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文案例均節錄自《珍惜自己的生命——認清自殺的真相》一書。正如慧明法師所開示:「佛法說『一切唯心造』,我們的心如同一面鏡子,而鏡中所現的境界皆是我們自己內心的投射或是過去宿業種子的現行。每個人都有磁場,也會發光,如佛是金光,修行人會有黃光,心存善念的人會有白色光,福報大的人會有紅色光;至於心惡之人光是黑色的,常憂鬱有灰色思想的人就是灰光。隨心業不同便有不同的光。而鬼就專門喜歡找灰黑色光的人。依此理,若身口意常造凡夫貪嗔痴等業,或常起灰黑念頭的人,其磁場光色,會招感不祥之物,便可理解了。」所以,人若怕鬼怕沾染晦事,莫如現在就持戒念佛、止惡修善、積福增德,內心充滿光明,黑暗又怎會光臨呢?至於「替身」一說,可參閱這則交流「自殺者一定要找到替身才能投胎嗎?」。
何勵庵先生又說:有朋友姓嚴,到西山深處掃墓回來,夜長晝短,很快就天色入暮了。怕中途遇上老虎,在歸途上拼命地奔跑,途中望見山腰間有一座破廟,急急奔進去,當時天已黑盡,聽到牆角有人說話:'這裡不是人待的地方,你趕快走吧!'嚴某心裡毛毛的,問那人為什麼坐在這種黑角落裡?他說:'我實在是吊死鬼,是在這裡找替身的!'嚴某聽了之後,毛骨悚然。但是他想一想又說:'我與其冒著被虎咬的危險,寧願被鬼害死算了,那——我們就共宿一宿吧!'鬼說:'那你不走也可以。可是陰陽兩條路,你受不了陰氣的侵襲,我也受不了陽氣的爍炙,我們都會渾身難受不安,我們各佔一角,不要接近好了。'
接著,嚴某問他等著找替身的緣故,鬼說:'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希望人們自殺,譬如忠臣殉國,烈女殉夫,雖然是橫死夭壽,但和壽終正寢是一樣,不必找替身。至於那些被環境所逼迫,窮途末路,更無求生可能的人。可憐他們情非得已,也讓他們逕自投胎;同時仍然按他生平所作,依善惡受報,也不必找替身。另外倘若有一線生機,或者為了一點小事想不開,或遇事拖累別人,呈發暴戾之氣,輕率地投繯自縊,就違背上天好生之德了。所以一定要使他等著找替身,表示對那些輕視生命的人一種懲罰。因此,把他們幽囚在陰暗之處,經常是百年歲月……。'
又問:'是不是有誘人做替身這回事呢?'
鬼說:'這種事我是不忍心做的。凡是一個人自縊,是為保全節義而死的,他的靈魂從頭頂上升,他的死亡過程也快。為了嫉妒、含忿而死的,靈魂從胸口以下下降,死亡的過程就很遲。在未氣絕的時候,所有的血管內血液倒流,肌肉和皮膚仿佛一寸一寸地割裂,痛似淩遲,肺、肝、腸胃裡,如同烈火燒烤,無法忍受。像這樣經過十幾個小時,形體與靈魂才分離。想到這樣劇烈痛苦之事,當我看到想要自縊的人,即阻止他不要做這種傻事,快迷途知返,怎麼肯設下陷阱誘他去做替身呢?'
嚴某又說:'你存這種念頭,一定會升到天道為神的。'
鬼說:'這種事我是不敢妄想,只有專心念佛、發露懺悔,期求佛陀接引罷了!'
片刻之後,天已將明,再問已沒有回聲,再細看也看不到人影。後來嚴某每次上墳,一定攜帶飯食和紙錢去祭他。同時,也總是有旋風在左右捲來捲去。過了一年,旋風沒有了,心裡想:一定是他因為'一念的善心',已解脫鬼道了。(見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
找尋替身
據史籍記載,自殺以後,不但受苦無窮,而且一定受到冥界囚禁。例如《子不語》一書中說,有個姓朱的鬼魂說:'橫死的人,冥界專門命令一位監獄管理人員,來管束自殺的鬼魂,又不得回到故鄉。'又有一個縊死的婦人說:'縊死的人,被囚地獄,悽苦萬分。'在《北東圍筆錄》中,也有記載'溺死鬼'自訴身世的話。他們說魂魄長年消散在寒水之中。諸如此類,記載極多。溺死鬼往往要找到'替身',才可以自由投胎。縊死鬼也常有討替身的事情發現。這種說法雖然有些荒誕,但卻不可不信。因為目前'靈魂學還在幼稚時期,靈魂的真相,還沒有絕對明朗化。'西方一般靈學家,也是如此說。我們要知道世間的事,常會出人意料之外。絕對地肯定有無,全是妄斷。
現在略舉數則,以便證明!
(一)薛福成(清末名士,曾國藩幕府)曾說:
'我的外祖父顧氏,住在無錫內西溪上,是幾百年的大族。雍正初年,有一個道士,經過他家門口,忽然停在那裡瞪著眼看著門裡面說:"糟糕!吊死鬼走進這家了!"過了一會,又連說有七個吊死鬼來了。於是他走過來向看門人說道:"這家宅院有七個吊死鬼入門,自今以後,當有七個人自縊。如果現在驅鬼,還來得及,(你們)為什麼不請我作法來解除這一災難呢?"看門人趕急走入內宅向主人報告。當時主人是顧持國先生,性情剛正嚴厲,認為道士胡鬧,就把道士罵了一頓。道士笑著說:'當真是命中注定,無法挽回了!'說罷長嘆一聲而去!過了幾年,顧持國的女兒將出嫁,與他的女婿家因花轎問題相持不下,女兒忽然氣得上吊死了。後來,顧的重孫(即孫子的孫子),被他母親責罵。竟然和他的媳婦在樓上一同上吊死了!顧的孫媳婦高氏,與顧的孫子相處不睦,也突然自縊,接下來她的丈夫也上吊了此殘生,顧持國的曾孫,有一天,從書房回來,又在一棵桑樹下吊死了。我的外祖母——陳氏夫人,嫁到顧家以後,有一天早晨起床,派吳姓女傭出去買花,等她把花拿回來,陳太夫人已在側房上吊死了。死因不明不白。到此時,一家自縊人口剛好七個,真是奇譚!'(錄自《庸庵筆記》)
(二)狄平子(民初聞人)先生說:
'光緒二十三年秋天,江蘇高郵馬棚灣下二十裡路,有一個陸家莊,有個莊稼人好賭,每賭必輸,因此,和他的太太經常吵架。有天晚上,錢已輸光了,但是他還知道太太有兩百個錢藏在枕頭下面。本來不想拿走,免得太太嘮叨,就叫他表弟去要,他表弟就聽吩咐到他家裡,隔著圓洞形窗戶向裡偷看,他的表嫂正在燈下紡紗,可是身後卻站著一個高冠華麗的男人。他心裡感覺很奇怪,以為他表嫂有了外遇。但經仔細一看,他表嫂又仿佛根本不知道有人在他身後站著。
'這個人手拿一根短杖,杖的一端稍微彎曲,略似西洋人的斯蒂克;那個人就用有彎曲的一端去鉤他表嫂所紡織的紗,他一鉤紗便亂了;每一鉤亂,那婦人便再把它接起來,像這樣連斷連接有五次之多。婦人最後終於煩了,便停了紡機,長嘆一聲站起來,一面擦淚一邊哭。接著就用帶子掛在床梁上面,自己站在凳子上,把頭伸進去把帶子拉緊,這時那個衣冠鮮明的男子集中眼神凝視著婦人上吊,好像這是最緊要的關頭。就在這間不容髮的時候,那表弟不覺大叫一聲,推門而入,表嫂嚇倒在地,此時鄰居都聽到聲音跑過來了。再看那戴高帽穿馬褂的人,僵在那裡,形同木雞。這人戴的是有纓的高帽子,身穿長袍馬褂,並且留著馬蹄袖子,胸著一個方形的袋子,臉上有幾根鬍子,用力推他,仿佛一縷煙霧,無論用刀刺,用棍打,都不會動一下,大家此時才知道這人是鬼,直到半個月之後,還有一片黑影子依稀能看到。'(見《平等閣筆記》)
(三)薛福成先生又說溺死鬼找替身一段故事:
'(清代)兩江總督衙門(曾國藩曾出任此職),在金陵(南京)城北,洪秀全軍隊佔據金陵時,曾選為"天王府"地址。內中有花園,園內有蓮池。同治三年六月(西元一八六四),清軍克服金陵,洪秀全的宮中,投水池自殺的有一百多人。過了八年之後(同治十年),又改建為總督公署。當時我(薛自稱)在曾文正公的手下做秘書,而那公署幕僚所住的地方,與花園相距很近。我夜裡看書,經常到深夜零時以後。往往聽到窗外有必必剝剝的聲音、用手推窗戶的聲音、敲門的聲音、徹夜不停止。等到曾文正公卸任,李鴻章來此就職時,是同治十三年(西元一八七四年)秋天。幕僚中有人派他的傭人去外邊茶爐子取水時,很久不回來。又派一個人去催,經過花園,聽到輕微的呻吟聲。這時,才看到先前去取水的僕人,倒在池邊,兩手撐著地,作強撐的模樣。另外,有一團黑氣環繞著他,幾乎快被拖到水裡去了。後來去的傭人看到這種景況就大聲呼叫,大家聽到聲音都一齊奔過來。那團黑氣忽然飛進了水池,水被分開,響起一陣破水聲。那個僕人此時昏厥不省人事,用薑湯灌他,很久才醒過來。他說:走到花園,看到一個鬼從水池中冒出來拉他下水。他嚇得倒在地上,雖然嘴不能講話,但是心裡明白,竭力抓住地,免得被拖下水。但是如再拖延幾分鐘,無人來救,就沒命了。這個時間正是下午,不過兩三點鐘光景,天氣陰雨,水鬼竟然走出水池拉人。自此凡是經過這池子的人,都有了戒心!
'可是,不到二十天,李總督的侄兒,卻忽然淹死在池中。他的年齡已四十多歲,先幾天接得家信,獲知兒子死了。因此,水鬼趁他憂愁的時候,來害了他!'(《庸庵筆記》)
【增補】
四川黃書雲的《覺園筆記》記載說:'自流井(四川的食鹽產地)的街道很窄。'有些人家常常在屋後臨河的水面,搭起木板。建一層樓住在上面,把窗戶打開就可以俯視河水了。每一家的房子都是這樣,一眼看去沒有兩樣。有一個做篾器的工人,夜裡作工。聽到兩個鬼在水上講話,有一個說:"我明天就能得到替身,脫離水難了。"另一個鬼說:'真為你高興!——那個人是誰呢?'
這個鬼說:'午後有個挑煤的人,把煤賣完,在街上喝酒。喝醉了,會到河邊來喝水。我就把他拉下水,他就可以代替我了。'篾工細聽之後,第二天午後,打開窗戶對著河,把手中的篾片支出窗外,坐著編東西。他時時低下頭看,果然看到一個人踉踉蹌蹌來了,帶著一股酒氣;這人把擔子放下來,蹲在河邊,身體微微向前傾,幾乎要掉到河裡去了。他在河邊捧著水拚命地喝,一面說:"好喝!好喝!"然後,一面掬水,一面喝,喝罷,連口念"阿彌陀佛"。結果也沒出什麼紕漏,竟然肩著擔子走了。夜裡,又聽那個鬼對同伴說:"你的替代人沒有到嗎?"那同伴說:"來了,我趁他捧水時拉他,他幾乎掉下來了。想不到水喝了不少,卻直口念阿彌陀佛,我倒退三丈之外;我再到岸邊,他又喝水,又口念佛號,我嚇得直後退,眼冒金星不能動,而他老兄已經肩著擔子走遠了。"第二天呂仙巖佛教會的會員來店裡休息,聽到篾工講這番話,回家之後,我把它照實記下來!'(見《覺園筆記》)
總之,一個人自己作不得主,鬼就會找上門來,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能洞澈世間真相,天下如意的事少,不如意的事多。那麼遇到逆境自然就不會產生悲憤心理,不會自艾自怨。心裡自然會安泰,邪鬼那裡迷得住他;況且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從前蔡炳候先生,可作榜樣,現在錄他的事實如下:
袁子才先生說:
'杭州北關門外,有一棟房子,經常鬧鬼,人不敢住,重門深鎖。有一個姓蔡的讀書人,要買這棟房子,別人都認為不吉利。蔡某人不聽。等到買賣契約畫了押,家人又不肯搬進去。蔡某自己跑去把門打開,點著燭一個人坐在這棟房子裡。夜將過半,看到一個年輕女子輕飄地從戶外走來,頭上圍著細綢巾,向蔡某行跪拜禮。一方面又拿一根繩子掛在屋梁上,把頭伸進去,作上吊的樣子。蔡某面無懼色。那女子再掛一條繩,向蔡招手,蔡把一隻腳彎著伸進她作成的繩結裡。那女子說:"你弄錯了!"蔡說:"你錯了才有今天,我沒有錯!"那女鬼大哭,一面僕在地上禮拜,然後隱去。自此這棟房子裡鬧鬼的事,便沒有了。蔡某人不久又中了進士!'(見《子不語》)