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影評:用最幽默的手法,演繹最感人的故事

2020-12-13 騰訊網

文丨塵散先生@bigfun社區

大家國慶假期看幾部電影啦?如果你還在糾結國慶檔該看什麼電影的話,強烈安利你去看《我和我的家鄉》!如果你已經看了好幾部電影,但還是沒看《我和我的家鄉》的話,我還是強烈安利你去看,這部電影絕對是國慶檔最值得一看的電影!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影片簡介:

《我和我的家鄉》的敘事方式和傳統電影不一樣,它是由五個故事單元組成,講述了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五個故事單元分別由寧浩、陳思成、徐崢、鄧超&俞白眉、閆飛&彭大魔執導。由於是五個互相獨立的故事單元,且執導不同,所以《我和我的家鄉》不像傳統電影那樣,從頭至尾風格統一。雖然核心精神相同,但每個故事的表現手法都各有不同,單拆出來看也都是非常完整的作品。

劇情解析與觀影感受:

《我和我的家鄉》雖然是由五個獨立故事組成的電影,但想要傳達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都是通過小人物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國家發展給生活帶來的巨變。

中·醫保

《北京好人》主演:葛優

北京好人是五個故事中最平凡的一個:葛優所飾演的張北京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北京人,努力攢錢想要買一輛新車。但這一天河北表舅的到來打亂了他的生活,這個來往不多的表舅得了甲狀腺瘤,由於沒有及時手術,如今再想手術的話,需要7-8萬的手術費。張北京不捨得借錢,又不忍心看著親人因無錢治病而死,就想出「冒用醫保卡」的歪招,結果鬧出一系列烏龍事件。歪招失敗後,表舅為了不連累外甥,一人扛下了所有罪責;外甥見表舅如此,也放棄了自己的買車計劃,將錢借給了表舅治病。故事的最後引出了農村醫保政策,以舅甥兩人驅車前往村委會尋求報銷做為結尾,算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親戚患病借錢,這是一個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電影中通過舅甥兩人的心理變化,將面對這一事時,雙方內心的糾結在熒幕前呈現了出來:

被借方張北京手頭不富裕,最初為了打發親戚將存摺扔進垃圾桶,謊稱以過期;表舅平日裡與外甥聯繫不多,一開口就是借錢,滿臉的尷尬和不由自主的自卑感演繹得非常到位。葛優葛大爺的演技就兩個字:紮實!

從舅媽口中得知,舅舅平日裡是個花十幾元都心疼的人,靠著送外賣掙著辛苦錢。病情之所以惡化,也正是因為他捨不得花錢,抱著「忍忍說不定就好了」的僥倖心態導致的。雖然在外甥的幫助下治好了病,但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醫保的幫助,舅舅病癒後依舊要面臨7-8萬元的債務,為了還債甚至會進行更高強度的工作,進一步的透支身體。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在沒有醫保的時候,一旦患上大病的話,對於一個不富裕的家庭來說簡直是毀滅性的打擊。舅舅是幸運的,而生在這個時代的我們也是。

南·鄉村振興

《天上掉下UFO》主演:黃渤、王寶強

天上掉下UFO的故事發生在貴州黔南的農村,由於「農民發明家」黃大寶的一次飛行器試飛,「阿福村驚現UFO」這一爆炸新聞登上了熱搜。這個窮苦的小鄉村瞬間成為了全國乃至世界關注的奇妙地區,憑藉著「外星人之鄉」的熱度,村子大賺了一筆旅遊錢。但隨著王寶強所飾演的北京記者趕赴當地調查後,「UFO事件」的真相被揭露,為了村子的發展,大家只好另闢蹊徑。

相比第一個故事,天上掉下UFO給人的感覺不會那麼的沉重,新奇的發明、網紅直播帶貨等新鮮事物讓故事的整體氣氛變得比較輕鬆。除此之外還引入了許多網絡熱梗:

黃渤飾演的「黃大寶」「黃大寶」是一個「農民發明家」,喜歡做一些天馬行空的發明。是不是非常熟悉?沒錯,手工耿!

手工耿的發明【破釜沉舟跑步機】在電影中得到了完美的還原,就連力竭時抓著護欄的樣子都還原得惟妙惟肖。

鏡頭一閃,看到的時一群旅遊團大媽在村子中合影,擺的造型正是網上非常火的「五角星陣型」。

村子一塊招牌上寫著「外星人愛情故事」,致敬知名電視劇作品《鄉村愛情故事》。

「直線一公裡的距離,異地戀」這是第二個故事中一個很沉重也很奇妙的話題。貴州黔南地區群山環繞,兩個村子的直線距離雖然只有一公裡,但這中間卻是崇山峻岭,這一公裡可能要花上一天的時間。本片的主人公黃渤「黃大寶」與佟麗婭飾演的「阿花」就是因為這一公裡,而有情人無法終成眷屬。村子也因為地形偏遠、缺乏曝光度,經濟遲遲得不到發展。

在片尾,UFO的烏龍事件真相大白,是由黃大寶的無心之舉引起,村長與商人攜手炒作導致的。三人都有自己的「私心」,但本質都是為了村子。阿福村是塊寶地,但身處崇山峻岭中,許多東西都很難傳到外界。大寶發明飛行器是為了發展物流,希望以其將村裡的好東西傳到外界去,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阿福村,帶動村裡的經濟。而村長和商人利用UFO事件巧合,將村子塑造成「外星人之鄉」,從而大力發展村子旅遊業,也是為了村民們的生活。

東·教育

《最後一課》主演:範偉

最後一課是這部電影最催淚的一個單元,鏡頭來到瑞士,範偉所飾演的美術教授老範在學校內昏迷,醒來後醫生告知家屬,老人由於腦梗塞引發了老年痴呆,認知功能出現了混亂,換句話說就是「老範活在了過去,記憶回到了1992年的農村」。

為了幫助父親找回過去,徐崢所扮演的兒子拜託瞭望溪村的村長,望溪村的幹部們全都是老範的學生,為了報恩,他們答應了小範的要求。集全村之力還原了1992年的課堂,幫助老範找回過去。

這個故事是五個故事中最為沉重的,在老範腦梗塞引發老年痴呆後,語言功能便出現了混亂,說話變得主次不分,隨著病情的嚴重,甚至連自己的兒子都不認得,只記得自己92年在望溪村支教的生活。範偉老師將老年痴呆患者的形象演繹得非常真實,舉手投足看得人痛心不已。設想如果有朝一日,自己最愛的親人不記得自己的名字,那該是件多痛苦的事。

村民們為了報答恩師,集結了全村的力量,通過道具設計、布景、化妝等一系列手段,將蠶房改成了當年的教室,就連瓢潑大雨都模擬了出來。體現出村民們智慧的同時,也深深的感動著熒幕前的我們。

故事像童話那樣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直到一個小孩的手機鈴聲響起,才將老範從過去的美好回憶中扯了回來。記憶混亂的他在熟悉又陌生的街道不斷尋找著過去的影子,眼前的一切都變了,直到他範走到了一所漂亮的新小學前,他終於想起來了:這是學生當初畫的那座學校,是他夢想中的學校。

看著學生將自己兒時的夢想化為了現實,看著他們一個個出人頭地,老範欣慰的笑了,他一生最放不下的那批人都長大了,都實現了自己的價值,老範的一生值得了。

小時候我經常聽父輩們的童年故事,當時的農村教育資源上是非常稀缺的,一個人就是一所學校是常態。農村對學習的重視程度也遠不如現在這麼高,「該讀書的年紀,全去餵豬」這話在當時的農村也是毫不誇張的。對於那個年代的孩子們來說,老範這种放棄前程遠赴鄉村支教的老師簡直就是天使,如果沒有他們的犧牲,中國農村的孩子可能至今都感受不到知識的魅力。

西·治沙

《回鄉之路》主演:鄧超、閆妮

《最後一課》側重的是支教老師的貢獻,而《回鄉之路》側重的則是農村學生們在學成歸來後,回報家鄉的故事。

第四個故事在人物形象的樹立上,巧妙的用了一個反轉:

鄧超所飾演的喬樹林在前半段給人的感覺是個不折不扣的無賴,剛出場就在飛機頭等艙裡瘋狂吹牛,想方設法的和閆飛燕套近乎,被揭露趕回經濟艙時還各種氣急敗壞的噁心工作人員。嘴裡說著自己多有錢多有錢,結果買單的時候連一張能刷的卡都拿不出來,標準的吹牛總被打臉的loser形象。而閆妮所飾演的電商女王,在剛一出場的時候就交代了她是帶貨女王的人設,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兩人在前半段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

但到了故事的結尾,通過小孩的發言,我們才得知了一切的真相:原來這個看似沒臉沒皮,滿嘴跑火車吹牛皮的窮光蛋,在這幾年一直在帶領著村民們建設沙漠,在幫助家鄉致富。他才是那個真正為家鄉做貢獻的人。前面我們對喬樹林有多反感,在反轉過後對他的敬意就有多深厚。

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越來越多的人從農村走到了城市,得到了更好的發展空間。但能夠像喬樹林這樣捨棄城市的繁華,回歸故鄉投身家鄉成為「治沙人」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故事發生在陝西的毛烏素沙漠,曾經是中國四大沙地之一。從1959年開始,經歷了陝西榆林幾代人幾十年的努力,才將這個沙漠變成了如今的綠洲,向每一位「治沙人」致敬!

北·扶貧

《神筆馬亮》主演:沈騰、馬麗

第五個故事講述了沈騰所飾演的畫家馬亮,放棄了去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深造的機會,瞞著妻子將自己的才華拿去建設農村的故事。

相比其他四個,作為結尾的《神筆馬亮》並沒有那麼的真實。馬亮在村民們配合下,讓妻子以為自己在俄羅斯深造,這個設定實在有點誇張。如果在意細節的話,這一段的觀影體驗可能並不是很好。但也正是脫離了真實感的制約,所以這個故事在笑點製造上相比其他幾個作品要出色很多。「畫毛衣矇混過關」、「集體帶假髮裝俄羅斯人」、「群體木頭人假裝網絡卡頓」等讓人意想不到的橋段讓影院內的觀眾們笑得前仰後合,標準的「開心麻花式」搞笑。以這種輕鬆的方式收尾,想必也是為了照顧觀眾們的觀影情緒吧,希望大家能帶著輕鬆的心情離開影院。

在搞笑的同時,《神筆馬亮》也沒有忽略情節的雕琢:

馬亮與妻子的夫妻情深在影片中多次通過細節進行了刻畫,妻子每每家裡來人都會將其領取看丈夫的畫作,就算是外賣小哥也不例外;而馬亮在與妻子分別許久後,在穿著玩偶服與之相處時,各種小動作也都體現出了他對妻子和腹中孩子的思念。正是因為這些細節的鋪墊下,所以在片尾妻子對丈夫的情感變化才會顯得那樣的真實而感動。

還有一個是我個人認為的細節:在馬亮走進鄉村小賣店買汽水的時候,店長以一種「你要敢給我錢,我就跟你急」的態度,想要免費請他兩箱汽水。這個畫面像極了我在老家做客時,親戚為了讓我收紅包時的樣子,很親切、很真實。

在《回鄉之路》中,喬樹林為了報答家鄉父老的養育之恩,投身到了治沙事業,更像是一種出於感恩的被動付出。而馬亮投身鄉村建設的動機則更加主動,屬於覺悟上更進一步的提升。

影片中,馬亮所在的村子和中國許多普普通通的農村一樣,都是青壯年外出打工,老年人和小孩留守家鄉,人口問題導致村子的生產力不足;再加上村子本身沒有什麼吸引人的特色景點,在旅遊業方面也得不到發展。許多村子缺少的正是像馬亮這種,能利用、肯利用自己的才華去幫助村子提高競爭力,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人才。

結語:《我和我的家鄉》作為一部大咖雲集的國慶檔大片,所呈現出的效果還是非常優秀的,10分制的話我會給9分。整個觀影過程的體驗很舒服,影片集結了大量的國內實力派演員,每一個角色的塑造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搞笑與催淚的節奏把控上,控制得恰到好處,每一個沉重的故事中,都會穿插一些搞笑橋段來幫助我們調整情緒。影片五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小人物」,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改變著身邊的一切,國家能用今天的繁榮,離不開他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在國慶佳節,帶著家人一起去看這樣一部用笑淚並存的影片,絕對是值回票價的選擇。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家鄉》:5個家鄉故事,哪個最精彩?
    十一小長假,票房最高、口碑最好的片子當屬《我和我的家鄉》了。自上映以來,這部片子便在同期電影中一騎絕塵,豆瓣評分7.4 ,總票房突破20億,是絕對的王者。《我的我的家鄉》總票房突破20億獲得如此佳績,一方面是借了去年爆款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的光,兩部電影名字和呈現形式均差不多,號稱姊妹篇,所以,看過上部電影的觀眾便自然而然對該片充滿了期待,自願買票;另一方面是該片聚焦小人物與自己家鄉的故事,讓觀眾極易產生共鳴,再加上,操刀本片的導演們確實都很有才,把五部故事短片導得跌宕多姿
  • 《我和我的家鄉》爆笑感人,《最後一課》最好,UFO一趴最差
    文/馬慶雲 10月1日,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院線上映。這部電影作品當中的五個故事,攜帶的都是非常樸素的家鄉情感,尤其是經過學習讀書,最終離開家鄉者的情感。而這種情感,又是以回歸家鄉、建設家鄉作為傳遞與升華方式的。該片最終呈現的氣質則是:家鄉富裕起來了,我們一代人的讀書使命也得到了完成。
  • 《我和我的家鄉》老師的故事有原型嗎?我和我的家鄉有哪些經典臺詞?
    《我和我的家鄉》老師的故事有原型嗎?《我和我的家鄉》中範偉、鄧超、沈騰的角色,在真實生活中也能找到原型。他們是鄉村教師、治沙英雄,還有扶貧幹部。他們堅守信念,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耕耘和奉獻,用自己的力量建設家鄉,成就了不朽壯舉。
  • 《我和我的家鄉》之所以感人,是因為人們心中那樸素的情感尚存
    《我和我的家鄉》電影海報但是,小編自認為自己人性尚存,這種人性中最基本、最樸素的情感還在,所以,很多觀眾都像小編一樣不裝、不清高,遇到感動的故事時,從來不泯滅、不束縛自己的天性,該哭就哭就因為我們的國家有著這麼多具有樸素情感的人,所以《我和我的家鄉》才這麼叫好兒、叫座兒。不怕被高級的觀眾、清高的觀眾罵我LOW,我在第3~5作品單元裡都哭了,幹嘛要強迫自己去(min)裝(gan)逼呢?
  • 《我和我的家鄉》之我最喜歡的故事單元「神筆馬亮」
    前陣子,電影《八佰》上映,我沒有去電影院觀看,全網都在講述那些「戰士」飽受的磨難,用生命守護的「尊嚴。」知道自己一定會在電影院裡哭得稀裡譁啦,所以不敢去,最後在家裡找槍版的資源觀看了。沒成想,我自己竟然沒看完,看到一半就不看了,可能是影片要塑造的人物太多,紀實堅守所付出的代價悲壯且殘酷,不忍看下去了。說真的,有些痛苦我們做不到感同身受,唯一能做的就是,跟國家站在一起,在黨的號召下,抵制那些該抵制「侵略擾亂」的別國物品。《我和我的家鄉》目前票房過了16億,主旋律的愛國電影,一定不會讓人失望。
  • 《我和我的家鄉》五個故事你最喜歡哪一個?
    文/白鷺先生「上一次《我和我的祖國》是時間的概念,這次《我和我的家鄉》是東西南北中的空間概念。這部電影是我們電影人為各自的家鄉和大家的家鄉集體寫的一封信,希望各位可以在十一的時候收到這封信。」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總導演寧浩如此說。很高興,我在2020國慶中秋雙節之夜收到了這封信。本文就以地域為線索說一說這五個故事。
  • 聽海大人說,「我和我的家鄉」的故事……
    聽海大人說,「我和我的家鄉」的故事…… 2020-10-08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豆瓣9.1《成長》:故事化手法幽默的文風,一代記者的成才之路
    他的文風樸實優美、幽默睿智,在美國有「當代馬克·吐溫」之稱。這本《成長》,之所以備受歡迎,因為它不像大多數自傳那樣枯燥無味,相反,它用講故事方式,描寫了自己的成長史。很多人被它講故事的魅力所吸引,卻鮮有分析箇中原因,今天,我就談談《成長》的故事化寫作手法和藝術特色。
  • 長城汽車傾力出演 共敘鄉情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十一正式上映
    長城汽車傾力出演 共敘鄉情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十一正式上映 長城汽車傾力出演 共敘鄉情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十一正式上映 作者:網上車市
  • 《我的世界》x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帶你重溫動人故事
    《我的世界》x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帶你重溫動人故事家鄉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份獨特的記憶我們的濃濃鄉情也正源於這份記憶如果這份鄉情充滿了國慶強檔《我和我的家鄉》將在10月1日重磅上映讓冒險家們在歡聲笑語裡欣賞家鄉熟悉的景色體驗跨越大半個中國的大好河山為了讓冒險家們在方塊世界
  • 張譯韓昊霖空降南京 為國慶大片《我和我的家鄉》加油助力
    中國江蘇網訊 10月1日,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之《最後一課》單元中的主創張譯、韓昊霖,在影片上映當日驚喜現身南京,講述拍攝期間精彩的幕後故事,分享影片中真摯感動的師生情與溫暖至深的家鄉情懷。《我和我的家鄉》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彭大魔、鄧超&俞白眉分別執導五個故事,百位演員傾情參演,現正火熱公映中,票房已突破2億,笑淚橫飛持續領跑國慶檔。
  • 《我和我的家鄉》將上映 群星介紹家鄉美食美景
    9月26日電 記者獲悉,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將於27日在北京舉行首映活動,主創張藝謀、張一白、寧浩、葛優、吳京、徐崢、鄧超、陳思誠、俞白眉、閆非、彭大魔、黃渤、張譯、沈騰、馬麗、王寶強、劉昊然、陳數、劉敏濤、王俊凱、王源等將為大家帶來五地直播首映禮。
  • 《我和我的家鄉》:共鳴於時代的新主流電影
    自10月1日上映以來,獻禮中國全面邁向小康社會,體現精準扶貧的影片《我和我的家鄉》(以下簡稱《家鄉》)票房已超26億,續寫了姊妹篇《我和我的祖國》(《祖國》)在去年國慶檔票房奪冠的佳績
  • 這才不是《我和我的家鄉》最精彩的地方!
    是時候寫這部真·國慶「票王」——《我和我的家鄉》看名字就知道,《家鄉》是《我和我的祖國》姐妹篇。五個導演,五個故事。表舅看穿了張北京的推脫,也沒點破,轉身走了,走之前卻給了張北京幾袋大白兔奶糖——那是張北京小時候最愛吃的。張北京不由思緒萬千。冥思苦想後,張北京想到一個既不用給錢、又能幫到表舅的法子——讓表舅頂替他的名字,用他的醫保卡去看病。
  • 《我和我的家鄉》|家鄉是一生的坐標
    》將中國東西南北中各地家鄉巨變的故事,通過電影的藝術手法呈現給大家。我們獨家採訪到了電影的總導演寧浩、總策劃張一白和其他幾位主創導演徐崢、陳思誠、鄧超、俞白眉,他們講述著自己與家鄉的故事,其中的溫暖與歡樂,羈絆和深情,是否也會喚起你的一絲鄉愁……《我和我的家鄉》總監製 張藝謀襯衫、西裝外套、領結 Mr.Dandy / 長褲 鼎泰定製
  • 《小婦人》無疑是近年來最深刻、最感人的女性電影之一
    蒂莫西·查拉梅特和蘿拉·鄧恩,改編自美國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小說《小婦人》。講述了內戰時期一個家庭中性格迥異的四姐妹的日常生活。通過自己的信仰和理想,過一種超越時空、不受時代背景限制的生活。2018年,導演格蕾塔·葛韋格的首部執導作品《伯德小姐》,講述了一個即將離開家鄉去上大學的高中女生的故事。它對角色的家庭關係和青春期叛逆的細膩描述,使它成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五部電影之一。.
  • 《青銅時代》的敘事手法:黑色幽默
    敘事手法,即為講述故事的方式,涵蓋著所謂的「敘事風格」。文字的韻律和敘事風格並不能截然分開,法國新小說家和卡爾維諾等都是現代小說的革新者,他們著力最多的地方,還是對於敘事藝術的開拓。敘事藝術和小說韻律是同一質地概念的不同演繹,在王小波眼中,現代小說的精髓就在於韻律。
  • 《我和我的家鄉》讓「衡水」閃耀光芒
    11月6日,《我和我的家鄉》日文字幕版登陸日本全國影院;11月7日,這部佳片入圍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提名!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繼《平原上的夏洛克》之後,《我和我的家鄉》再次讓衡水方言、衡水人物、衡水故事在院線銀幕上展示風採,讓我們的家鄉知名度、美譽度倍速躍升!
  • 《我和我的家鄉》與「夢之藍M6+」為國慶獻禮
    神仙喜劇陣容、多樣地方特色、接地氣的故事引得觀眾刷屏熱議,獲網友力贊「最受期待的國慶檔電影」。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我和我的家鄉》的官方合作夥伴,「夢之藍M6+」將攜手影片一同聚力獻禮。影片投射的正是千千萬萬建設家鄉的普通人,他們把辛勞的汗水灑在最熱愛的土地上,讓家鄉變得更加美好。不少觀眾透過電影講述的鄉情故事聯想到自己的家鄉,紛紛動容表示:「想念家鄉,想回去看看家鄉的發展和變化。」、「走到哪裡,家鄉都是我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相信影片上映後,在電影極具感染力的情緒渲染下,每一位觀眾都將被喚起植根於心中的家鄉情結與熱土情懷。
  • 讀後感範文:觀《我和我的家鄉》有感3篇
    【篇一】昨天帶著孩子看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感覺拍的真的特別不錯,特別讓人感動,尤其是後面的那三個故事特別的煽情,讓人感到非常的感動。這五個故事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最後一課》和《回鄉之路》。《回鄉之路》這個故事當中,讓我感動的不是喬樹林為了賣蘋果付出的努力和辛苦,而是這個故事的真實的背景,兩代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沙漠變成了綠洲,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