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50元足夠學生一月的生活費?可能跟你想像的大不一樣

2020-12-13 惜手裡

我是60年代末出生的,80年代初在縣城初中就讀,直至高中畢業,就是八十年代中後期了。50元在80年代初期值多少錢呢?夠高中生一個月的生活費嗎?或者說,40多年前的50元值多少錢?讀個高中一月生活費夠嗎?

如果說有人在80年代初讀高中,他一個月的生活費是50元,估計現在的學生都會說,這也太少了吧?肯定不夠。

如果我說,我曾經一月5元不到,你可能更不相信。那個年代,小學5年,初中兩年,高中兩年,糧食由家長一次性把穀子送到糧站,自己領回一張谷票就可以去縣城學校報到了。生活費就是每天三餐的菜錢,每餐5分,一天1毛5,一個月4塊5就夠了。

而在農村讀,就交米,學校統一蒸飯,各班用木桶裝扛回教室分,菜大家只能從家裡帶,學校不提供熱菜,學生們為了讓菜能保存多天,一般都是帶蘿蔔乾、辣醬之類的鹹菜,家裡也常備,只家境好點的好有一點臘肉或魚乾等。那時是單休日,而學校一般周三最後一節課後,寄宿生可以請假回家帶菜,以續下半周的生活。家裡的爸媽也一般會早早準備妥當。

八十年初仍是計劃經濟的年代,國民大多數都很窮,老工人一月工資收入也難超過50元。那時物價便宜,但什麼都要憑票購買,生病就醫是公費醫療,米、面也就一毛多一斤,憑購糧證到國營糧店購買,叫排價,蔬菜也只幾分錢一斤,連土雞蛋才二、三分錢一個;單位住房和生活用水、用電只有城裡用上了,也不要錢,農村還是點煤油燈,50元錢完全能養活一大家子人一二個月呢,甚至大半年。

那時的農村還有在實行生產隊的,那個時代農村是計工分,城鎮戶口上班是工資,工資高的不過三十多元,剛進單位的人工資第一年是24,第二年27,第三年才有可能加到2 9元。

一個農村家庭一年的工分總收入也往往只有幾十元錢,社員手裡有二十多塊錢就能過個好年——雞、肉、菜自備的多。對了,大人給小孩的"壓歲錢"通常都是五分、一毛,兩毛的都少,後來單幹情況就有所好轉了,開始有一元二元……

我是八十年代初上的初中,學校距家50多公裡,吃住全在學校,父母大半年就給我30塊錢的生活費,有時還更少。食堂裡的菜都是每份5分錢,純蔬菜,最好的就是白菜裡有豆腐,正巧學校有豆腐坊。難得有一毛錢的全葷,如果不亂花錢的話,5塊錢每月對我而言,足夠。家裡比別人更窮,也不也多向家裡要錢,經常上午賣榨菜、什錦菜、多味醬……二毛錢能三四天,一周至多5毛錢。

高中畢業後我考上了大學,有助學金,除了第一個學期交了點學費,從此再沒要過家裡的錢了。

如果是在工作上不是尖子,那加工資是很難的事,除非是有政策下來才會統一加,但也加不了幾元錢。

我是八三年進的高中,那時候家裡已經承包到戶了,每個月有四五塊錢,也基本夠了。一學期,連同學雜費、班費等加在一起不到五十元錢——這是我們農村孩子當時的真實生活水平。

條件好一點的孩子,離家又近,家裡不時送點肉湯、雞肉或、蛋什麼的,也可一起在學校食堂打菜吃,不買乾菜,也就五六十元。

在八十年代初,50元仍不是小數目,夠一家四五口人一二月的花銷。

雖然說那個時代錢不多,物質也不豐富,大家的情況基本上都相似,沒有富得流油的,也沒有窮得要死的,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親近,社會風氣非常好,很少坑蒙拐騙偷。大家雖然過得清貧,但大家心裡過得都很安詳——米不夠,就多種青菜、紅薯、南瓜、蘿蔔等,讓它們來幫忙!

相關焦點

  • 大學生「生活費」等級表出爐,4個檔次差距大,你家孩子哪一級?
    相信大家在上大學的時候,每個月父母都會為我們打來生活費,自己就要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面,來合理的分配這些錢。 而之前在網上一直都有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家長每個月給大學生多少生活費合適?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發表了不同的看法,因為每一位家長給孩子的生活費都是不一樣。
  • 大學生生活費也有段位,看看你在哪個段位?
    這時許多家長都會將一個月的生活費提前打給孩子。這個時候關於大學生的生活費也成為非常多家庭都很關注的話題。那麼2020年大學生生活費是怎樣的呢?其實大學生生活費檔次也可以用王者榮耀的段位對應。1、倔強青銅——800以下大學生之中,不乏家境貧困之人,他們或許上大學的學費都是家裡人東拼西湊的,也可能是向銀行貸的。
  • 80年代每個月收入300元,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答案你可能想像不到
    相信很多70後80後對物價感受頗深,在過去那個年代,人們雖然收入不高,但是幸福指數卻很高,每個月幾十塊錢就能夠養活一家子,然而現在每個月幾千元都不一定夠。有人會問,現在每個月6千元的收入,相當於過去什麼水平呢?過去,我們手裡即使有幾毛錢,可能也會放在兜裡不到萬不得已不花出去,然而現在即使是十幾塊錢丟了也不心疼。
  • 大學生生活費一覽表,「月光族」的習慣原來是從大學養成的!
    最近幾天大學都陸陸續續的開學了,因為疫情的關係,大部分學校是不允許家長將孩子送入校園內。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為鼓勵學生自己獨立上大學,設立新生獨立報到獎。但是作為家長,大多數是不放心孩子自己去報到的。但是作為無經濟能力的大學生來說,生活費都是家長資助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夠過得好,但是又不能在學校養成花錢大手大腳的習慣。對於給多少錢給孩子都是非常苦惱的!貧民窟——800元一月多少人的觀念還停留在,大學生一個月花800塊錢就足夠了?其實現在很少有大學生能做到一個月只花800塊錢了。
  • 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名出爐,各個級別差距大,第1級學生欲哭無淚
    部分學生的生活費標準會小於或者等於800元,這個金額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可能都是不夠花的,因為現在物價上漲。 第3級:1500-2500元,大部分學生的標準 大部分學生的生活費標準都是在1500-2500元之間,這也是保證了大家能夠有足夠的生活費吃飯和購買一些學習生活用品的標準了
  • 「六一」到,換新衣,帶你看看80年代18線小城的學生校服
    10000年想想,和秀蘭鄧波兒在《一月船長》裡穿的倒是很像,比較正宗。年代久遠真的記不清楚了,再說10000年還是小孩子也不懂(反正不會更高了,因為學雜費好像也只有三、五塊錢)。那個「六一」,全校學生都是微笑著叉腰的「秀蘭鄧波兒」,就是那麼有精神。白襯衫,與藍色搭配是永恆主題除了第一年水手服是學校給集體定做外,後來的校服都是學校出款式,家長看後自己製作。
  • 「5個等級生活費」出爐,看看你在哪一級
    每到月底,航航就會雷打不動的向媽媽"討要"生活費。作為新入學的大一學生,媽媽說他的生活費越長越高,從每月的1500元已經漲到了2500元,未來還有長高的趨勢呢。雖然有很多大學生已經開始勤工儉學,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賺取生活費,然後幫助家裡節省一部分開支。畢竟從年齡來說,大學生普遍都已經成年,他們有能力去兼職。當然也有部分父母覺得,就算成年是大學生,依舊也逃不開"學生"這個頭銜,因此還會繼續發生活費。
  • 大學生活費800元和1500元的區別
    那就不夠了,首先,你們周末總得出去吧,玩一天,至少花個兩三百,可能都不夠,還有平時你們吃飯,在學校吃外賣,舍友之間的小聚餐什麼的,總得花錢吧?如果你的社交很廣泛,經常撩妹子的話,1500肯定不夠的。時不時請妹子吃吃夜宵,喝喝奶茶,逛逛街啥的。其次,你單身,你是宅男,吃飯只吃食堂,很少買水果,除了一些日用品之外,你都不買什麼,那麼1500肯定夠用。
  • 大學生「生活費榜單」來了!每個月花多少錢?家長和學生都要有數
    前段時間,大學生「生活費榜單」新鮮出爐,直觀地向大家展示了現在大學生的日常花銷,能夠為學生和家長提供參考。根據榜單顯示的信息,我們可以看出不同省份的大學生花銷差別較大。最低的省份是甘肅,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僅需700元,最高的是北京,每月生活費近3000元。其中有多個省份的大學生月花銷超過2000元,比如北京、上海、山東、湖南、浙江等。
  • 大學「生活費「檔次出爐,家長看看心裡有數,別給多了還不知道
    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也到了小鍾開學的日子,於是媽媽開始給小鍾準備需要往學校帶的被褥等物品,並且將小鐘的生活費,也準備好了。因為小鍾家裡並不算是十分的有錢,基本上就是普通的工薪階級,所以在小鍾生活費的考量方面,小鐘的媽媽就比較仔細一些。最終覺得給小鍾每月900元比較合適,每天30元,學校食堂吃飯一般一天20元足夠,剩下10元可以作為日常開銷。
  • 2020大學生「生活費」排行榜來了,你排第幾?網友:天地之差
    文|全文共1939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 眼看十一小長假已經過去,新學期返校也迎來了第二個月,家長們,你給孩子帶去了多少生活費呢? 對於不同家庭不同學生而言,所攜帶生活費的數額相差還是蠻大的。
  • 三人一天三餐花費一百多,照這樣算下來,一月生活費是不是太多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周末三個人的一日三餐,花了一百多元左右,在家裡吃飯不用那麼奢侈,以經濟實惠不浪費為主,大概算了一下,早中餐的消費比例是3:5:3,也就是早餐約30元,中餐約50元,晚餐約30元。這樣的三餐消費合理嗎?照這樣算下來,一月的生活費是不是有點多了?
  • 大學生「生活費」排行榜出爐,五個等級差距大,多數人都在第四級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每月生活費都在1200元左右,個別同學的生活費在2000元以上,這部分是少之又少,下面看看大學生生活費等級排名,看看各等級的差距,你在哪一個等級呢?多數人都在第四級。
  • 00後學生入學行李箱中都裝啥?「新三樣」成標配,生活費引爭議
    由於有些學生是去外地求學的,每天不能回家住宿,只能選擇住在學校裡面,所以他們入學的時候就會準備一個大行李箱,裡面裝上各種生活用品或者衣服。然而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年初的時候不少學校都沒有開學,讓學生在家裡上網課,直到後來才慢慢地恢復了線下教學,「新三樣」也成了學生的標配。
  • 韓國留學生活費知多少
    韓國留學生活費是多少?可能很多準備赴韓留學的學生們都會迷茫,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韓國留學的生活費大致狀況。首先給出大家一個區間:韓國留學生活費:首爾地區:約人民幣1500~2300元/月(20萬韓元~30萬韓元/月)其他地區:約人民幣800~1500元/月(10萬韓元~20萬韓元/月)韓國留學住宿費:韓國大學都有宿舍,但是首爾地區的大學宿舍比較緊張,大多數學生只能選擇寄宿和租房的方式,部分大學可優先安排宿舍,比如啟明大學,建國大學,慶熙大學
  •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的確良面料最閃亮輝煌的時期
    如果你知道的確良是怎麼回事,並且以有一件的確良產品感到驕傲和自豪,說明你至少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如果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出生的人只能聽別人說或者從各種媒體上追尋的確良當時的輝煌了。當時廣東人覺得這種面料非常漂亮,正規名稱說起來彆扭,就按當地的方言稱其為「的確靚」,後來這種面料進入內地,人們覺得廣東方言裡的字不好拼寫,既然這種面料是夏季穿,乾脆改名為「的確涼」,而後又發現其並不涼快,名字又太俗,好像與時髦不搭界,就又改名「的確良」。
  •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出爐!消費水平可分為4個檔次,網友:真實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出爐!消費水平可分為4個檔次,網友:真實。大學生每月「生活費」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很多家長關注的話題。從成為大學新生進入校園,到大學成功畢業。不知道多少家長為了培養孩子,而傾盡家財或「負債纍纍」。
  • 30年前鄧州100元能當現在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1988年左右照看工地的月薪是50元,給私營門店打短工工資30元,2020年鄧州商業門店、超市等工資普遍2000-3000元不等。從工資差異看,1988年與2020年的差距是50倍,100元大概相當於現在5000元。
  • 儘管你喜歡陌生的東西,但80年代確實很糟糕,這就是為什麼
    然而,這些記憶已經被時間之風深深地過濾掉了80年代遠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可怕。雖然可能沒有怪物潛伏在一個交替的維度,有時突破,有很多不享受這個悲慘的十年。這裡有:一頓均衡的,完美的配餐加上諷刺的圖片:MarriageFeast不健康、不可口的食物如果你甚至可以稱之為食物的話,這些電視晚餐在20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就開始流行了;它們幾乎可以在美國的每一個郊區家庭中找到。像斯旺森這樣的公司靠給人們提供幾乎不能吃的微波晚餐發財。
  • 回族人為什麼不吃肉?真正的「答案」可能跟你想像的並不一樣!
    回族人為什麼不吃肉?真正的「答案「可能跟你想像的並不一樣!文/你想多了曾經五彩的山花在我國有56個民族,而各民族也有不同的習俗。而有這麼一個民族,他們從不吃豬肉,想必大家已經想到了,這個民族就是回族。其實大家都知道回族不吃豬肉,但這其中的緣由大家卻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