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記日本疫情下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

2020-12-15 人民網

這是12月13日在日本東京拍攝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新華社東京12月13日電 (記者 姜俏梅)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3周年紀念日,也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儘管目前日本新冠疫情仍很嚴峻,但是為悼念大屠殺死難者並揭露侵華日軍殘暴罪行,日本有識之士13日在東京全水道會館舉辦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呼籲人們銘記歷史、開創和平友好未來。

這是12月13日在日本東京拍攝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記者趕到集會現場時,看到入口處擺放著很多介紹南京大屠殺歷史真相的資料,集會日本主辦方民間團體「No More南京之會」的工作人員正在布置會場。由於日本最近單日新增新冠病例連創新高,主辦方要求集會參與者提前報名並留下聯繫方式。臨近開場,來自日本各地的50多位參與者自覺地排成一列,待體溫檢測正常後才落座。

受疫情影響,今年集會主辦方無法像往年那樣邀請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家屬及相關歷史研究者親臨現場講述,而是在集會上播放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石秀英的講述紀錄片,以及為證明《東史郎日記》真實性長期進行實地調查的退休教師任世淦的紀錄片。

12月13日,人們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現場觀看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石秀英的講述紀錄片。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此外,歷史研究者細工藤龍司在集會上結合《東史郎日記》以及任世淦的調查結果發表演講揭露侵華日軍在山東省所犯暴行。集會參與者通過觀看紀錄片、傾聽演講,了解到南京大屠殺受害者的悲慘經歷以及侵華日軍在南京以外地區犯下的殘暴罪行,無不感到震驚。

「No More南京之會」代表田中宏出生於南京大屠殺發生的1937年。他說,雖然在新冠疫情下舉辦集會有些困難,但這是關乎如何銘記歷史的重大課題,因此他們決定如期舉行集會。希望日中兩國年青一代能夠通過學習歷史思考未來,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12月13日,佐藤江都子女士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現場翻看相關資料。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在橫濱一所高中教書的佐藤女士從3年前開始每年都來參加南京大屠殺紀念集會。她說:「我把培養維護和平社會、與鄰國和平相處的孩子作為自己的使命,將這些歷史真相告訴日本青少年是我餘生的責任和義務。」

長期從事南京大屠殺相關歷史研究的旅日僑胞林伯耀在接受記者書面採訪時表示:「我認為更為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研究南京大屠殺歷史事實,並將其傳達給更多的人、特別是中日兩國年青一代,避免歷史悲劇重演。」

相關焦點

  • 通訊: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記日本疫情下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
    新華社照片,東京,2020年12月13日 (國際·圖文互動)(1)通訊:銘記歷史 開創未來——記日本疫情下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 這是12月13日在日本東京拍攝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現場。
  • 日本疫情下的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3周年紀念日,也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儘管目前日本新冠疫情仍很嚴峻,但是為悼念大屠殺死難者並揭露侵華日軍殘暴罪行,日本有識之士13日在東京全水道會館舉辦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集會,呼籲人們銘記歷史、開創和平友好未來。
  • 萬年曆 | 南京大屠殺83年,不能忘卻的歷史!
    萬年曆 | 南京大屠殺83年,不能忘卻的歷史!在這場慘絕人寰的災難中,大量中國平民和軍人遭到殺害,數以萬計的家庭支離破碎,死難者超過30萬。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滅絕人性,震驚世界。南京哭牆上,遇難者名單刺目。一筆一划刻劃下血色痕跡,深深銘刻著這段灰色的回憶。警鐘哀哀,聲聲泣血。無聲無息提醒後人,時刻牢記歷史,勿忘國恥。下面,萬年曆App就帶你來一一細數83年前的歷史記憶。
  • 這些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電影,是對歷史真切的銘記與見證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倖存者登記在冊者僅剩100位,而其中最年長的倖存者管光鏡,也於12月10日與世長辭!「現在的日子真是太好了!」,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說!是的,我們出生在幸福和平的時代!但我們依舊要銘記歷史!
  •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中共中央、國務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舉行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出席並講話。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現場國旗下半旗。陳希表示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深切緬懷南京大屠殺無辜死難者,緬懷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緬懷同中國人民攜手抗擊日本侵略者獻出生命的國際戰士和國際友人,宣示中國人民銘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莊嚴立場,表達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崇高願望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南京—臺北視訊交流會舉行
    75年前,臺灣光復,脫離日本殖民統治,重回祖國版圖,這是中華民族團結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共同成果,是屬於兩岸人民的共同歷史記憶。18日上午,「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視訊交流會,將南京與臺北在雲端相連。兩岸專家學者、嘉賓共同回望中華民族浴血抗戰的歷史,希望攜手護衛和平、共創未來。
  • 紀念南京大屠殺,重憶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南京大屠殺是中華民族心中永遠抹不去的痛,83周年了,我們再度回顧這段歷史,心中仍然抑制不住悲痛。銘記歷史,繼往開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想,這恐怕是我們重溫歷史的偉大意義之處。我們不能在剛剛紀念南京大屠殺留下屈辱的淚水之後,就馬上奴相盡顯地沒有民族氣節了!當然了,我們也不是讓企業非要如何如何,但一個重要問題很明顯,某些人光知道賺錢了,不懂得自己是立足中國的企業。眼中只有利益的企業,是得不到國人尊重的,同樣也不會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
  • 紀念拉貝|拯救南京25萬中國難民的「南京好人」,值得我們銘記!
    出於高尚的人類正義感和同情心,拉貝先生與在中國工作的十多名外國人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成立了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並當選為委員會主席。他挽救了20多萬中國難民的生命,被譽為「南京的辛德勒」。1月5日,是拉貝逝世69周年。銘記不為悲愴,紀念只為自強!
  • 「無論相隔多遠,我們都在此刻銘記歷史」——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
    「鐘聲敲響既是對歷史的銘記,也是對遇難者的哀思。同時,這也提醒每一個人應該珍視和平環境、珍視發展環境、珍視幸福生活。」在13日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現場,54歲的邱海波與另外5名社會各界代表,撞響了「和平大鐘」。  作為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著名重症醫學專家,邱海波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鏖戰210天,先後奮戰在湖北、黑龍江、吉林、新疆四地。
  • 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我們永遠銘記
    今天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是每個中國人都該銘記的日子。讓我們通過郵票回顧每一個抗日戰爭紀念日,以此致敬那些英雄先烈們!紀115《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二十周年》1965年9月3日,為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20周年,郵電部發行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二十周年》紀念郵票,全套4枚。第一圖為「毛主席在著作」。第二圖為「八路軍東渡黃河」。第三圖為「人民戰爭勝利」。第四圖為「光榮參軍」。
  • 吳為山親撰長文,講述南京大屠殺組雕創作心路
    202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也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緬懷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際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在2005年-2007年期間創作、落成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主題雕塑》,成為了我們銘記歷史、寄託哀思的載體。
  • 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舉行:讓世界看到來自南京的和平之光
    12月13日晚,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祭場舉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其後代代表、援鄂醫護人員代表、青年學生代表等靜默肅立、寄託哀思,緬懷遇難同胞。 南報融媒體記者 餘夢嬌 攝 熒熒燭光,悼念83年前的遇難同胞 今年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成立35周年,12月13日是第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作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系列活動之一,燭光祭活動自2009年起,已連續舉辦了11年。
  • 這一天永遠值得我們銘記!
    #紀念南京大屠殺83周年#今天是12月13日,我們國家的公祭日,也就是南京大屠殺的紀念日,在這嚴肅的一天裡,過去的歷史值得我們銘記!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殺中,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無數家庭支離破碎,南京大屠殺的遇難人數超過30萬。南京大屠殺是侵華日軍公然違反國際條約和人類基本道德準則,是日軍在侵華戰爭期間無數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之一。
  • 用最肅穆的方式銘記歷史
    上午10時,南京城上空再次警報聲、汽笛聲長鳴,全城市民肅立默哀,深切緬懷83年前南京大屠殺的30萬遇難同胞,大家立志不忘苦難歷史,砥礪復興之志。這一天,全國各級各類新聞出版廣電機構也以最肅穆的方式傳遞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的主題。  1937年的這個冬日,南京城是怎樣的一個至暗時刻?侵華日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
  • 今天,這一堂歷史公開課震撼心靈
    以史為鑑,面向未來。歷史不是記憶的負擔,而應成為理智的啟迪。每年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南京城以各種形式緬懷慘遭侵華日軍屠殺的遇難同胞,共同追憶那一段困難深重的歷史,傳遞出中國人民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信念。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歷史永不會被磨滅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歷史永不會被磨滅 2020-12-08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特別關注|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83年過去了,見證者正在凋零,血與淚的記憶卻不能忘,不敢忘! 他們一生背負血淚記憶,深藏著中國那段最屈辱的歷史,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苦難和輝煌。歲月流逝,他們逐漸凋零,但歷史不容忘卻。每一個中國人都該銘記!
  •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83年,不敢忘,不能忘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一個銘刻於國人心底的日子。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南京城開始了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0萬同胞慘遭殺戮。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83年後,人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這段中華民族的屈辱歷史,我們卻不敢忘、不能忘。
  • 講述歷史 祈願和平③│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謝桂英:歷史永不會被磨滅
    2020-12-07 15:57圖文來源: 南報網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