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太極第777期】陳氏太極拳家傳功夫架各類培訓班通知(調整後)

2021-03-02 家傳功夫架

陳氏太極拳家傳功夫架各類培訓班招生通知

太極拳是廣受人們喜愛的一項運動。它不受年齡、場地、時間的限制,通過肢體運動、呼吸配合、內臟運動,從而使得筋骨得到拉伸,內臟得到自我按摩,促進血液循環,起到強身健體之效果。歡迎喜歡陳氏太極拳的朋友加入進來。強身健體、陶冶情操、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尚武精神,促進太極拳的發展。為了滿足不同水平的愛好者學習,新調整後的課程安排注重了從簡入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陳瑜太極

北京陳氏太極拳家傳功夫架推廣中心

陳氏太極拳家傳功夫架推廣中心由陳氏第十九世嫡宗傳人陳瑜先生創辦。總部設在北京天壇公園,2020年8月20日新增大興康莊公園培訓點,方便習練者就近選擇學習。主要教授陳氏太極拳家傳功夫架,以下簡稱「家傳功夫架」,此拳架由陳氏太極拳嫡宗傳人陳發科-陳照奎-陳瑜-陳世武一脈傳承。家傳功夫架包含基本功、樁功、纏絲功、套路(一路89式、二路72式)、長短器械、推手、擒拿、拆招、實戰等。通過九個階段的學習系統的掌握陳氏太極拳家傳功夫架。陳瑜太極-陳氏太極拳家傳功夫架推廣中心主要針對廣大民眾,企事業單位等各界人士提供專業的太極拳教學服務;教練團隊由陳瑜老師擔任總指導、陳世武擔任總教練、陳瑜老師弟子擔任助教,每位教練授課經驗豐富且有耐心。教拳至今,教授人數已達萬人,並得到廣泛好評;為陳氏太極拳家傳功夫架的推廣傳播做出了積極貢獻。陳瑜太極-陳氏太極拳家傳功夫架推廣中心的宗旨是保證大家學得會、學得好、學到真東西、得到真收益。教學模式科學規範,採取小班制教學,每位學員課上都能得到老師的言傳身教,有問題的能及時得以糾正和指導;除了小班課以外,還有一對一授課、自我組團班、常年班、短期集訓班、單位太極拳培訓班等,同時為不能參加面授培訓班的愛好者開辦了網絡培訓班,方便大家選擇學習。隨著太極拳的不斷普及,願越來越多的人們受益於太極拳,讓太極拳為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陳瑜太極-北京陳氏太極拳家傳功夫架推廣中心願在您的參與下共同成長。 

《面授培訓班詳情》

班級

上課時間

上課地點

日常白班

每周一、周四(套路班))

上午9:30-11:00

天壇公園(隨到隨學)

日常晚班

每周二、周四(套路班)

晚19:30-21:00

康莊公園(隨到隨學)

周末上午班

每周六、周日(套路班)

上午9:30-11:30

天壇公園(隨到隨學)

周末下午班

每周六(器械班)

下午14:30-16:30

天壇公園(提前報名)

 

《網絡培訓班詳情》

上課內容

上課時間

家傳功夫架經典28式(14次課)

每周五晚上20:30-21:15

家傳功夫架一路89式精講班(30次課)

每周三晚上21:15-22:15

家傳功夫架一路89式詳解班(75次課)

每周一、周三晚上21:15-22:00

家傳功夫架二路72式詳解班(55次課)

每周一、周三晚上20:30-21:15

家傳功夫架精髓-陳世武直播課堂

每月18號晚上20:30-21:15

陳瑜太極中國行(短期集訓班)以具體的通知為準。

關注微信公眾號:家傳功夫架

課程安排諮詢:

1、13241704154(同微信號)思雨老師

2、17600876060(同微信號)一凡老師

報名及上課地點:

1、報名方式:上課地點現場報名或聯繫客服直接報名。

2、上課地點:

天壇公園:天壇公園西門內路北健身場地東北角

康莊公園:大興康莊公園廣場東南角

相關焦點

  • 【名家有約】陳斌:第22屆陳氏太極拳高級培訓班老架一路班總導師
    第22屆高級培訓班導師展播 陳 斌 老架一路班·總導師 陳斌老師太極拳演示
  • 太極拳如何吸引年輕人?陳氏太極傳承人這麼說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當晚,陳斌回到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和大家一起盯著大屏幕,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陳斌是陳氏二十世、太極拳第十二代嫡系傳人。
  • 省政府辦公廳第二期太極拳培訓班學員蒞溫調研
    12月24日上午,河南省政府副秘書長黃東升帶領省政府辦公廳第二期太極拳培訓班學員蒞溫開展太極拳現場教學調研活動。縣委書記毛文明、副縣長王歡歡陪同調研。
  •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分解教學(斜行),趕緊收藏吧!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是練陳式太極拳的基礎,通過一路拳反覆的練習,加強人體下肢力量。以柔為主,柔中有剛,剛中有柔。
  • 習太極 參陰陽 | 易簡陳氏古法太極課程開班在即
    於踐行中國傳統文化而言,太極拳是最好的載體,通萬物之情,曉萬物之理,以覺為先,從身體入手,漸入傳統文化之門。太極拳,是以中國傳統儒道哲學中的無極、太極陰陽和浩然正氣等理論為核心思想,結合經絡學說、古代導引術和吐納術綜合而成的一種內外兼修、柔和、緩慢、輕靈、剛柔相濟的中國傳統拳術。
  • 心得體會 聽師父談太極拳的松腰、塌胯、旋襠
    太極養生堂推薦閱讀:實戰篇 | 太極拳實戰中的特殊技法——放法實戰 | 遇到危急 保命街頭格鬥要點,男人必看【第274期】太極實戰之謎:一種練法與打法分離的高妙拳法!這是真實戰 | 江湖打鬥的另類手法【第327期】秘傳太極實戰訓練小功法誰說中國功夫不能實戰,看看這秘訣放鬆不用力是練好太極拳的不二法門「用意不用力」用力非太極【第513期】太極拳的「不用力」「用勁」對耶?錯耶?
  • 青年太極名家,陳氏太極拳優秀傳承人胡金泳
    胡金泳,江西奉新人,革命烈屬後代,民建會員,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陳氏太極拳第十三代傳人,陳家溝太極拳「八大天王」之一張福旺老師入室弟子。曾榮獲宜春市「好青年」稱號。他出生於奉新華林書院風景區的華林山腳下的一個「光榮烈屬」家庭。
  • 太極拳申遺成功,南通「拳友」軍山練拳慶祝
    當日,南通「華夏國術文化傳播」團隊的太極拳愛好者們自發來到軍山練拳,慶祝「太極拳」項目申遺成功 。他們分別在軍山腳下、望江臺、山頂練習陳式太極拳家傳功夫架和陳式太極拳小架。「太極申遺成功,太極功夫從陳家溝走向世界,給我們極大鼓舞。」陳式太極拳第二十代正宗傳人、「華夏國術文化傳播」創始人施衝如是說。
  • 「一起學太極」楊氏太極拳圖解—單鞭
    圖文素材以傳統楊氏太極拳103式為藍本,以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嫡傳人楊軍老師的「明理、知體、達用」的教學體系作為講解輸出,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之用。一起開啟我們的太極之旅吧!左臂平屈坐掌,腰帶扣腳兩臂環,轉過來,坐過來,兩臂環過去,勾吊手,翻掤手,先出步,後轉身,左掌向前伸出,弓出左腿。
  • 太極樁功 | 陳氏太極拳站樁要領
    化樁,是在站樁、行樁的基礎上,行走坐臥始終處於樁態,全身任何一點皆具八面螺旋力,在這個階段對間架的要求就不是很注重了,因為修煉者的一舉一動都是在太極拳陰陽轉換的哲理中進行的,大可無外,小可無內,無形無象,只有神意猶存,初步接近後天返先天的境界。
  • 話說太極拳|你絕對不知道!太極拳到了中國臺灣後變成了……(連載)
    杜毓澤 (1897 ~ 1990 年 ),字濟民,河南省博愛縣人,客居中國臺灣,陳式太極拳第九代傳人,清末翰林大學士杜嚴之子。杜嚴系清代兩榜進士出身,點過翰林,當過知府, 望重一方,曾為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一書作序,與溫縣陳家溝陳氏家族關係甚密。18 歲時,其父杜嚴聘請陳式太極拳第八代宗師陳延熙,命杜毓澤恭執弟子禮,從陳延熙學習陳式太極拳大架。
  • 通州陳氏太極拳培訓_溫縣德正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通州陳氏太極拳培訓,溫縣德正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本公司寶旨:讓每年個學員都在太極拳中受益讓太極拳為每個學員的健康保駕護航。 位於焦作市雲臺山小寨溝,由陳氏太極拳名家郭留群老師創辦,每年一、十一及春節由郭老師親自指導, 平日由郭老師入室弟子高飛、薛志敏授課。位於風景優美的雲臺山景區,場地開闊、空氣清新是練拳的好去處。
  • 【第667期】自學太極拳的你,一定要看這篇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
    該書內容分為兩部分,前面3/5的篇幅是《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顧名思義,是為無條件從師者提供方便,為推廣、普及而採取的措施。是從楊式太極拳老架中刪去了很多重複動作,而保留了三十七式。也稱《簡易太極拳》。可以看作相當於我們50年代推廣的《簡化太極拳》。後面2/5的篇幅,名為《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全是談的太極拳理論。除了作者自己幾十年耕耘的心得之外,還包括他得白楊家的秘傳口訣。
  • 《中國文化報》盛讚陳家溝:一個小村的太極全球傳奇
    陳家溝人以拳會友、以拳為媒,把「太極拳」打進了生活,打開了一條走向小康生活的康莊大道。新思想引領小康路「以前陳家溝人雖練拳,但僅僅是為了個人強身健體。祖輩的規矩不允許我們去教拳掙錢,認為那是賣藝,自降身份。所以大部分村民只能依靠種地為生,收入單一,生活也緊巴巴的。」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陳照森卻破了這個規矩。
  • 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74式分解動作 陳正雷
    陳式太極拳老架一路拳譜第1式 太極起勢       第2式金剛搗碓     第3式懶扎衣      第4式 六封四閉第5式單鞭        第39式小擒打    第40式抱頭推山第41式 六封四閉   第42式單鞭       第43式前招      第44式 後招第45式 野馬分鬃   第46式六封四閉   第47式單鞭      第48式 玉女穿梭第49式懶扎衣
  • 中華武術---太極拳
    溯源形成:太極拳是極富中國傳統特色元素的漢族文化形態。17世紀中葉,溫縣陳家溝陳王廷在家傳拳法的基礎上,吸收眾家武術之長,融合易學、中醫等思想,創編出一套具有陰陽開合、剛柔相濟、內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極拳。太極拳在陳家溝世代傳承,自第14世陳長興起開始向外傳播,後逐漸衍生出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多家流派。
  • 「90後」館長自創 「太極二十三式」
    12月21日,太極拳申遺成功後第三天,何衛俊在接受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採訪時認為,這對普通太極拳學習者來說影響不大,但對於太極拳的推廣來說意義深遠。這位90後太極館館長,自始至終在用自己的方式敲開年輕人的太極「心扉」。因為在他看來,得年輕人,太極拳便能得「天下」。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中國太極第一村」陳家溝 盛大慶典驚豔世界!
    據介紹,明朝末年,陳家溝陳氏第九世陳王廷,依據祖傳拳術,吸取民間優秀武術精華,結合導引吐納,中醫經絡等學說,創編了一套既能用於實戰又能強身健體的新型拳種——「太極拳」。 而在陳氏太極拳基礎上發展出的80多套拳術、器械套路和20多種推手方法,現已傳遍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人數達到4億,陳家溝也成為享譽世界的「中國太極第一村」。
  • 太極拳入選非遺,發源地在河南溫縣,來陳家溝感受太極拳魅力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太極拳發源地則是在河南溫縣的陳家溝,為慶祝太極拳申請非遺成功,當地也是歡聚一堂,舉行慶典來紀念這一歷史性的一刻,陳家溝的各個景點依然燈火通明、流光溢彩,一片熱鬧景象。陳家溝位於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原名常陽村,明朝洪武年間,山西澤州人陳卜遷至該村,因村中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隨陳氏人丁繁衍,該村因此更名為「陳家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