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健康 更安全 更營養 更美味 更高效 更可持續未來食品的N張標籤

2020-12-18 中食報大健康產業

本報記者 王薇

「未來,食品科技將顛覆傳統食品工業製造模式。基於合成生物學、物聯網、人工智慧、增材製造、納米技術等技術的未來食品,具有重大的社會、環境、經濟效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副理事長陳堅在前不久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前沿科技與未來食品論壇」上做出上述預判。他指出,中國的食品科技要進入創新型國家的前列。這就要求中國食品產業要成為高技術產業,而成為高技術產業的關鍵在於技術的先進性、複雜性和對社會的貢獻。未來食品的標籤應該是更健康、更安全、更營養、更美味、更高效、更可持續。

合成生物學重塑未來食品

「未來食品中包括基於合成生物學為基礎的『細胞培養肉』和『細胞牛奶』等。通過合成生物學,可以將植物天然物質從植物中有效提取出來。如利用廉價的植物,構建微生物的細胞工廠,合成出高價值的黃酮類化合物等功能成分。」陳堅以一個應用案例介紹了食品合成生物學所發揮的作用——基於合成生物學的青蒿素提取技術已經實現了商業化,即從5萬畝青蒿中提取出的青蒿素,在100平方米的車間裡就可以生產出來。

陳堅介紹,食品合成生物學的主要目標和任務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一是變革食品生產方式,開發更多新的食品資源。在未來,人口增長等將帶來多重挑戰,新的食品資源十分重要,比如人造肉、人造食品,改變了原有的食品生產模式。二是強化食品生物加工過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三是重構食品製造工藝,豐富食品的營養成分並增加新的功能。

植物基加碼未來食品

「未來食品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人造肉』。」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東北農業大學教授江連洲表示,我國是發明植物蛋白肉最早的國家,中華民族作為農耕民族,最大的特點就是以植物性食品為主。豆腐作為現在最常見的豆製品最早在漢朝時就已被發明。研究發現,食用植物性食物的腸道要比食肉的長,因為植物性食物需要消化的時間更長,各種營養成分更加豐富。另有數據表明,歐美人的腸道比東方人的腸道要短,這說明歐美人適合食用肉類食品,東方人不太適合吃太多的肉類食品,這是長期進化的一個結果。「發展植物基肉製品可以節省99%的水、93%的土地,減少90%的排放,降低46%的能量消耗。」江連洲用一串數字說明了植物基肉製品在節約資源方面的益處。

江連洲認為,植物基肉製品的關鍵技術有幾大類:一類是原料的選擇及其復配技術。原料以豆類為最多的,主要以大豆為代表的豆類蛋白。所謂植物基肉製品、植物蛋白肉以大豆蛋白為基礎,約90%,加上豌豆蛋白、穀物蛋白、大米蛋白、小麥蛋白、玉米蛋白及其他的雜糧蛋白。第二類是質構優化技術。所謂質構就是肉感,主要取決於蛋白質的結構,加之輔料和食品添加劑,可以改善和提升植物肉感質構。目前,做植物蛋白肉主要採用擠壓技術。不同擠壓方法加工的植物蛋白肉不同。將擠壓的蛋白食品化加工,還涉及風味調控。真肉產品中的風味來源於天然物質在加工中的變化,如脂類、蛋白質的降解等。在植物肉的加工過程中,如何模擬達到這一程度,值得探討。

在江連洲看來,未來植物肉麵臨的挑戰主要是加工方式,特別是整肉的加工,還有評價方法。江連洲介紹,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制定的《植物基肉製品團體標準》,制訂了植物基肉製品、植物蛋白肉的基本標準,目前已通過專家論證。

人工智慧賦能未來食品

人工智慧在未來食品開發方面將起到怎樣的作用?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崔曉暉教授介紹,人工智慧是研究用於模擬擴展人的智能的方法和手段,在溯源、食品安全等多個食品領域中都有應用。很多企業已將人工智慧手段融入食品和飲料的生產中,比如用神經網絡研究怎樣才能使披薩做得更好吃;利用人工智慧在食品生產中進行衛生管控;在農業種植方面利用物聯網、傳感器等幫助農民種好農作物。

崔曉暉認為,人工智慧和食品科學研究之間的關聯性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首先,基於大數據驅動的風味網絡的構建。風味食品很多都是基於傳統,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風味,可以用大數據驅動實現新風味食品的開發。例如,國外有公司利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預測新的風味組合,創造出新風味,甚至做相關預測。其次,構建食藥同源知識圖譜網絡。通過對很多食譜裡面的成分、化合物關聯性的分析,來研發更多的食藥同源配方。第三,構建食品感官圖譜。以咖啡為例,將此類咖啡的香味與幾百種化合物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通過神經網絡預測哪一種口味到底基於哪一種化合物。

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副院長、馥莉食品研究院院長劉東紅談到,在智能製造中有多個方面值得去挖掘和深入,如食品的數位化設計和優化。食品的數位化設計包括:對食品本身做數位化的表徵;對其加工過程做數位化的表徵;對其裝備實現數位化的設計,由此才能完整地構建食品數位化轉型升級的完整體系。

劉東紅表示,對食品加工過程做數位化模擬目前已有了初步研究,如何實現加工和宏觀、微觀結構之間變化的關係以及用多維數據融合技術實現食品功能、工藝的細緻化,甚至提高食品的功能化和營養化,從而實現食品加工和產業鏈的全程數據化,這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名譽副理事長、中國農業大學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羅雲波認為,在未來,未來食品遠超出我們的想像。隨著技術的日新月異,合成生物學、大數據、人工智慧還有人造肉以及基因編輯等技術,將會毫無懸念地融入食品的加工、製造、開發中,使得食品更加安全、美味、營養、健康、豐富多彩。

相關焦點

  • 有機食品營養更豐富,食用更安全?聽聽營養師怎麼說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有數據統計,平均每天全國約有62.3起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其中,與消費者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肉製品、蔬菜、水果以及酒和飲料類是爆發食品安全事件最多的食品類別。這一現象促使有機食品的市場越來越廣,有機食品消費者認為,有機食品的營養以及安全都在傳統食品之上,那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 安利小n系列零食化營養補充食品來襲,營養健康更放心
    安利小n系列零食化營養補充食品來襲,營養健康更放心 2020年09月23日 13:1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何為小n?顧名思義就是具有n多營養、n多趣味、n多花樣,n 為你賦能,滋養身心,挑戰無線可能。作為小n系列零食化營養補充食品,口味豐富,營養美味,還能滿足消費者「不想長胖、健康營養」的奢侈需求,讓你吃得健康,吃得放肆;同時,充滿年輕創意的多樣吃法及獨立包裝、樂趣分享的社交屬性,讓小n成為好吃好玩好分享的「輕養生」零食。
  • 安利小n系列(零食化營養補充食品品牌)來襲,營養健康更放心
    近日,安利推出了小n(零食化營養補充食品品牌)系列零食化營養補充食品。何為小n?顧名思義就是具有n多營養、n多趣味、n多花樣,n 為你賦能,滋養身心,挑戰無線可能。作為小n系列(零食化營養補充食品品牌),口味豐富,營養美味,還能滿足消費者「不想長胖、健康營養」的奢侈需求,讓你吃得健康,吃得放肆;同時,充滿年輕創意的多樣吃法及獨立包裝、樂趣分享的社交屬性,讓小n成為好吃好玩好分享的「輕養生」零食。隨時對地,小n一下,為你的身心注入能量,元氣滿滿,食刻為你加分,為理想乘風破浪,C位出道!
  • 更高效、更規範、更安全的奶油奶蓋解決方案來了!
    然而從飲品市場的發展速度以及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來看,我們需要一款操作更為便捷、安全性更高的設備,以滿足門店飲品製作高效、衛生、安全的標準化需求。德國專業奶油設備品牌SANOMAT帶來更衛生高效的奶油打發體驗為了解決奶油類飲品製作的安全問題,香季咖啡向您誠摯推薦來自德國的奶油奶蓋設備專家SANOMAT
  • 麻油雞,地道美味,口舌生香,更好吃,更營養,更安全
    麻油雞,地道美味,口舌生香,更好吃,更營養,更安全在中國人的飲食序列中,雞一直都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雞鴨魚肉,雞是第一位的,有很多地區甚至還有「無雞不成宴」的說法。小編上大學的時候,學的就是食品,而老師就曾經教過我們製作這道美食德州扒雞。德州扒雞就像是藝術品,讓人遠觀,都捨不得吃一口。德州扒雞最初是由德州德順齋創製。在清朝光緒年間,該店用重100克左右的壯嫩雞,先經油炸至金黃色,然後加口蘑、上等醬油、丁香、砂仁、草果、白芷、大茴香和給糖等調料精製而成。
  • 食品營養標籤日益複雜,哪一款才有利於我們吃得更健康?
    隨著今年新的營養標籤規則的實施,消費者將看到反映美國人實際飲食方式的標籤。其中有一條規則要求,標籤的第一列必須基於產品的食用份量列出營養信息,第二列必須基於包裝的全部內容列出營養信息。 營養標籤會促使消費者選擇更健康的食品嗎?
  • 【科普知識】透明袋裝奶更新鮮、更安全、更營養?事實並非如此
    【科普知識】透明袋裝奶更新鮮、更安全、更營養?經常逛超市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最近一款透明袋裝奶非常熱銷,打的口號是「更新鮮」「更安全」「更營養」「零添加」等。那麼,這種透明袋裝奶真的有宣傳的那麼好嗎? 首先,透明袋裝奶並非更新鮮。
  • 離可持續未來更近一步,杜邦推進全新植物基食品飲料解決方案
    杜邦將秉承「planet forward 離可持續發展更進一步」這一環保理念,用廣泛的功能性食品飲料配料及應用專業知識賦能食品與飲料的創新。中國消費者一直以來重視通過「食補」來改善健康,食品飲料類的營養補充方式相較於保健品更易獲得消費者的青睞。而隨著健康及營養觀念的普及,各個年齡的消費者都愈發重視蛋白類營養所帶來的健康益處,這無疑為植物基食品市場注入了更多的活力。「植物基」也從概念走向餐桌,眾多食品品牌躍躍欲試,然而本土和國際食品生產商還亟需更多從技術到原料的全方位支持,以更好解鎖這一新興市場的巨大潛力。
  • 更嚴的監管是為了化妝品更安全
    通過對影響化妝品質量安全的風險因素進行監測和評價,評判化妝品原料、產品、生產經營過程、標籤標識中蘊含的風險,可以對化妝品安全形勢有總體的把握,了解化妝品安全和質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來識別和確認影響化妝品質量安全的風險因素,並對相關風險因素的風險程度進行評價,對擬選擇的風險控制措施進行比較衡量。
  • 首創未來店 德克士入局新餐飲:更智能、更新鮮、更尊享
    11月初,德克士首家無人智慧餐廳「德克士未來店」在上海開業,成為消費者和餐飲行業的關注焦點。天津頂巧副執行長邵信謀先生表示:「德克士未來店是首家可落地、複製、推廣的無人智慧餐廳,也是德克士未來策略方向的展示和起步:運用新科技實現數位化到智能化的進階,產品現點現做,更新鮮更美味,並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尊享服務。」
  • 到底什麼是未來網絡?劉韻潔院士:更簡單、更便宜、更安全的下一代...
    交匯點訊 14號,第四屆未來網絡發展大會在南京舉辦。已經是第四次舉辦這個大會了,可能有小夥伴會問,到底什麼是未來網絡?劉韻潔院士認為:「說白了,就是更快捷、更簡單、更便宜、更安全的下一代網際網路,以用戶為中心,讓上網的人感覺更好。」
  • 當然是更安全、更高效了
    當然是更安全、更高效了面膜是每個小仙女都不能缺少的一樣護膚用品,其最直接也最根本的功效就是補水保溼,進而讓肌膚更具活力。女性對面膜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因此很多品牌都會出自己的面膜,很多人就會問到底哪款面膜最好,接下來就告訴你。
  • 怎樣煲粥更營養,如何喝粥更健康
    特別是在溼熱的南方,學會煲一鍋營養美味粥,是家庭主婦必備的看家本領。粥作為一種健康的滋補食物,被廣為推崇。煲粥、喝粥看起來很簡單,其實裡面也有學問。讓我們來看看怎樣煲粥更營養、如何喝粥更健康。如何煲粥更營養煲粥,看似簡單,倘若要煲出一鍋既美味又營養的粥,還是有很多竅門可循的。
  • 安利產品好物多,小n繽紛組合裝N種營養更健康
    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的關注度逐漸提高,飲食健康也越來越被重視。最近,安利產品家族中又多了一名新成員,小n繽紛組合裝。這款安利產品,擁有n多營養、n多趣味和n多花樣,可以為我們的身體提供更全面的營養,助力飲食健康。
  • 「零添加」食品更健康?未必!
    「零添加」食品更健康?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曾公開徵求《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意見,其中在原有相關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如下內容不得在食品標識中標註,比如對於食品中不含有或未使用的物質,以「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類似字樣強調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
  • 加入美樂家,讓生活更安全
    加入美樂家,讓生活更安全作為二十一世紀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你無時無刻不在對環境產生影響。關鍵是看你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絕大多數人都想做些事情來創造一個更乾淨、更安全的環境,他們只是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做出改變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你儘自己的一份力量,你就能發揮作用!
  • 溏心蛋更營養?全熟蛋更安全?營養師教你怎麼吃蛋 | 較真吃喝
    ,全熟蛋在安全上更勝一籌,但只要雞蛋質量好,溏心蛋也安全。② 比安全:雞蛋存在被致病細菌汙染的可能性。理論上全熟蛋更安全,但如果雞蛋的生產管理很好,雞蛋本身沒有細菌感染,那麼溏心蛋也還是安全的。不但要選美味的,還要選更營養健康的,哪種更好呢?我們來分項比較。許多人認為加熱總是會破壞營養,所以雞蛋煮老了就「沒有了營養」。這是一種誤區。雞蛋為我們提供的主要營養是蛋白質,此外還有比較豐富的礦物質和一些維生素。1. 蛋白質加熱不但不會破壞蛋白質,反而有助於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 屈臣氏試圖更「美妝」,而健康星球正在讓美妝更健康
    2020年,新物種逐漸在往更新的方向蛻變,美妝零售新物種的2.0時代已然來臨,健康星球,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代表。2020年這場疫情,在重塑零售方式的同時,也讓部分領域站上時代風口——大健康產業就是如此。廣泛而言,大健康產業是醫療產品、保健用品、營養食品、醫療器械、保健器具、休閒健身、健康管理、健康諮詢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交叉延伸的綜合概念。
  • 在德國,有機食品比保健品更受青睞!
    例如京東,今年第一季度的營養保健品類銷量增速明顯。1-3月,國內自營的益生菌品類成交額增長超過200%,進口自營抗氧化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200倍。此外,京東上很多國外保健品大牌成交額也在高速增長。根據公開的數據,一季度累計有150多個營養保健品類商家入駐京東。
  • 宣稱「營養更豐富」的常溫酸奶真的更健康嗎?
    一般超市的酸奶都是擺在冷藏櫃裡,近兩年來,以伊利安慕希、蒙牛純甄、君樂寶開啡爾等為代表的「巴氏殺菌熱處理酸奶」即常溫酸奶卻擺在了櫃面上,而且從跑男到Angelababy都為其代言:「更純正」「營養更豐富」。然而專家指出,所謂常溫酸奶就是將活性乳酸菌「殺死」的酸奶,其營養價值和低溫酸奶差不多,但在調節腸道菌群活性能力上稍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