往前走的時候,他們對於產品的要求就可能不再是過去意義上的性價比,而更多的是性價比和價值觀重合的雙重要求。」沈東曙表示。

科技的發展已經在重塑社會的方方面面,,為了使科技造福於人和免於濫用,需要科技創新者和應用者對人們普遍接受的善的認同、追尋和實踐。

如何把「為社會創造價值」嵌入到教育、商業和科技創新之中,使個體發展、公共利益、社會價值與商業資本相輔相成?與會嘉賓就新時代的教育創新、運用數位技術創造人類福祉、擁抱新商業變革、創造力教育、社會創新教育等話題展開了反思與對話。

「新型領導力」引領未來

人人參與的互聯世界,需要新型的合作、組織和領導的方式。如何建立新型的領導力模式,使得企業家精神和志願精神有效結合,推進社會創新,實現系統性變革?

《超級參與者》(New Power)的作者Jeremy Heimans和Henry Timms認為,當下的世界,在運轉中有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一種是傳統力量的思維方式;一種是新興力量的思維方式。

在一個新興力量主導的世界,人們希望對體系制度有更多的了解,而不是被告知他們喜歡聽的;希望對機構是如何運作的有更多接觸;非常信任協作共創的、充滿群體智慧的非正式網絡化治理模式。人們在其中開始塑造規則,而非被規則所規訓。

「思考新連接與新動能,我們決不能忘記,我們需要考慮新興力量。我們也決不能忘記,我們要確保取得更公平、更公正的結果。」 Henry Timms強調。

「很多事情為了做成,我們不僅需要政策制定者,需要法律,我們也需要行為改變的草根,也就是更大數量的民眾支持。這個時候就是我們所說的新興力量能夠發揮作用最主要的場域。」 Jeremy Heimans表示。

雲南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院院長關凱認為:「我們面對的問題,越來越需要彼此共享更多的資源,從而形成new power去覆蓋old Power解決不了的領域。」

如何實現這樣的社會創新?史丹福大學慈善與社會創新中心全球影響力創新實驗室聯合總監Christian Seelos認為,有效創新的架構包括系統、駕馭力和決心三個部分:系統是人們自己身處其中的在地現實,它是問題和變化的動力產生並維持之處;駕馭力即對某件事非常擅長,缺乏耐心和過於急迫是駕馭力的敵人;清晰度和決心是你依據自己最深的內驅力行事的真實性。

「只有你自己放棄的時候,創新才會真正失敗。對那些清楚他們的決心的企業家和組織來說,他們會從挫折中恢復過來,他們會站起來,再試一次,繼續前進。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不可能失敗,因為每一步都有之前的艱苦努力中得到的經驗。」 Christian Seelos強調。

為了推動新老力量的平衡與互動,進一步推動社會創新,峰會邀請了在「社群與共創」議題上前沿的探索者與實踐者,分享了社群與共創的前沿趨勢、經典案例和最佳實踐,提出了當前社群與共創發展的問題、困境出路與未來。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社會創新的故事,推動以社會議題為題材的解困式報導的發展,峰會還邀請了解困式報導網絡的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David Bornstein、《斯坦福社會創新評論》主編Eric Nee等圍繞「建設性敘事的力量」,與財新傳媒副主編任波女士、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兼CEO田霏宇先生、CNEX視納華仁基金會聯合創始人與運營長陳玲珍女士以及嗶哩嗶哩知名人文科普知識視頻博主兼資深媒體人蔣松筠(老蔣巨靠譜)先生進行了分享和對話,並將共同推進在中國的語境下,運用多元的媒介表達方式(影視、音樂、藝術和文字等),更有效地傳播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和社會問題的解決者的故事,進而促成更多人行動起來,創造更大的改變。同時,樂平基金會也宣布在今年與國內最有活力的短片節「HiShorts」啟動「最具社會創新影響力獎項」,以鼓勵通過短片創作作品來幫助人們看到社會問題和探尋社會問題解決方案的優秀創作者們。

「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世界的秩序,讓我們遇到了很多挑戰和困難,但這次大會我們非常幸運地用一種多元呈現的方式放大了各種各樣的新解決方案,各種各樣的新思想,來回應這些社會挑戰。」沈東曙表示。

「我們已經根據峰會主題建立了很多的新社群,比如影響力投資、共益城市,建設性敘事,社群和共創的未來,系統性變革與新型領導力等。我們非常歡迎各位嘉賓和參與者,和我們一起在未來共同通過社群的方式,持續地推進相關議題的研究、探討和實踐。」 沈東曙強調。

相關焦點

  • 「水美夜經濟 激發新動能」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峰會在南平開幕
    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峰會在南平開幕 東南網記者 陳豔 攝東南網訊(記者 陳豔 肖練冰)11月21日,新長江論壇·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峰會在南平市延平區開幕。此次峰會以「水美夜經濟 激發新動能」為主題,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長三角與閩江文化帶融合創新發展,探尋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擦亮南平綠色發展名片,助推南平融入長江經濟帶,精準對接長三角,賦能文旅融合發展新色彩,譜寫旅遊經濟發展新華章。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宣布峰會開幕。
  • 第十四屆上海零售業大會&2019中國零售創新峰會 -新機遇 • 新...
    因而堅持零售根本,探索消費新時代下的零售動能提升已成必然之勢。如何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創造零售新業績;如何應用數位技術,創造零售商業新價值;如何結合供給側改革與物聯網技術,實現供應鏈效能提升;隨著經濟發展,人工智慧,5G技術不斷進步,零售下一步迭代創新發展趨勢,成為各零售企業關注思考的重要方向。科技創新、營銷創新、模式創新驅動中國新零售發展,更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高品質和健康化的產品和消費體驗。
  • 2020中國新產業峰會包頭開幕 共探創新與互聯
    聚焦新經濟,探尋新機遇,破題新發展。12月8日,2020中國新產業峰會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舉行。峰會以「創新無界 開放互聯——變革中的產業機遇」為主題,通過主題演講、圓桌對話、集中簽約、產業考察、雲端對話等精彩紛呈的交流活動,邀請來自地方政府、新興產業領域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重要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科技賦能、產業升級、城市轉型的創新模式,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 「水美夜經濟 激發新動能」——新長江論壇·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
    11月21日,新長江論壇·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峰會在福建南平開幕。本屆峰會以「水美夜經濟 激發新動能」為主題,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長三角與閩江文化帶融合創新發展,探尋夜間經濟與經濟社會建設和城市治理的協同創新發展路徑,擦亮「綠色南平、水美城市、璀璨延平」的綠色發展名片,助推南平融入長江經濟帶,精準對接長三角,賦能文旅融合發展新色彩,譜寫旅遊經濟發展新華章。
  • 【聚焦】2020中國溫泉發展(遼寧)峰會在丹東舉行
    【聚焦】2020中國溫泉發展(遼寧)峰會在丹東舉行 2020-12-15 2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新金融峰會為重慶金融發展注入新動能
    11月24日,為期2天的2020中新金融峰會落下帷幕。本屆中新金融峰會有哪些亮點?取得了哪些成果?當天下午,中新金融峰會組委會舉行新聞發布會,就此進行了解答。同時,中國方面支持來自新加坡等地的金融機構來渝投資展業,研究推出中新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互通的可行性,為兩地投資者提供跨境新渠道;國家外匯管理局將支持以中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助推資本項目穩步開放,以金融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為重點積極支持重慶金融創新發展,探索開展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試點,探索開展兩地基金互認試點。
  • 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峰會 共同探討水美夜經濟 激發新動能
    11月21日,新長江論壇·2020中國夜間經濟發展峰會在福建南平市延平區開幕。開幕式上舉行了中國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閩江分院成立揭牌儀式暨《走進長三角》文獻發布儀式。中國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閩江分院首個研究課題啟動儀式在峰會上舉行;《2020南平市延平區夜間經濟發展報告》也同期在峰會上發布。在峰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及工商企業界領袖圍繞峰會主題,分別從國家政策、行業發展等方面交流夜間經濟發展經驗,探尋夜間經濟與經濟社會建設和城市治理的協同發展路徑,共同助力南平旅遊發展創新升級。
  • 傳遞戰疫中國策,釋放疫後新力量,2020健康界峰會盛大啟幕
    疫後新時期已來,健康界在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中國醫藥衛生文化協會、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中國老年保健協會、中國健康管理協會等權威學術單位的指導下,攜手人民衛生出版社、四川省醫院協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健康縣域傳媒、海南博鰲醫學創新研究院共同主辦中國醫療健康領域第一品牌會議——2020健康界峰會暨西部醫療健康博覽會,
  • 2020中國天使創投峰會暨第七屆黃浦江論壇11月24日在上海楊浦舉行
    國家大力呼籲支持新興產業,楊浦區政府積極響應號召,頒布《楊浦區積極發力數字新基建培育在線新經濟,打造發展新高地的行動計劃》,聚焦新基建、數字產業化、著力創造新供給、激發新需求、培育新動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萌生和崛起了新經濟勢力和新型業態產業,中國創投行業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投資人和創業者該如何抉擇?
  • 「流動的邊界」騰雲峰會:探討科技如何重構新連接,催生數字文化新...
    今年以來,瀰漫全球的新冠疫情很大程度上從物理上阻隔了人群間的連接,打破了現代社會正常的流動秩序。但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科學技術,以及無形但強大的文化力量在重構與維繫連接中發揮突出作用,兩者的跨界融合以及相互催化成為一道引人關注的風景線。
  • 2020百度雲智峰會智慧城市論壇:為政新治理為企新動能為民新服務
    12月17日,「2020 ABC SUMMIT百度雲智峰會」在北京舉行。上午的主論壇展現了百度智能雲的最新成績和產業智能化成果。「雲智一體」成百度智能雲獨特的競爭力,在各行各業加快規模化落地。因此,需要優秀的企業跟地方一起合作,打造出更好的智慧城市的樣板和標杆,為智慧社會形成更好的答卷。(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單志廣)劉雅雯表示,「智慧城市能夠為政府提供新的治理方案,為企業提供新的動能,為民眾提供新的服務。打造和推動城市的智能化升級進程應該就是百度智慧城市的使命。」
  • Wave Summit+2020峰會召開
    12月20日,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與百度聯合主辦的wave summit+2020深度學習開發者峰會在北京舉行。百度cto,深度學習技術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王海峰出席大會並發表致辭,他表示,開源開放的精神內涵已不僅是技術開發領域的協作機制,更是推動技術創新、加快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
  • 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羊城論劍:尋找中國汽車發展新動能
    11月21日,由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以「科創未來」為總主題的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在廣州舉行。上汽通用汽車金融營運長孟鐸思(Enrique Mendoza)、廣汽匯理汽車金融有限公司總經理阿米爾·朱拉普奇(Amir DJOURABTCHI),分享了汽車金融如何在數位化時代的持續創新。 2020中國汽車產業峰會由中國汽車金融年會和中國汽車新創峰會兩大會議組成,針對不同的行業熱點話題,一共舉行了5場圓桌對話。
  • 2020年深圳5G高端峰會圓滿落幕
    以「連通目標2030:利用ICT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實現」為主題,2020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深圳)高端峰會於5月15日下午在深圳福田聯通大廈盛大舉行,眾品牌大咖雲集,共襄盛舉。聚焦「新基建」,支持「雙區」建設,作為5G新時代關鍵節點新經濟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思想交流平臺之一,本屆深圳5G峰會備受矚目,再次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 2020百度雲智峰會舉行:全場發布17大新產品及解決方案,助力產業...
    12月17日,「ABC SUMMIT 2020百度雲智峰會」在北京舉行。大會以「智者先行」為主題,百度CTO王海峰展現了518新戰略後百度智能雲取得的最新成績和產業智能化成果。「雲智一體」成百度智能雲獨特的競爭力,在各行各業加快規模化落地。本屆大會首次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頻道《對話》欄目合作,來自浦發銀行、明陽智慧能源的產業嘉賓現場講述產業智能化升級的實踐經驗。
  • ...傳承、創新、融合」的世界生命科技大會雲龍湖峰會在泉山區舉行
    融合」為主題的世界生命科技大會雲龍湖峰會在泉山區舉行。此次大會旨在通過高層次的思想碰撞和學術交流,探討解決方案,搶抓新機遇,培育新動能,促進徐州、泉山生物醫藥與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徐州樣板、泉山樣板。
  • 中國不鏽鋼餐廚具產業創新發展峰會舉行
    南方網訊 12月4日,中國不鏽鋼餐廚具產業創新發展峰會(雲浮新興)在雲浮市新興縣成功舉辦,本次峰會以「構建『雙循環』戰略下高質量的創新發展」為主題,探討中國不鏽鋼製品產業發展新動向,逐步構建起「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 Swisse斯維詩亮相2020中國健康新勢力發展峰會 促進健康產業發展
    家庭健康是發展的基石,若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全民健康。為激發中國大健康發展新機遇,12月13日,人民網(603000,股吧)、人民健康聯合相關單位舉辦2020年首屆中國健康新勢力發展峰會。Swisse斯維詩作為健合集團旗下專業營養品牌出席本次大會。
  • 2020施耐德電氣創新峰會舉行
    人民網北京8月7日電(記者李欣怡)8月4日—6日,2020施耐德電氣創新峰會舉行。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一定衝擊,各國紛紛出臺刺激政策。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表示:「疫情導致全球資本市場、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市場經歷較大的波動。複雜的外部環境將對中國經濟提出兩大挑戰,一是如何維持貿易增長,二是如何保護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
  • 2020年包頭市經濟社會發展回眸
    極不平凡、極不容易,是人們對2020年的共同感受。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打亂了人們原本平靜的幸福生活,打亂了城市原本有序的發展步伐。2020年,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竭盡全力、排除萬難讓貧困群眾和全市各族人民一起邁向小康社會、一起過上好日子。「五個一批」「六個精準」扶貧舉措聚合發力,「兩不愁三保障」持續鞏固,11月份,我市最後6戶13人脫貧,預示著包頭高質量脫貧攻堅「基礎版」已經夯實,鄉村振興「升級版」全新開啟。全新開啟的,還有包頭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