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11月29日,今年新增奶茶企業超過兩萬家,但吊銷、註銷的企業共3478家,同時,奶茶行業中經營異常企業數達到2.18萬家,業內盛傳十家奶茶店九家虧。
近日,記者走訪重慶多家奶茶店了解到,奶茶行業因高利潤、回本期快等特點,吸引了不少創業者前赴後繼,但隨著奶茶店加盟費、租金、人工費等逐漸水漲船高,收回投資周期也從幾個月延長到了一年甚至數年。從以暴利著稱到如今光環消散,奶茶行業留給人們的創業空間還有多大?
奶茶店創業兩年,至今未收回成本
甜甜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為了照顧家庭,她辭去了原來的工作回到重慶,不想放棄事業的她選擇了當奶茶店老闆娘。回憶起創業過程,甜甜說,雖然是開奶茶店,但不是都是「甜」的,也有一把辛酸淚。
2017年,通過朋友介紹,她了解到一個來自馬來西亞的奶茶品牌,考察一段時間後決定加盟。第一家店開在彈子石商圈的一家新興商場,當時由於商場人氣不足,她的奶茶店生意一直很冷清。經營了一年半,看到盈利無望,她選擇了關店,「虧了大概6萬元左右。」
後來,她反思了創業失敗的原因,認為最大的問題是出在選址上。調整思路後,她將目光投向了相對成熟的商圈。2018年,她又帶著這個品牌來到了綦江萬達廣場,隨後又入駐了巴南萬達廣場,「客流量穩定後,奶茶店生意確實改善了不少。」
不過,由於前後開了三家店,投入頗多,所以至今並未收回成本。她透露,當時選擇加盟這一奶茶品牌,主要是看中了該品牌較為成熟,且加盟費不算太高,前期只需一次性交8萬元左右。但開一家奶茶店並不是交完加盟費就完了,加上培訓費、設備、裝修、物料、人工等,前後花了30多萬元。尤其是租金,大約佔了每個月營業額的近三分之一,利潤空間沒有想像中大。
「從我個人的開店經歷來看,奶茶行業競爭激烈,要想賺大錢已經很難了。以巴南店為例,周邊奶茶店數量在不斷增多,目前已經有12家了。同時租金、人工等成本還在不斷上漲,也壓縮了利潤空間,這家店的業績也受到了影響,上個月的營業額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1%。」甜甜說。
單店淨利潤高達30%,盈利仍很難
2017年底,小莉(化名)成為一家外地奶茶品牌的區域總代理,投入了上百萬元。經過數年的發展,目前在重慶直營店和加盟店的數量發展到了12家,但她仍向記者表示,自己並未收回成本。
「其實除了知名品牌回本較快外,其他品牌目前的經營情況都算不上太好。說有九成不盈利,一成盈利,我是認可的。」她告訴記者,進入行業兩年多時間,她見證不少品牌的興衰。總體來看,奶茶行業的暴利神話已經結束了,現在迎來了消費升級,原材料已經從茶粉衝兌發展到了茶葉泡製,同時競爭加劇,各方面成本都在上升。
「從我代理的品牌來看,加盟費為6萬元左右,加上裝修、設備、人工費、首批物料等,開一家商場店成本在25萬元左右,而街邊店由於租金成本更高,大概會再多10萬元左右。」她說,只要選址沒有太大問題,平日營業額應該在2000到2500元左右,周末會達到3000到4000元左右,而碰到旺季,日營業額可能會上萬,「一般月營業額會達到10萬元左右,淨利潤在30%左右。」
不過從實際經營情況來看,該品牌在重慶的門店中僅有不到一半的能實現盈利。「我在2017年這個風口期進入,當時競爭並沒有現在這麼激烈,可以實現單店盈利。但再往後發展,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現在還有人想進入這個行業,我是不建議的,除非他有資金和資源的支撐,能夠保證加盟到大品牌並且拿到不錯的點位。」
試水三個品牌成功兩個,行業洗牌速度加快
相比大部分還未實現盈虧平衡的創業者,菜菜(化名)可以說是幸運兒了。談及為什麼選擇開奶茶店,她告訴記者:「我自己就是奶茶控,也很看好這個行業,所以就選擇加盟。前後走了很多地方考察,知道這個行業並沒有外面看起來那麼風光。」
2017年,她加盟了一家名為「喪茶」的品牌,由於每個產品在包裝上都有一條「不正經」的格言,曾在年輕人間風靡一時,「網紅品牌都有生命周期,不可能一直紅下去。所以看到了這個苗頭,我在第5個月收回成本後,就很快將門店轉讓了出去。」
2018年,她又開始了第二次創業,加盟了一家以燒仙草為主打的品牌,開在江北區大石壩的商圈附近。這一次,她在10個月左右收回了所有成本,有了繼續開店的信心。今年10月,她又加盟了「茶百道」,在沙坪垻區的一所中學旁邊開設了門店,目前還在培育期。
她透露,奶茶行業利潤比較高、回本周期快,同時風險也很大。成本主要來自於兩部分,一部分是交給加盟公司的錢,包括:加盟費、管理費、設備費、物料費、培訓費等,普通的品牌一般在20到30萬元左右。另一部分來自於店鋪本身,包括租金、轉讓費、押金等,從幾萬到幾十萬元都有可能。
「據我觀察,這個行業回本一般在8個月到一年左右,慢一點的也有可能一年半到兩年。由於進入門檻低、競爭激烈,的確不是所有店都能賺錢,我就看到過很多店開業沒多久就關店的,洗牌速度非常快。」
甜甜說,要想儘可能實現盈利,首先是選對品牌,然後是選對店址,後期則需要把握好運營管理。「每一環都不能缺少,尤其是品牌,直接決定了消費者買不買單。」但在她看來,儘管自己能夠實現盈利,也不代表行業的普遍情況。「從我看到的情況來說,九成奶茶店不盈利誇張了,但應該有八成到七成不盈利,整體上來看,沒有前幾年好做了。」
奶茶行業進入紅海期
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18-2019中國奶茶行業品牌感知與消費群畫像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現制飲品門店數已超45萬家,新中式茶飲市場規模超900億元。
由於行業前景被看好,吸引了諸多創業者的目光。來自天眼查的數據顯示,2019年至今為全國新增註冊奶茶企業有23664家,創下歷史新高。在2000年,全國的奶茶企業還不到1000家。而截至11月29日,2019年吊銷、註銷的企業共3478家,同時奶茶行業中經營異常的企業數達2.18萬家。
實際上,自2006年前後,街客、避風塘在街邊瘋狂開店以來,奶茶就逐漸走入大眾日常生活。之後,隨著喜茶因2017年因排隊7小時走紅網絡,奶茶品牌的曝光度不斷提升,進入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也正是這一年前後,這一行業因千億級的市場前景吸引了諸多資本的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喜茶在A輪融資時獲得IDG資本上億元的投資,當時估值約為10億元。2018年4月份,喜茶宣布完成4億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為龍珠資本。2018年3月,奈雪的茶完成數億元的A+輪融資,投資方為天圖資本,估值達到60億元。2019年8月,茶顏悅色宣布完成A輪融資,而投資方元初投資的股東之一是杭州阿里巴巴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經過近年來的發展,目前,奶茶行業已經形成了三大梯隊:第一梯隊為喜茶、奈雪的茶等為代表的新式茶飲品牌,有資本加持,客單價一般在30元左右。第二梯隊為一點點、都可coco、快樂檸檬等,客單價一般在15元左右,走親民路線。第三梯隊為蜜雪冰城等中低端品牌,知名度一般,客單價在15元到10元左右。
由於門店數量增多、同質化加劇、成本上升等因素,行業也從藍海走向了紅海,利潤空間在逐步降低。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可持續經營超過一年的奶茶店僅為18.8%。據統計,在2017年,奶茶店的存活率不到兩成,開店數為9.6萬家,關店數卻高達7.8萬家。而到了2019年,業內開始有「九成不盈利,僅一成盈利」的評價。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奶茶行業發展到現在主要有幾個趨勢:第一、產品同質化加劇,第二、門店數量增多,第三、消費升級趨勢明顯,第四、逐漸向低線級城市下沉。隨著競爭加劇,不僅利潤在降低,資源也逐漸向頭部品牌傾斜,一些小品牌和雜牌面臨著被淘汰。
他認為:「對於奶茶創業者而言,一線梯隊的品牌不開放加盟,機會只能從二三梯隊尋找。而目前的情況來看,頭部品牌拿走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和更高的利潤,中低端品牌的機會正在不斷減少。而創業者受到資金、選址、品牌等限制,再加上各項成本增高,想要賺快錢很難了。」
聲音
專家:奶茶行業紅海時代來臨,將面臨全面洗牌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記者:「由於奶茶行業進入門檻低、毛利高,進入的投資者、機構等越來越多,整體行業進入了紅海期。同時,還普遍存在商業租金偏高、產品同質化等現象,進一步擠壓了利潤空間。因此,無論是屬於哪一梯隊的品牌,都會迎來市場的全面考驗,進入大浪淘沙的階段。」
他建議,從創業風險的角度來看,知名品牌有品牌效應和完善鏈條,加盟比創立自有品牌風險更低,但需要慎重選擇品牌。「優先選擇是與頭部品牌合作,其次是選擇中低端品牌中的大品牌。創業難度在不斷加大,更加考驗綜合能力,例如選址、管理、資金等。此外,由於消費升級趨勢的到來,品質、品牌、服務將成為奶茶店生存的關鍵要素。」
(文章來源:上遊新聞·重慶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