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發布|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 《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

2020-12-23 騰訊網

10月23日,在2020年中國郵政快遞業生態環保研討暨綠色供給展會上,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報告(2019-2020年)》。2020年是「十三五」時期收官之年,同時也是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報告系統梳理了「十三五」時期以來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歷程,重點總結了2019年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成效,並對未來綠色發展態勢進行分析和展望。

報告提出:「十三五」以來,全行業深入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郵政快遞業生態環保相關法規標準制度不斷健全,科學有效、共商共治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行業生態環保治理基礎和能力明顯提升,郵政、快遞企業綠色發展實踐亮點紛呈,部分企業實現全網系統化治理,加速推動末端減量化、中轉循環化、運輸減排化、倉儲節能化,符合行業發展實際的綠色發展體系初步建立。展望未來,郵政快遞業生態環保剛性約束更加凸顯,生態環保加速體現企業競爭優勢,科技對綠色發展的支撐作用持續增強,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實踐逐步走向深入。

報告從綠色理念樹立、法律標準政策、技術驅動、企業實踐等方面回顧了「十三五」時期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進程。一是綠色理念引領管理創新,系統化治理體系初步建立,推動綠色發展理念逐步轉化為行業實際行動;二是快遞包裝綠色治理納入法制框架,行業標準體系逐步完善;三是政策持續加碼,量化約束成效明顯,推動助力行業綠色轉型;四是技術應用賦能質效升級,節能降本效果逐步顯現;五是企業加速綠色發展實踐,快遞包裝綠色治理成效顯著,節能減排加速推進。

報告從政策、市場、技術等層面對行業綠色發展態勢進行了分析展望。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行業積極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郵政快遞業成為經濟流通、社會流動、生活保障不可或缺的基礎支撐,後疫情時代線上經濟持續釋放,行業仍將保持持續快速發展態勢。報告提出行業生態環保壓力持續存在,剛性約束增強,綠色治理呈現常態化,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態環保政策框架將趨於理性,更加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理,在持續鞏固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向好趨勢的基礎上,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行業發展和生態環保工作實現共贏。一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時代主旋律,生態環保將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當前以「禁塑」約束性指標等為核心的郵政快遞業生態環保治理更加聚焦,治理體系和責任體系逐步完善,引領行業綠色轉型;二是受政策倒逼和市場驅動,生態環保加速體現競爭優勢,企業生態環保差異化提速;三是技術應用助力降本增效,快遞包裝技術方興未艾,智能環保深化實踐。

報告從法規標準、工作體系、監督管理、責任落實、創新應用等提出五方面建議。同時,結合行業綠色治理重點和企業綠色發展實踐經驗,報告從綠色管理、綠色採購、基礎統計、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節能減排、產業協同、信息公開七個方面明確了企業綠色發展行動指南。

《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報告》是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開展的連續性研究,本報告得到了郵政企業、各品牌快遞企業的大力支持,引起了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

近年來,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圍繞建成郵政快遞業的高端權威卓越思想庫智慧庫信息庫,立足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位和行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方向,深耕生態環保領域,充分發揮望遠鏡顯微鏡放大鏡功能,取得了豐碩成果。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將與社會各界持續加強交流合作,助力郵政快遞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報告(2019-2020年)》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是國家郵政局直屬事業單位,主要開展郵政業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法規和標準等綜合性研究,研究提出郵政信息化中長期規劃建議,承擔國家郵政局信息系統、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和運行維護等。現為萬國郵聯改革特設工作組主席國支撐單位、中歐班列運郵/快件聯合工作組支撐單位、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編制與發布單位、中國快遞示範城市示範園區評定支撐單位、中國快遞信用體系建設項目支撐單位、全國郵政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單位、交通運輸部專家委員會郵政組秘書處單位、國家郵政局第二屆科技專家諮詢組秘書處單位、郵政行業技術研發中心認定工作支撐單位。

自成立以來,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在促進郵政業發展方面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積極參與郵政業發展規劃和郵政業法律法規的制定,以及郵政業重大政策研究和決策過程;承擔了郵政行業管理的一系列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設運行維護任務;承擔承辦了萬國郵聯等政府間國際組織合作支撐工作。

進入新時代,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奮力推進「二次創業」,業務講政治,支撐出價值,服務創效益,靶向聚焦,資源聚能,人才聚力,全面提升工作力度、服務強度、成果顯現度和機構知名度,各方面工作步入了快車道,望遠鏡、顯微鏡、放大鏡作用日益凸顯。

「支撐+」全面加強。承擔郵政強國戰略、郵政業發展中長期綱要、雄安新區郵政業規劃、國際郵快件航空運輸網絡規劃、郵政業軍民融合發展、郵件快件時限測試、包裹運轉環境監測等重大專項研究。持續推進郵政業政策、法規、規劃、標準、運行分析、評估調查等全方位數百項軟科學研究。每季度組織重點聯繫企業形勢分析座談會。開展郵政業綠色評價、安全發展、健康發展等行業熱點難點問題研究。長期跟蹤國際郵政快遞企業發展動態。長期參與萬國郵聯改革支撐。圍繞「美國退出萬國郵聯」等問題,提出對我國郵政快遞行業的影響與對策。開展中歐班列運郵、郵政業「一帶一路」建設等研究。編譯郵聯出版物超過1000萬字。編制《郵政業輿情日報》《郵政業輿情周報》《郵政業輿情專報》,服務支撐郵政管理系統政府決策。定期刊發《郵政市場觀察與研究》《郵政參考信息》《快遞業國際參考》《郵政普遍服務動態》《郵政科技應用動態》等研究資訊。

「服務+」有力作為。與多個部委單位、地方政府、省地市郵政管理局、高校科研院所、快遞企業、上下遊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建立鞏固華東基地、義烏基地、福建基地。發布郵政業監管報告、郵政普遍服務監管報告、快遞市場監管報告、郵政業社會責任報告、郵政業綠色發展報告、中國快遞物流發展報告等。聯合菜鳥網絡創辦「郵政業綠色創新實驗室」。聯合圓通速遞成功申報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快件物流資源共享服務應用示範」課題。聯合商務部投促局發布《「一帶一路」相關重點國別物流投資促進報告》。聯合順豐速運發布《中國快遞業發展年度報告》。聯合美國阿肯色大學等單位在美國物流供應鏈年會上發布《中國快遞物流發展報告2018》。成立郵政業公益聯盟。獨資或合資成立國郵信安(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國郵清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國郵會展服務有限公司、江蘇寄遞縱橫網絡有限公司、北京國郵科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實現郵政業輿情監測分析大屏系統上線運行和「寄遞縱橫」公共服務平臺市場化運營。

「智庫+」功能釋放。定期以內參方式向國家郵政局領導報送行業研究成果、專家觀點,局領導多次做出肯定性批示。舉辦中國郵政業發展高層論壇、網際網路背景下快遞業法治發展論壇、郵政業產業扶貧論壇、舉辦郵政業大數據應用與協同發展論壇等。吸納近200名行業內外專家組成專家庫。自主發布一批重磅研究報告。派員發聲世界郵政博覽會、美國物流供應鏈年會、亞洲包裹大會、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中國快遞綠色包裝聯盟高峰論壇、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等國內外行業高端論壇。與中國郵政研究院、中國公路學會、中國旅遊研究院、交通科學研究院等實現學術互訪。

「科技+」研發豐碩。成立信息科技管理委員會。發起並推動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北京國郵科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斬獲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和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資質。斬獲科技部重大專項——「智慧物流綜合服務平臺」和「智慧物流管理與智能服務關鍵技術項目」。發起郵政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主辦中國郵政業科技年會。指導並參與中國快遞裝備採購博覽會、全球物流裝備產業發展大會、全球物流裝備企業家年會等多個國內外重要快遞物流技術裝備論壇。啟動郵政業技術裝備公共應用平臺建設。長期承擔國家郵政局信息系統建設與運維任務。持續支撐國家郵政局電子政務內網建設。推進「綠盾」工程建設。建設運維監控系統建設,保障機房、網絡、信息安全以及基礎軟硬體和信息系統運維,確保重大節慶活動期間和快遞業務旺季保障零差錯。拓展多省市網絡信息化開發和運維任務。榮獲2018年度「中國智能物流技術裝備科技創新領軍團隊獎」。

「學術+」充分展現。成立學術委員會。設立戰略研究室、大數據實驗室、指數研究室、法律與治理現代化研究室、共同體工作室、中央廚房、全媒體中心。聘任首屆學術委員暨首席特邀專家、特約研究員。探索建立博士後工作站。1名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名專家被評為交通運輸部青年英才。籌建數字圖書館和知識資源總庫。出版一系列研究叢書。自主性開展了基於快遞物流信息的電子商務經濟運行監測、郵政編碼系統、郵政強國戰略指標、郵政業標準化發展戰略、綠色郵政發展框架與路徑、快遞市場投資分析、快遞服務資源供給、郵政業發展的灰犀牛與黑天鵝、郵政快遞企業科技創新與應用、郵政業供應鏈發展、區塊鏈在郵政業應用、郵政業碳排放核算等一系列獨創性前瞻性戰略性研究。

邁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新徵程,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將在國家郵政局的堅強領導下,篤定郵政強國戰略,咬定高端權威卓越思想庫智慧庫信息庫建設目標,堅定一體兩翼三轉四改五走發展道路,擦亮「國」字號招牌,發揮最強大腦作用,崇尚開放至重、求是至高、創新至遠、卓越至盛,為開創郵政業發展研究和信息化建設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北京國郵科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12月與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協同一體,是科技部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北京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雙料」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承辦單位,是郵政業科技創新聯盟、中國郵政業法治發展論壇、中國郵政業科技年會、中國快遞裝備採購博覽會、全球物流裝備產業發展大會、全球物流裝備企業家年會等多家國內著名聯盟和國際技術裝備論壇的發起單位和主辦單位。

北京國郵科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憑藉自身在行業資源、人才資訊、信息技術與數據渠道等競爭優勢,紮實開展軟科學研究、情報分析、信息化建設管理和運行維護業務。主營範圍包括:工程諮詢;工程管理服務;技術開發、技術服務;信息諮詢;計算機方面的技術培訓;企業管理方面的技術培訓;計算機維護;計算機軟體開發;銷售計算機、計算機軟硬體及輔助設備;計算機系統集成;會議服務;翻譯服務等。公司目前在公共政策研究、產業競爭力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大數據云服務、核心技術裝備試驗推廣、IT 規劃與治理等現代諮詢服務等方面具有核心平臺和渠道優勢。

北京國郵科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秉承「開放、包容、共享、發展」的理念,按照《公司法》和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了一套實用高效的公司組織、管理架構和績效體系,建立起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公司獨資或合資成立了北京國郵清博科技有限公司、國郵信安(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國郵會展服務有限公司、江蘇寄遞縱橫網絡有限公司、北京國郵科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等企業,成立了快遞市場競爭力評價諮詢研究中心,並與國內外著名郵政快遞企業建立了穩定業務合作關係。

公司未來將以官助民辦、企業主體、跨界合作、協同運行為發展原則,以生態化、社群化、全球化為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與科技服務為發展主線,以產學研、科工貿一體化為發展道路,以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三鏈融合為發展驅動,以科技創新為發展突破,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加強郵政業科技裝備戰略儲備,大力推動科技成果在郵政業的應用轉化和公共技術裝備應用平臺建設,搶佔全球郵政業科技裝備創新發展的風向標和制高點,早日建設成為「立足行業、視野廣闊、資本雄厚、技術領先、聲望卓越」的國郵控股集團。

編輯: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國家郵政局發布《2019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
    據微信公號「國家郵政局」7月9日消息,日前,國家郵政局發布《2019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快遞業發展呈現四大特點。一是規模質效持續提高。快遞業務量超600億件,增量再次突破100億件,對世界快遞業增長貢獻率超過50%。快遞業務收入超7000億元,佔GDP比重達7.6‰,收入增速是GDP增速的4倍,為穩增長做出積極貢獻。快遞業從業人員超過300萬,新增社會就業20萬人以上,為穩就業提供重要支撐。末端網絡不斷完善,城市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達8.2萬個。
  • ...國家郵政局:北京等10省份試點建設郵政業綠色網點和綠色分撥中心
    中國網5月19日訊 近日,國家郵政局印發《關於開展郵政業綠色網點和綠色分撥中心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選取北京、河北、遼寧、江蘇、浙江、河南、湖南、廣東、四川、陝西共十個省(市)部署開展郵政業綠色網點和綠色分撥中心建設試點工作。
  • 《關於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郵政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解讀
    近期,國家郵政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制定了《關於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郵政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
  • 快遞包裝廢棄物如何治理?國家郵政局:推進快遞包裝「綠色革命」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我國郵政快遞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就在昨天上午,快遞業務量突破了800億件,又一次創造了我國快遞發展史上的新紀錄。」這是12月22日,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民披露的數據。當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董志毅、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民、國家鐵路局總工程師嚴賀祥和出席發布會並答記者問。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民。
  • 最新|一日行業資訊 -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
    7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0.9% 較上月回落4個百分點 但仍位於擴張區間8月3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7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0.9%,較上月回落4個百分點,仍位於擴張區間,顯示出物流業務活動增勢有所放緩,但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
  • 國家郵政局:2019年快遞業務量超600億件
    「國家郵政局」微信公號7月9日消息,日前,國家郵政局發布《2019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快遞業規模質效持續提高、社會貢獻更加突出、創新動能加速釋放、治理體系逐步完善,為「六穩」做出積極貢獻,為增進人民生活福祉提供助力,對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 中國發布丨國家郵政局:推進以貨運為主的機場建設,加快發展快遞...
    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司長金京華表示,近年來我國郵政快遞企業的國際航空運輸能力得到一定提升,在服務跨境電商、促進貿易轉型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金京華介紹,2019年,我國出口郵件、快件量超過21億件,重量約為75萬噸,這些郵件、快件基本上都是通過航空方式來運輸的,主要路向集中在歐洲、北美、亞洲。
  • 快遞量一再創新高綠色包裝助力行業發展前景廣闊(附圖表)
    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11月1日-11月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件6.75億件,同比增長26.16%。此外,根據預測,「雙11」期間(11月11日至16日),業務量將達29.7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28%左右,日均快遞業務量達4.9億件,約是日常業務量的2倍。
  • 國家郵政局:快遞瘦身膠帶封裝比例已達95%
    國家郵政局:快遞瘦身膠帶封裝比例已達95%-中新網中新網12月22日電 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民12月22日指出,近年來,國家郵政局加強郵政快遞業生態環保工作,紮實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取得了積極進展。
  • 我國快遞突破800億件,包裝廢棄物去哪兒了?國家郵政局回應
    12月22日,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民在國新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就此回應,截至目前,電子運單基本實現全覆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5%,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70.1%,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了91.5%,在營業場所設置了7.6萬個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快遞包裝在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 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大數據平臺:今天第800億件快遞寄出
    12月21日,根據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一件從湖北黃岡寄往湖南長沙的快遞包裹,幸運地成為2020年第800億件快件,這是一箱來自湖北黃岡羅田的土特產,由順豐速運承運,將於12月22日上午送到位於湖南長沙的收件人手中。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郵政篇
    8月5日,家住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烏依鄉阿布洛哈村的村民且沙次爾收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單快遞,這是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建制村收到的第一個快遞。鄉村毛細血管湧入了更多郵政快遞的血液,正如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所言:「農村市場潛力巨大,是快遞業發展的下一個藍海。」村民們也將共同促進快遞服務高質量發展,最終共享行業發展紅利。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郵政篇】
    2020年,江蘇、黑龍江等地全省快遞進村覆蓋率達到100%,建制村全部直接通達快遞服務,在全國率先實現「村村通快遞」。8月5日,家住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烏依鄉阿布洛哈村的村民且沙次爾收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單快遞,這是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建制村收到的第一個快遞。鄉村毛細血管湧入了更多郵政快遞的血液,正如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所言:「農村市場潛力巨大,是快遞業發展的下一個藍海。」
  • 國家郵政局:2020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突破800億件
    > 微信公眾號「國家郵政局」12月21日消息,12月21日上午,根據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一件從湖北黃岡寄往湖南長沙的快遞包裹,幸運地成為2020年第800億件快件。
  • 國家郵政局等五部門:加快構建國際集散能力強、國內輻射範圍廣...
    國家郵政局微信公眾號消息,國家郵政局等五部門聯合出臺《關於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郵政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鞏固香港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地位,提升廣州、深圳國際樞紐機場航空貨運國際競爭力,增強澳門、珠海機場航空貨運能力,推動粵港澳三地郵政企業加強航空郵件進出口運輸和處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依託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探索發展海運國際寄遞,通過多式聯運網絡輻射全國。
  • 膠帶瘦了紙箱薄了 快遞包裝綠色治理紮實推進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 胡挹工)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白皮書的主要內容。國家郵政局副局長趙民表示,我國郵政快遞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但同時,快遞包裝廢棄物問題也備受關注。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郵政篇】以夢為馬越山海
    鄉村毛細血管湧入了更多郵政快遞的血液,正如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所言:「農村市場潛力巨大,是快遞業發展的下一個藍海。」村民們也將共同促進快遞服務高質量發展,最終共享行業發展紅利。2019年,各地郵政快遞企業還培育「一市一品」項目712個,配送農特產品進城49萬噸。  國家郵政局著眼農村地區生產生活發展需要,引導郵政快遞企業服務末端下沉,豐富服務品種,幫助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助力脫貧攻堅。各郵政快遞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主動發展農村業務,推進「農戶+電商+快遞」的發展模式,推動農副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助力精準扶貧。  「秦嶺最美是商洛」。
  • 國家郵政局回應網購快遞收到不及時:三方面原因所致
    人民網北京3月6日電 (記者喬雪峰) 3月6日(星期五)上午10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交通運輸業和物流、快遞領域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對此,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在發布會上回應稱,在疫情期間,郵件快件的時效不能有效保證有以下三方面現實原因:一是郵政快遞企業屬於網絡型的企業,受疫情管控政策的影響,現在產能恢復區域不夠平衡,像湖北等一些地區的分撥中心、市級處理場所、末端營業網點還沒有恢復正常運營,對全網的暢通運行造成直接的影響。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郵政篇」以夢為馬越山海
    8月5日,家住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烏依鄉阿布洛哈村的村民且沙次爾收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單快遞,這是中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建制村收到的第一個快遞。  鄉村毛細血管湧入了更多郵政快遞的血液,正如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所言:「農村市場潛力巨大,是快遞業發展的下一個藍海。」村民們也將共同促進快遞服務高質量發展,最終共享行業發展紅利。
  • 國家郵政局:1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312.5 同比提高35.8%
    原標題:國家郵政局:1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312.5 同比提高35.8%   國家郵政局官網12月4日發布2020年1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